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届高三年级五月调研测试理综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0044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届高三年级五月调研测试理综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届高三年级五月调研测试理综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届高三年级五月调研测试理综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届高三年级五月调研测试理综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届高三年级五月调研测试理综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届高三年级五月调研测试理综Word文档格式.docx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届高三年级五月调研测试理综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届高三年级五月调研测试理综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届高三年级五月调研测试理综Word文档格式.docx

C.用含KIO3与KI的混合溶液中加食醋酸化:

D.向Na2SO3溶液中通入氯气:

8.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由AgOH2NH3·

H2O=[Ag(NH3)2]++OH-+2H2O,可推知氢氧化银氨是强碱

B.SO2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可推知SO2具有漂白性

C.CaH2和H2O反应生成Ca(OH)2和H2,可推知反应中1molCaH2失去1mole-

D.2L0.1mol/LNa2CO3溶液中

水解,可推知阴离子物质的量总和小于0.2mol

9.萨罗是一种消毒剂,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代学键,如单键、双键等)。

萨罗经水解、分离、提纯可得到纯净只含C、H、O元素的两种有机物M和M,N能与碳酸氢钠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萨罗的分子式为C13H12O3

B.1mol萨罗最多能与2molNaOH溶液发生反应

C.M、N均能三氯化铁溶液反应而显紫色

D.M、N均具有酸性,且M的酸性强于N

10.已知X、Y、Z、W、R是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按W、R、Y、Z、X的顺序依次减小,Y、R同主族。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W为第二周期元素B.X、Y、W一定不在同一周期

C.X、W不可能在同一主族D.Z、W的单质化合一定形成离子化合物

11.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c(HA)/mol·

L-1

c(NaOH)/mol·

混合溶液的pH

0.2

0.1

pH>

7

c

pH=7

pH=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实验①可知,HA为弱酸

B.实验①所得混合溶液中:

c(Na+)>

c(A-)>

c(OH-)>

c(H+)

C.实验②所得混合溶液中:

c(Na+)=c(A-)

D.实验③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的浓度为1×

10-9mol·

12.拟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四种干燥、纯净的气体(图中加热装置和气体的收集装置均已略去;

必要时可以加热;

a、b、c、d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

其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制取气体

a

b

D

A

NO

稀硝酸

铜片

H2O

浓硫酸

B

O2

双氧水

MnO2

C

NH3

浓氨水

碱石灰

SO2

浓盐酸

Na2SO3

NaHSO3溶液

13.工业上由二氧化锰化锰制备高锰酸钾可以分两步进行

①MnO2与KOH共熔并通入O2:

2MnO2+4KOH+O22K2MnO4+2H2O

电解

②电解锰酸钾溶液:

2K2MnO4+2H2O2KMnO4+H2↑+2KOH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性:

K2MnO4>

KMnO4>

O2B.第②步电解时,KMnO4在阳极区生成

C.第②步电解时,阴极周围溶液pH减小D.每生成1molKMnO4共转移6mole-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第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物体内所有分子运动的速率都变大

B.所有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构想,都是能够实现的

C.如果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不一定会增加

15.如图给出了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的示意图线,由图可知()

A.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要放出核能

B.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要吸收能量

C.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要放出核能

D.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要吸收能量

16.已知引力常量为G、某行星的半径为R和紧贴该行星表面绕行的卫星的周期为T,可以求得的物理量是()

A.该行星的质量B.该行星两极处的重力加速度

C.该行星的同步卫星离其表面的高度D.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17.一列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某时刻,在该波传播方向上有P、Q两质点,它们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下列说未能正确的是()

A.此时刻P、Q两质点间的距离可能等于半个波长

B.此时刻P、Q两质点的速度方向可能相同

C.从此时刻开始,波从P点传到Q点所需时间可能等于一个周期

D.若该波的频率增加一倍,则波从P点传到Q点的时间减少一半

18.如图所示,一小物块在粗糙斜面上的O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物块经过的路径上有A、B两点,且|AB|=l,则小物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A两点距离越大,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越大

