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22843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4.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西方经济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西方经济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西方经济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西方经济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西方经济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社会在生产的可能组合中选择哪一种?

选择与资源配置

如何生产更多的大炮和食品?

资源利用

经济制度与大炮和食品的生产

三、选择与资源配置

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要。

(1)生产什么物品与生产多少?

(What?

(2)如何生产,即用什么生产方法?

(How?

(3)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分配?

(Forwhom?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四、资源利用

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

(1)为什么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充分就业”(FullEmployment)问题。

(2)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为什么产量有时高有时低?

“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问题。

(3)商品社会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对“大炮与食品的矛盾”所引起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影响很大。

“通货膨胀(紧缩)”(Inflation,Deflation)问题。

五、经济制度

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不同的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法(即解决资源稀缺性的方法)是不同的。

经济制度的类型:

(1)市场经济制度(MarketEconomy)。

通过市场上价格的调节与刺激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2)计划经济制度(CommandEconomy)。

也叫做中央计划经济,由中央计划来决定资源的充分利用。

(3)“混合经济”制度(MixedEconomy)

现实中,许多国家的经济制度都是市场与计划不同程度的结合。

解决经济问题的制度选择:

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产权所有

公有

私有

决策层次

中央

分散

配置机制

计划

市场

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

按所有要素分配

§

1-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资源的配置问题。

核心问题:

价格机制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1)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居民与厂商)的经济行为。

(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3)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价格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4)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微观经济学的三个基本假定:

(1)市场出清(ClearingMarket)。

商品价格具有充分的灵活性,使市场的需求与供给迅速达到平衡,可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不存在资源闲置或浪费。

(2)完全理性。

个体最优化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它是“价格调节使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实现最优化”的前提。

 

(3)完全信息。

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迅速、全面地获得各种市场信息。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1)均衡价格理论

(2)消费者行为理论 

(3)生产理论

(4)分配理论

(5)一般均衡理论

(6)微观经济政策

二、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定义: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社会资源如何才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1)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

(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3)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理论;

(4)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定:

(1)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

(2)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纠正市场经济的缺陷。

主张:

政府应该而且能够调控一国经济。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3)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4)开放经济理论

(5)宏观经济政策

1-3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PositiveEconomics

NormativeEconomics

●实证分析方法与工具

●经济模型实证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试图超脱、排除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

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实证经济学要回答“是什么”(thewaythingsare;

whatis)的问题。

规范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标准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规范经济学要回答“应该是什么”(whatoughttobe)的问题。

它往往涉及到社会意义。

1.价值判断的含义

2.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3.实证经济学:

客观性

4.规范经济学:

主观性

5、并不互相排斥

实证分析举例

1.如果风调雨顺,农业就会增产。

2.若牛奶价格上涨1%,那么牛奶的消费量就要减少1.6%。

3.政府减税会增加居民的实际收入和消费。

4.提高学费能够增加学校收入。

5.政府限价会导致短缺。

规范分析举例

1.为了缩小贫富差别,政府应当对高收入者征收高税。

2.为了提高教学水平,稳定教师队伍,学校应当提高教师的待遇。

3.对继承遗产应该征税。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经济体系2:

贸易、交易成本、中间人

●贸易:

人际贸易、国际贸易;

●交易成本:

寻找贸易伙伴;

●中间人:

降低交易成本,创造信息

●法治:

保障规则运行

第二章价格理论

(1)需求理论

(2)供给理论

(3)价格的决定

(4)价格对经济的调节

(5)需求弹性理论

2-1需求理论

一、需求与需求的表达

1.需求的概念: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2.影响需求的因素:

(1)商品自身的价格***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以及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

(3)相关商品的价格(互替、互补)**

(4)消费者的偏(嗜)好*

(5)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6)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

(7)政府的消费政策*

3.需求的表达之一:

需求表

4.需求的表达之二:

需求曲线

以图形的形式来表述需求这个概念。

特征:

向右下方倾斜。

5.需求的表达之三:

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是用模型法(代数表达法)来表述需求这个概念。

多因素模型:

如果只考虑价格因素:

四、需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三、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1.需求量的变动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消费者计划购买量的变动。

2.需求的变动商品本身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消费者计划购买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下列事件对汽油的需求曲线会产生什么影响

