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docx
《中国当代文学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当代文学史.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
绪论
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分期和发展概况
一、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
二、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及其发展
当代文学的发生及历史源流
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发生的“延安文艺”是当代文学的直接源头。
抗战爆发后,地域政治文化的形成
(1)上海“孤岛”及沦陷区文学。
(2)国统区文学。
(3)解放区文学。
解放区的人民文艺是30年代左翼文学的一个发展,但它又不同于左翼文学。
左翼文学在文学观念和创作风格还带有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它还在不断地摸索和探讨过程中。
比如,它提出了文艺大众化的问题,但作家并没有做好实现大众化的准备。
当时的一般情况是作家为了照顾大众的口味而把作品写得通俗一点。
到了延安文学,才找到了一条符合革命意识形态要求的实现文学大众化的有效途径,那就是毛泽东所强调的,如果要写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大众文学”,作家首先要转变立场,把立足点转到人民大众这一边来。
即毛泽东文艺思想。
延安文艺座谈会是在1942年5月召开的。
主要内容:
文学的社会政治效用(功能),是毛泽东的文学思想的核心问题
v
(1)文学与一个时期的特殊的战争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并严格服从战争时期为革命全局服务的写作动机,这就要求写作者尽股能地克服个人(尤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主观情绪,把战争的主体力量(人民大众)作为描写对象、歌颂对象和宣传教育对象;
v
(2)由于战争是以争取胜利为目的的,各种文学宣传材料都必然要以歌颂性、乐观性和前瞻性为主要基调,以起鼓舞士气的作用,这就排除了悲剧色彩或任何悲观颓废倾向的文艺;
v(3)由于战争的主体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广大农民,文学的表现手法应该多多吸取来自民间的文艺因素和文艺样式,用通俗易懂的形式来达到文学的宣传能,民族化与大众化的审美要求就是这样提出来的;
v(4)要求从战争实践中直接培养工农出身的知识分子和文艺干部,使作家队伍的结构发生有利于工农兵文艺创作的变化。
1.为什么人:
“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
”把无产阶级文学服务对象进一步明确起来,这是由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依靠力量的阶级属性所决定的。
从而确立了革命文艺方向。
2.如何为:
作家经过思想改造、转变立场,“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
3、文艺的标准:
明确地提出了文艺从属于政治的观点,要求在文艺批评中,“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在《讲话》精神的指导下,延安文艺界被广泛动员起来,朝着工农兵的方向前进,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工农兵文学运动,小说、诗歌、戏剧等涌现了一大批通俗化、大众化、民族化的作品。
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的文艺运动,其确立的方向和原则,其艺术的风格等,影响深远。
内延安文艺的涵
v指导思想:
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代表的毛泽东文艺思想
v基本方针:
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艺从属于政治的
v管理体制:
党管文艺(作家、创作)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成为指导、规范文学的方向的独尊的、至高无上的文艺思想,并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学思想形态。
特征:
①强调文艺的“工具”的价值。
②明显的战时特征。
③文艺工作队伍的建设。
延安文艺座谈会是在1942年5月召开的。
主要内容:
文学的社会政治效用(功能),是毛泽东的文学思想的核心问题.
(1)文学与一个时期的特殊的战争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并严格服从战争时期为革命全局服务的写作动机,这就要求写作者尽股能地克服个人(尤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主观情绪,把战争的主体力量(人民大众)作为描写对象、歌颂对象和宣传教育对象;
(2)由于战争是以争取胜利为目的的,各种文学宣传材料都必然要以歌颂性、乐观性和前瞻性为主要基调,以起鼓舞士气的作用,这就排除了悲剧色彩或任何悲观颓废倾向的文艺;
(3)由于战争的主体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广大农民,文学的表现手法应该多多吸取来自民间的文艺因素和文艺样式,用通俗易懂的形式来达到文学的宣传能,民族化与大众化的审美要求就是这样提出来的;
(4)要求从战争实践中直接培养工农出身的知识分子和文艺干部,使作家队伍的结构发生有利于工农兵文艺创作的变化。
