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总结优质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0458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总结优质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总结优质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总结优质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总结优质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总结优质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总结优质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总结优质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总结优质版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总结优质版Word文档格式.docx

蜜蜂、蚂蚁的分工合作关系);

寄生(如菟丝子寄生在大豆上);

共生(如大豆和根瘤菌)。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如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尿液少,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生活在寒冷海域的海豹皮下脂肪厚,生活在定向强风地区的旗形树等。

5.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植被丰富的地方,空气湿润、雨水充足;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

大树底下好乘凉;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等。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备注:

判断是不是生产者看生物能否合成有机物(营养物质),如有少量细菌可以合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

动物中蚯蚓、蜣螂(俗称“屎壳郎”)属于分解者。

3.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结构。

食物链中生物数量的变化:

在草→兔→狐这条食物链中,狐狸灭绝后,兔子的数量短期内会增多,长时间会先增多后减少。

4.食物网: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5.注意:

①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它的起点必须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终点是最高一级的消费者;

②食物链中的箭头指向捕食者;

③非生物部分、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

④物质和能量、数量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有毒物质沿食物链递增。

6.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稳定性越强(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2.范围:

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厚度约20千米。

3.地球上的生态系统:

①草原生态系统②湿地生态系统③海洋生态系统④森林生态系统⑤淡水生态系统⑥农田生态系统⑦城市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4.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结构

方法步骤:

①取镜和安放;

②对光;

③观察;

④清洁收镜。

显微镜的使用关键:

(1)先低后高;

(2)先降后升;

(3)先粗后细。

 

2.常见题型:

(1)看到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看到的是倒像,即上下倒置,左右相反。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

在平面内旋转180°

,就是看到的图像。

(2)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就“朝哪儿偏就往哪儿移”;

(3)放大倍数=物镜倍数×

目镜倍数;

(4)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物像越大,视野范围越小,在同样大小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对比照相、在电脑上看视频来理解记忆)

(5)目镜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低;

物镜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高。

(简记为“目反物正”)

(6)光线调节:

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

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

(7)污点位置:

视野中有污点,可能在物镜、目镜或玻片标本上,判断方法:

“跟谁动就在谁上面”。

第二节植物细胞

1.常见的玻片标本:

①切片——固体材料;

②涂片——液体材料;

③装片——半固体材料或微小的生物。

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

(1)擦

(2)滴(清水)(3)撕

(4)展(5)盖(6)染(碘液)(7)吸。

3.植物细胞的结构:

第三节动物细胞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

(1)擦

(2)滴(生理盐水。

目的:

保持细胞原样,防止细胞变形)(3)刮(4)涂(5)盖(6)染(7)吸。

2.动物细胞的结构: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比较:

相同点: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不同点:

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绿色部分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

1.细胞中的物质:

①无机物:

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有碳,不能燃烧,如:

水、无机盐、氧气等。

②有机物:

分子比较大,一般含有碳,能燃烧,如:

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

注:

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烬是无机盐,烧掉的物质是有机物。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3.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合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和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动物体内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植物体内既有线粒体也有叶绿体,不过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绿色部分。

4.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小羊多莉与B羊相似说明:

遗传信息在细胞核内,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5.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NA是一条双螺旋结构的长链,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做基因。

(即细胞核>

染色体>

DNA>

基因)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体积增大)、分裂(数目增多)和分化(形成组织)有关。

2.细胞分裂的过程:

先细胞核,后细胞质,再形成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

3.细胞分裂时变化最明显的是染色体,即细胞分裂开始时,染色体已经加倍然后再均分成两份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故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所含遗传物质也是一样的。

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多细胞生物的生命开始于受精卵。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分裂分化四种基本组织主要有8大系统

受精卵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备注:

细胞分裂即细胞一个变成两个,两个变成四个,使细胞数目增多,个体可能变小,但形态、结构、功能、内部遗传物质均不发生变化;

细胞分化指失去分裂能力的细胞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方面发生变化形成组织,但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但可以继续生长。

2.人体基本组织:

组织类型

分布

结构特点

主要功能

上皮组织

皮肤、管腔内表面

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保护、分泌等

结缔组织

分布广泛

排列疏松,细胞间质多

支持、连接、保护、营养

肌肉组织

骨骼肌、心肌

主要由肌细胞构成

收缩和舒张

神经组织

颅腔、椎管

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

产生和传导兴奋

3.器官:

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

(判断依据:

看是不是由多个组织组合在一起的。

特别注意:

皮肤也是器官。

4.人体的八大系统: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根、茎、叶(与植物的营养有关,合称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的生殖有关,合称生殖器官)。

2.植物体的主要组织:

分生组织:

终生保持分裂能力,细胞小,壁薄核大。

分裂产生新细胞,如芽的尖端的分生区、根尖的分生区、茎中的形成层。

机械组织:

茎、叶柄、叶片、花柄、果皮、种皮等处都有机械组织。

细胞壁增厚,对植物体主要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

保护组织:

分布在根、茎、叶表面,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输导组织:

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和筛管。

木质部的导管从下向上运输根部根毛区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韧皮部的筛管从上向下运输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营养组织:

细胞壁薄,液泡较大,储藏营养物质。

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分裂分化

受精卵细胞组织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植物体

(注意:

植物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

第四节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

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等。

2.草履虫的结构:

3.单细胞生物的作用:

①有利:

草履虫吞食细菌,进化污水;

很多单细胞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等

②有害:

一些单细胞生物能侵入人体,引发疾病;

引发赤潮,危害渔业等。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重要)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第二节种子植物