(1)汽车价格上升

(2)拥有汽车的人数在增加

(3)人们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

(4)政府提高成品油消费税

2-2供给理论

一、供给与供给的表达

1.供给的概念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数量。

2.影响供给的因素

(1)厂商的目标**

(2)商品自身的价格**

(3)生产成本(要素价格)*

(4)生产的技术水平*

(5)相关商品的价格*

(6)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7)政府的政策*

3.供给的表达之一:

供给表

4.供给的表达之二:

供给曲线

以图形(几何)的形式来表述供给这个概念。

向右上方倾斜。

5.供给的表达之三:

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是用模型法(代数表达法)来表述供给这个概念。

二、供给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三、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1.供给量的变动

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2.供给(供给曲线)的变动

商品本身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曲线的移动

2-3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Equilibrium):

在经济学中,是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

均衡是经济事物中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一、市场均衡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数量是供求均衡时的供求数量。

几何意义:

均衡点,是市场供给曲线、需求曲线的交点。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移动:

主要描述了S、D二曲线交点的变动特征。

●需求的增加与减少

●供给的增加与减少

供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2-4价格对经济的调节

市场经济与价格机制

机制:

社会经济系统本身的运行、调节的方式和规律。

市场:

各经济单位发生经济关系进行交易的制度框架。

市场经济的特点

(1)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单位。

决策具有分散性。

(2)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

各种生产要素归其所有者所有。

(3)价格调节经济。

上述两个特征是这一特征的条件。

价格调节经济:

(1)条件

●各经济单位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

●存在市场;

●市场竞争的完全性与公平性。

(2)作用

●作为指示器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

●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需求;

●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供给;

●价格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

(3)方式

●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下降,一方面刺激消费,另一方面抑制生产;

●当供给小于需求时,价格上升,一方面刺激生产,另一方面抑制消费。

2-5价格政策

单纯依靠市场价格(供求关系)自发调节,结果具有不完善性:

(1)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价格在短期可能是合适的,在长期可能会对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2)由供求所决定的价格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需要政府实施某些价格政策进行调整纠正。

2-6弹性理论

弹性理论研究价格变动与供给、需求之间的量的关系,是价格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

弹性是指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

弹性的大小,用两个变化的百分比之比例(两个变量的相对变化之比)来表示。

与供求理论相关的弹性类型

(1)需求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

(2)供给弹性

供给(的价格)弹性*

供给的交叉弹性

供给的价格预期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弹性(系数):

需求弹性的分类

●完全无弹性(ed=0)

●完全弹性(ed=+∞)

●富有弹性(ed>

1)

●缺乏弹性(0<

ed<

●单一弹性(ed=1)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商品的需求程度(**):

必需品,奢侈品

●商品的可替代程度(**)

●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

●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

●该商品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谷贱伤农:

需求缺乏弹性的产品分析

恩格尔定律

随着收入的提高,食物支出在全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越来越小,即恩格尔系数递减。

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收入弹性小;

奢侈品、耐用品的收入弹性大。

恩格尔系数:

判别生活水平的标准

四、税收负担分析

征税对于企业来说,相当于增加了生产成本,引起了供给的减少;

尽管政府向企业征税,但消费者实质上也分担了税额的支付;

生产者税负、消费者税负与各自的弹性成反比。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1)欲望与效用

(2)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

(3)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

(4)无差异曲线分析与消费者均衡

(5)公共物品与消费政策

3-1欲望与效用

消费者是在经济中能够做出统一的消费决策的单位。

那么,消费的目的是什么?

萨缪尔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

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

不足之感,求足之愿。

它是一种心理感觉,特点是具有无限性和层次性。

需求的层次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Maslow)将人的需要(欲望)分为5个层次:

(1)基本生理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和友情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假设在一定条件下,欲望是一个确定的量,那么,幸福的最大化就是效用的最大化。

效用(Utility)的概念

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理论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

消费者行为理论是研究在消费者收入既定的条件下,如何实现效用的最大化。

基数效用(CardinalUtility)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西方经济学家普遍使用这一概念。

核心观点:

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可以加总求和的。

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为效用单位(UtilityUnit)。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3-2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MarginalUtility)

总效用(TU)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总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U)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1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增加的满足程度)。

边际量

边际量的一般意义,是表示1单位的自变量的变化量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解释:

(1)生理或者心理上的原因:

重复刺激;

(2)商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先重后轻。

消费者均衡

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假设:

(1)消费者的偏好既定;

(2)消费者的收入既定;

(3)物品的价格既定。

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购买的各种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购买这些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之比相等。

两种商品的消费者均衡条件

每1单位货币不论用于购买哪一种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必须相等。

I:

消费者的收入

P1:

1商品的价格

P2:

2商品的价格

X1:

1商品的数量

2商品的数量

MU1:

1商品的边际效用

MU2:

2商品的边际效用

  :

每元钱的边际效用

简单的——两种商品均衡条件

效用最大化原则

◆收入既定的情况下,

◆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或者:

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

3-3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

(3)如果两个商品组合的区别仅仅在于其中一种商品的数量的不同,那么,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含有这种商品数量较多的那个组合。

含义:

消费者对每一种商品的消费都处于饱和以前的状态。

无差异曲线(IC)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Curve)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完全相等的一条曲线。

二、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2)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水;

(3)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含义

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1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效用水平(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四、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

1、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

完全替代品是指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率是固定不变的。

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

五、消费者预算线

消费可能线也叫家庭预算线,或者等支出线。

它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

预算线的变动

(1)当两种商品的价格不变、消费者收入发生变化时;

(2)当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变化时;

(3)当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

(4)当消费者的收入和两种商品的价格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

3-4无差异曲线分析与消费者均衡

收入既定,预算线必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

在切点上,实现了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结论:

在一定收入的约束条件下,为了得到最大的消费满足,消费者应选择最优的商品数量的购买组合,使得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

3-5公共物品与消费政策

消费理论是以单个消费者为中心的。

只有消费者具有完全的消费自由,通过市场交易行为就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消费者具有完全的消费自由吗?

(1)国防、立法、交通之类的公共物品;

(2)消费者不是完全理性的,没有完全的消费自由,其消费行为也具有外部性。

需要有相关政策来纠正市场机制的不足。

一、公共物品与税收

二、公共物品:

不通过市场交易,由政府提供的商品与劳务。

它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

公共物品的特征:

(1)非排他性。

在技术上或经济上不可能把不支付费用要消费的人排除在外。

(2)非竞争性。

无论增加多少消费者,都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

公共物品与税收

公共物品的消费可以不通过交易,即不用花钱去购买。

这样,提供公共物品也就无利可图。

市场无法提供充分的公共物品,需要由政府来承担提供公共物品的任务。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也需要各种生产要素支出,就通过强制性收税来筹资。

三、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局限性

四、保护消费者的政策

●确保商品的质量

●正确的消费宣传

●限制或者禁止不正确的消费

●对提供某些劳务的人的素质进行必要限制

●限制价格政策

●建立消费者协会等组织,保护消费者利益

四、消费外在化的干预政策

消费外在化,是指消费对社会所产生的种种影响。

政府对消费外在化进行干预是必要的。

●个人消费要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与利用;

●个人消费会给社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个人消费对社会风尚带来负面影响。

第四章生产理论

(1)生产与生产函数

(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3)规模经济与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4)两种生产要素的配置问题

企业经营的目的:

利润最大化

•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

•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市场问题:

竞争?

垄断?

4-1生产与生产函数

生产是对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

生产要素是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资源。

生产要素的类型

(1)劳动(L)

(2)土地(N)

(3)资本(K)

(4)企业家才能(E)

生产函数

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产品)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经典的生产函数:

Cobb-Douglas函数

4-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短期问题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1)总产量(TP):

与一定的可变要素相对应的最大产量。

(2)平均产量(AP):

总产量与所使用的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之比。

(3)边际产量(MP):

增加1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二、TP曲线、AP曲线和MP曲线

1.曲线的绘制与特征

2.三条曲线之间的关系分析

(1)总产量与平均产量曲线

(2)总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

(3)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曲线

三、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四、生产的三个阶段

4-3规模经济与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长期问题

生产规模的扩大:

两种(多种)生产要素按原来的技术系数增加。

规模经济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两种生产要素按同样的比例增加(生产规模扩大)时,最初会使产量的增加大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但当规模的扩大超过一定限度时,则会使产量的增加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甚至使产量绝对减少,出现规模不经济。

规模报酬问题

生产理论中的规模报酬(ReturntoScale)分析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企业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

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照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规模报酬变化的3种情况

(1)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ReturntoScale):

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2)规模报酬不变(ConstantReturntoSca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