B.O、A两点距离越大,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越小

C.O、A两点距离越大,物体的动能改变量越大

D.O、A两点距离越大,物体的动能改变量越小

19.如图所示,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Q点,电子仅在库仑力作用下作以Q点为焦点的椭圆运动。

A、B、C为椭圆上的三点,B点的轨道上离最远的点。

电子在从A经B到达C点的过程中()

A.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B.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C.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20.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有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右上图所示,将压敏电阻及各电路元件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光滑的绝缘重球。

已知0到t1时间内小车静止,重球对压敏电阻和挡板均无压力。

此后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整个过程中,电流表示数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右下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t1到t2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从t3到t4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从t4到t5时间内,小车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21.如图所示,水平面上质量为10kg的林箱与墙角距离为

,某人用F=125N的力,从静止开始推木箱,推力与水平方向成37°

角斜向下,木箱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若推力作用一段时间t后撤去,木箱恰好能到达墙角处,则这段时间t为()

(取sin37°

=0.6,cos37°

=0.8,g=10m/s2)

A.

B.

C.

D.

第Ⅱ卷(共174分)

22.(10分)

(1)(6分)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为L1,双缝与屏的距离为L2,双缝间距为d,用测量头来测量亮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亮纹的中心(如图乙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

(a)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1条和第4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丙所示,则对准第1条时的读数x1=mm,对准第4条时的读数x2=mm;

(b)计算波长λ的表达式为λ=(用符号表示)

(2)(4分)用插针法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时:

①甲同学在纸上正确画出矩形玻璃砖的两个分界面ab和cd,因不慎碰动了玻璃砖,使它向ab方向平移了一点,如图甲所示,以后的操作都正确无误,但在画光路图时仍以ab和cd为分界面,则测得的折射率n的值将不受影响。

②乙同学为了避免笔尖触划玻璃面,画出的a’b’和c’d’都比实际的分界面向外侧平移了一些,如图所示,后来的操作都正确,但在画光路图时仍以a’b’和c’d’为分界面,则测得的折射率n的值将偏小。

③丙同学的操作和所画的光路图都正确无误,但所用玻璃砖的两个折射界面并不平行,如图丙所示,则测得的折射率n的值将偏大。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D.③

23.(8分)

需要组装一个单量程的欧姆表,所给电源的电动势为3.0V,内阻可忽略不计,其他可供选择的主要器材有:

(1)电流表A1(量程0~300μA,内阻3000Ω)

(2)电流表A2(量程0~3mA,内阻500Ω)

(3)变阻器R1(阻值范围0~300Ω)

(4)变阻器R2(阻值范围0~800Ω)

①大方框内完成组装欧姆表的电路图

(要标明所选器材的代号);

②电流表的表盘刻度分为三等分大格,如图所示,其中0为电流表的零刻度,则该单量程欧姆表按正确的方法组装完成后,刻度C表示的电阻值为Ω,刻度B表示的电阻值为Ω.

24.(16分)

实验小组为了测量一栋26层的写字楼每层的平均高度(层高)及电梯运行情况,请一质量为m=60kg的同学站在放于电梯的水平地板上的体重计上,体重计内安装有压力传感器,电梯从一楼直达26楼,已知t=0至t=1s内,电梯静止不动,与传感器连接的计算机自动画出了体重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经的图线,如下图。

求:

(1)电梯启动和制动时间的加速度大小;

(2)该大楼每层的平均层高。

25.(18分)

如图甲所示,一轻弹簧的两端与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物块A、B的连接,并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使A瞬时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v0,以此刻为计时起点,两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

(1)两物块质量之比m1:

m2多大?

(2)当A物体的速度最小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多大?

(计算结果用m1和v0表示)

26.(20分)

如图所示,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两根足够长且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相距L,导轨平面与水平面重合,左端用导线连接电容为C的电容器(能承受的电压足够大)。

已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上。

一质量为m、电阻不计的直金属棒垂直放在两导轨上,一根绝缘的、足够长的轻绳一端与棒的中点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

现从静止释放重物并通过轻绳水平拖动金属棒运动(金属棒始终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不计滑轮质量和所有摩擦)。

(1)若某时刻金属棒速度为v,则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多大?