内延安文艺的涵
指导思想:
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代表的毛泽东文艺思想
基本方针:
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艺从属于政治的
管理体制:
党管文艺(作家、创作)
当代文学体制的确立
三次文代会
三次文艺批判运动
1949年7月2日—19日,北平
1、全称: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2、总报告:
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
3、中心议题:
文艺队伍的团结与发展广泛的统一战线
★解放区(延安)→左翼作家→文学风格:
明朗的、歌颂的→反映民间大众意识
★国统区(重庆、上海)→民主主义作家→文学风格:
悲凉、阴郁、讽刺、揭露→反映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
4、意义:
①实现了解放区和国统区两支队伍的大会师;
②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工作的成绩与经验,确定了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③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
④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艺界的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在大会上,周扬做了题为《新的人民的文艺》的报告,指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文艺的方向”;把解放区的文学艺术作品作为区别于“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实绩的例证。
解放区的文学艺术已经出现了一种新的质变,是“新的人民的文艺”。
“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方向,解放区文艺工作者自觉地坚决地实践了这个方向,并以自己的全部经验证明了这个方向的完全正确,深信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向了,如果有,那就是错误的方向。
”
“1944年左右在重庆出现了一种强调‘生命力’的思想倾向,这实际上是小资产阶级禁不住长期的黑暗与苦难生活的表现。
…这种文艺理论虽然极力抨击…对于思想问题的解决不能有什么积极的贡献,只有片面地抽象地要求加强‘主观’”。
“因此,关于文艺上的‘主观’问题的讨论,继续展开下去,就不得不归结到毛泽东的《文艺讲话》所提出的关于作家的立场、观点、态度等问题。
”
1949年7月2日第一次文代化的召开,揭开了新中国文艺的崭新的一页。
解放区文学中的战时思维渗透到了文学领导和组织工作中,左右着新中国文学的发展。
文学的“工农兵方向”,由毛泽东在《讲话》中确立,在第一次文代会中被写进“决议”,号召全国所有的文艺工作者,都要努力贯彻执行,成为新中国文学中影响深远,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学思潮。
新中国文艺新方向的特征:
1、文学的功能
政治功能被提高到决定性地位,工农兵文学一开始就带有明确的政治功利目的,是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武器而被倡导的。
因此,“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就“文艺为政治服务”。
文艺工作成为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必须服从党的事业的需要,服从民族解放和阶级斗争的需要,因此只能是“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2、创作主体的世界观
强调作家的世界观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强调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即革命或阶级斗争世界观的指导作用。
文艺为谁服务的问题是作家世界观在文艺创作中的集中体现,也是这一理论体系的核心。
因此,作家必须深入生活,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改造世界观,特别是改变自己的情感方式,必须在感情上跟工农兵打成一片。
3、创作方法
就是如何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这个问题转化为“普及”与“提高”的辩证关系。
个人创作上的“提高”,必须服从政治需要或“工农兵”的需要,即“普及”,“向工农兵普及”、“从工农兵提高”。
于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民族形式问题就提到了文学议事日程上来了。
4、题材观
强调题材的等级之分,主张描写重大题材,即描写工农兵斗争生活,表现时代精神。
重视反映时代的“重大题材”,提倡直接描写重大的政治事件,轻视所谓“家务事”、“儿女情”以及花鸟虫鱼等“非重大题材”。
5、人物形象
注重工农兵、尤其是其中的英雄形象。
这一形象观念使工农兵的英雄形象以压倒性的优势出现在作品中,同时却导致对其它形象,如知识分子形象、思想处于中间状态的形象的忽视和贬低。
60年代,英雄人物又升格为“阶级斗士”。
“文革”时期,塑造工农兵英雄人物成了“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出现了塑造英雄人物的“三突出原则”。
2、第二次文代会(1953年9月23日-10月6日,北京)
中心议题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的经典定义
