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册课文复习要求及要点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17022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册课文复习要求及要点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12册课文复习要求及要点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12册课文复习要求及要点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12册课文复习要求及要点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12册课文复习要求及要点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2册课文复习要求及要点Word下载.docx

《第12册课文复习要求及要点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册课文复习要求及要点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2册课文复习要求及要点Word下载.docx

总——分——总,按一年四季(冬春夏秋)的顺序描写烟台的海上景观。

3.课文既写景有写人,景人交相辉映。

冬天烟台人和游客不畏严寒,不怕风浪;

春天烟台人不误渔时,勤劳繁忙;

秋天渔民忙碌而充实;

夏天人海相依,显得十分惬意。

4为什么作者把烟台的海说成是“画”,是“广阔的背景”,是“壮丽的舞台”?

答:

说它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

说它是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

说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5.后习题2(体会两个“扑”字的细微差别):

①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

“扑”写出了涌浪不可阻挡的气势,让人感到了烟台海的壮观景象。

②……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

“扑”写出了烟台春天海浪的柔和,展现了“微波泛起”的可爱与轻盈,让人感觉到海浪如顽皮的小孩子。

6.重点词语。

石凳嬉笑崇山峻岭过滤恬静湛蓝锲而不舍如痴如醉威武

4.记金华的双龙洞

1.准确背诵默写第5自然段。

2.作者是叶圣陶,中国文学家,教育家,童话集《稻草人》。

3.这是一篇游记。

课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去金华双龙洞的路上,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

课文浏览顺序: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另外,从课文中有关写泉水的语句可以看出“泉水流经的路线”也是文章的线索,泉水从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山下。

4.课文在记叙时注意抓住景色的特点。

写了路上明艳的景色,欢唱的溪流;

外洞的宽敞;

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矮、险;

内洞的“黑、奇、大”;

5.课后习题3(体会带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挤压”“稍微”“准会”

采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突出表现了山石离“我”很近,表现了孔隙的小、窄、低。

②“再加上”“即使……也……”

不仅说明石钟乳、石笋形状各异,更强调了它们颜色多样,值得观赏。

6.重点词语

杜鹃臀部漆黑石笋孔隙蜿蜒鼻子变化多端

 

练习一

1.写出下列汉字的部首

屑()丹()凳()甸()臀()

2.背诵成语,理解大意

寒冬腊月北国风光风刀霜剑塞外边疆漫天飞舞纷纷扬扬

银装素裹雪照云光狂风暴雨雪上加霜风卷残云神清气爽

第12册第二单元课文复习要求及要点

5.卢沟桥烽火

1.课文按时间(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恺,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2.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

3.人物特点:

不畏强敌、奋勇杀敌的中国守军。

4.课后习题2(体会带点词语的感情色彩):

①“偷偷地”、“摸”揭示了日本军队的险恶用心及卑鄙的行径,带有鄙视的感情色彩。

②“悄悄地”“进发”表现了我国守军的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含有表扬、赞许之意。

5.积累本课有关战斗场面的成语:

人仰马翻哭爹喊娘鲜血四溅狼狈而逃鬼哭狼嚎抱头鼠窜

6.重点词语。

咽喉凌晨歼灭呐喊全副武装气势汹汹恼羞成怒震耳欲聋

民族夜以继日

7.熟读课文最后一小节,点明了卢沟桥事变的意义。

6.半截蜡烛

1.这篇课文生动记叙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突然闯进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的事,赞扬了母子三人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课文以“半截蜡烛”为叙事线索。

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

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4.写作特点:

抓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刻画人物

5.课后习题2(想一想带点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

①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似乎”一词准确地反映了危机的过去只是暂时的。

②……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似乎”逼真地反映伯诺德夫人此时紧张的心理,不能去掉。

绝密半截蜡烛搜查熄灭厨房烛芯

7.词语积累:

描写人物心理害怕着急的词语:

提心吊胆胆战心惊心惊肉跳心急如焚心慌意乱忐忑不安

描写人物从容面对危险的词语:

不慌不忙沉着冷静从容不迫神态自若面不改色泰然自若

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1.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文章真切而生动地叙述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料在战场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把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反映了聂将军宽仁大义和中日人民浓厚的友谊。

2.课文结构:

救出孤女—关心孤女—送别孤女—孤女感恩

3.人物形象。

聂将军:

宽仁大义、和蔼可亲、胸襟宽广、慈善心肠(中国无产阶段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

4.日本人民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因为聂将军无微不至地照顾两个日本孤女。

称他是“中日友谊的使者”,是因为聂将军的慈善心肠和宽大襟怀缔结了中日人民的友谊。

5.写法:

抓住语言、动作、神态等刻画人物

6.课后习题2(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并联系课文体会这段话所含的思想感情):

“杀害”是指非法杀死。

“受害”是指遭到损害或杀害。

“伤害”是指使受刑损害。

这句话突出表现了聂将军的国际主义精神和至仁至义的品质。

7.熟读聂将军的两段话。

我们对战争的认识:

(1)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做友谊的传承者,做和平的促进者。

8.十大元帅:

朱德、叶剑英、聂荣臻、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贺龙、林彪、彭德怀、刘伯承

9.词语

无辜和蔼菩萨慈爱和善可亲拘束筐子友谊

练习二

1.背诵诗句,了解带点的词语和什么农具有关。

昼出耘田夜绩麻。

耘田:

锄草(与锄头有关),也可泛指种田。

童孙未解供耕织。

耕:

耕田,用犁把土翻松(与木犁有关)。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锄禾:

用锄去掉禾田里的杂草,翻松土壤(与锄头有关)。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种:

播种(与耧有关)。

收:

收割,收获(与锄头有关)。

2.背诵默写《夏日绝句》,了解大意。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

顾宪成)

第三单元课文复习要求及要点

8三打白骨精

1.课文节选自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本领,赞扬了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2.人物特点。

孙悟空:

机智勇敢嫉恶如仇神通广大

白骨精:

阴险狡诈诡计多端

3.课后习题3(体会带点词对表现人物形象的好处):

(1)“夺”表现了八戒迫不及待、嘴馋的样子。

(2)“闪”代表了一个敏捷、很突然的动作,一个年满八旬的且拄着拐杖的老妇人能做出这种动作,说明她的行为与常人不同。

(3)“摔”体现了唐僧胆小及受到了严重的惊吓。

(4)“笑”表现出悟空的自信与乐观。

4.描写孙悟空本领、品质的成语有:

上天入地、刀枪不入、腾云驾雾、神通广大、嫉恶如仇、降妖除魔。

5.《西游记》其他故事:

《三借芭蕉扇》《大闹天宫》《美猴王出世》《八戒大战流沙河》

6.写作手法:

利用对比反衬

7.四大名著。

(1)吴承恩《西游记》

主要人物:

神通广大、嫉恶如仇的孙悟空;

一心向佛、迂腐愚昧的唐僧;

憨厚单纯、忠心耿耿的猪八戒;

任劳任怨,忠心不二的沙和尚。

(2)曹雪芹《红楼梦》

贾宝玉鄙视功名利禄林黛玉才华横溢、性格孤傲王熙凤两面三刀、尖酸刻薄

(3)施耐庵《水浒传》

武松、林冲、鲁智深、李逵、宋江等

(4)罗贯中《三国演义》

曹操、诸葛亮、关羽、张飞、周瑜等

忠勇双全的关羽;

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老奸巨猾的曹操

8.重点词语。

斋饭蛤蟆咒语脊梁蒙骗妻子峰岩重叠

9词两首

1.课文内容。

(1)《如梦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这首词主要写了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2)《渔歌子》是唐代词人张志和所作,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秀风光,这首词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垂钓图”,塑造了一位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词牌是填词时用的曲调的名称,词牌名有:

清平乐、令奴娇、西江月、满江红、破阵子、虞美人、卜算子。

3.背诵、默写两首词。

4.重点词语的意思和词的大意。

常记:

时常想起

兴:

兴致

尽:

满足,达到极端

兴尽:

兴致得到满足

沉醉:

大醉

误:

争渡:

急速行驶

斜风:

微风

不须:

不一定要

归:

回去

《如梦令》:

常常记得在溪亭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都辨识不出来了。

直到兴致满足了,天已经黑了,才调转船头回去,结果方向搞错了,船行到了藕花深处。

由于急于找到正确的路径而急速行驶,把栖息在沙洲上的水鸟惊得扑棱棱飞起。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展翅飞翔,桃花盛开,春水初涨,鳜鱼正肥美。

渔夫戴上青色的斗笠,披上绿色的蓑衣,斜风拂面,春雨如丝,正好垂钓,用不着回家。

5.课后习题4。

10螳螂捕蝉

1.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蟑、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从而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2.“螳螂捕蟑”比喻只想取得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后患。

