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242169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65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随着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行业的广泛发展和应用,出现了对既懂得影视语言、又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的

大量需求。

而目前在影视行业中掌握新技术的人员和在新媒体行业中掌握影视语言的人都很少,更不用提同时兼有这两种技能的人才更为凤毛麟角。

影视行业的大发展和其从业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大量的行业机遇也促使大量的企业加入其中,人才的缺失是这个行业中公认的事实。

目前人才的需求呈现“计算机数字化”和“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

企业员工创新能力的增强、影视作品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相结合、有生活体验与观察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市场大受欢迎。

(二)专业定位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专业定位

服务面向

广播电台、电视台、电影公司、教育机构、新闻媒体、传媒公司及企事业单位、网络公司、广告公司、咨询及策划与推广公司、网站建设与管理及网络

推广单位

就业部门

电视台的新闻采编、节目制作、动画制作、广告制作、栏目包装及电视片制作等部门;

文化教育系统(电教中心、多媒体技术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学校校园网站、媒体制作工作室等)的教学片制作、课件制作及网页设计制作等部门;

自筹媒体的MTV制作、网页制作、影视制作等部门;

影视公司的

策划、节目制作、后期制作等部门

就业岗位

广播影视节目编辑、广播影视节目制作、节目编导、企宣、文案策划、影视

策划、新媒体运营专员、网络推广专员、网络编辑、媒介专员、课件制作员、影视后期技术员

岗位证书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证、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网络编辑员资格证书、苹果视频编辑师资格证书、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高级广播影视工程员、摄

影师职业资格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根据国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立足广播影视行业,培养面向生产服务一线,就业创业和继续学习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型、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总体培养目标,面向各级广播电视台、企事业单位、影视剧制作中心等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具备电视节目编导、音视频节目录制、节目编辑等知识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总体要求,能够利用计算机及影视设备进行电视节目的前期(摄、录)与后期(加字幕、配音、剪辑、合成)制作节目等,懂技术有专长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标准

毕业总学分为142.5学分,其中必修课127.5学分;

选修课15学分。

基础知识

知识结构

专业知识

才培养

专业技能

能力结构

综合能力

基本素质

素质结构

职业道德

人才培养规格包括了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三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仿真的实训环节既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感受到学生与学徒的双重身份,又要提高职业素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今后在就业岗位上持续发展的能力奠定基础。

图5-1人才培养规格

1.知识结构及标准

(1)基础知识要求

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全面素质要求,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人员需具备相应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及自然科学的知识。

这些学科知识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提高学生的思维技巧和语言文字(包括外语)运用技能;

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人生、认识社会,更全面地把握工作的核心价值观。

(2)专业知识要求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从业人员不仅应具有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基础知识,具有较全面的法律、法规知识等基础知识。

还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包括:

(1)掌握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基础知识;

(2)熟练运用广播影视设备进行信息采写、策划、传播

(3)熟练掌握广播影视理论和知识技能;

(4)掌握广播电视行业的有关营销知识

(5)熟练运用有关技术进行广播影视节目制作2.能力结构及标准

(1)专业能力(指专项能力)要求

具有熟练运用网络与专业设备进行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的能力;

具有对广播影视行业运营的整体性、综合性把握的能力;

具有熟练运用新媒体传播领域的常用设备的能力;

具有广播影视行业创建、管理的能力;

具有新知识、新技术的自学能力。

(2)综合能力要求

具有较强的政策、形势分析能力和现象、事态的洞察能力;

具有将知识转化为创意、策划和执行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写作及交谈能力;

具有在数字时代良好的专业素养与较强综合竞争力;

具有了解广播影视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能力;

具有熟练制作广播影视节目能力。

3.素质结构及标准

(1)基本素质要求

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必要的科学素养、基本的文学艺术修养和现代企业文化素质;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礼仪礼节风范、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能够适应各种环境下的新媒体工作;

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与创新能力;

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终身学习的能力。

(2)职业道德要求

培养学生要严格遵守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从业者的基本道德要求,主要包括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责任等四个基本方面。

还要遵守我国新闻事业对新媒体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一是要热爱党和人民,有在工作岗位上为宣传真理、捍卫真理,为维护党和人民利益忘我奋斗的献身精神;

二是要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十分熟悉党的方针政策;

三是要有比较宽广的知识面和一定的专业知识。

4.专业技能及认证

广播影视制节目作专业专业学生毕业前应取得以下证书中的一种:

普通话水平等级证、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证;

网络编辑员资格证;

苹果视频编辑师资格证;

高级广播影视工程员;

摄影师职业资格证书。

(备注: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是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工作人员获得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证和播音员主持人证的重要前提。

参加该考试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且具备一年以上在广播电视系统实习或者工作经历之后,由所在单位向省级广电局申报,经批准后才能获得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证和播音员主持人证。

六、人才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依据

通过对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和毕业学生跟踪调查,在广泛征求专业指导委员会各位委员和行业一线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了“平台+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即“职业岗位基础平台+岗位系列课程”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构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我们本着“必需、适度”、“凸显能力培养”的方针,开设《图形图像制作》、《播音与主持》、《影视剧本创作》、