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
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
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表现创造的主动性,选择各种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
(《苏联作家协会章程》(1934)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根本矛盾
来源: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所要求的艺术性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要求的政治性之间的矛盾。
具体表现:
创作方法与世界观;真实性与历史具体性(革命倾向性);人民性与党性;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革命浪漫主义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组成部分);典型创造中的共性(本质)与个性等等。
3、第三次文代会
(1960年7月22日—8月13日)
文艺界的短暂春天
革命浪漫主义的内涵
共产主义精神和理想、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基本要求);豪迈的语言、雄壮的调子、鲜明的色彩(风格表现);夸张、想象和幻想(具体手法)
十七年主要文学运动示意
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
△社论的要点有——
当代文学与文学传统
(一)当代文学的古典传统
1、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传统
五四新文学试图用白话文文学从形式到内容全面终结文言文文学传统。
其目的是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产生文言文文学传统的社会历史——封建专制主义体制。
就文学创作而言,文言文文学在现代文学中几无立锥之地。
尽管如此,古典文学传统也一直在寻找自身的表达方式,从而导致了20年代一系列的文学争论。
2、新中国文学与古典文学传统
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这一点上,新中国文学与现代文学的思路是一致的,但在文学实践中却有各自的独特性。
现代文学对古典文学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新中国文学为了达到文艺大众化的目的,经常要利用和改造古老的文艺形式:
戏剧、曲艺、歌舞、章回小说等。
导致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按照国家的历史叙述逻辑,经过20世纪50年代初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之后,古典文艺产生的土壤(封建专制主义)已经被基本铲除,新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主要敌人,不是封建主义思想,而是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思潮。
因此,古典文艺形式的危害并不大,相反,它还可能产生民族凝聚力。
第二,新中国文学所规定的基本原则是“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
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的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还无法接受现代文艺形式,而是迷恋古典文艺形式。
为了更好地教育、团结他们,就需要古典文艺形式。
3、周扬、茅盾、毛泽东对古典文学的态度
周扬指出:
“经过‘文艺座谈会’以后,文艺上的‘洋教条’是吃不开了,但是以旧戏为主的封建艺术……仍然有它很大的市场。
旧戏剧是中国民族艺术的重要遗产之一……”“没有一本新文艺创作的销路,在小市民层中能和章回小说相匹敌……旧形式的偏爱……甚至到了新的社会人民意识中……还可以延续很长一个时候。
”
茅盾在《夜读偶记》中全面阐释了自己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理解。
其理论前提是,现实主义是一种先进的文学创作方法和价值观念,且古已有之。
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中,就一直存在创作方法上的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的斗争(一种阶级斗争的形式),文学价值观念上的先进与落后的矛盾。
它们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矛盾。
经过一番正统的理论阐释,中国古典文学遗产“能否借鉴”的问题,变成了“借鉴什么”的问题。
毛泽东在建国之初亲自发起了两次与古典文学或历史相关的批判运动。
但批判的主要目标都不是指向古典文学或封建主义,而是指向资产阶级。
批判者认为新中国文学还需要古典文学,但不是资产阶级化的古典文学,而是无产阶级化的古典文学。
毛泽东对待古典文学遗产的总体态度是:
古典文艺的形式是有可取之处的,但内容不一定可取。
如果要利用的话,就必须要加以改造,所谓“旧瓶装新酒”,从中产生一种新的、具有人民性的艺术。
(二)当代文学的启蒙传统
1、“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形成的启蒙传统
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本质,是试图打破封建极权主义的闭关锁国状态、融入世界秩序的现代化思想启蒙运动。
