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资料01负责人与安全人员初训1副本副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0159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资料01负责人与安全人员初训1副本副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选资料01负责人与安全人员初训1副本副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选资料01负责人与安全人员初训1副本副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选资料01负责人与安全人员初训1副本副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选资料01负责人与安全人员初训1副本副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资料01负责人与安全人员初训1副本副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精选资料01负责人与安全人员初训1副本副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资料01负责人与安全人员初训1副本副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资料01负责人与安全人员初训1副本副本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9.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河北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执行。

10.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11.《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已经2010年4月26日国家安监总局办公会议审议通过,自2010年11月1日起施行。

12.《劳动法》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13.未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或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期间未支付工资并承担安全费用的,由安全生产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2万元罚款。

14.把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如实告知从业人员,会有负面影响,引起恐慌,增加思想负担,不利于安全生产。

15.所谓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6.事故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17.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都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可以认定为工伤()

18.《工伤保险条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包括各种所有制的企业;

职工是指与企业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包括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19.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由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20.班组是搞好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

21.个人防护是把人体与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隔开,是一种不得已的隔离措施,但却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22.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企业标准。

23.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10%至50%的罚款。

24.劳动者无权查阅、复印其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25.把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如实告知从业人员,会有负面影响,引起恐慌,增加思想负担,不利于安全生产。

26.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厂房内,通风气体可以循环使用。

27.动火作业都应办理动火审批手续。

28.密度小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可以用水进行扑救。

29.静电的消失主要有两种方式即:

中和和泄漏。

30.口对口人工呼吸前,应先保持气道通畅,此时严禁用枕头垫在伤员头下。

31.雨天穿用的胶鞋,在进行电工作业时也可暂作绝缘鞋使用。

32.触电正确的抢救体位是仰卧式。

33.防止反应釜的跑、冒、滴、漏,特别是防止有害、易燃介质的泄漏,选择合理的密封装置十分重要()。

34.劳动者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一定就会发生职业危害。

35.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主要是进行个体防护,组织管理措施无关紧要。

36.生产性常见毒物按其危害大小及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分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和轻度危害四级。

37.生产性噪声对人的健康没有危害,因此,生产过程中不必防范噪声。

38.用人单位应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必要的泄险区。

39.采取合理布置热源、隔热、通风及加强个体防护可减少环境热作用对作业人员的危害。

40.作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产生噪声的作业场所,应选择防护面罩作为个体防护用品。

2、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计60分。

41.《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规定,除从事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外的其它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应当()。

A.配备专职和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B.视其单位性质来确定是否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C.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D.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2.下列哪类人员应持证上岗()。

A.特种作业人员B.新入厂人员C.复岗人员D.转岗员工

43.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A.工伤社会保险B.养老保险C.医疗保险D.失业保险

44.()应当对事故发生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B.工会和职工C.人民政府

45.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的罚款。

不立即组织事故抢险的;

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

在事故调查处理间擅离职守的。

A.40%-80%B.60%-100%C.80%

46.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的罚款。

A.50%B.60%C.80%

47.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应必须( )。

A.保密B.公布C.公平D合理

48.《安全生产法》规定,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 )。

A.专业培训B.专业考核C.体能训练D.健康检查

49.《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A.防止职业病B.防治职业病C.控制病源D.积极救治

50.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应由( )承担。

A.引起该患者职业病的先前用人单位B.用人单位C.患者本人D.当地的劳动保障部门

51.《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 ),并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A.职业保险B.职业健康监护C.职业健康检查D.职业健康管理

52.《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 )。

A.可以辞退B.应当调离原岗位妥善安排C.勒令辞职D.应当给予生活补贴

53.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对下列特大安全事故的防范.发生,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规定的规定有失职.渎职情形或者负有领导责任的,依照本规定给予( )。

A.行政处罚B.行政处分C.刑事处罚D.撤职处分

5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A.安全宣传标语B.安全宣教挂图C.安全警示标志

55.《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负责工伤保险工作:

A.财政部门B.劳动保障行政部门C.卫生行政部门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56.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其费用由( )支付。

A.用人单位B.工伤保险基金C.工会D.政府

57.《安全生产法》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对()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A.设备B.重大危险源C.危险化学品

5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向()公布。

A.劳动者B.社会C.公众D.职工

59.政府部门应明确重大危险源所在企业的管理要求,包括组织制度、监控管理制度与措施、隐患整改方案.()等。

A.销售登记制度B.技术培训制度C.应急措施方案

60.通过对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可以确定那些是()的潜在危险源。

A.可能发生事故B.一定发生事故C.发生重大事故

6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A.安全管理人员B.主要负责人C.主管安全的负责人D.安全管理机构.

