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加强练题组2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228521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历史加强练题组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加强练题组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加强练题组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加强练题组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高三历史加强练题组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历史加强练题组2Word文件下载.docx

《届高三历史加强练题组2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加强练题组2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加强练题组2Word文件下载.docx

30.英国政治学家海伍德认为“‘革命’是一个破坏与取代旧秩序的戏剧性与深远性的变化过程。

”政治革命“是包含超出法律范围的大众行为的群众起义,它们通常(并不必然地)带有暴力的色彩。

社会革命是“所有制和经济制度的变革。

”按照海伍德的观点准确描述20世纪上半期发生在苏俄的革命应该是

A.只发生政治革命未发生社会革命B.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同时完成

C.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并不同步D.“十月革命”比“二月革命”彻底

31.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把晚清的历史变化理解为“庞大中央帝国在西方文明不断强大的冲击下被迫做出的笨拙的、充满惰性的回应,从而使中国在十九世纪的经历成了一出完全的悲剧,成了一次确是巨大的、史无前例的崩溃和衰落的过程”。

费正清之所以得出上述结论,其价值取向是

A.内外因辩证观点B.西方中心观点 

C.文化全球化观点D.文化多元化观点

32.实业家张謇在任农商总长时发布公告称:

“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顶办。

惟择一二大宗实业——为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而又确有关于社会农商业之进退者,酌量财力,规画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

”材料表明张謇

A.倡导弱官强民B.主张走垄断资本主义之路

C.反对官营垄断D.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道路

33.观察右图,导致该局面产生的背景中,最直接一项的是

A.社会主义阵营的最终形成

B.美苏争霸局面的逐渐形成

C.日本法西斯的无条件投降

D.半岛两个对立政权的出现

34.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曾说,“1929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分界线。

”根据所学判断两个“分界线”的共同含义是

A.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重振经济B.发展了多种所有制形式,解放了生产力

C.经济体制更加包容、合理,更有张力和活力

D.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稳定了市场秩序

35.“二战”后,股份公司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的主要形式,美国一般民众也拥有股票,这一现象被称为“人民资本主义”;

日本出现了企业之间相互持股的现象,称为“法人资本主义”。

这些变化

A.事实上改变了资本主义企业本质B.局部调整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C.扩大了民众参与国家政治的权力D.形成了国家、民众、企业互制关系

 

第06组

24.古代建筑作为承载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是古代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反映。

我国北方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布局是分居四面的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

依照古代宗法礼仪观念长辈应居住在

A.南向北房B.东厢房C.西厢房D.北向南房

25.一般观点认为:

秦朝确立了同心圆的体制架构,而汉代以后确立了同心圆的文化思想架

构。

右图是《小中华思想下的华夷秩序》,在这一秩序下的朝鲜、日本、越南等国都曾自称为“小中华”,意即“文化认同、文明继承者”等。

这一思想秩序的出现最有可能是得益于

A.汉朝开通丝绸之路

B.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

C.西周实行的分封制

D.汉朝实行独尊儒术的思想政策

26.战国时期,各国官营手工业中都有一定数量的雇佣工匠,而秦朝建立后,官营手工业中的劳动者是服役的工匠、刑徒和奴婢。

这反映了

A.战国手工业水平相对领先于秦朝B.秦朝经济政策阻碍了手工业进步

C.秦朝建立后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D.大一统国家加强了对人口的控制

27.“其(黄宗羲)政治观的闪光点主要体现在他能够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理念付诸于实践,构筑了传统民本政治通往近现代民主政治的桥梁。

”因为黄宗羲的思想

①有对专制帝制的总体性批判②有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与继承

③成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来源之一④体现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8.希腊智者克里底亚提出:

“当人们还不会安排生活,只象野兽一样听任暴力的支配之时,当善无善报、恶无恶报之时,我想人们才诉诸惩罚性法律,使公正的裁判主宰一切,抑止暴力并给罪犯以惩罚。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的约定是制定法律的基础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和正义的作用

C.社会契约论起源于智者学派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

29.基辛格称德国外交家斯特莱斯曼是“左右20年代外交大势的政治家”。

斯特莱斯曼利用英国的“扶德、抑法、反苏”政策,推动了德国的复兴。

德国逐渐摆脱战败国的地位,1929年德国的生产超过了英法。

从中说明德国重新崛起的主因是

A.大国间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B.有效利用了世界的最主要矛盾

C.斯特莱斯曼杰出的外交才干D.“亲英、抑法、反苏”战略正确

30.德国纽伦堡市的慈善救济观念在16世纪发生了—些变化,比如认为:

政府应该介入社会救济机构的管理,个人慈善捐助是人世间的善行,与是否拯救自身灵魂无关等。

出现这些变化主要是因为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推动社会福利改革 

B.宗教改革带来的世俗化影响

C.德意志的统一加强了政府职能 

D.地理大发理开拓了人们的眼界

31.近代某一历史事件曾令中国人第一次感受到胜利的喜悦,因而政府举行庆典,并在天安门举行阅兵式。

教育部特令京中各校放假,尽管已近严冬,朝野乐此不疲,知识分子尤其亢奋。

据此推断,这一历史事件应是中国

A.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B.成为一战的战胜国

C.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D.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32.梁启超在《新史学》中说:

“是故善为史者,必研究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其公理公例之所在,于是有所谓历史哲学者出焉。

历史(撰述)与历史哲学虽殊科,要之,苟无哲学之理想者,必不能为良史,有断然矣。

”其观点主要表明

A.历史与历史哲学之间没有本质区别B.史学家要善于发现并阐明历史规律

C.历史学的社会功能是探求公理公例D.社会进化论是历史哲学的研究范畴

33.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

“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

两江闽浙,十之二三;

河洛之北,万不得一。

……”从根本上反映的是

A.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B.晚清官员对创办近代工业的畏难情绪

C.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创办近代工业D.人们对近代化的认识不同

34.“在西方主导的旧有世界体系中被边缘化的非洲,却在中国外交领域一直占据着一个核心的位置。

许多时候,中非关系都是撬动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一个支点,对当代中国外交关系的改善与国际地位的提升,实有不可替代之作用。

”下列选项能够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建国后冲破外交孤立B.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C.70年代打破外交僵局D.26届联大否决“双重代表权案”

35.下表为1890-1933年城市人口(以百万计)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统计表,依据此表分析正确的是

国家

1890

1900

1910

1920

1933

英国

11.2(29.9%)

13.5(32.8%)

15.3(34.9%)

16.6(37.3%)

18.7(39.2%)

美国

9.6(15.3%)

14.2(18.7%)

20.3(22.0%)

27.4(25.9)

45.1(32.8%)

德国

5.6(11.3%)

8.7(15.5%)

12.9(20.0%)

15.3(35.7%)

20.7(30.2%)

俄国

4.3(3.6%)

6.6(4.8%)

10.2(6.4%)

4.0(3.1%)

36.5(20.2%)

A.1910—1933城市人口数量对比证明美国国力领先

B.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德国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呈持续上升趋势

C.1890-1933英国工业生产能力逐渐落后于美国但高于德国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导致1910-1920俄国城市人口减少的因素之一

第07组

24.《汉书·

武帝纪》中记载:

“(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日:

‘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

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

”这一措施导致

A.宗法原则被彻底的放弃B.七国之乱爆发

C.王国问题逐渐得到解决D.土地兼并严重

25.《世说新语》中描述顾恺之绘画:

“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睛。

人问其故,顾日:

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这段记述反映了

A.中国古代画家不擅长绘画人物B.中国古代绘画的精髓

C.顾恺之只关注人物眼睛的绘画D.人物画缺少外形设计

26.南宋文人耐得翁在其游记《都城纪胜》中记录南宋临安城:

“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

虽医卜亦有职……内亦有不当行而借名之者,如酒行、食饭行是也。

”由此记载可知

A.南宋城市经济仍受政府管理B.城市行会组织最早出现在南宋

C.医疗行业比餐饮业地位显著D.临安城内已经形成地域性商帮

27.日本史学家稻叶君山指出:

“林则徐对于输入鸦片之外人及买卖鸦片之中国人,使陷于穷窘之地。

复排击英人国法判决之要求,最后停止英国船舶于广东港外,以不肯署名盖印于证书为口实。

其态度如此,战争之来终不能免。

”这表明作者

A.站在全球化的角度批判林则徐B.没有看到战争爆发前中英双方的矛盾

C.准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真实起因D.认为林则徐处理鸦片问题的方式有误

28.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说:

“通商口岸的报刊一般用大部分篇幅来报道地方的和商业的新闻,商业版一般是其他版的两倍。

反之,维新派报纸有两个主要版面。

一版专用于报道新闻,另一版专用于社论。

通商口岸报纸中占很突出地位的商业和地方消息,在维新派报纸中却明显地缺乏。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报纸成为维新派宣传政治纲领的工具B.通商口岸比维新派活动地区商业发达

C.阅读报刊已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D.中国近代新闻出版事业发展前途艰难

29.文革结束后,中共领导人逐渐认识到,由于资本主义在现代中国历史上的失败,社会主义时期依然存在着前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从而使“封建主义的残余”而不是资本主义成为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因而也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这表明

A.中国需恢复资本主义制度B.中共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社会形态的演进不可跨越D.封建主义制度是新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

30.苏格拉底在与人谈话时说:

“我只知道—件事,那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这表明苏格拉底

A.对智慧的敬畏之心B.对知识的过度盲从

C.对人生的深度思考D.对现实的极度失望

31.马克思在评价德国宗教改革时说:

“新教即使没有正确解决问题,毕竟正确地提出了问题。

现在问题已经不再是世俗人同世俗人以外的僧侣进行斗争,而是同他自己内心的僧侣进行斗争,同他自己的僧侣本性进行斗争。

”这表明新教

A.未能打破天主教垄断局面B.使世人摆脱了天主教束缚

C.引发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D.有利于世人完成自我救赎

32.麦迪逊说:

“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

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性保障。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联邦制原则指导的政府保障了人民的权力

B.美国两种政府机构的运行均采用分权制度

C.人民主权原则是政府权力来源的理论基础

D.三权分立原则可用于处理两种政府间关系

33.列宁在1917年9月的《布尔什维克能保持政权吗》文章中说:

“粮食垄断、面包配给制和普遍劳动义务制,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是一种实行计算和监督的最强有力的手段。

”这反映了列宁

A.确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B.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理论雏形D.脱离俄国资产阶级掌权的社会现实

34.20世纪20年代之前,社会调查和贫困影响对工业革命的主流解释。

20年代中期至50年代早期,人们侧重于研究工业化进程中的周期性变化。

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早期的学者从经济增长的角度重写工业革命的历史。

1974年以来,工业革命又被赋予新的涵义。

工业革命研究角度的变化说明

A.重新解释工业革命是政治需要B.多元史观影响研究者思维视角

C.全球化加快推动研究视角转移D.社会现实影响研究界重心变换

35.1964年1月27日,中法宣布建交,当时法国总统戴高乐说,两国建交“只是如实地承认世界而已……目前还在观望的某些政府,迟早会觉得应该仿效法国”。

据此可知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进入到新阶段B.欧洲一体化进程需要中国助力

C.建交是冷战格局下中法的理性选择D.中国的大国地位已被普遍认可

第08组

24.元代行省的设置,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等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统治者这么划分的主要意图是

A.便于中央直接管理B.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C.推行汉蒙二元统治D.防止出现地方割据

25.“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

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今境内之民皆曰:

‘农战可避而官爵可得也。

’是故豪杰皆可变业,务学《诗》《书》,随从外权,上可以得显,下可以求官爵;

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

具备,国之危也。

民以此为教者,其国必削。

”材料反映什么经济思想

A.工商并举B.重农抑商C.重商主义D.自由主义

26、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中国有三张“名片”:

一是丝绸,二是瓷器,三是茶叶。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古代中国

A.自然经济长时间没有根本性突破B.古代世界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

C.古代最早出口创汇的货物是瓷器D.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

27.“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了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

”由此可见,两宋时期的儒家学说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是指

A.从关注天道自然转向研究人的行为准则

B.创立出与佛道学说截然对立的新儒学理论

C.探寻出格物致知和本心体悟两种明理方法

D.确立礼乐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终极解释

28.1830年英国格雷内阁共有13名阁员,在当时居平均水平;

1841年皮尔内阁计有14名阁员,1874年迪斯雷利内阁减至12人;

但1905年的坎贝尔——班纳曼内阁又增加到18人,从此至今总在20名左右浮动。

以上情况说明:

A.英国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完善B.英国内阁逐渐凌驾于议会之上

C.英国议会的地位不断提高D.英国内阁的权力不断扩张

29.下表为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临时政府更迭表,据表可知:

时间(俄历)

机构(政府)

3月2日

第一届临时政府

5月6日

第一届联合临时政府

7月24日

第二届联合临时政府

9月25日

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

A.两个政权并存是俄国临时政府更换频繁的原因

B.布尔什维克主张暴力革命导致临时政府更换频繁

C.临时政府不能有效应对当时俄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D.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不会下台

30.梁启超在《新史学》中指出,“中国之史,则本纪、列传、一篇一篇,如海岸之石,乱堆错落”,只记载“某日有甲事,某日有乙事”。

而不能使后人“鉴以往之大例,示将来之风潮”,“鉴之裁之,以为经世之用”。

这说明

A.梁启超注重运用科学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B.梁启超全面否定旧史观,提倡新史观

C.梁启超强调修史论史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D.梁启超注重史学观点与民主革命关系

31.根据下表中数据判断,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期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征是

1865年——190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状况统计表

时间

进口数(单位:

两)

出口数(单位:

平衡

1865年

55,715,458

54,103,274

-1,614,184

1875年

67,803,247

68,912,929

+1,109,682

1885年

88,200,018

65,005,711

-23,194,307

1895年

171,686,715

143,293,211

-28,402,504

1905年

447,503,943

377,338,166

-94,165,777

A.中国经济和世界联系日益增强B.列强对中国原材料展开疯狂地掠夺

C.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对外贸易D.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32.1971年8月,美国代表乔治·

布什向秘书长递交了一封书信:

“我们不讨论谁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我们所做是以联合国这个政治为主的组织对此一现实——中华民国一直以来是联合国忠实会员,另一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则统治着更多人口——做政治上的决定。

”这表明他企图

A.继续保留中华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通过双重代表,竭力的制造两个中国D.只有台湾才是中国政府的唯一合法代表

33.中国政府签署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说:

“一切国家都应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的原则,自由选择他们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和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表明

A.中国最终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B.社会主义运动已不再适应新的政治生态

C.中国开始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D.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取得了实效

34.以下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项调查结果:

1946年6月,58%的受调查者认为苏联要谋求世界统治地位,1950年11月上升到81%。

1948年1月,83%的人主张停止同苏联的贸易,67%的人主张制止苏联的扩张。

以上数据说明:

A.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有其社会必然性B.美国百姓对苏敌视是冷战的主要原因

C.苏联扩张导致美国百姓对苏好感度下降D.杜鲁门主义导致多数美国百姓敌视苏联

35.以下是世界四大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标识.按其正式建立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②         ③④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

2018届高三加强练题组02答案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A

D

C

B

【02小论文答案】提炼观点:

费正清认为中国古代是一部改朝换代、王朝循环的历史。

明确观点:

我(赞成或反对)这一观点。

我认为这一观点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也不完全正确。

评析(论证)观点:

(一)赞成的史实依据:

尽管经历了不断的改朝换代,但直到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形态仍然占主导地位;

政治制度仅局限于修补完善;

思想上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科技、教育主要服务于传统体制,难有创新;

由开放走向封闭,拒绝近代潮流;

受西方文明冲击,才艰难向近代社会转型。

(二)反对的史实依据:

改朝换代不是简单的重复和重演;

农业精耕细作体系不断扩展,促进了江南和边远地区的开发和发展,养活了更多的人口;

政治制度中的选官制度不断改进,日趋合理,使森严的等级壁垒有所松动;

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导致了新经济和新阶级、新思想因素出现;

科学技术承古萌新,出现宋元明清时的发展高峰;

这些为鸦片战争后向近代转型提供了一定基础。

(三)另外观点的史实依据:

综合以上两方面的依据。

02小论文题练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

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认为,中国的历史(古代史)是一部不断改朝换代的历史,因而不断产生令人感到乏味的重复:

创业打江山、国力大振、继而是长期的衰败,最后全面崩溃。

中国历代正史都反映了这一点,难怪中国人总是认为,最好的做法就是恢复上古的黄金时代。

结果,中国文明就在这反复不断的人事变迁中艰难前行,而汉代以后的中国历史也多多少少都是汉代历史的重演罢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的观点。

(要求:

首先提炼观点;

对该观点赞成、反对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

运用所学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