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引进西方先进思想,是“五四”启蒙运动产生的两个互为表里的前提条件。
启蒙是确立“人”的价值,它需要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来表达个人经验。
对于启蒙运动而言,“文的自觉”是“人的自觉”的工具。
因此,“五四”新文化运动首先是一场语言革命,也就是文学革命。
启蒙文学的第一步,是要将典型的传统文学表达方式,转化为现代公众的、平民化的表达方式,将文学引向公众领域,通过将私人经验公众化来达到传播或者启蒙批判效果。
但“五四”这种在形式上模仿欧洲文学的启蒙文学,由于缺乏广泛的“阅读群体”——市民阶层(绝大部分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因此在价值观念上带有浓郁的精英知识分子色彩,在文学表达形式上带有生涩的欧化倾向,因而遭遇尴尬。
2、新中国文学与“五四”启蒙文学传统
新中国文学作为20世纪文学整体内部的一环,无疑批判地继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主义传统。
但是新中国文学在对待西方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态度上,与“五四”新文学之间存在冲突。
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激烈地反对古典精英文学传统、推崇欧洲启蒙文学传统的态度,新中国文学都有所保留和批判。
新中国文学与“五四”启蒙文学的分野:
(1)反对封建主义,需要一种带有平民色彩的平易的文学形式,而非贵族的雕琢的文学形式。
启蒙文学的几个特点:
a、白话文(逻辑上欧化的),b、平民主题,c、个人经验,并不是革命文学所能够全部接受的。
特别是文学表达中极端的个人经验,正是启蒙文学传统遭到质疑的关键所在。
左联之后,一种个人经验缺席的公共话语,渐渐确立了唯一的合法地位;1949年之后,被新的人民的文学及其相配套的文学规则进一步取而代之。
(2)如何对待资产阶级和个人主义,是新中国文学与启蒙文学的分歧。
启蒙文学是一种资产阶级文学,它强调的主要是尊重个人,提倡人道主义。
无产阶级文学认为,并不存在一种超阶级的个人,任何人都在社会关系之中,身上都带有阶级的烙印,文学中所谓的个性,只能是阶级性,人民性,党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于是,那些在社会主义阵营中还坚持所谓人道主义观念的人被视为资产阶级或修正主义,遭到有针对性的批判。
3、对西方文学传统的态度
这也是一个与启蒙主义文学密切相关的问题。
新中国文学接受西方文学传统的原则有二:
一是经典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提到的传统古典文学作家和作品;二是俄苏批判现实主义以及东欧等弱小民族的无产阶级反抗文学。
到了“文革”期间,那些原来被接受的西方经典作家作品,统统被称之为“资产阶级毒草”而遭淘汰,西方“现代派”文学则一直遭到坚决的抵制和批判。
(三)、当代文学与民间传统
自“五四”白话文运动和“歌谣研究会”,经过30年代的“文艺大众化”问题的讨论,到《讲话》强调的利用民间形式进行普及和提高,再到大跃进年代的官方发起的“新民歌运动”,“民间文艺”逐渐上升为主流,而“五四”启蒙文学被逐渐遭到批判和抛弃。
文学的民间传统问题,既是文学创作如何借鉴民间语言形式的问题,更是反对封建贵族文学的启蒙和革命行动。
因此,这里所谓“文学的民间传统”,不单纯指“民间文学”这一学科,而是指民间的话语方式、价值观念、情感倾向与文学创作、文学观念之间的相互影响。
这种影响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来理解:
一是通过了解民间语言、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等特征,摸清民间读者接受什么、欢迎什么,然后将自己认为先进的价值观念,放到一种通俗的民间形式中去加以传播和普及;
二是通过研究民间语言、生活习俗、价值观念,对民族心理和国民精神进行研究,对文学创作的历史进行重新评价,从而达到修正文学创作、启蒙民众的目的。
这就是所谓普及和提高的矛盾,也是革命左翼知识分子和五四启蒙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
3、毛泽东的观点
毛泽东开始也比较重视民间文艺形式,强调文艺家提高艺术技巧和能力,必须吸取民间语言,还是从文艺角度谈问题,到了《讲话》时期,民间传统的研究和借鉴问题,变成了革命策略问题,具体就是普及与提高的辩证法。
新中国成立后对民间文学的态度和举措
民间文艺的采集、整理、研究、借鉴,成了文艺界的一项重要工作。
但从民俗学、文化人类学角度研究民间文化的思路被抛弃,民间的东西,通过改造,变成了现实斗争的工具,对民间文化进行从属于政治的改写。
到1958年大跃进时期,出现了一个全民收集(写作)民歌的群众运动。
新文学价值结构的复杂变化
原来单一的知识分子启蒙文化取向分成了国家权力意识形态、知识分子的现实战斗精神传统以及大众的民间文化形态三分天下的格局。
一、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
2、四分法:
第一阶段:
19491966(十七年文学)
第二阶段:
19661976(文革文学)
第三阶段:
19761989(新时期或80年代文学)
第四阶段:
19902000(90年代文学)
2.第二阶段:
1978年-1989年
3.第三阶段:
90年代
90年代初基本文化特征:
知识分子在共名状态下持有的一元化的政治社会理想被淡化,多元文化格局在不自觉中逐渐形成。
在文学创作上则体现为作家放弃了宏大历史叙事,转向个人化的叙事立场,特别是由此走向了对于民间立场的重新发现与主动认同。
文学思潮之间虽然也互相冲突和激烈斗争,但始终不能使文坛统一成一种共同声音,这种格局似乎有点接近¡°无名¡±文化状态。
无名的特征
首先是80年代文学思潮线性发展的文学史走向被打破了,出现了无主潮、无定向、无共名的现象,几种文学走向同时并存,表达出多元的价值取向。
