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内战》教学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15489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内战》教学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美国内战》教学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美国内战》教学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美国内战》教学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美国内战》教学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国内战》教学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美国内战》教学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内战》教学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国内战》教学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

残暴野蛮的奴隶制终究会被推下历史舞台,自由、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历史绝对不会忘记那些为了国家进步、社会发展而献身的人物。

教学重点 

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

南北战争的性质和意义。

教学难点 

美国南北方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任务分析:

1、学生的起点能力: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上课前对学生状况有清楚的了解,在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本班学生已学习美国的独立战争,对美国历史稍有了解,并对美国为何能迅速发展也较感兴趣。

2、从年龄和心理特点来看:

初三学生已值十四五岁,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他们的兴奋点往往集中在直观教具或有趣的历史事件上。

在上课时,就要紧紧抓住学生这一年龄和心理特征,加强历史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课前小导师带领导入新课。

讲述新课:

顾名思义,南北战争是美国南方与北方的一场战争,也被称为“美国内战”,TheAmericanCivilWar,这是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大规模内战。

我们前面学过美国独立战争,当时美国南方和北方是团结起来才打败英国的,昔日盟友今朝为何兵戎相见?

分层设标整合疑难

(速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可以独立,可以合作。

1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导火线是什么?

2、美国内战是何时爆发的?

标志是什么?

3、美国内战的转折点是什么?

北方胜利的原因有那些?

4、美国内战的性质、影响是什么?

5、如何评价林肯?

一、内战的原因:

南北矛盾

分组探究拓展提升

探究1、美国南北方都有哪些矛盾?

矛盾的焦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老师归纳总结)

师:

美国南北方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点击多媒体)即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南北方这两种经济制度虽然同属于资本主义经济,但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和矛盾。

南方的种植园里以黑人奴隶为主要劳动力,种植烟草、棉花等经济作物。

同学们看这幅拍卖黑奴的图片,这幅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答)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当时美国有一本真实反映黑奴悲惨处境的小说,不知道有没有同学看过?

(《汤姆叔叔的小屋》)……这也反映出南北方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到底还有哪些矛盾?

现在假设这边两组的同学是南方奴隶主代表,另两组同学代表北方工商业者,你们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就当时双方关注的问题进行一个简短的争论,好不好?

(北方的工业集团与南方的农业集团相互展开简短的争论。

北方主张保护关税,以抵制外国商品的输入,发展本国工业;

南方为了输入廉价的工业品,反对保护关税。

北方需要大批便宜的“自由”劳动者和工业原料,主张解放奴隶;

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却占用了大批劳动力。

南方奴隶主还要求把奴隶制扩展到美国西部新增加的土地上,北方资产阶级坚决反对。

双方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

双方代表阐述观点,四个矛盾依次被揭示出来。

教师总结:

从刚才的讨论中我们可以得知,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在劳动力、市场、原料、关税以及对西部新州等问题上矛盾越来越尖锐,其中劳动力因素是关键。

北方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而南方使用和占有大量黑人奴隶,向西部新州扩张奴隶制还是限制奴隶制还关系到南北方谁能控制参议院进而控制国家政权,所以矛盾的焦点是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南北方的矛盾不可调和,不得不用战争来解决,而引燃这场战争的导火线又是什么呢?

 186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这成为南北战争的导火线。

同学们课前查找过很多有关林肯生平的资料,现在能不能用简洁的词汇或短语概括一下你所查找的资料,说明林肯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当选为什么会成为内战的导火线呢?

(出身贫寒,勤奋、好学、幽默、诚实、富有同情心,反对奴隶制)林肯年轻的时候就目睹戴着铁镣从门前走过的一队黑奴,对他们充满了同情。

然而南方奴隶主们决不肯放弃他们的利益,尽管这种利益是奴隶的血和泪浇灌出来的。

南方奴隶主认为主张废除奴隶制的林肯当选为总统势必威胁到他们的利益,他们决定作最后的挣扎。

在林肯当选后不到3个月,南方11个州就宣布脱离联邦而独立,1861年3月,南方乘林肯总统刚上任,国家形势不稳之机向北方发动了进攻,战争爆发。

二、战争的过程:

1、爆发:

1861年南方挑起内战。

面对南北分裂的现实,林肯作出了用战争维护联邦的最后决定,林肯除了维护统一、反击分裂之外,别无选择。

让学生分析《南北实力对比》表格,北方实力强、经济先进;

南方实力弱,经济落后,更为重要的是,北方主张废奴,是为正义而战,而南方却在为维护一种罪恶的奴隶制度而战。

然而,战争一开始,是不是形势就有利于北方呢?

2、初期形势:

北方节节失利

为什么实力强大的北方却在打败仗?

(学生思考作答。

南方奴隶主蓄谋已久,准备充分,而北方林肯政府幻想妥协,战备松懈。

林肯在初期虽反对奴隶制,但他因担心南北分裂而反对立即取消奴隶制,因此总想与南方奴隶主妥协。

)北方节节败退,华盛顿险些失守,面对如此严峻形势,林肯政府怎么办?