考查内容主要是类群和形态结构特征、代表生物

类群

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

生殖

主要代表

主要意义

孢子植物

藻类植物

大多生活在水中

无根、茎、叶的分化

孢子繁殖后代

海带、紫菜、衣藻、水绵

可监测水域污染程度

苔藓植物

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

有茎和叶,无真正的根(假根),无输导组织

墙藓、葫芦藓

可监测空气污染程度

蕨类植物

生活在阴湿的陆地环境中

有根、茎、叶的分化,

有输导组织

蕨、卷柏、贯众、满江红

古代蕨类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煤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陆地环境

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无果实)

种子繁殖后代

松、柏(卷柏除外)、杉、银杏、苏铁、珙桐

被子植物

单子叶植物

有六大器官,种子一片子叶,有胚乳,营养储存在胚乳中

玉米、小麦、水稻

双子叶植物

有六大器官,种子两片子叶,无胚乳,营养储存在子叶中

花生、大豆

1.种子植物:

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的保护,也就没有果实。

被子植物种子的外面有果皮的保护。

①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

都有种皮和胚,而且胚都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

②不同点:

菜豆种子的子叶有两片,没有胚乳 

,营养储存在子叶中,称为双子叶植物。

而玉米种子的子叶有一片,有胚乳 

,营养储存在胚乳中,称为单子叶植物。

2.种子的结构:

注意:

玉米的果皮和种皮紧贴在一起,用放大镜无法观察到果皮,玉米粒属于果实;

花生、大豆外面是果皮,里面是种子。

3.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

4.裸子植物:

种子裸露,没有果皮,所以没有果实;

被子植物:

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有果实。

(具体见上表)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的条件:

(1)环境条件:

a适宜的温度;

b一定的水分;

c充足的空气;

(2)自身条件:

a胚是活的(细胞具有生命);

b胚是完整的(有充足的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c不在休眠期。

2.种子萌发的过程:

首先吸收水分,使种皮软化,有利于氧气的进入,进行呼吸作用,使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

胚根先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胚轴伸长;

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1.根尖的结构:

根冠——保护幼根;

分生区——分裂产生新细胞,补充伸长区细胞的数量;

伸长区——生长最快;

成熟区(含有大量根毛,又叫“根毛区”)——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幼根的生长: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

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

移栽时带一部分土坨是为了保护根毛免受损伤。

3.芽的结构:

幼叶发育为成叶;

芽轴发育为茎;

侧芽发育为侧枝;

4.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水、无机盐、有机物;

施肥主要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植物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

氮能使植物枝叶繁茂,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

磷能使植物果实累累,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片暗绿色或紫色;

钾能使植物茎秆健壮,缺钾时,植株易倒伏叶片变黄、焦枯。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重要)

1.花的结构:

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药里有花粉,能产生精子,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内含卵细胞。

2.植物从开花到结果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

(传粉:

花粉从花药中散放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

受精:

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3.受精完成后,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种子,受精卵→胚(注意:

常考的所吃水果(如桃、杏、李、梨、苹果、西瓜、荔枝、龙眼等)可食用部分是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1)根部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因为有大量的根毛;

(2)水分在茎内的运输:

木质部的导管向上运输根毛区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无机盐只能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

韧皮部地筛管向下运输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3)水分以水蒸气状态从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就叫蒸腾作用。

2.叶片的结构(见右图):

陆生植物叶的下表皮气孔多于上表皮,这样既能保证气体交换,又有利于减少水分的散失。

水生植物上表皮的气孔多于下表皮。

上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故颜色深,下表皮细胞排列疏松,故颜色浅。

气孔是水分散失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白天多数气孔张开,晚上多数气孔缩小或闭合。

3.在叶片结构中,表皮细胞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保卫细胞、叶肉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4.植物体所吸收的水分95%以上用于蒸腾作用,其余用于各项生理活动;

叶是植物体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但不是唯一器官,幼嫩的茎也能进行蒸腾作用;

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也是蒸腾作用。

5.蒸腾作用的应用:

移栽时间选择在阴雨天或早晨、傍晚,并剪掉一部分枝叶,目的:

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

6.蒸腾作用的意义:

(1)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一方面可以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烈日灼伤;

另一方面可以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2)对环境的意义: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

补充地下水;

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重要)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课本117—118页)

①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消耗掉叶片中有机物;

②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

对照;

③把叶片放在装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原因:

防止酒精燃烧)加热,目的:

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④滴加碘液后看到的现象:

叶片见光部分变蓝色,遮光部分黄白色。

⑤结论:

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故称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3.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工厂是叶片,光合作用的场所(生产车间)是叶绿体,机器是叶绿素。

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因此叶绿体是能量转换器。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重要)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普里斯特利实验得出的结论:

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都会排出二氧化碳,消耗氧气,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释放氧气,消耗二氧化碳;

2.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遇到金鱼藻在光下释放的气体,立刻燃烧起来,即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3.绿色植物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二氧化碳)——氧(氧气)平衡;

即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淀粉等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就是光合作用。

(实质是: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光合作用应用:

合理密植。

光能

叶绿体

(储存着能量)

光合作用反应式: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线粒体也是能量转换器。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线粒体

呼吸作用反应式:

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2.呼吸作用应用:

抑制呼吸作用:

储存粮食、蔬菜、水果时,通过低温、干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等措施延长储存时间;

促进呼吸作用:

给农作物松土、排涝、春播时保温等措施。

3.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

(1)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

(2)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3)使用有机肥;

(4)合理密植,间作套种;

(5)白天提高温度,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晚上降低温度,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