也比喻一心图谋侵害别人,却不知有人正在算计他。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这是危险的。

3.课后习题3(体会一下带点字的意思):

①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这个“死”与“生”相对,表示失去生命。

②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

“死”表示不可更改。

4.人物特点。

少年:

爱国,聪慧,机智

对话的描写

6.词语:

螳螂诸侯禀报乘虚而入不堪设想悠闲祸患恍然大悟

7.八字成语。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1读书要有选择

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练习三

1.跟笑有关的词:

讥笑狞笑微笑冷笑哄笑大笑苦笑狂笑

捧腹大笑哄堂大笑莞尔一笑

2.背诵练习三成语:

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不避艰险西天取经腾云驾雾来去无踪

千变万化大显神通明察秋毫火眼金睛除恶务尽天下太平

3.写出下列词语的部首

咒()斋()禀()辜()截()

第四单元课文复习要求及要点

12夜晚的实验

1.这篇课文生动记叙了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夜晚的实验,终于揭开蝙蝠飞行秘密的经过。

这一实验的结果促使了人们对超声波的研究,并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恩惠。

四次实验分别是:

蒙上蝙蝠的眼睛,堵住蝙蝠的鼻子,用油漆涂满蝙蝠全身,堵住蝙蝠的耳朵。

2.人物品质。

斯帕拉捷:

细心观察、善于思考、潜心研究、坚持不懈

3.启发。

斯帕拉捷能细心观察,大胆实验,不怕失败,不断探索,最终解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我的启示是:

科学的发现需要我们敏锐的观察力,强烈的好奇心和持之以恒的探索。

4.课后习题2(说说下面句子中引号的用法):

(1)行文中直接引用;

(2)特定的称谓,着重论述的对象;

(3)特殊含义。

5.重点词语。

蝙蝠喧腾障碍轻盈辨别鼻子喉咙矿藏

6.拓展

由鲸鱼发明了流线体海轮;

由荷叶发明了伞;

由猪鼻子发明了防毒面具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1.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文章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让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2.课文从五个方面来说明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1)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2)向海洋索取高蛋白食品(3)利用海水运动发电(4)淡化海水缓冲水荒(5)建设海底城市、开拓人类生存空间。

3.理解课文2、3自然段的构段关系。

4.词语。

波涛汹涌诞生敬畏蕴藏威胁餐桌浪费资源奉献慷慨

5.“观察、探索”的名言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

(2)观察,观察,再观察。

——巴甫洛夫

14学会合作

1.这是一篇演讲稿,以“合作”为话题,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讲起,阐明不论从事什么职业,不论在何时何地,都离不开与他人合作的道理。

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能够卓有成效地合作,必须具有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学会合作”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2.写作特点:

(1)用典型事例验证观点

事例①交响乐团演奏,演奏者为了一个统一的团体目标,各尽其力,奉献了完美和谐的音乐。

说明有高度统一的目标和协作精神,才能取得成功。

事例②一位外国教育家在中国找了几个小学生完成了火屋逃生的实验。

说明成功的合作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2)设问

3.重点词语。

孤立顾名思义卓有成效悠扬嘴唇和谐倾泻协作牺牲

4.合作的格言警句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人心齐,泰山移。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练习四

背诵《古今贤文》(真理篇)并理解大意。

第五单元课文复习要求及要点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1.这是一篇散文,课文用了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我”在登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的形象,表达了“我”对老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天游峰扫路人:

豁达开朗,乐观自信。

3.写法。

(1)侧面烘托

第2、7自然段,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具体的数据,表现了天游峰的“高”和“险”,从而反衬出扫路人的自强不息、自信豁达的人生态度。

(2)正面描写

抓住老人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情刻画人物。

4.重点词语。

攀登暮色褪色扫帚石阶悠闲慈善层层叠叠宿鸟瘦削

节奏气喘吁吁

5.拓展。

天游山——武夷山第一险峰。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是当今世界最优秀的亚热带林区之一。

16最大的麦穗

1.这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到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

弟子们挑挑拣拣,结果两手空空的故事。

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2.苏格拉底:

循循善诱,教导有方。

3.理解“当然,追求应该是最伟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的。

最大的追求:

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眼前的一穗:

出现在眼前的机遇和任务。

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

抓住眼前的利益,完成当前的任务。

句意:

一个人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更要抓住自己眼前出现的机遇,实实在在地完成好当前的任务,这样就不会错失良机,一事无成了。

