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消化系统笔记 完美编辑 含历年考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0877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1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医师消化系统笔记 完美编辑 含历年考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执业医师消化系统笔记 完美编辑 含历年考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执业医师消化系统笔记 完美编辑 含历年考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执业医师消化系统笔记 完美编辑 含历年考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执业医师消化系统笔记 完美编辑 含历年考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执业医师消化系统笔记 完美编辑 含历年考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执业医师消化系统笔记 完美编辑 含历年考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医师消化系统笔记 完美编辑 含历年考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执业医师消化系统笔记 完美编辑 含历年考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腹痛不适,腹胀,早饱、恶心

维生素B12缺乏

恶性贫血

胃镜

出血糜烂:

药物、乙醇以胃窦为主

应激胃底胃体为主。

胃镜1~2天内进行

胃窦萎缩:

粘膜颗粒状,血管显露

胃体萎缩

治疗

PPI、胃粘膜保护剂硫糖铝、

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根除HP,促胃肠动力,保护胃黏膜

注射维生素B12

消化性溃疡:

胃泌素瘤(Zollinger―Ellison)鉴别诊断:

溃疡常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

胃溃疡GU

十二指肠溃疡DU

①HP②非甾体抗炎药③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袭④应激、吸烟等

好发部位

胃小弯,胃角

球前壁十二指肠前壁最易穿孔,后壁最易出血

餐时痛呈节律性周期性发作

餐前痛,餐后缓解

并发症

大出血:

胃小弯(源自胃左右动脉)球部后壁(源自胃十二指肠动脉)

内科治疗:

①补液;

②留置胃管胃肠减压注入去甲肾:

③胃镜下电凝;

④立止血、质子泵、奥曲肽

手术指证:

①药物治疗无效大出血者;

②胃镜示动脉搏动性出血,出血速度快,短期发生休克;

③>60岁伴动脉硬化;

④近期发生过大出血或合并穿孔梗阻;

⑤胃溃疡较十二指肠出血高3倍,

穿孔:

多发生于胃窦小弯;

十二指肠球前壁。

如果问胃十二指肠穿孔最好发:

是十二指肠球前壁

诊断:

既往有溃疡病史,突然发生刀割样疼痛,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最有价值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移动性浊音可阳性,X线膈下新月状游离气体。

保守:

适应症年轻;

空腹;

单纯穿孔小。

胃肠减压,输液,抗生素,抑酸>8小时病情仍加重立即手术

手术治疗:

①胃溃疡穿孔首选毕Ⅰ②单纯缝合——适用于>8小时腹腔感染严重者;

③穿孔修补术;

幽门梗阻不含胆汁带有酸臭味的宿食。

瘢痕性幽门梗阻保守治疗无效,是外科手术绝对适应症

癌变:

胃壁僵硬,皱襞中段

很少癌变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多发生于十二指肠乳头的近端,症状明显,对药物反应差,易出血,不易梗阻和

消化性溃疡治疗

根除HP后PPI疗程:

GU4~6周DU2~4周

胃溃疡手术指证①出血,穿孔,幽门梗阻②内科治疗不愈合或短期内复发③复合性溃疡④不能除外癌变或>2.5cm

毕1式:

胃溃疡首选优点——操作简单缺点——吻合口张力高

毕2式:

十二指肠溃疡首选;

复合溃疡优点——吻合口张力小缺点——胆胰液易反流

Roux—en—Y:

优点——避免胆胰液反流

胃迷走神经切断术:

十二指肠溃疡。

迷走切断目的——减少胃酸分泌。

加幽门成形术——解除胃潴留

术后并发症

近期并发症:

①术后出血②十二指肠残端破裂③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瘘④术后梗阻⑤胃排空延迟

远期并发症:

①碱性反流性胃炎②低血糖③残胃癌④贫血、营养不良

(1)术后胃出血①术后24小时内术中止血不彻底②术后4~6天吻合口粘膜坏死脱落③术后10~20天吻合口下脓肿腐蚀血管

(2)毕2式术后梗阻①输入袢完全梗阻:

不含胆汁

②输入袢不完全梗阻:

胆汁③输出袢梗阻:

含胆汁的胃内容物

(3)倾倒综合症(常发生于毕2式)

①早期(进食后半小时内)低血容量休克

②晚期(进食后2~4小时内)胰岛素过量分泌低血糖

肝脏疾病

门脉高压:

绝大多数由肝硬化引起。

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测自由门脉压>2.94(30cmH2O)

胃、肠、脾、胰肠系膜上静脉胃底食管下端交通支

门静脉介于2个毛细血管网门静脉由3支肠系膜下静脉门静脉有直肠下端肛管交通支

毛细血管网之间静脉汇合而成4个侧支前腹壁交通支

肝小叶内的肝窦脾静脉腹膜后交通支

肝硬化:

肝组织弥漫性变性、坏死、纤维化,伴假小叶形成。

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透明质酸(HA)

肝硬化分型①小结节型<1cm最常见②大结节型1~5cm③混合型病因:

我国主要病因为肝炎,酒精中毒、循环障碍、胆汁淤积、代谢障碍、血吸虫病、工业毒物及药物

(一)代偿期:

乏力,食欲不振

(二)失代偿期:

肝功减退:

出血倾向、贫血;

雌激素、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增加、肝掌蜘蛛痣

①脾大(晚期脾亢常伴红白细胞、血小板减少),③侧支循环建立,②腹水(原因:

1.门脉压力>3002.低蛋白<30,淋巴液生成过多4继发性醛固酮增多、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5.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肝脑→最严重、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肝癌、低钾低氯性碱中毒

肝硬化失代偿期主要诊断依据和突出临床表现腹水门脉高压主要诊断依据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常规

比重

白细胞

总蛋白

李凡他

临床及进一步检查

无并发症

漏出液

<1.018

<100×

106

<25g/L

(―)

自发性腹膜炎

渗漏之间

100~500

25~30

革兰氏阴性杆菌―大肠杆菌

结核性腹膜炎

渗出液

>1.018

>500×

>30g/L

(+)

腹水抗酸杆菌检查

原发性肝癌

多渗出液

红细胞↑为主

细胞学检查

腹水治疗:

①限水钠:

NaCL(1.2~2.0g)②利尿:

螺内酯(首选)/呋塞米=100:

40,最大剂量400:

160mg

③放腹水+输注白蛋白:

每次放4000~6000ml,最多一次放10000,同时输注40~60白蛋白④腹水浓缩回输

④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

治疗急性出血、预防出血和难治性腹水

(1)自发性腹膜炎:

易顽固性腹水,主要针对革兰阴性兼顾革兰阳性的广谱抗生素>2周

(2)上消化道出血:

禁食静卧、补血容量、内镜下治疗、三腔两囊管(<3~5天,放空10~20分钟/12小时)

手术治疗:

断流——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大出血急诊手术首选。

适用于:

ChildC级:

重度黄疸、大量腹水、肝昏迷。

需离断的血管:

胃冠状静脉、胃后静脉、胃短静脉、左膈下静脉

选择性门体分流术——优点是肝脑发病率低。

适用于无黄疸及大量腹水。

大量腹水及脾静脉口径小不宜此法

非选择性门体分流术——治疗静脉曲张效果好,立竿见影。

但门–腔吻合,不经肝解毒,肝脑、肝衰竭特多

限制性门体分流术——治疗出血好,同时保证部分血流入肝解毒。

肝性脑病:

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钾利尿剂、低钾性碱中毒、放腹水、高蛋白饮食、便秘、外科手术、感染。

发病机制:

氨中毒学说——血氨主要来自肠道、肾、骨骼肌。

非离子型(NH3)有毒性且能通过血脑屏障。

当结肠内PH>6时,NH3大量弥散入血;

PH<6时NH3从血液转入肠腔随粪便排出。

低钾低氯性碱中毒促使氨入脑,血氨对脑的毒性是干扰能量代谢,引起高能磷酸化合物↓。

临表:

一~三期有扑翼样震颤。

二~四期脑电图异常

一期(前驱期):

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异常,扑翼样震颤,脑电图正常

二期(昏迷前期):

意识错乱,定向力理解力减退,巴彬斯基征(+),扑翼样震颤,脑电图节律变慢δ波和三相慢波

三期(昏睡期):

昏睡和精神严重错乱,锥体束征(+),扑翼样震颤,脑电图节律变慢δ波和三相慢波

四期(昏迷期):

