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六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21450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六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六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六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六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六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六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docx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六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六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六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docx

C.坊间(fāng)眩晕(yù

n)扎小辫(zā)萎靡不振(mí

D.棕榈(lǘ)名媛(yuà

n)一场雨(chǎng)一哄而散(hò

ng)

5.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誊写协奏曲锁钥(yà

o)引吭高歌(há

B.纰漏摄相机拘泥(nì

)解甲归田(xiè

C.伉俪气垫船毗连(pí

)暴殄天物(tiǎn)

D.座落一炷香讥诮(qià

o)病入膏肓(huāng)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煤炭姆指笑咪咪大快朵颐

B.埋单搭档泊来品锄强扶弱

C.赋予委屈一摊血见微知著

D.付梓经典雷震雨惩前毙后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精萃砥砺剑拔弩张插科打诨

B.膏粱滥殇得鱼忘筌卷帙浩繁

C.遴选涂鸦平心而论金碧辉煌

D.疏浚几率独辟蹊径分庭抗理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演绎 

 

头炷香 

拾人牙惠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B.凑合 

挖墙脚 

名缰利锁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通牒 

警戒线 

死皮癞脸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D.吐槽 

冷不妨 

额首称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静谧浸润一遛烟弊绝风清

B.揖让雕琢策源地德高望众

C.掂记账单编者按文过饰非

D.炫耀熟稔原动力人才辈出

10.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目前,出口疲软,消费低迷,种种手段难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而固定资产投资却可以产生立杆见影的效果,因而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B.邀请企业家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梳理和把脉,有助于纠正大学生的一些偏面认识,弥补他们经验匮乏的缺陷,对其日后成功创业大有裨益。

C.横滨世乒赛落下帷幕,中国队囊括了单项金银牌,国人振奋之余心生感慨:

我们的表现固然可以赢得世界敬佩,却易导致球赛精彩不再。

D.合肥新机场建设如火如荼,它的建成将使本省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有助于安徽在中部地区的新一轮竞争中夺得头酬。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11~14题。

邓训字平叔,少有大志。

显宗即位,初以为郎中。

训乐施下士,士大夫多归之。

建初三年,上谷太守任兴欲诛赤沙乌桓,乌桓怨恨谋反,诏训将黎阳营兵屯狐奴,以防其变。

训抚接边民,为幽部所归。

六年,迁护乌桓校尉,黎阳故人乐随训徙边。

鲜卑闻□威恩,皆不敢南近塞下。

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诛烧当种羌迷吾①等,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

公卿举训代纡为校尉。

诸羌激忿,遂相与解仇结婚,交质盟诅,众四万余人,期冰合渡河攻训。

先是,小月氏胡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缘勇健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

虽首施两端,汉亦时收其用。

时迷吾子迷唐,别□武威种羌合兵万骑,来至塞下,未敢攻训,先欲胁月氏胡。

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

训曰:

“不然。

今张纡失信,众羌大动,经常屯兵,不下二万,转运之费,空竭府帑,凉州吏人,命县丝发。

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

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

”遂令开城,悉驱群胡妻子内之。

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得父母。

”咸欢喜叩头曰:

“唯使君所命。

”训遂抚养其中少年勇者数百人,以为义从。

胡俗耻病死,每病临困,辄以刃自刺。

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

训因发湟中秦、胡兵,出塞掩击迷唐于写谷。

永元四年冬,病卒官,时年五十三。

胡人爱惜,旦夕临者日数千人。

戎俗父母死,耻悲泣,皆骑马歌呼。

至闻训卒,莫不吼号,或以刀自割,曰:

“邓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

”前护乌桓吏士皆奔走道路,至空城郭。

吏执,不听,以状白校尉徐傿。

傿叹息曰:

“此义也。

”乃释之。

(选自《后汉书·

邓寇列传第六》,有删改)

【注】①烧当种羌迷吾:

烧当种羌,与后文的“武威种羌”均为当时的羌族部落名称。

迷吾,部族首领。

②小月氏胡:

西北少数民族。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众四万余人,期冰合渡河攻训期:

期望

B.缘勇健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缘:

因为

C.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怀:

安抚

D.遂令开城,悉驱群胡妻子内之内:

通“纳”,使---进入、接纳

1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鲜卑闻□威恩,皆不敢南近塞下

②时迷吾子迷唐,别□武威种羌合兵万骑

③开门内我妻子,□得父母

A.①之②与③因  B.①其②于③因

C.①其②与③乃  D.①之②于③乃

1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

B.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

C.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

D.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训统率黎阳营的士兵屯守在狐奴,安抚接纳边境地区的百姓,他驻守之处成为幽州地区百姓投奔的地方。

B.诸羌谋反时,邓训被朝廷任命为护乌桓校尉,以防羌人的进攻,后来又率领湟中秦、胡兵出塞对迷唐发起攻击。

C.邓训没有任由羌人和胡人互相攻击坐得渔翁之利,而是打开城门收容胡人的妻子儿女,帮助胡人度过危机。

D.邓训五十三岁时病死在任上,胡人都非常悲痛,他们大吼长号,有的甚至自残身体,想要追随邓训而死。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08分)

三、(1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

(3分)

--------------------------------------------------------------------------

②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

(4分)

-------------------

----

---------------------------------------------------

③胡俗耻病死,每病临困,辄以刃自刺。

---------------------------------------------------------------------

-----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

除夜即除夕。

(1)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

请简要概括。

-----------------------------------------------------------------------------

(2)结合尾联,简要赏析

“嫌”字的妙处。

------------------------------------------------------------------------------

四、(12分)

17.以“那些不朽的书籍”为陈述对象,重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愿意,可以适当增删词语。

我们从那些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兴亡,虽遭时光冲刷,但内容却仍然新鲜有用的不朽书籍中,接受前人的知识积累和学说成果。

18.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一段文字补充完整。

从古至今,动物在中国人的生活观念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不少动物都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在含有动物的成语乃至熟语中,有蕴含褒扬或鼓励之意的,如“马到成功”,表达了对创业者的良好祝愿;

又如

(1)“”,表达了。

也有蕴含贬斥或讽刺意味的,如“鼠目寸光”,表达了对见识浅陋者的嘲讽;

又如

(2)“”,表达了。

19.请用简洁的文字对下面的新闻事件进行点评。

要求:

观点鲜明,言之成理,不超过80字。

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委联合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以来,引发了关注热潮。

18日晚的总决赛在央视一套、十套并机播出,以很高的收视率,为这个以严肃题材创造了流行文化消费奇迹的节目画上了完美句号。

该节目的热播也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有人认为该节目让广大观众在电视荧屏前领略了中华汉字之美,唤醒了国人对汉字的记忆与热情。

有人认为汉字听写大会承载着亿万华夏儿女传承汉字书写文化,振兴中华数千年文明的梦想。

但是也有人质疑,如诗人杨黎写了篇文章,将“汉字听写大会”评价为“一场幽怨的复辟”,他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把青春用于死背硬记那些生僻的文字,真是对生命的糟蹋,“芈,麿,椧这样的汉字能写出来,难道我就牛吗?

五、(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20---23题目。

叶宗盛

章毅

宗盛搞小说,出身书香门第。

其祖父为清末最后一茬翰林,只是做了三两年,大清便倒台了,这位遗老偏又随了张勋的“辫子军”光复朝廷,直至无望,才迁回小城。

祖父便日日拖了花白辫子,去大户人家纵论诗文,写写对子,也不过是为了换得一碗米酒。

好在遗老留下一堆古籍,宗盛受益匪浅。

宗盛熟读经史子集,一部《资治通鉴》,口若悬河。

讲到现在,回回有新花招,从不重样。

宗盛的小说,便也来得厚重。

宗盛的妻子教书,人极好,讲一口好听的嘉兴话。

宗盛写小说时,埋头不出,妻子便餐餐裹了棕子。

粽子里有核桃、乌枣、腊肉,蛋黄。

小巧好看,且又耐吃。

宗盛好论时事,又是政协常委。

每次开会,总是借古鉴今,就如何发展本县经济,发表宏观大论,常常一矢中的。

但提案上去,往往只是被签上“此提案极有价值,请某某部门研处”,便没了下文。

宗盛却不气馁,照提不误。

眼下文人的日子多过得艰难,宗盛也不例外。

两个儿子均已大了,一家四口,仍挤在一间斗室。

妻子常说自己裹得一手正宗的嘉兴粽子,应该到街上摆个摊儿试试。

宗盛倒不清高,他说:

“为商不耻,只要不奸。

”却反对妻子卖粽子。

宗盛一腔雄才大略,做生意也是如此。

果然有文学圈里的人来找宗盛,商议合伙做生意的事,这生意往往大得令人瞠目结舌,且往往唾手可得。

宗盛便很激动,时常与来人商议至深夜,却从没有做成的时节。

时间久了,妻子不见有钱进来,且往往要打扫满地烟蒂,不免有了些怨言。

机会终于来了。

乡下某山发现银铜矿,省地质部门来测定,品位极高,只是蕴藏量不大,不值得大工程队开采。

有文学青年兴冲冲地找来,手持着省里的测定文书,说已与村里讲定,承包此山,每吨矿石只需交给村里十八元,运到外地却

可卖出高价。

宗盛立时激动不已,翻开县志,果有记载,说民国十六年,有南洋巨商准备投资采矿,柰何运输机械的船只在海上遭海盗劫掠,只得作罢。

宗盛再细读测定文书,记载的数据与来人所说无二。

有史可查,又有现代科学鉴定结果为据,还能有假?

宗盛便七拼八凑借来三万元,与来人合股开矿。

没料想。

几个月过去,第一车矿石出来,运到矿厂,一测,却品位极低,以十八元一吨卖给矿厂,人家也不愿收。

连运几个矿厂,皆是如此。

宗盛觉得自己像这矿石。

背了三万元债,宗盛无心再写小说。

妻子却仍是极好,也不多言。

这时,县城的小吃兴起粽子热,一色儿挂着黄色小旗,上书“正宗嘉兴五芳斋粽子”。

一元钱一只,生意极是红火。

妻子对宗盛说:

“我们去卖粽子,好哦?

言语极轻,犹犹豫豫地望着宗盛。

宗盛却极爽快,说:

“行!

又说:

“古时有卖药老人,卖的药货真价实,几十年‘言无二价’,生意却始终红火。

《镜花缘》里又有一君子国,君子国里,卖的人总是嫌自己的东西不好,卖的价钱又高,请买方担待;

买的人总是说卖的东西太好,卖的价钱又低,实在无法承受。

我们虽不是君子国,但一要货真,二要言无二价。

妻子也极看重品行,说:

“这个自然。

妻子裹粽子时,宗盛便在一旁督工,核桃、乌枣、腊肉、

蛋黄一样不少,工艺也只只讲究,裹得严严实实,不松不垮。

宗盛便放心了。

每到夜晚,便在街上摆一竹椅,置一煤炉,炉上安一钢精锅,一锅粽子热气腾腾。

粽子九毛一只,一晚上能卖几百只,生意极为红火。

一星期下来,宗盛和妻子一结账,却发觉每只粽子要亏一毛钱。

妻子说:

“要加价,一只一块一,好货不怕贵。

”宗盛却说:

“言无二价,我不卖!

妻子又说:

“价不变,那料要减几成。

”宗盛更是不肯:

“这样岂不欺了后买的客?

我不卖!

妻子恼了,说:

“你以为君子国里做得成买卖?

”宗盛坚持不卖。

后来,倒是合伙开矿山的文学青年和宗盛妻子一道,将粽子生意又做了起来。

他们租了个店面,料不但减了,价格也不再是言无二价,一年里都有了四个价,都是往高里涨,生意却依然红火。

初始,宗盛也时时去店里走走,忍不住要看看原料,说说言无二价和君子的买卖。

妻子和文学青年自是不理。

一年下来,非但将债还了,还略有结余。

宗盛不再去店里了,又写起了小说。

写作时,妻子仍然餐餐另做了粽子给他端来.核桃、乌枣、腊肉、蛋黄,依旧一样不少,宗盛吃起来,却总觉得少了些许风味。

不知怎的,宗盛的小说竟难发起来。

写时,眼前总拂不去那位翰林先祖,拖了辫子纵论诗丈,以换一碗米酒。

(选自2015年第1期《短篇小说》,有删改)

20.请简要概括叶宗盛的形象特点。

21.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1)宗盛忽然觉得自己像这矿石。

(2分)

(2)妻子对宗盛说:

“我们去卖粽子,好哦?

”言语极轻,犹犹豫豫地望着宗盛。

22.小说倒数第二段,叶宗盛吃着妻子做的与先前完全一样的粽子,为什么会“总觉得少了些许风味”?