4.关于“机遇”的名人名言

机遇只垂青那些懂得怎样追求他的人。

——查理·

艮科尔

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不知道他们已经碰到它。

——达尔文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

——巴尔扎克

5.熟读课文第7自然段。

6.词语。

麦垄麦穗沉甸甸挑挑拣拣颗粒饱满错失良机

17山谷中的谜底

1.这是一篇散文,课文讲叙了加拿大魁北克省山谷中一个奇异的自然现象。

就是它的西坡长满松、柏、柘、女贞等杂树,东坡只有雪松,揭开这一景观之谜的是两个旅行者,课文通过这一奇异的景观,告诉人们:

在逆境和压力面前,也要会学会退让,以退为进,一样可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2.课后习题2(理解两句话的含义):

①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以求反弹的机会。

无论是谁,面对困难和压力,首先要敢于面对,要和它作斗争,但是如果困难太大,也要学会迂回的战术,先作适当的让步,找适当的机会再去战胜,变通也是保存自己的一种方法。

②确实,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社会地生活和学习中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当困难大到你不能解决时,要学会先退一步,学会暂时让一让,这退一步并不意味着后退、胆怯,而是为了积聚力量去解决困难,迎接新的挑战。

3.对比手法篇末点睛

4.“雪松的启示”想到:

以退为进,卧薪尝胆(勾践),忍辱负重,能屈能伸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女贞帐篷揭开旅行苍翠挺拔摧毁屈服毁灭

练习5

夷()帚()罢()贞()丫()魁()

2.背诵成语。

水滴石穿一心一意感激涕零百感交集深思熟虑匪夷所思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鉴往知来莫衷一是迷途知返恍如隔世

分享到搜狐微博

第六单元课文复习要求及要点

18广玉兰

1.作者陈荒煤。

这是一篇散文,描写了广玉兰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

2.背诵第2、3自然段。

3.课文第3小节采用“总分总”的写法描写了广玉兰花开时的各种形态。

分别写了含羞待放、刚刚绽放、盛开、凋谢四种形态。

4.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作者喜爱广玉兰的原因。

5.拟人比喻的写法

荡漾玉琢冰雕内涵绽放花蕊婴儿圆茎铁锈高雅含羞待放迫不及待数世同堂生生不息衬托幽香

19夹竹桃

1.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写了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花期长、韧性可贵、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2.作者爱上夹竹桃的原因是:

①花色:

夹竹桃开花时红白相映,景物奇妙有趣。

②花期:

夹竹桃花开三季,花期长,韧性可贵。

③花影:

月光下的夹竹桃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作者许多的幻想。

3.最后一自然段:

总结全文,与前文相互呼应。

4.背诵默写第4、5自然段

5.对比衬托的写法。

第3小节作者列举了14种花草,目的是对比衬托出夹竹桃的花期之长,韧性可贵。

6.双重否定句

“无……不……”、“无不”

7.作者:

季羡林,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被誉为“学界泰斗”。

(熟记作家卡片)

8.重点词语。

留恋融洽宛如花团锦簇熏透凄清衰败韧性模糊叶影参差微风乍起夜蛾

20古诗两首

两首诗均是咏物诗。

《石灰吟》

1.背诵默写古诗。

2.明代诗人于谦写的。

吟:

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

诗人托物言志,通过对石头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

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3.关键字的解释及诗意。

锤:

敲打击:

撞击若等闲:

好像平常的事。

《石灰吟》的诗意:

石头是经过多次撞击敲打才从大山上开采出来的,它把烈火焚烧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即使身体粉碎变成石灰也不畏惧,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人世间。

《墨梅》

2.《墨梅》是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写的。

作者善画梅,也喜欢咏梅,这是一首题画诗。

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清气:

清香之气。

满乾坤:

充满在天地之间。

《墨梅》的诗意: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现出淡淡的墨痕。

不需要别人夸赞梅花的颜色好看,只要留下香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4.诗前两行写实,后两行抒情言志,说明他画梅花不是为了让人夸赞颜色好,只是要让它的清香弥漫在天地之间。

5.《石灰吟》和《墨梅》这两首诗都是托物言志,像这样的古诗还有《竹石》《秋菊》。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秋菊

陈毅

秋菊能傲霜,

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

风霜其奈何!

6.补充几首写梅花的诗:

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陈亮《梅花》: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葬。

练习六

1.复习成语积累。

春:

桃红柳绿芳草如茵莺歌燕舞鸟语花香草长莺飞

夏:

骄阳似火烈日中天烈日炎炎绿树成阴烈日当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