各种反射消失,扑翼样震颤无,脑电图高频δ波

早期检测方法——诱发电位亚临床肝脑最具诊断价值/轻微肝脑筛查——简易心理智能测验

检查大脑胶质星形细胞病变——临界视觉闪烁频率脑电图——典型改变节律变慢血氨——急性期可正常

治疗:

(1)限制蛋白:

Ⅰ~Ⅱ期≤20g;

Ⅲ~Ⅳ期:

禁蛋白,鼻饲25%葡萄糖。

待好转后首选植物蛋白20g/天开始逐步增加到1g/kg每天

(2)慎用镇静剂:

禁用吗啡及其衍生物水合氯醛,抽搐时可给异丙嗪,安定半量

(3)药物治疗:

①乳果糖和乳梨醇——酸化肠道以排氨。

②新霉素和甲硝唑——减少氨生成。

③硫酸镁导泄

④谷氨酸——结合氨以降血氨,但碱中毒时禁用,可用精氨酸⑤支链氨基酸——竞争性抑制芳香族氨基酸入脑

肝脓肿:

细菌进入第一肝门(胆道——是主要原因、门静脉——细菌性阑尾炎、痔疮等感染、肝动脉)

寒战高热、肝区肿大和疼痛。

B超首选Child分级依据胆红素、白蛋白、肝脑、腹水、营养状态

病史

症状

血培养

粪检

脓肿

细菌性肝脓肿

继发于胆道或其他感染

起病急,热肿痛

细菌培养+

阴性

较小、多发

阿米巴性肝脓肿

继发于阿米巴痢疾

病程长,贫血

细菌阴棕褐色脓液

阿米巴滋养体

较大、单发

肝癌

肝炎、肝硬化病史

肝肿大疼痛

1.抗生素:

针对大肠杆菌、金葡菌、厌氧菌。

首选青霉素,或氨苄西林+庆大霉素

2.经皮肝穿置管引流:

适用于单个较大脓肿。

3.切开引流:

适用于较大脓肿,估计有穿破可能或已穿破。

4.肝叶切除术:

适用于病程长、慢性、局限性、厚壁脓肿

原发性肝癌:

肝炎、肝硬化、黄曲霉菌感染。

原发性肝癌为肝炎肝硬化演变来的,继发性转移来的

病理:

微小肝癌≤2cm<2cm小肝癌≤5cm<5cm大肝癌≤10cm巨大>10cm组织学:

肝细胞型最常见

大体病理分型:

块状型——最常见,>5cm,易引起肝破裂。

结节型——常伴肝硬化,<5cm。

弥漫型——少见

1.全身及消化道症状。

2.肝区肿大疼痛。

3.癌旁综合征:

低血糖,红细胞增多。

4.体征:

肝脾肿大、腹水

转移:

最多见的是经门静脉肝内播散。

肝外血行转移最多见——肺,其次骨、脑。

淋巴转移最多见肝门淋巴结

1.AFP:

早期肝癌诊断首选AFP动态观察,是监测原发性肝癌最常用方法,可早于临床症状8~11个月

AFP≥400,持续4周以上;

AFP≥200持续8周以上

2.CT肝动脉碘油造影——定位诊断最敏感。

3.B超筛查

治疗早期肝癌的非手术疗法——经皮穿刺酒精注射疗法。

手术、放化疗,肝癌禁做全身化疗。

肝功能正常可切70~80%,肝硬化时切<50%

胆道疾病

胆道解剖:

小Y:

左右肝管汇合到肝总管

大Y:

肝总管和胆囊管汇合成胆总管

胆囊三角/Calot三角:

肝总管、胆囊管、肝下缘。

胆总管由4部分组成:

①胆总管第一段:

十二指肠上段

②胆总管第二段十二指肠后段

③胆总管第三段胰腺段

④胆总管第四段十二指肠壁段

胆总管和主胰管汇合于Vater壶腹

黄疸:

结石嵌顿左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时

只胆囊管堵了不会引起黄疸

所有胆系疾病诊断首选B超

胆囊结石:

典型临表——胆绞痛胆绞痛原因:

结石嵌顿,胆囊排空受阻→胆囊强力收缩。

胆绞痛:

①诱因:

饱餐、进油腻食物后

②部位:

右上腹

③性质:

阵发性或持续性绞痛,可伴恶心、呕吐

④放射:

由肩胛或背部注:

胰腺炎和胆道疾病鉴别①不说饱餐油腻食物,说饮酒②向腰背部放射

胆囊积液:

长期嵌顿积液无色透明,称白胆汁。

Mirizzi综合症:

胆囊管与肝总管伴行过长,持续嵌顿的结石压迫肝总管

首选B超

首选腹腔镜

胆囊结石手术适应证:

⑴两类人群:

儿童;

边远地区人群⑵两种质地:

胆囊钙化;

囊壁增厚

⑶结石≥3cm;

伴胆囊息肉>1cm;

发现胆囊>10年⑷合并糖尿病;

心肺功能障碍;

开腹手术

胆囊切除时,胆总管探查指证:

①高度怀疑或已证实胆总管有梗阻②术中叩击胆总管结石③胆囊结石较小

急性胆囊炎:

95%合并胆囊结石。

症状同上,体征Murphy(+)。

B超示胆囊增大,“双边征”

急诊手术指证:

①高热,WBC>20×

109,>60岁②梗阻表现:

黄疸、胆囊增大③腹膜刺激征④重症胰腺炎

肝外胆管结石:

包括肝总管和胆总管。

若有梗阻和感染,出现典型的Charcot三联征:

热、痛、黄。

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

正常引流液200~300ml。

过少→T管脱出;

过多→胆管下端梗阻。

术后14天拔管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梗阻因素——胆管结石。

致病菌——革兰阴性杆菌:

大肠杆菌、克罗白

Reynold五联征:

热、痛、黄、休克、神经系统抑制(神志淡漠、嗜睡、昏迷)。

常短期内死亡。

原则是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引流。

最常用最有效的是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

胆管癌:

分上、中、下段胆管癌。

上段最多——小Y;

中段——十二指肠上段;

下端——胆总管第二、三、四段

1.黄疸最常见2.腹痛3.胆囊肿大——见于中、下段胆管癌4.胆道感染

上段胆管癌分四型

Ⅰ型:

肝总管,未侵及左右肝管汇合部不切肝。

肝门胆管、肝外胆管、胆囊管切除,胆管―空肠吻合

Ⅱ型:

肝总管及汇合部,未侵及左右肝管

Ⅲa型:

侵犯右肝管切同侧肝。

对侧胆管―空肠吻合

Ⅲb型:

侵犯左肝管

Ⅳ型:

同时侵犯左右肝管---------------------------姑息术

中段——十二指肠“脉络化”,治疗:

肝总管―空肠吻合

下段——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癌:

胰头癌最常见。

90%为导管细胞腺癌。

吸烟为主要危险因素。

黄疸进行性加重;

上腹隐痛或胀痛

B超首选筛查方法,主胰管扩张―提示;

胃肠钡餐造影―反3字征;

ERCP/MRCP;

选择性动脉造影

CA199―辅助诊断;

血糖↑;

胆红素↑;

血尿淀粉酶一过性↑

壶腹周围癌;

包括壶腹癌、胆管下段癌、十二指肠癌。

主要组织学类型为腺癌。

ERCP为主要鉴别手段

壶腹癌——黄疸早,有波动性;

胆管下段癌——黄疸早,进行性加重;

十二指肠癌——黄疸晚,程度轻,进展慢治疗: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

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适用于无淋巴结转移

库瓦济埃(Courvoisier)征:

在胰头癌压迫胆总管导致阻塞时,发生明显黄疸,且逐渐加深,胆囊显著肿大,但无压痛,

急性胰腺炎:

胆道疾病→胆汁反流入胰腺激活消化酶——我国最常见原因。

暴饮暴食、酗酒——西方

1.腹痛是最常见症状,多表现为饱餐或饮酒后突发的上腹剧痛,向腰及左肩放射。

2.腹胀与腹痛同时存在,胰腺炎性渗出→麻痹性肠梗阻→腹胀

3.呕吐后腹痛不缓解是胰腺炎的特点

4.休克:

以突发休克为主要表现,为暴发性胰腺炎

5.出血征象甚至DIC。

Gray―Turner征——腰腹蓝斑;

Cullen——脐周蓝斑,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6.腹膜炎:

重者全腹压痛及反跳痛。

全身并发症:

①心衰、呼衰、肾衰②消化道出血③胰性脑病④高血糖⑤败血症及真菌感染

局部并发症:

①胰腺及周围组织坏死②胰腺脓肿(2~3周)③胰腺假性囊肿(3~4周)④胃肠道瘘

辅检:

1.首选B超2.血清淀粉酶:

6~12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峰,4~5天恢复正常。

>500有诊断价值。

血尿淀粉酶:

24小时升高,持续1~2周。

>300有诊断价值。

注意:

血淀粉酶与病情轻重不成正比,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可能正常或下降。

3.增强CT是诊断胰腺坏死的最佳方法。

腹腔穿刺对少数诊断困难的有确诊意义。

(一)急性水肿型:

①剧烈持续的上腹痛、②恶心、呕吐③血尿淀粉酶显著升高

(二)急性出血坏死型:

①全腹剧痛,腹膜刺激征、肠麻痹②休克③消化道大量出血④血尿淀粉酶突然下降

⑤Gray―Turner和Cullen⑥血钙<2,是鉴别两者的主要指标⑦血糖>11.2(无糖尿病史)

1.禁食,胃肠减压2.解痉止痛,可用哌替啶,禁用吗啡3.抑酸―西咪替丁,抑制胰酶剂―生长抑素奥曲肽(仅用于重症胰腺炎)

外科治疗:

①胰腺假性囊肿②坏死组织继发感染③暴发性胰腺炎治疗24小时多脏器功能障碍仍不能纠正

坏死组织切除加引流最常用

肠道疾病

克隆氏病

溃结

肠结核

1.回肠末端最常见。

节段性、跳跃性

2.鹅口疮样溃疡,鹅卵石样外观

3.病变累及全层―易形成瘘

4.上皮性肉芽肿→肠腔狭窄

1.直肠、结肠最常见

2.溃疡呈连续性

3.病变粘膜层及粘膜下层

①增生型:

多发于回盲部。

粘膜下层结核性肉芽肿,易肠梗阻

②溃疡型:

多发于回肠末端,干酪样坏死,易肠梗阻、穿孔、瘘

右下腹或脐周痛、腹泻、大便呈糊状

Crohn和肠结核无粘液脓血便

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

肠外表现:

关节炎、口腔溃疡结节性红斑、脉管炎

①腹痛,腹泻与便秘,腹部肿块

②低位肠梗阻―增生型多见

③结核的全身表现

溃疡型突出的临表―糊样便

增生型肠结核突出的临表―便秘

肠梗阻最常见;

急性穿孔

最严重并发症:

中毒性巨结肠

幼年发病者癌变多见

辅检

X线:

鹅卵石征、跳跃式分布、线状

肠镜:

纵形溃疡

内镜:

连续性片状溃疡

晚期炎性息肉、桥状息肉

锯齿状、铅管征

跳跃征,边缘呈齿状

环形溃疡,周边鼠咬状

肠结核最有价值诊断:

活检找到干酪性上皮样肉芽肿

首选糖皮质激素―最有效

氨基水杨酸―病变局限于结肠

首选柳氮磺胺吡啶

重型溃结首选激素

内科:

抗结核及对症治疗

外科:

急性肠梗阻、穿孔、瘘、大出血

鉴别诊断:

右下腹包块,若有全身症状、贫血→考虑结肠癌;

若腹泻便秘交替发生、低热→考虑肠结核

肠伤寒溃疡特点:

溃疡长椭圆形,与肠的长轴平行。

细菌性痢疾:

溃疡表浅呈地图状。

结、直肠息肉:

管状腺瘤最常见。

绒毛状腺瘤属癌前病变,癌变率40%。

炎性息肉炎症消退后自行消失

※广基底的、绒毛状的、直径>2cm的——易癌变

①直肠息肉——直肠刺激症状②血便③回盲部息肉——梗阻及肠套叠

处置:

≥1cm广基的先活检

结肠癌:

①腺癌:

最常见②粘液样癌:

预后较差③未分化癌:

预后最差

分型:

(1)溃疡型:

多发生于左半结肠。

结肠癌中最常见※左半结肠梗阻、腹泻便秘、血便症状明显

(2)浸润性:

出现转移较早。

(1)肿块型:

多发生于右半结肠※右半结肠全身、腹部肿块、贫血症状明显

※Dukes分期:

分ABCD四期

0粘膜层

DukesA(局限于肠壁)1粘膜下层DukesA——5年生存率80%术后可不追加化疗

2肌层,但未穿透浆膜层

DukesB:

穿透浆膜层,无淋巴结转移DukesB——5年生存率65%

1转移至结肠淋巴结

DukesC(淋巴结转移)DukesC——5年生存率30%

2转移至系膜淋巴结

DukesD:

远处或腹腔转移

①最早出现排便习惯改变、粘液脓血便②腹痛:

定位不准确的持续性隐痛③腹部包括④肠梗阻

①首选肠镜。

②癌胚抗原(CEA)——特异性不高

手术为主,放化疗。

直肠癌:

①便血是最常见症状②直肠刺激症状③不完全肠梗阻

初筛首选直肠指诊,确诊靠肠镜下活检。

3个重要诊断:

①便潜血②指诊发现占70%③肠镜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经腹直肠癌切除Dixon手术,适用于距齿状线5cm以上的,可以保肛

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术Miles手术:

距肛门7cm以内的,无法保肛。

7~10cm——拉下式直肠癌切除术

经腹直肠癌切除、近端造口、远端封闭手术(Hartmann手术):

适用于年老体弱,远端封闭,近端造口

肠梗阻:

重点是鉴别诊断。

症状:

痛、吐、胀、闭。

机械性肠梗阻:

如肠腔堵塞、肠管受压、肠壁病变。

其中粪块是最常见的原因

按基本原因动力性肠梗阻:

毒素等刺激导致肠壁运动功能失调。

如麻痹性、痉挛性

血运性肠梗阻:

肠系膜血栓或栓塞→血运障碍→肠绞窄坏死

肠梗阻按血循环情况:

①单纯性:

有肠壁梗阻而无血运障碍②绞窄性:

肠梗阻伴血运障碍

病因按梗阻部位:

①高位:

空肠上段②低位:

回肠末端和结肠

按梗阻程度:

完全性/不完全性

按发展快慢:

急性(多见)/慢性(多为低位肠梗阻)

闭袢性肠梗阻:

指一段肠袢两端完全堵塞。

如肠扭转。

最易发生肠壁坏死和穿孔。

全身表现:

脱水、休克、代酸(小肠梗阻)/低钾低氯性碱中毒(十二指肠第一段梗阻)、感染

肠梗阻诊断中最重要是确定肠壁血运有无障碍。

如果肠系膜上动脉发生血栓栓塞,会造成全小肠、盲肠和升结肠

肠套叠:

最多见的为回肠末端套入结肠。

三大典型症状是腹痛、血便、腹部包块。

腹部检查腊肠形肿块,果酱样血便。

早期首选空气灌肠。

若仍不能复位,或出现腹膜刺激征时及全身情况恶化,应手术治疗。

乙状结肠扭转:

多见于有便秘习惯的老年人。

X线可见巨大双腔充气肠袢。

钡剂灌肠见鸟嘴样改变。

小肠扭转:

见于青壮年饱食后剧烈运动。

高位

低位

机械性

麻痹性

中上腹

中下腹

阵发性,绞窄时持续剧烈

持续性胀痛

呕吐

早、频

晚、或无

明显

不明显

呕吐物

胃内容物

可为粪

腹胀

全腹

肠鸣音

亢进

减弱或消失

X线

无明显液平

多个液平,阶梯状

梗阻近端肠管胀气、液平

大小肠管均完全扩张

绞窄性肠梗阻特点腹痛剧烈持续痛呕吐出现早重频腹胀偏偏不对称大便呕吐为血性

早期休克治无效腹膜刺激体温升孤立肠袢片中见腹腔积液现了身

判断肠管有无生机的指标:

①肠壁黑色并塌陷②失去张力和蠕动力③相应肠系膜终末小动脉无波动。

阑尾炎:

解剖生理:

支配阑尾的神经是交感神经经腹腔丛和内脏小神经传入胸节10~11。

阑尾静脉汇入门静脉。

导致阑尾炎/阑尾穿孔最主要的病因→阑尾腔阻塞,阻塞最常见的原因是→淋巴滤泡增生,细菌为G―菌

阑尾最常发生的肿瘤→阑尾类癌

相关

单纯性阑尾炎

限于粘膜层和粘膜下层

转移性右下腹痛,性质为隐痛

化脓性阑尾炎

深达肌层和浆膜层

阵发性阵痛和剧痛

坏疽穿孔

全层坏死

持续性剧烈腹痛,穿孔后腹膜刺激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