(2)求证:

金属棒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3)当重物从静止开始下落一定高度时,电容器带电量为Q,则这个高度h多大?

27.(15分)

硫酸亚铁药片(外表包有一层特质的糖衣)是一种治疗铁性贫血的药剂。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其中硫酸亚铁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

I.甲同学要测定其中铁元素含量,实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请根据上面流程,回答以下问题:

(1)刮除药片的糖衣,甲同学如下称得样品ag,则你认为a=

(2)将其碾碎后迅速溶解,配制250mL溶液。

配制溶液时除烧杯、玻璃棒、量筒、250mL容量瓶外,还必须有的玻璃仪器。

(3)洗涤沉淀的操作是。

(4)将沉淀物加热,冷却至室温,用天平称量其质量为b1g,再次加热并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为b2g,若b1-b2=0.3g,据此结果,还应进行的操作是

根据测得的数据可计算出硫酸亚铁的含量。

II、乙同学根据反应:

2KMnO4+10FeSO4+8H2SO4=2MnSO4+5Fe2(SO4)3+K2SO4+8H2O,采用滴定的方法测定其中硫酸亚铁的质量分数。

(5)取上述甲同学所配置的待测液25.00mL置于锥形瓶中,并将0.02mol/LKMnO4的标准溶液装入(“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调节液面至“0”刻度。

(6)滴定操作时,眼睛注视。

(7)滴定待测液至终点,如此滴定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其中第一次滴定给点的数据如右图,请你你读得的数据填入表中)

待测液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25.00

0.00

c=

14.99

15.01

样品中硫酸亚铁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3位有效数字)

28.(15分)

氢元素与氮元素可组成多种微粒,如NH3、NH4+、N2H4等。

I.

(1)分析常见的H2O与H2O2、CH4与C2H6的分子结构,写出的N2H4电子式。

(2)某盐N2H5Cl与NH4Cl类似,是可溶于水的离子化合物,其溶液因水解而呈弱酸性。

N2H5Cl溶液显酸性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有七种物质:

NH3、Mn2O3、ZnCl2、MnO2、NH4Cl、Zn和H2O,是锌—锰电池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某些反应物(NH4Cl为其中之一)和某些生成物(NH3为其中之一)。

写出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

II.在恒温条件下,起始容积均为5L的甲、乙两密闭容器中(甲为恒容器、乙为恒压容器),均进行反应:

N2+3H22NH3,有关数据及平衡状态特点见下表。

容器

起始投入

达平衡时

2molN2

3molH2

1.5molNH3

同种物质的体积分数相同

amolN2

bmolH2

1.2molNH3

(4)下列能表明容器乙一定达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

A.容器内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B.容器内的氮元素的质量不再变化

C.氢气的生成速率与氨气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

3

D.形成1molNN键的同时形成6molN—H键

(5)甲容器中氮气的转化率为。

(6)起始时,容器乙是容器甲压强的倍。

29.(15分)

A、B、C、D是四种常见的单质,A、B为金属,C、D常温下是气体,其中D为黄绿色。

甲、乙、丙为常见的化合物。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乙的名称。

(2)B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由丙的饱和溶液可以制得胶体,胶体中粒子直径的大小范围是;

若要提纯该胶体,采用的操作方法叫。

如果用该胶体做电泳实验,极附近颜色加深。

(4)将A、B两种金属按一定的质量比组成混合物。

①取一定质量的该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nL,混合物中B的物质的量为mol(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②另取相同质量的该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固体全部溶解,生成气体的体积的标准状况下为mL,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原混合物中A的质量为g(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③向②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搅拌后,过滤,沉淀经洗涤、干燥、灼烧后得到一种固体,经称量发现该固体的质量和原混合物的质量恰好相等,则原混合物中B的质量分数为。

30.(15分)

已知:

格氏试剂是用卤代烃和镁在醚类溶剂中反应制得,它在有机合成上应用广泛。

(1)C的结构简式。

(2)反应I的类型是。

(3)反应III的条件是。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求注明反应条件)。

反应Ⅱ:

反应Ⅳ:

(5)G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有种,请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为:

31.(10分)