《非线性编辑》、《影视后期特效与合成》等实践课程,在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实践课时的比例逐年递增,从而为贯彻“以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针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同时积极引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项目,导入工作过程,设计工作项目,进行模块化教学,并体现出校企合作的特点。

例如将校企合作的影视制作项目引入《影视后期特效与合成》、《短视频创作》等课程中,形成教中学,学中做,做中练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各门课程之间还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广播电视概论》、《传播学》、《普通话与口语表达技能》等课程构成了专业的基础课程,为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图形图形制作》、《摄影与摄像技术》、《视听语言》、《影视后期特效与合成》、《非线性编辑》等课程可以让学生利用掌握的摄像技能、非线性编辑技能从而完成媒体协作、节目制作等实训项目;

《播音与主持》、《新闻采访与写作》、《影视画面编辑》、《栏目策划》、《新闻政策与法规》、《影视剧本创作》等课程形成广播影视制作专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体系;

《新媒体营销与推广》、《化妆与形

象设计》、《公共关系》、《影视广告设计与写作》等课程拓展了学生的能力,开拓了更广泛的就业市场。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及内涵

“职业岗位基础平台+岗位系列课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岗位基础平台的构建通过岗位能力要求和职业发展要求的调查和分析,形成适应广播影视节目制作职业岗位要求的基础平台,主要包括专业基础平台与职业发展素质平台。

岗位系列课程体系的构建思想以体现“就业需要→确定岗位→确定能力(技能、技术)”的原则,一个专业可以确立1~3个主要岗位和2~4个拓展岗位,不同专业的岗位可以交叉,但主次明确。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的主要岗位是:

广播影视节目编辑、广播影视节目制作、节目编导等,拓展岗位包括企宣、文案策划、影视策划、新媒体运营专员、网络推广专员、网络编辑、媒介专员、课件制作员、影视后期技术员,每一岗位的技术(技能)能力由一个系列课程(2~4门理论课程加1~2门实训课程)教学进行培养,形成系列课程链。

图6-1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

岗位系列课程

职业岗位基础平台

人才培养模式

实训课程

拓展岗位:

企宣、文案策划、影视策划、新媒体运营专员、网络推广专员、

理论课程

主岗位:

广播影视节目编辑、广播影视节目制作、节目编导、播音与主持

图6-2岗位系列课程体系的构建

图6-3基于网络、导学结合、四维互动教学模型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线

基于“平台+岗位”的“5+1”模式的人才培养实施路线。

“5+1”模式的教学设计包括“5”阶段教学设计和“1”阶段教学设计两个部分。

“5”阶段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

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以学校为主体,充分听取企业意见,搭建基于“平台+岗位”的系列课程体系;

“1”阶段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

围绕培养目标,充分利用企业教育资源,引入“双导师制”,让学生在真实的工程环境和素质教育环境中学习做人做事的本领。

并注重方案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结合;

让学生结合生产、经营实际选择毕业论文题目。

基于“平台+岗位”的“5+1”培养模式的教学设计方案,如图所示。

图6-4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线

6-5课堂、媒体一体化教学模式

七、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

实施学期

1

总学时

148

讲授

学时

36

实训

112

课程定位

军事课是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程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

国防素质。

主要内容

由《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两部分组成。

《军事理论》的教学内容包括:

中国国防、国家安全、军事思想、现代战争、信息化装备。

《军事技能》的教学内容包括:

共同条令教育与训练、射击与战术训练、防卫技能与

战时防护训练、战备基础与应用训练。

实训项目

紧急集合、行军拉练、野外生存、识图用图、电磁频谱监测、格斗基础、轻武器射击、战场医疗救护、分队的队列动作、战术等。

证书描述

教学模式

使用课堂教学,教师面授和超星视频公开课在线课程的模式。

教学条件

(含实践教学条件和师资队伍)

学校按照教学时数和授课学生数量配备相应数量的军事理论课教师团队,统一组织,集体备课,共同完成军事理论课的授课工作。

《军事技能》课程由学校联系相应军队,按计划派出承训力量,军地双方共同完成。

教材选用

试行教材准入制度,由军事课的课题组成员共同审议后,确定,确保教

材的政策性、权威性和规范性。

考核方法

军事课考核包括军事理论考试和军事技能训练考核,成绩合格者计入学分。

军事理论考试由学校组织实施,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计分,根据在线课程中的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以及作业完成度综合评定。

军事技能训练考核由学校和承训教官共同组织实施,成绩分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

军事课成绩不及格者,必须补考,补考合格后才能取得相应学分。

公共英语

1-4

170

讲授学时

85

实训学时

公共英语是公共基础课程,它是一门综合性英语技能课,主要训练简单的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

帮助学生获得运用英语语言的基本能

力和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听说翻译等综合能力。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作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丰富学生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1.交际听说:

涉外活动交际:

1)迎送2)安排日程与活动3)安排住宿4)宴请与迎送会5)陪同购物、游览、就诊等

涉外业务交际:

1)面试2)介绍公司3)介绍产品4)业务洽谈5)业务会议交流

2.应用读译:

阅读与翻译应用题材的文字材料:

如,广告、产品与厂家介绍、维护及使用说明、科技文摘、合同意向书、进出口及保险单证等。

掌握常用的翻译技能:

如,正确翻译语句,基本符合汉语习惯;

正确掌握被动、倍数、定语从句、长句的译法。

3.实用写作:

模拟套写工作业务材料:

1)名片、贺卡、通知等2)便条、邀请函及回

函3)个人简历4)简短私人、业务信函和广告5)简短产品与厂家介绍6)简短产品维护及使用说明

1)课堂分组活动演练2)班级团队演练3)课外口语小组活动4)课堂分组阅读翻译活动演习5)课堂个人阅读翻译情况汇报6)课后书面阅读翻译活动(书面作业)7)课后阅读翻译兴趣小组活动8)实用表格信函填写训练9)广告、产品介绍、厂商介绍写作训练10)产品使用说明书写作训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证书(A级、B级),全国职业英语证书,大学英语

四六级证书

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以听说交际实例引入,以完成某项

听说任务驱动,开展项目的任务教学,讲练结合,实现教学过程的“教、学、做”合一。

教学条件(含实践教学条件和

师资队伍)

多媒体教学课件、传统教室教学、仿真模拟任务教学,课堂教室及场地模拟。

本课程教学团队专任教师19人,兼任教师10人,其中副高级职称5人,13

中级职称人。

新技能英语,作者张连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点击职业英语,作者刘戴琳,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高职国际英语,作者张月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采用形成性书面作业评价(40%)和期末考试终结性评价(60%)相结合的综

合评价方式;

按百分制进行评定。

公共计算机

2

56

28

通过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为全面

提高学生的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继续学习与其专业相关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熟练进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能够进行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能熟练的进行文字输入、编辑和图

文排版;

能够运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管理;

能够制作精美的幻灯片;

具有使

用计算机进行网上浏览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网上交流等技能。

计算机基础知识;

Windows操作系统;

Office2010;

Internet应用。

Windows个性化设置;

求职文稿的综合排版;

本专业学生成绩数据处理;

搜索与学生专业相关的信息制作成演示文稿。

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的信息化办公模块。

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演示实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运用

校精品在线课程《公共计算机》资源进行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

实现教学过程的“教、学、做”合一。

(含实践教学

条件和师资队伍)

运用校精品在线课程《公共计算机》资源进行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

本课程教学团队专任教师7人,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3人,中级职称4人。

《计算机应用基础》晋玉星主编科学出版社

本课程由平时成绩(30%)和期末考试(70%)组成,其中期末考试采用教考分离方式,期末考试实行以证代考,学生可以参加教育部“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的信息化办公模块考试。

平时作业包括理论课的课外作业、上机练习考核和平时测验等。

体育

114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水平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

是学校贯彻“健康

第一”指导思想的重要途径

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能基本达到下述目标,并完成相应任务;

(1)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形成良好锻炼习惯。

在参与各种体育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进而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能制订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或运动处方,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和鉴赏水平。

(2)掌握一定运动技能,不断提高运动水平。

能科学进行体育锻炼,较为熟练地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方法和运动技能;

对常见的运动损伤能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

(3)了解体质状况,增进健康水平。

能掌握有效发展身体素质的方法,对体质状况能做出正确评价,有健康的饮食习惯良好的生活方式,体魄健康。

(4)生活态度乐观向上,有团结合作精神。

能根据本人实际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学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学会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能不断调适有碍成长和进步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

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1)第一、二学期

在考虑与高中体育课程相联系的基础上,注意突出大学特色,即知识的

深度与广度、健身性与文化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

一年级开设常规型体育课。

教学内容主要由太极拳、形体练习、体能(身体素质或经改编的田径项目)、球类课等组成。

(2)第三、四学期

二年级开设选项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项目、自主选择任课教师。

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入手,营造自由、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体育课程的氛围。

目前,开设的课程内容有:

篮球、

排球、足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跆拳道、散打等项目

太极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跆拳道、散打

掌握学习模式

(含实践教学条件和师资队

伍)

一个田径场、一个足球场、17个篮球场、9个排球场、2个网球场、4个羽毛球场、2个健美操室、一个跆拳道室、2个乒乓球室,共有任课教师21名其中正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12人助教2人器材管理员2人。

大学体育与健康,978—7—5639—5482—7,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第一版,杨春越(主编),201705出版

体育课程每学期考核一次,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在相应的时间内依据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进行。

理论(占20%);

运动技能(占60%);

考勤或学习态度(占20%)。

考试过程要严格控制,考试成绩的曲线应呈“马鞍型”属正态分布。

注:

学习态度中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的评定,学生每缺勤一次扣5分,

迟到一次扣2分,早退一次扣3分,请假1次扣1分。

学期缺勤三分之

一(即6次课)及以上者即取消考试资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2

54

48学时

6学时

公共必修课

本门课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为切入点,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主线,以思想引导、道德涵化、法治教育为主要内容,最后落脚到日常行为的养成,不

断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提升。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大模块: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

主要包括“是人生的青春之问、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

二是道德教育。

主要包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等内容。

三是法

治教育。

主要包括“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