6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A.每月B.每年C.每两年D.每天

6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指派专人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确保监测系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的监测记录应当准确.完整并()保存。

A.建档B.存档C.归档D.规范

64.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A.3个月B.6个月C.1年D.2年

65.从2011年1月1日起,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对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职工死亡,其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调整为按全国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倍计算,发放给工亡职工近亲属。

A.2B.5C.10D.20

6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

A.审核B.备案C.批准

67.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情况,重大事故是指造成()以上死亡的事故。

A.3人以上10人以下B.10人以上30人以下C.10人以上60人以下

68.重大事故由事故发生地()负责调查。

A.县级人民政府B.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C.省级人民政府

69.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保持,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在事故管理表现为()。

A.事故处理B.事故预防C.事故的“四不放过”

70.()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本质安全的措施。

A.安全技术措施B.安全管理方案C.安全保障方案

71.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使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A.损害B.损坏C.突发性损坏

72.重大危险源控制的目的不仅是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程度。

A.最低B.中等C.最高

73.预案要有实用性,要根据()的实际条件制订,使预案便于操作。

A.本单位B.周边单位C.其它单位

74.防爆电气应在明显部位有永久性防爆标志,防爆标志为()。

A.IPB.ia或ibC.ExD.FB

75.“安全装置失灵”.“有缺陷的机械设备带病运转”,往往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 

)。

 

A.物的因素 

B.人的因素 

C.人和物的综合因素

76.固体有机物燃烧的火灾属于()类火灾。

.

A.AB.BC.C

77.衡量可燃性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主要参数是()

A.沸点B.闪点C.燃点

78.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属于()类气体

A.甲B.乙C.丙

79.下列()属于易燃气体。

A.二氧化碳B.乙炔C.氧气

80.()不可能发生爆炸

A.生石灰B.面粉C.铝粉

81.下列物质种类中燃烧速度最快的是()

A.气体B.液体C.固体

82.下列气体灭火剂中由于破坏臭氧层,而被逐步替代的是()

A.二氧化碳灭火剂B.卤代烷1211.1301灭火剂C.七氟丙烷灭火剂

23.通常的爆炸极限是在常温、常压的标准条件下测定出来的,它随()的变化而变化。

A.压力、容积B.温度、容积C.压力、温度

84.动火分析取样时间与动火作业的时间不得超过(),如超过此间隔时间或动火间隔时间超过30分钟以上,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A.30分钟B.40分钟C.50分钟

85.产生静电最常见的方式是()起电。

A.电荷迁移B.接触-分离C.感应

86.电流对人体()伤害的危险性最大。

A.心脏B.头部C.中枢神经

87.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跳动,应竭力施行()和胸外心脏挤压。

A.按摩B.点穴C.人工呼吸

88.防雷装置包括()、引下线、接地装置三部分。

A.接零线B.避雷器C.接闪器

89.输送固态物料的管道,操作中要严格控制(),防止沉积和堵塞,管道应密封严密,防止因泄漏造成粉尘飞扬。

A.温度B.流速C.压力

90.在工业生产中,呼吸道最易接触毒物,特别是刺激性毒物,一旦吸入,轻者引起呼吸道炎症,重者发生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通过呼吸道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毒物在空气中的()。

A.形式B.浓度C.时间

91.生产性粉尘按其性质一般分为如下几类?

A.矿石粉尘B.煤尘、石棉尘C.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和混合性粉尘

92.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和使用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购买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须经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技术部门或者管理人员检查验收。

A.特殊情况下可以B.可以C.不得

93.经皮肤吸收毒物,或腐蚀造成皮肤灼伤的毒物,应立即脱去受污染的衣物,()。

A.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B.立即用布抹干C.尽快完成工作后,就医治疗

94.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化学品气体的浓度超过国家规定标准时,工人必须使用适当的()。

A.预防药品B.个人防护用品C.保健品

95.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做出鉴定结论,必要时可延长( )日。

A.30B.20C.15D.10

96.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般应包括重大危险源的普查、预案编制和()三个阶段。

A.预案部署B.预案演习C.预案审核D.预案评价

97.安全评价机构、职业安全健康体系认证机构、检测机构、监督检验机构等都属于安全生产()机构。

A.管理B.中介C.监督D.服务

98.对于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对策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安全教育对策和( )对策则主要着眼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问题。

A.安全规则 安全技术B.安全管理 安全技术C.安全技术 安全管理

99.生产性粉尘长期超标,除了会造成劳动者发生尘肺、致癌等职业病伤害外,往往还会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A.污染环境B.粉尘爆炸C.降低产品质量D.机械设备磨损

100.下列选项中属于事故的直接原因的是()。

A.劳动组织不合理B.人的不安全行为C.教育培训不够或未经培训D.没有或操作规程不健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