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政权的分离与民族汇聚》测试Word格式.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政权的分离与民族汇聚》测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政权的分离与民族汇聚》测试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蜀
吴
A
建立者
曹操
刘备
孙权
B
都城
洛阳
成都
建业
C
建立时间
220年
221年
222年
D
国号
汉
5.公元198年,洛阳郊外的几户农家,相约迁往江南。
下列有关他们南迁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C.为躲避内迁少数民族侵扰
D.江南地区还没有得到开发,荒地多,有发展空间
朝代
北方
南方
西汉
80%
20%
南宋
37%
63%
6.右图表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哪一原因(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
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我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比例表
7.中国古代史上北方人口大量向南迁移,它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加剧南方的混乱局面
B.使北方趋于平静
C.促进南方经济发展
D.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8.某博物馆要求选出最能体现东晋南朝朝江南青瓷烧制技术的文物,最应该当选的是(
A.
B.
C.
D.
9.公元4—6世纪,曾一度统一过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①前秦
②北魏
③西晋
④东晋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从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给第二组添一个适当的词(
①破釜沉舟——巨鹿之战
②草木皆兵——(
A.官渡之战
B.长平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
11.《爱我中华》歌唱道: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北魏时,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其主要措施是(
A.兴修水利工程
B.派船队到达夷洲C.迁都洛阳行
D.学汉语、通汉婚、改汉姓
12.自北魏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
这其中主要是因为他们(
A.与汉族贵族联姻
B.采用了汉族的官制
C.学习汉族的礼法
D.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了汉族姓氏
1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B.加速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C.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
14.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改革家,他们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A.都巩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B.都促进了民族融合
C.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D.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15.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的作者是(
A.郦道元
B.贾思勰
C.祖冲之
D.王羲之
16.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物产、矿藏等情况,需要查阅(
A.《九章算术》B.《农政全书》C.《齐民要术》D.《水经注》
17.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高艺术成就的是(
A.书法
B.绘画
C.雕塑
D.石窟艺术
18.右图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雕像艺术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风格,
同时吸收了外来哪一宗教的艺术养分(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19.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期时曹植的书房场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其中搞错的是(
①书桌上有毛笔、纸张
②书桌上有一叠印制的书籍
③墙上挂有临摹的《洛神赋图》④书桌上放有一盘葡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民族融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大特点,那么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最基本原因是(
A.反对各族的斗争
B.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长期交往
C.各族之间的战争
D.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改革
二组合列举题(8分)
1.写出《三国鼎立形势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三国都城:
A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答出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成语典故。
(至少五个)
三、判断改错题(本题10分,在题后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并加以改正)
(1)奠定三国鼎立形成基础的战役是淝水之战【】
改正:
(2)220年,曹操废除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
(3)东汉末年由于北方动荡不安,形成北方人口南迁浪潮【】
(4)三国时期吴国船队曾达到夷洲,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
(5)北魏孝文帝把都城由开封迁到洛阳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两小题,共计24分)
1.阅读下列材料:
(10分)
材料一:
(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引自《魏书》
材料二: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
拓跋
拔拔
步六狐
贺赖
独狐
姓
元
长孙
陆
贺
刘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你认为魏主是指谁?
(2分)
(2)他提出的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除了材料一、材料二的改革措施外,请再另举2例。
(4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魏主的改革在当时的影响?
2.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
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
放火烧荒,耕种水田;
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4分)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3)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4)与此同时,我国北方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趋势,于是,_____________(皇帝)顺应这种趋势进行了改革,改革的作用如何?
五、分析与探究题(本题18分)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分裂的时期,但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愿望和不变的追求。
请回答下列问题:
【统一国家的建立】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1)秦朝的建立者是谁?
他对历史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3分)
(2)汉武帝时期,西汉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
请问:
汉武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各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促进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呢?
(6分)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政权分立和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3)写出下图中A、B、C处政权的名称。
三国鼎立形势
(4)北魏孝文帝改革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
写出他改革的重要措施。
(任4点,4分)
【总结认识】
(5)通过对以上历史问题的探究,你有什么认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1
(1)A洛阳
(2)B成都(3)C建业
2.三顾茅庐、闻鸡起舞、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鞠躬尽瘁、望梅止渴等
三、判断改错题
(
(1)×
淝水之战改为赤壁之战
(2)×
曹操改为曹丕(3)东汉改为西晋(4)√(5)开封改为平城
1.
(1)北魏孝文帝。
(2)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3)穿汉服;
与汉族通婚;
采用汉族的管制、律令;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任选2例,4分)
(4)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2.
(1)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先进。
l分
(2)魏晋南朝时江南得到开发。
原因有:
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⑧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辛勤劳动。
4分
影响:
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1分
(3)启示:
保持安定的环境;
引进人才;
引进技术等等(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分
(4)民族融合(1分)孝文帝(1分)作用: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1.
(1)嬴政(秦始皇)(1分)
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2分)
(2)政治:
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
军事:
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抗衡。
思想: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A魏
B蜀
C吴(3分)
(4)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任意四点,4分)
(5)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愿望和不变的追求(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