作家的叙事立场发生了变化,从共同社会理想转向个人叙事立场。
由于时代共名的消失,使一批面对自我的作家在开拓个人心理空间方面的写作实验得以实现。
90年代文学中作家们的不同写作立场
继续坚持传统的精英立场
认同市场腑济发展中的出现的大众消费文化
在思考如何从民间的立场上重新发扬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
转向极端化的个人世界,勾画出形色各异的私人生活
第一章
迎接新的时代到来
一、“五四”新文学传统的转型
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虽然意味着新政权领导下的文艺阵营已经建立,但是并没有宣布阵营内部的思想斗争已经结束。
不同的文学价值观念、美学修养、文化实践,仍然存在着尖锐的冲突,并通过政治运动的形式一再表现出来。
50年代初期的文学史是由一系列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构成的,到1954年和1955年,毛泽东亲自发起对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和对文学理论家胡风及其¡°集团¡±的镇压,可以说是这场冲突的顶峰。
来自左翼文学阵营和长期配合共产党进行政治斗争的进步民主人士。
一批数量众多的游离政治斗争的知识分子。
在历史上间接或直接地与共产党、或左翼运动发生过冲突,有过并不愉快的回忆,或者虽然没有冲突,但出于阶级或社会关系的隔阂,在感情上对新政权是格格不入的作家。
二、胡风《时间开始了》
结构
第一部《欢乐颂》,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为缘起,极力夸张和渲染会场的热烈气氛和毛泽东的伟大形象
第二部《光荣颂》具体描写了中国劳动妇女的苦难历史以及她们在时代感召下奋起反抗的几个光荣典型
第三部《青春曲》里,诗人将主观抒情转换成一组感性的形象,对小草、晨光、雪花、土地、阳光等新生事物的青春充满了真纯的感激
第四部《安魂曲》由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礼写起,以浪漫主义的想象力,与诗人相知的几个先烈的英魂进行灵魂的对话,非常深情、真挚地写出了先烈们的生活剪影与灵魂真实
第五部《又一个欢乐颂》,回到了开国大典的欢庆场面。
意义
《时间开始了》成功的是诗人用相当个人化的语言叙述了诗人与几个先烈之间肝胆相照的动人故事,所谓¡°个人化的语言¡±指的是诗中抒情主体既是十分具体的诗人自传形象,又融合了某种庞大的共同性的时代声音,后者是通过前者的真实而不是概念化的感受来表达的。
七月派诗人绿原曾高度评价这部诗:
¡°当时歌颂人民共和国的诗篇实在不少,但从眼界的高度、内涵的深度、感情的浓度、表现的力度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衡量,能同《时间开始了》相当的作品未必是很多的。
这部长诗包容了以颂歌为特色的政治抒情诗的许多必要因素,特别是强烈的抒情主体的塑造,以致后来者贺敬之、郭小川、闻捷等50年代重要政治抒情诗人的创作都难以达到这样的独创程度。
局限
诗歌语言不精炼和颂歌体的程式化,无节制的主观感情宣泄以及对领袖人物的狂热崇拜倾向,在这部作品中都有比较充分的暴露
巨无霸式的结构所造成无旋律美感的冗长和重复,如在一个欢乐颂后再来一个欢乐颂,在描写政协会议中间又插入了党员大会,在叙述纪实性人物时也采取了跟着故事走的自然主义态度等等,这些可能又是这部长诗所特有的缺点。
三、巴金:
《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
Ø纯客观的叙述方式
作家用纯客观的叙事方式带领读者身临其境地参观集中营,从进入到结束,让历史事实在每个人的眼中和心中流淌,这正是这篇散文最恰当的表达形式。
Ø参观记格式的套用
作家套用了参观记的叙事结构,在阅读了有关研究著作和回忆录以后,精心组织起这篇文章。
Ø典型形象的刻画
在非常有限的篇幅下,作家还是刻画了一个波兰人阿来克斯的形象。
3.巴金的无政府主义
Ø巴金所信仰的无政府主义本身具有复杂的内涵,人道主义是其内容的重要构成之一。
Ø巴金的信仰里充满了人道主义的战斗勇气,在20年代反对美国政府迫害工人运动领袖萨珂与凡宰特的时候、在30年代反对法西斯军队侵犯西班牙的时候,巴金都积极地参与到这些世界性斗争中,尽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国际人道主义的义务。
Ø所以由他来写关于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罪恶是最恰当不过的,他的人道主义的痛苦也只有在这种场赶才能与5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反对帝国主义的立场有机地吻合起来。
四、沈从文:
《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
1.创作背景
从抗战开始,沈从文与左翼政治力量的关系不断恶化,在左翼批评家发起的对“与抗战无关”论、“战国策派”、“反对作家从政”论、“自由主义文学”的批判运动中,他几乎每次都被列为论争对象,他在这时期创作的小说也屡遭批判。
1949年,沈从文终止了文学事业,走下了北大中文系讲台。
由于内外原因交互作用,一月起,陷入精神失常。
消息传到刚刚解放的清华园朋友中,梁思成夫妇、金岳霖等马上请他去清华调养。
朋友的真挚关怀未能缓解起病情,他病了很久很久……这篇《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就是当时留下的文字材料之一。
2.《五月卅下十点北平宿舍》
Ø丰富的象征意味
虽然这篇手记仅仅是作者在病中的“呓语狂言”,但它富有象征意味地记录了知识分子在一个大转型的时代里呈现出来的另一种精神状态。
病中的沈从文敏锐地感受到时代的变化。
Ø鲜明的“沈式”文字特点
文字松弛、内涵丰富、语言有节奏感。
沈从文有很高的音乐辨别能力,文章从“静中有声”开始写起,写了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