探究2、为什么《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

3、转折:

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带领学生看课本,了解这两部文件的内容和作用。

《宅地法》满足了人民对土地的需求;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敲响了奴隶制的丧钟,内战爆发后,南方99%的白人青壮年上战场了,但后方黑奴还在为奴隶主劳动着,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还在照常运作,这部文件既可以摧毁南方的战争意志和战争潜力,又可以打出为自由和正义而战的旗帜。

黑人则组织黑人兵团勇敢地参战,成为战场上一支令南军生畏的突击力量。

据统计,直接参加战斗的黑人将近20万人,平均每三个黑人中就有一个为黑人解放事业光荣牺牲。

这两部文件的颁布,使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战局开始扭转。

1863年葛底斯堡战役之后,南方一蹶不振,历史上把葛底斯堡看做内战的转折点。

这场战役异常惨烈,战场上有一棵树竟然都中了250发子弹,何况人的血肉之躯!

在这个小镇上,共死伤5万多人。

北方死伤两万三千多人,南方死伤两万八千多人,一向骄横的南军第一次吃了大苦头。

(观看视频和图片)

4、结束:

1865年4月9日,联邦军队终于取得了内战的最后胜利,南军弹尽粮绝,司令罗伯特·

李终于投降。

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联邦统一得到维护,奴隶制度被废除。

三、南北战争的性质和意义:

1、性质: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意义:

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

探究3、为什么说南北战争是“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又一障碍”是什么含义?

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迎来了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从1867年到1890年,这个短短二十六年时间,美国迅速超过英法,跃升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可是林肯……!

1865年4月14日晚,他与夫人一起到福特剧院看戏,一个拥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向总统头部开了枪…….

一位巨人倒下了。

伐木人有一句古老的谚语:

“大树倒下才量得准。

”美国人,世界各国的人,此时都知道了他的高大。

呼应开头:

我们的课前小导师在导入新课时独具匠心,她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林肯为何受到人们的尊敬?

生答:

……(因为他坚决维护了联邦统一,又作为黑人奴隶解放的象征,受到后人的尊敬)

人们在华盛顿纪念碑的对面,修建了一座洁白庄严的林肯纪念堂,这是一座帕特农神庙式的建筑,它的56级台阶代表林肯一生走过的56年。

走进纪念堂,迎面就是洁白庄严的林肯坐像。

马克思是与林肯是同时代的人,我们来一起读读他对林肯的经典评价:

“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难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后人的尊敬。

现在,哪位同学能起来为我们这节课小结一下,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的知识?

(学生小结,如果总结得不完整,则教师补充)

分类反馈综合评价

以《基础训练》为平台,分组进行探究合作完成习题。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

同学们课前认真查找了很多资料,课堂上积极参与了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也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展示了九年级1班同学的风采。

好,下课了.

教学反思: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自己感觉问题挺多的,非常需要反思,以便今后改进。

(1)教学成功之处:

这节课讲《美国南北战争》,讲了三部分内容:

战争的历史背景、战争的经过、战争的性质和意义,教学结构严谨,条理分明,在突破难点时让学生代表南北方发表自己的观点,王洪运等同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观点,是很不错的;

另外樊桂君和李鑫同学自己查找资料,在课堂上朗诵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她们的英文和中文朗诵都很不错。

(2)教学中的缺憾:

第一、我这节课本来45分钟安排得刚好,我不该提前2分钟上课,导致到下课前铃还没响的时候,教学内容就完了,我不想拖泥带水,就在下课铃响前2分钟下课了。

如果课前我不着急着提前2分钟上课,那么我这节课时间不多不少正在下课铃响的时候下课。

第二、前一周工作很忙,准备得不充分。

加上我普通话说得不标准,特别当我一紧张就更不标准了。

由于我缺乏经验,对新课程尚处在探索阶段,在教学中不是很自如,课上得不尽如人意,这些都有待今后改进。

  这次我也听了别的老师的课,有不少老师的课堂上新花样很多,而我这节课主要是以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主,没有太多的新花样,本来准备也弄个花样啊什么的,比方说演一个《拍卖黑奴》的历史短剧,学生积极得很,正规的课不上了把所有时间用来排练节目他们都乐意,但经过反复慎重考虑和吸取历史组同事们的意见之后我还是把它去掉了。

我觉得我这节课表演的成分很少,可以说与平时教学没有太大的区别,说实话我不喜欢那种提前把什么都操练好的做法,这种课如时装表演,时装表演的服装平时很少有人穿,公开课上有些做法平时也不多见,有人不愿看时装表演,嫌时装表演“太虚”,有人不愿上公开课,嫌公开课“太假”,但那个“虚假”正体现了潮流,那是一种方向。

第三,最近学生月考,学生也很紧张,一天8节课下来还有堆积如山的各科作业,还要复习备考,我不忍心再抢占学生这有限的时间去准备我的赛教课,这个班有才华学生不少,他们也很有热情去准备这节历史课,但更急着要去准备考试。

有的学生比如袁权同学向来热情很高,平时每节课下课都跟在我后面问问题,这次他主动表示他回家后会自己查资料的,但他后来却告诉我他没找,因为他妈妈担心影响他这次月考不让他做这些事情,我也就没要求他找资料了。

  另外,我与学生课前也有交流,但交流不充分,这势必影响这节课的效果。

学生的表现没有我预想中的精彩,由于是公开课,课堂上很多学生当缩头乌龟了,他们不敢回答问题,我觉得他们没有发挥出平时应有的水平。

(3)从教学中得到的启示:

要在今后要逐步纠正自己不标准的发音;

我迫切需要不断学习别人的经验,多读书,在平时教学中多下功夫,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让自己得到迅速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