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21291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永川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重庆市永川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重庆市永川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重庆市永川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重庆市永川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永川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重庆市永川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永川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永川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7.加压或降温可将氮气变成液氮,说明:

A.加压使分子间间隔减小B.氮分子可以再分

C.氮分子大小发生改变D.液氮中的分子停止了运动

8.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PM2.5(particulatematter)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

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起不到积极作用的是

A.城市道路定时洒水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C.大力植树造林D.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9.核电站中可用硼酸(H3BO3)吸收中子,阻断核辐射。

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

A.+1B.+2C.+3D+4

10.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③是不同种元素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①④表示的是离子

11.永川盛产茶叶,“永川秀芽”享誉省内外。

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26H52O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B.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有26个氢分子

C.单宁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3:

26:

23

D.一个单宁酸分子由2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12.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13.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氢气——高能燃料B.活性炭——吸附剂

C.氦气——填充气球D.稀有气体——制造电光源

14.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一种原子,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B.CuC.O2D.H

15.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电解水的负极产生氢气

B.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

C.在水中加入少许氢氧化钠,能增强导电性

D.电解水实验表明,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16.某同学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体积V和二氧化锰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B.

D.

二、填空题

17.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最多的气体_____________;

(2)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___;

(3)1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

(4)NaCl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的;

(5)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出符合下列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

(1)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

(3)氢气在氯气在燃烧生成氯化氢_______________;

(4)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一种黑色单质______________。

19.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到横线上(填序号)。

(1)下列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_____。

ASO2BCO2CN2DO3

(2)下列保护空气措施不合理的是_________。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B城市推广使用氢燃料电池客车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3)加热辰砂和铁的混合物,完全反应后得到汞(Hg)和硫化亚铁(FeS),辰砂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有____________。

A汞B硫C汞、硫、铁D汞、硫

20.小雯向烧杯中浑浊的河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明矾粉末,充分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利用如图装置对其进行过滤,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2)过滤后的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

A滤纸破损B滤渣过多

C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D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过滤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_________进行鉴别。

(4)生活中通过____________可降低水的硬度。

(5)沉淀、过滤、吸附、蒸馏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21.A、B、C、D、E、F、G、H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转化,通常情况下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F是一种无色液体,G是一种常见的银白色金属,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试推断:

(1)写出反应③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②、③的化学式表达式: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

(3)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四、实验题

22.某兴趣小组做如下实验探究粒子的运动。

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已知:

浓氨水极易挥发,产生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密度小于空气)

(1)如图1所示,注射器内封闭一段空气,右手堵住注射器口,左手向内推,发现注射器内气体被压缩了,说明_________。

(2)如图2所示,烧杯C装入浓氨水,A、B盛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一段时间后烧杯A液体变红,说明分子_________,烧杯B的作用是________。

(3)图3实验中用胶头滴管吸取少许浓氨水,将其滴入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

一会儿,观察到_________(填“ba”或“bc”)段纱布条先变成红色。

(4)图3实验与图2实验对比,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23.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回答相关问题:

(1)D装置中a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

(2)利用图中AC装置组合制取氧气,A装置中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要待气泡________时才能收集。

(3)实验室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CO2),则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填字母)。

(4)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只能用D,而不能用C或E。

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若选用如图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端进(填“a”或“b”)。

五、计算题

24.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

目前市场上的补钙药剂很多,如图是某种品牌的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aCO3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2)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3)若每片钙片的质量为1g,则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4)如果按用量服用,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克?

(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C

【解析】

A、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的混合物的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用氮气制化肥有新的含氮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

2.B

【详解】

A、氧气的验满要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故错误;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玻璃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观察水中是否有气泡冒出,故正确;

C、向试管中加入固体颗粒时要将试管平放,将固体放在试管口后慢慢的直立试管,故错误;

D、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错误。

故选B。

3.C

A、空气属于混合物,液氧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B、稀有气体属于混合物,氢氧化钙属于化合物,不是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C、过氧化氢溶液属于混合物,四氧化三铁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D、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干冰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睛】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纯净物中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4.A

A、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故选项正确。

B、不向水中丢垃圾,能减少水体污染,故选项错误。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能防止水体污染,故选项错误。

D、严查工厂排放的水是否达标,能防止水体污染,故选项错误。

A

5.C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故错误;

B、氢原子没有中子,故错误;

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也能构成物质,正确;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错误;

故选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6.D

A、该元素是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正确,不符合题意。

C、原子的原子序数=质子数,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能带g,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A

A、加压降温后,氮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正确;

B、加压或降温可将氮气变成液氮不能说明分子可以再分,故错误;

C、氮气和液氮中分子大小相同,错误;

D、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错误;

A。

8.B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PM2.5主要来自于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

城市道路定时洒水、大力植树造林、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对治理起到积极作用,治理起不到积极作用的是发展火力发电。

9.C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为:

(+1)×

3+x+(-2)×

3=0,则x=+3;

故选C.

