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田地面工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20618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田地面工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气田地面工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气田地面工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气田地面工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气田地面工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田地面工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气田地面工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田地面工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气田地面工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0.3气田地面工程的建设规模应根据气田开发预测指标确定。

2.0.4气田地面工程建设土地使用应符合国家土地管理的有关规定。

2.0.5位于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地带的气田天然气处理厂、集输站场应采取防洪、排涝措施。

2.0.6气田地面工程产品指标应符合合同约定或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2.0.7气田地面工程采用的工艺、材料和设备应满足安全、节能与环保要求。

2.0.8输送可燃、爆炸危险性及毒性介质的管道不应穿越与其无关的建筑物。

2.0.9气田地面工程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噪声排放应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2.0.10气田地面工程工艺管道与设备的设计压力应根据操作工况下的最高操作压力确定。

2.0.11钢质设备、管道及管道附件的材质应根据使用压力、温度和介质的理化性质等因素选择,应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可焊性。

2.0.12钢质设备及管道应具有腐蚀控制措施。

2.0.13含硫化氢酸性天然气腐蚀环境下的金属材料应具有抗硫化应力开裂和抗应力腐蚀开裂的性能。

2.0.14气田地面工程应设置仪表与自动控制系统。

2.0.15通信系统应满足气田地面工程生产运行管理对通信业务的需求。

2.0.16焊接工艺规程应根据焊接工艺评定进行编制,管道焊接应执行焊接工艺规程。

2.0.17气田地面工程厂、站及线路管道应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

强度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严密性试验。

2.0.18气田地面工程项目投产试运应编制投产试运方案和应急预案。

2.0.19气田地面工程厂、站及集输管道投产前,应使用氮气或惰性气体置换。

2.0.20气田地面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交付使用。

2.0.21运行管理单位应建立生产监控与调度指挥系统。

2.0.22运行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操作与维护规程。

2.0.23运行管理单位应开展风险评价,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并制定相应安全对策措施。

2.0.24运行管理单位应制定厂、站及管道的检修方案。

2.0.25含硫化氢天然气输送管道、设备打开时,应采取防止硫化亚铁自燃的措施。

2.0.26下列场所应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1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和灼烫危险的区域或设备、设施;

2人员逃生路线;

3生产设施的施工、运行维护、抢修场所。

2.0.27特种作业(动火作业、动土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吊装、临时用电、管线打开)应实行作业许可管理制度。

2.0.28长期停运的设备和集输管道应采取保护措施,重新投运前应进行合于使用评价。

2.0.29弃置的厂、站和管道应制定弃置方案。

2.0.30气田天然气处理厂、集输站场临近江河、海岸、湖泊布置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泄漏的可燃、有毒液体流入水域。

3

天然气站场

3.1一般规定

3.1.1石油天然气站场等级划分应按生产规模和(或)油品、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凝液储罐总容量确定。

3.1.2气田站场选址应避开下列场所:

1泥石流、流沙、滑坡、溶洞直接危害的地段。

2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

3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

4居住区、村镇、重要公共建筑、相邻厂矿企业。

3.1.3气田天然气站场站内设施之间、站内设施与站外设施之间的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有关防火、防爆、防毒、噪声控制的有关规定。

3.1.4设置高架火炬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2火炬的高度应经辐射热的计算确定;

3应有点火和防止回火的设施;

4距火炬筒30m范围内严禁可燃气体放空。

3.1.5与本企业生产无关的工艺管道及架空电力、通信线路不应位于气田天然气站场的围墙之内。

3.1.6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乙类厂房和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

采用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

2散发可燃粉尘、纤维的厂房,其内表面应平整、光滑,并易于清扫。

3厂房内不宜设置地沟,确需设置时,其盖板应严密,地沟应采取防止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粉尘、纤维在地沟积聚的有效措施,且应在与相邻厂房连通处采用防火材料密封。

3.1.7有爆炸危险的厂房、仓库或厂房、仓库内有爆炸危险的部位应设置泄压设施。

3.2站场工艺设施

3.2.1天然气站场的工艺设计应满足石油天然气生产过程对站场的功能要求,并应设计事故流程。

3.2.2进出站场的天然气管道应设截断阀。

3.2.3存在超压可能的管道或设备,应采取压力控制或安全泄放措施。

3.2.4气田天然气处理厂的工艺方法及总工艺流程应根据原料气条件和产品指标确定,满足环保节能的要求。

3.2.5含硫气田站场应配备防毒设施。

3.2.6克劳斯硫黄回收装置的主燃烧炉、再热炉及尾气处理装置的还原气发生炉等设备,不应设置防爆门。

3.2.7液硫储罐应采用钢质立式储罐。

3.2.8地上立式油罐组、卧式油罐组、高架油罐及液硫储罐应设防火堤。

防火堤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建造,且应密实、闭合,严禁在防火堤上留洞。

3.2.9引入放空系统的含硫化氢酸性天然气应燃烧后排放。

3.3配套工程设施

3.3.1天然气处理厂应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对主要工艺装置、辅助生产装置和公用工程的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控。