23.小说结尾意味深长,含义丰富,可以引发读者的多种理解。

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

(6分)

六、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60分)

2014年5月13日,新疆呼图壁县牧民阿达克把羊群带到高坡草场放牧。

突然一阵七八级的大风刮来,在山崖边上的领头羊不慎坠入百米下的沙石滩,部分羊也跟着“下”了山崖,44只羊当场死亡,15只羊受重伤。

新疆当地这种绵羊性情温顺,有较强的合群性。

一个羊群,牧羊人只要训练出一只领头羊即可。

领头羊只要做了什么,羊群一定会跟着做。

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

②自拟题目;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文体特征鲜明。

201

3级高二下学期学分认定模块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一、1.A(B.狡黠/遐想,都读xiá

,寒暄/煊赫,都读xuān,癖好/否极泰来,都读pǐ;

C.洗涤/嫡亲,都读dí

D.俯仰/台甫,都读fǔ)

2.D(A.“微创”读chuāng;

B.“踊跃”读yù

e;

C.“独角戏”读jiǎo)

3.A(B.给予/家给富足,都读jǐ;

C.颧骨/蜷缩,都读quá

n;

D.露骨/露头角,都读lù

4.A(B.“处暑”读chǔ;

C.“萎靡不振”读mǐ;

D.“一场雨”读chá

5.C(A.“锁钥”读yuè

B.“摄相机”应写作“摄像机”,“解甲归田”读jiě;

D.“座落”应写作“坐落”)

6.C(A.拇指,笑眯眯;

B.舶来品;

D.雷阵雨,惩前毖后)

7.C(A.精粹;

B.滥觞;

D.分庭抗礼)

8.B(A.拾人牙慧;

C.死皮赖脸;

D.冷不防,额手称庆)

9.D(A项,一遛烟—一溜烟;

B项,德高望众—德高望重;

C项,掂记—惦记)

10.C(A.杆--竿;

B.偏--片;

D.酬--筹)

二、11.A(期:

约定,相约。

参见《孙膑》“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

‘暮见火举而俱发。

’”或参见成语“不期而遇”。

12.C(①“其”,他的,代词,表领属关系;

“之”,他,代词,一般用作宾语。

此处应用表领属关系的“其”。

②“与”,跟、和,介词,用于引出对象;

“于”,在,介词,用于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

本句后有表示对象的“武威种羌”,故应用“与”。

③“乃”,才,副词;

“因”,于是、就,连词。

此处前后暗含条件关系,故应用“乃”。

13.D(本句写邓训在胡人病重时,不让他们自杀,而是给他们治疗一事。

“困疾者”是治疗的对象,“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是邓训制止胡人们自杀的行为,“使医药疗之”是治疗的行为,“愈者非一”是治疗的结果,“小大莫不感悦”是胡人们对邓训的感激。

14.B(诸羌谋反时,大臣们推举邓训取代张纡为护羌校尉,并非护乌桓校尉。

三、15.①因此(或:

因为这个原因)羌人各部落非常愤怒,谋划想要报仇,朝廷担心这件事。

②推究胡人各部落不能满意的原因,都是我们的恩惠和信誉不够罢了。

③胡人的风俗认为病死是羞耻的,他们每当病重面临绝境,就(或:

往往)用刀自杀。

【参考译文】邓训字平叔,年轻时有远大志向。

汉显宗即位,最初任用邓训为郎中。

邓训乐善好施,礼贤下士,士大夫大多归附他。

建初三年,上谷太守任兴想杀掉赤沙乌桓,乌桓心怀怨恨,图谋反叛,皇帝下诏命令邓训统率黎阳营的士兵屯守在狐奴,来防备乌桓叛乱。

邓训安抚接纳边境地区的百姓,使狐奴成为幽州地区百姓投奔的地方。

建初六年,邓训被提升为护乌桓校尉,黎阳营的老部下乐意跟随邓训迁徙到边疆。

鲜卑人听说了邓训的威望恩德,都不敢南下接近边塞。

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杀烧当

种羌迷吾等人,因此羌人各部落非常愤怒,谋划想要报仇,朝廷担心这件事。

大臣们推荐邓训取代张纡为护羌校尉。

羌人各部落十分愤怒,于是相互消除仇怨缔结婚姻,交换人质结成联盟,会集四万多人,约定黄河结冰后渡河攻打邓训。

先前,小月氏胡人散居在塞内,能作战的有两三千骑兵,因为骁勇健壮,每次和羌人交战,常常以少胜多。

虽然他们首鼠两端,但汉朝也时常收容并使用他们。

当时迷吾的儿子迷唐,另外跟武威种羌合兵共一万多骑,来到塞下,不敢攻打邓训,先想胁迫月氏胡人。

谋士们都认为羌人、胡人互相攻击,对朝廷有利。

邓训说:

“不对。

现在张纡不讲信誉,羌人各部落大举行动,汉朝平

时驻守的兵力不少于二万人,运送军需品的费用,白白耗尽了官府的钱财,凉州的官吏百姓,命悬一线。

推究胡人各部落不能满意的原因,都是我们的恩惠和信誉不够罢了。

现在趁他们处境危急,用恩德来安抚他们,可能会有用处。

”于是下令打开城门,让所有胡人的妻子儿女全部进来。

从此湟中的胡人都说:

“汉朝常想让我们相互争斗,现在邓使君用恩德信誉来对待我们,开城门接纳我们的妻子儿女,我们才能够与父母团聚。

”大家都很高兴,叩头说:

“我们听从邓使君的命令。

”邓训于是安抚供养其中数百个勇敢

的少年,作为自己的随从。

胡人的风俗认为病死是羞耻的,他们每当病重面临绝境,就用刀自杀。

邓训听说有人病重,就把他抓来绑起来,不给他刀子,派医生治疗他,治好的人很多,大人小孩没有不感激高兴的。

邓训乘机征调湟中的秦、胡兵力,出塞后在写谷对迷唐发起攻击。

永元四年冬,邓训病死在任上,时年五十三岁。

胡人爱戴他,早晚来哭泣吊丧的每天有几千人。

按戎人的习俗,父母去世了,子女们认为悲伤哭泣是羞耻的,都骑着马歌唱呼号。

等到听说邓训去世,没有人不大声哭喊,甚至有人用刀子割自己,说:

“邓使君已经死了,我们也一起去死吧。

”先前邓训任护乌桓校尉时属下的官民都在吊丧的路上奔走,以致城中人都走空了。

城中的官吏抓住他们不让走,但人们并不理会,官员们把情况告诉校尉徐傿。

徐傿叹息说:

“这是大义啊。

”便释放了他们。

16.【参考答案】

(1)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与忧虑;

病中的感伤;

客中的孤寂;

思归的痛苦;

老之将至的无奈。

(4分,1点1分,答出其中4点得4分)

(2)“嫌”,嫌弃,(1分)运用拟人说法,描写了客中、长夜、孤舟中只有残灯相伴的情景,(1分)生动形象地流露出了作者衷心感谢这盏残灯不嫌弃自己,(1分)表达了诗人在残灯陪伴下感受到的宽慰与温暖、无奈与自嘲。

(1分)

【译文】有人边行走边唱歌,有人在野外啼哭,两种声音都令我心中伤悲,远处的灯火夜空的疏星,渐渐地趋向暗淡低微。

病眼睡不着并非因为守岁,乡音无人为伴我苦苦地思归。

盖着几条被子双脚依旧冰冷,知道冬霜重满是寒气,刚洗过头发觉得轻松,却感知鬓发又已变稀。

多谢残灯并不将人嫌弃,孤舟中整夜里许我相伴相依。

【赏析】本诗以悲情起句,遣词造句处处含悲。

“野哭”、“病眼”、“苦思”、“霜重”、“残灯”、“孤舟”诸语,无不充满冷寂愁郁的色调,望而生悲。

当然,诗人如此惆怅郁结是有特定的时空背景的。

写作此诗时,正值除夕之夜。

除夕是一年的终结,站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不免让人心生岁月如流、人生易老之叹。

苏轼说洗过头后,感到头轻发疏,就是这个意思,此其一。

其二,除夕是合家团圆,共享天伦的最重要节日,但诗人却受命在外,远离故土,思乡之情、羁旅之意油然而生。

其三,诗人彼时迁谪出京在杭州任职,是由于与改革派的王安石政见不合所致,命运多舛,仕途偃蹇的忧伤一直萦绕在他心头,一有机会就会喷薄而出。

万家合欢的除夕之夜,诗人独在异乡,饱受严寒,辗转难眠,触景生情,歌哭皆悲。

不过,这首诗也不尽是悲情。

末尾两句,诗人写他从残灯的一线光亮和小舟的一夜托身里,感受了一丝的温暖和美好,所以他要感谢它们,这就是苏轼的超迈之处了。

四、17.【参考答案】那些不朽的书籍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兴亡,虽遭时光冲刷,但内容却仍然新鲜有用,给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