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案Word下载.docx
《荷塘月色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塘月色教案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柔美的样子。
脉脉:
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
美的姿态。
斑驳:
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梵婀玲:
小提琴。
一例:
一律。
丰姿:
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
也写作“风姿”。
碧:
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
大概的轮廓。
五、讲读第一段
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
[解析]:
文章第一句就说: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强调了“颇不宁静”,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
而且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
我一烦闷便想到外面散步,这就忽然想起荷塘,想到满月的光,于是便离家去荷塘。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
是不是家里的矛盾?
注意联系一下背景来体会可知不是家事矛盾。
文章第一段写道:
“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孩子安详地睡着,母亲还哼着眠歌,一切都很平静、温馨。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这些举动都体现了作者对家人的关心。
可见不是家里的矛盾。
联系一下作者所处的社会就可知道,作者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苦闷。
这正是作者通过文章表达出来的。
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
缘由:
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六、讲读第二段:
(一)、[提问]:
大家看看各小节都写了些什么,总结一下,作者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
[解答]:
按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
按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来展示荷塘月色,同时,作者也是按漫步——思索这样一条线索使得情景交融。
[幻灯片]:
来路(2、3)——荷塘(4)——月色(5)——四周(6)
漫步——思索
(二)、讲读第2节
[提问]:
请一位学生找出小路的特点。
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衬托月下小路的美?
[解析]:
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
幽僻是基本的特点。
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
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
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
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
(三)、讲读第3小节:
这一段是讲作者去荷塘的感受,请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
怎么理解这种感受?
重点理解这个句子: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
”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
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
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来小路:
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路感受:
自由——(苦闷)
(四)、讲读第4小节:
请同学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
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
用了哪些比喻?
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
田田(多)
。
荷叶亭亭(美)
[板书]:
零星点缀、白(色)形态美
荷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态)
塘荷香:
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动态美
象闪电(快)
荷波凝碧(色)
流水:
脉脉(态)静态美
[讲解]:
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先来看这一句: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
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
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
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这一句: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
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
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
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
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
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
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这种修辞手法以前的课也出现过,试举些例子。
1、“……他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
(《绿》)
2、“……绿茸茸的草板,象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长江三峡》)
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
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
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五)讲解第五节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五节,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
泻、浮、洗。
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
“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讲解]:
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
“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
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如流水—流动
(正面)月光
泻—轻柔
月色青雾:
浮、轻纱的梦光与景的和谐
(反面)(侧面)
黑影、倩影
(六)讲读第六节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
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
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
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讨论]:
文章中有一句话“这时侯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似乎真的很热闹,而在刚才的分析中却说,这是个“宁静”的环境,这两者是不是互相矛盾?
(在讨论的过程中拿一支笔从半空扔下,再请全班学生不要发出一丝响声,拿起一支笔从半空扔下。
)
问:
哪一次声音清晰?
(答案当然是后者。
刚刚大家是不是很安静,笔落地的声音是不是很响?
(是)
那刚才那个问题还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同学们在这一段中继续找出运用反衬手法的例子。
文中用两个“漏”字,借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以蝉蛙的热闹衬托内心的烦恼。
树:
重重、阴阴(沉郁)
远山:
隐隐约约
四周灯光:
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自远而近)蝉鸣、蛙叫
(七)总结:
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
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
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七讲读第三段
这一段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联想: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
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
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近,善收巧放。
最见疏朗又曲折的功夫。
“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
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
寂寞、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
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
”“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
“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
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
“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展示出一幅现实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
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烦闷。
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作者的“不宁静”呢?
这不是意在言外吗?
那就是作者当时在白色恐怖下隐约地流露出来对反动派屠杀革命者和人民群众的不满的绝妙之笔。
在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感情是随立足点的变化而变化,这可以用坐标轴来表示:
感情
淡淡的喜悦---------------恰是到了好处我什么也没有
独处的妙处
颇不宁静
淡淡的哀愁什么声息也没有
家门小路荷塘四周家门地点
八、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
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
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
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九.布置作业:
(一)思考和练习的二、五.
(二)背诵4-6三节
附注:
板书
一、缘由:
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二、荷叶亭亭(美)形态美
零星点缀、白(色)
荷流水:
塘
月(正面)月光:
色泻—轻柔
浮、轻纱的梦光和影的和谐
重重、阴阴(沉郁)
四周远山:
(自远而近)灯光:
蝉鸣、蛙叫
三、联想:
《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花卉引导同学回顾思考有关荷花的诗文,以及人赋予它的特定文化内涵(出示幻灯片),导入新课。
介绍作者;
(教师)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
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
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
毛泽东这样写道: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
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
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
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
(幻灯片出示)
二.课文阅读:
1,配乐朗读
2,同时给文章每个段落加上番号。
找出文中表现作者心情的语句。
3,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者游踪,探究作者情感路线。
相信优美的诵读已经让我们沉醉其中。
现在大家来看看文章开头。
问题1:
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
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夜深人静之时本应好好休息了,但许多事情剪不断,理还乱,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来排遣内心的烦恼!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
问题2:
为排遣不宁静,作者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
(齐答)
师生共同明确。
游踪:
家——小路——荷塘——家
问题3:
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
学生齐答。
(只让学生回答“找到”还是“没有找到”)到底找到没有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请看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
我们先一起来朗读这个自然段。
学生朗读。
问题4:
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学生明确:
尽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
作者只有这幽僻的坏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够抛开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
——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
——可见作者幻想超脱现实!
4,幻灯片出示课文心情的脉络。
5,朗读课文4.5.6段
第二课时
导入:
提问:
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即“荷塘”和“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三、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
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
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
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
清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第1组)荷叶: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
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
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2组)荷花:
“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
“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
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
这是拟人写法。
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
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3组)荷香: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
“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
“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
“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
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
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5组)荷韵: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
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
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二)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
(如:
“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
(可分成4组讨论后回答)
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师生共同小结:
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请同学们看着挂图展开想象,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5.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三)诵读、鉴赏第6段
1.齐声朗读。
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
(阅读比较后回答)
相同:
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
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
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
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
(学生阅读后回答)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4.师生共同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
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请大家再次朗读体会。
5.齐声朗读第6段,体会其特点。
四、学生找自己喜欢的句子,说明原因。
五.(2)下面四句诗,哪一句最符合作者写《荷塘月色》一文的动机和心情?
l.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l.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l.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l.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附录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
爱群居,也爱独处。
”是不是有点矛盾?
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我爱热闹,也爱冷静;
”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
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
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
小结:
揣摩语言要联系上下文。
5、“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
”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
请大家看到课文后面的练习二。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
还有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
“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
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
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
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6、“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的“这”是指什么?
指流水。
前面写“只不见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
由《西洲曲》里的“莲子清如水”而来。
这是一首情歌。
“莲子清如水”’就是“怜子情如水”的谐音。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对情感的表现是极富艺术性,含蓄而美。
比如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
”而现在的一些流行歌曲,开口是就“让我一次爱个够”!
你们看,同样是表现爱情,中国的古典文学诗词与现在的一些庸俗的流行歌完全是两种艺术境界!
同学们要学会鉴赏真正的美。
7、课文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既然只有“一丝”,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
这里的“一丝”既指程度很轻,也指速度很快,稍不注意,就闪过去了。
所以,“像闪电一般”。
8、“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
句中有’亭亭’二字。
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
的动感,很美。
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
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
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
(师生共同活动)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来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作品结构分析:
全文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