3.3.2可能积聚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的生产及储运设施区域内,其浓度可能达到报警设定值时,应设置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探测报警系统。

3.3.3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信号应发送至操作人员常驻的控制室、操作室或值班室进行报警。

有人值守站场,检测器应自带报警器或设置就地区域声光警报器。

3.3.4气田天然气站场的出入口、站内消防道路应满足消防车通行的要求。

3.3.5各类建(构)筑物应满足生产运行的使用功能以及防火、防爆、噪声控制和抗震要求。

3.3.6硫黄成型包装厂房(包括成型机厂房、包装线厂房)装袋口排风应经除尘方可排入大气,通风设备的选用应与爆炸性粉尘介质环境相适应。

3.3.7石油天然气站场应根据工艺需求、中断供电造成的后果和安全环保的影响确定用电负荷等级。

3.3.8石油天然气站场应进行爆炸危险区域分区,在爆炸危险区域的所有设施应采取防止爆炸措施。

3.3.9石油天然气站场应采取综合防雷措施。

3.3.10爆炸危险介质的非金属储罐应采取防直击雷措施。

3.3.11石油天然气站场应设置消防设施。

3.3.12石油天然气站场工程工艺装置区的消防用水量应根据设计规模、火灾危险性类别、火灾延续时间及固定式消防设施的设置情况等因素综合计算确定。

3.3.13当工业废水可能产生污染、引起火灾或爆炸时,在管道系统的下列部位应设置水封井:

1甲、乙类生产装置区围堰的排水出口处;

2建筑物、构筑物的排水出口处;

3隔油池入口处;

4排水干管上每隔适当距离处;

5污水管道通过油气站场围墙处。

3.3.14甲、乙类火灾危险性厂房(仓库)内严禁采用明火和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严禁采用非防爆暖通设备。

3.3.15可能含可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蒸气和粉尘的封闭的建(构)筑物应设置通风设施;

采用机械通风时,排风设备必须防爆。

4集输管道

4.1一般规定

4.1.1气田集输管道设计应当划分地区等级。

4.1.2集输管道应根据所处地区等级及所承受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进行强度设计和强度校核。

4.1.3埋地管道应当进行当量应力及径向稳定性校核。

受约束埋地直管段的轴向应力与径向应力组合的当量应力,应小于钢管标准规定的最小屈服强度的90%。

4.1.4天然气凝液输送管道沿线的操作压力应高于输送温度下天然气凝液的饱和蒸气压。

4.1.5采用干气输送的酸性气体集输管道,投运前应进行干燥。

4.1.6管道组成件严禁使用铸铁件、螺旋焊缝钢管。

4.1.7对不符合安全使用的管道,应及时更新、改造、修复或者弃置。

4.2管道线路

4.2.1新建气田集输管道的路由选择应避开军事禁区、飞机场、铁路及汽车客运站、海(河)港码头、国家重点文物保护范围、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等区域。

4.2.2新建含硫化氢酸性天然气集输管道的路由应根据地区人口密度、自然条件及工程安全、环境评价综合分析确定。

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大于或等于5%(体积分数)的新建集输管道不应通过四级地区。

4.2.3位于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或等于0.2g的管道线路,应进行抗拉伸和抗压缩验算。

穿跨越管道经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0.40g的区域或穿越断裂带时,应开展专题设计。

4.2.4并行敷设的管道,其净距应满足施工、维抢修和运行管理的需求。

4.2.5天然气集输管道敷设不应对弯头/弯管进行切割;

输送含硫酸性天然气的集输管道不应采用冷弯弯管。

4.2.6管道下沟前,管沟底部应平整且不应有损伤管道防腐层的砾石、块石等坚硬物。

管道下沟后,管顶以上300mm内的范围应采用细土回填。

4.2.7管道连头口的焊缝不应强力组对;

未经试压的管道连头口焊缝,应进行100%超声波和100%射线检测。

4.3管道附属设施

4.3.1线路截断阀(阀室)应根据管道沿线地区等级划分设置。

含硫酸性天然气集输管道,阀室间距还应根据硫化氢允许潜在释放量设置。

4.3.2管道沿线应设置永久性标识。

4.3.3含硫酸性天然气集输管道及通过人口密集地区、易受第三方损坏的埋地管道,应在管道顶上方连续埋设警示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