右图为某动物细胞(2N)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中填序号):

(1)该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

(2)若该细胞被某病毒寄生,则合成病毒衣壳粒成分的场所是[]。

(3)若该细胞是睾丸中的某个处于分裂周期中的细胞,你将看到的染色体数目最多

为(填2N、4N或8N)。

(4)若该细胞是人体肝细胞,则接受胰岛素信号刺激的物质是。

(5)若该细胞是杂交瘤细胞,在大量培养过程中培养液必需含有等物质(除水以外,至少写2种)。

32.(10分)

为探索影响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因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如下一些研究:

(1)取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甲,对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进行不间断检测。

每隔3d对甲鼠的甲状腺做一次等量切除,其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①图中曲线a表示的激素是,

曲线b表示的激素是。

②实验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甲状腺激素的产生量与甲状腺的体积呈。

③通过该实验,还可以给医生启示,对于患甲亢的病人的治疗可以实施

(2)实验二:

取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乙,每隔3d注射一次等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并测得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总是先上升后下降,请分析产生这种生理变化的原因。

①当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浓度升高时,合成和分泌增多,进而刺激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

②当停止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时,其体内过高的就会抑制

和的分泌活动,从而使相应的激素水平下降。

(3)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含碘氨基酸,不是蛋白质。

因此,有人说“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不受相应基因控制”,你认为该说法(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33.(12分)

植物的根系只能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根对水分的吸收和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同一个过程吗?

请你利培养在完全营养液中菜豆幼苗设计1个实验来研究这一问题。

你的实验应包括:

被验证的假设:

实验组和对照组不同的一个方面和必须保持相同的2个因素;

实验的因变量;

能支持你的假设的一个实验结果。

(1)实验假设:

(2)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时:

不同的一个方面是,实验组

对照组;

必须保持相同的2个因素是

(3)实验的因变量是:

(4)写出参支持该实验假设的一个实验结果:

34.(10分)

下图

(一)为高等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

(二)为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定绿色植物对CO2的吸收速率并绘制成的相应曲线。

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光照强度处于图

(二)的C点时,将提供的大气中的CO2用18O标记,经检测发现大气中的O2出现了18O2,则18O的物质至少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假如图

(一)取自一种C4植物,则图中有一处错误是

(2)当光照强度处于图

(二)B点时,对应图

(一)中的CO2的释放量和吸收量的相关数学关系式为(a、b、c、h可表示CO2的相对量)。

在D点之后,对应图

(一)中的CO2释放量和吸收量的相关数学关系式为(a、b、c、h可表示CO2的相对量)。

(3)适当提高CO2浓度时,图

(二)中B点将(填“左移”、“右移”或“不动”),D点将(填“上移”、“下移”或“不动”)。

(4)若图

(二)曲线横坐标表示CO2浓度,且代表的植物是水稻,那么将水稻换成玉米时,图

(二)曲线中最主要的变化是点应该。

(5)在研究某植物的某种性状遗传特征时,发现用两个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后,其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但无固定的分离比,则控制这一特征的遗传物质最可能位于图

(一)的

结构中。

武昌区2010届高三年级五月调研测试理科综合参考答案

第Ⅰ卷(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6分)

题号

1

2

4

5

答案

6

8

9

10

11

12

13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AC

ABD

AB

BD

22.(共10分)

(1)(每空2分,共6分)(a)2.190;

7.868(b)

(2)(4分)A

(1)如图所示(3分,未标明A2和R2各扣1分)

(2)0(2分);

500(3分)

(1)对于启动状态有:

……(2分)

对于制动状态有:

(2)电梯匀速运动的速度

…(2分)

从图中读得,电梯匀速上升的时间t2=18s(1分)

电梯运动的总时间t=22s…(1分)

所以总位移

解:

(1)当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B物体速度最大,由图像可知,此时A速度为

B的速度为

,此过程系统动量守恒:

……(3分)

解得:

(由机械能守恒

得出结果的,比照给分)

(2)当弹簧第一次压缩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此时A、B两物块速度相等.设相等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得:

(1)电容器两端的电压U等于导体棒上的电动势E,有:

…(4分)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