10.B

①③核电荷数均是17,是同种元素。

②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是金属元素Na,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通常会失去最外层电子,显正价。

B说法正确。

②是金属元素易失电子③是非金属元素易得电子,化学性质不同。

C说法不对。

①核外电子数多一个,为氯元素的阴离子,④电子数与核电荷数相同,表示的是氟原子,不是离子。

D不正确。

11.D

A、由化学式可知,单宁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

B、单宁酸分子中不含有氢分子,故错误;

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13:

23,质量比不可能是13:

23,故错误;

D、由化学式可知,一个单宁酸分子由2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故正确;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12.C

A、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生成物是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

故说法不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个数在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了变化,故说法不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说法正确;

D、由反应的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故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3.A

A、氢气做高能燃料,是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正确;

B、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氦气填充探空气球,是因为氦气密度比空气小,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错误;

D、根据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是利用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

14.B

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该符号是氢离子符号,不是元素符号,不能表示元素,也不能表示物质和原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Cu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铜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C、该符号是氧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H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

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可以表示元素、1个原子、物质。

15.D

A、电解水实验中与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故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试管b中气体较多,是氢气,a收集的气体较少是氧气,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故正确;

C、在水中加入少许氢氧化钠,可以增强导电性,故正确;

D、电解水实验表明,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16.D

A、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产生的氧气不能无限增多,故A错误;

B、开始时没有氧气的产生,故氧气初始体积为0,故B错误;

C、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其质量保持不变,故C错误;

D、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其质量保持不变,故D正确;

17.N2AlOH-Na+Cl-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为双原子的分子氮气,其化学式为N2;

(2)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为:

氧、硅、铝、铁元素,故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Al;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1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

OH-

(4)NaCl是由Na+和Cl-构成的

(5)O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总数=8,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8.H2O

H2+O2P+O2

P2O5H2+Cl2

HClMg+CO2

MgO+C

(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

H2O

H2+O2

(2)红磷与空气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表达式为:

P+O2

P2O5

(3)氢气与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反应的表达式为:

H2+Cl2

HCl

(4)镁与二氧化碳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反应的表达式为:

Mg+CO2

MgO+C。

19.ADAD

(1)SO2、O3属于空气污染物,CO2和N2是空气中的成分,不属于污染物。

故选AD。

(2)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不能减少空气污染,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B、城市推广使用氢燃料电池客车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故正确,符合题意;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故正确符合题意。

(3)由题意可知,汞和硫化亚铁中含有Fe、Hg、S这三种元素,反应物中铁可以提供铁元素,则辰砂中一定含有Hg、S这两种元素,故选D。

20.玻璃棒引流作用ACD肥皂水煮沸蒸馏

(1)该过滤装置中缺少玻璃棒。

玻璃棒起引流作用

(2)A、滤纸破损后滤液没有经过过滤就直接进入烧杯中,故滤液可能仍然浑浊,故正确;

B、滤渣过多只能导致过滤速率太慢,不会导致滤液不干净,故错误;

C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会使过滤后的滤液被污染,故正确;

D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滤液没有经过过滤就直接流入烧杯中,故铝可能不干净,故正确;

故选ACD。

(3)检验软硬水用肥皂水,方法是向水中加入肥皂水,如泡沫多浮渣少的水是软水,反之是硬水。

(4)煮沸可以将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转化为难溶性的钙镁化合物沉淀出来,降低了水的硬度,故填煮沸。

(5)沉淀、过滤、吸附、蒸馏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2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KMnO4

K2MnO4+MnO2+O2H2O2

H2O+O2Fe+O2

Fe3O4③

通常情况下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A可能是高锰酸钾。

B能与E接触生成D与F,F是一种无色液体,故B是二氧化锰,D是氧气,F是水,E是过氧化氢,经推断合理。

(1)反应3是铁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2)①该反应是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表达式为:

KMnO4

K2MnO4+MnO2+O2

②该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H2O2

H2O+O2

③该反应是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Fe+O2

Fe3O4

(3)反应①②是一变多的反应,是分解反应,反应③是多变一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故选③.

22.分子之间有间隔做无规则的运动对照ba环保,无污染

(1)分子之间有间隔,故可以被压缩。

(2)烧杯A液体变红,说明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烧杯B的作用是对照。

(3)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故挥发后的氨气先与ba段的棉布条接触先变红。

(4)图3是在密闭体系中进行,故优点是环保,无污染。

23.集气瓶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连续均匀冒出时B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a

(1)D装置中a的仪器名称是集气瓶。

(2)图A是固固加热型装置,试管口有棉花,故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棉花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待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能开始收集。

(3)实验室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CO2)的装置属于固液不加热型装置,故发生装置选B。

(4)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故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用该装置收集时应该用长管a通入。

24.

(1)1:

4;

(2)40%;

(3)25%;

(4)0.5

(1)CaCO3中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6×

3)=1:

4.

(2)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100%=40%.

(3)根据题意,每片钙片的质量为1g,每片含碳酸钙0.625g,则每片含钙元素0.625g×

40%=0.25g,钙片中的CaCO3质量分数为

100%=25%.

(4)根据题意,每片含碳酸钙0.625g,每次一片,每天2次,则每天补充钙元素的质量为0.625g×

40%=0.5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