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软饮料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19627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8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软饮料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三章 软饮料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三章 软饮料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三章 软饮料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三章 软饮料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 软饮料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三章 软饮料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软饮料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 软饮料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一节软饮料的主要原料

PageNo.9

一、水和水的处理

(一)水源和要求

PageNo.10

PageNo.11

1.水源:

地表水、地下水、和自来水。

(1)地表水:

包括河水、江水、湖水、水库水池塘水、浅井水等。

特点:

浊度高,有机物多,矿物质含量低,细菌多,温度易变。

(2)地下水:

主要指井水,泉水,自流井等。

浊度低,有机物少,矿物质多,细菌少,温度较稳定。

PageNo.12

(3)自来水

水质好且稳定,达到饮用水标准。

注意:

但作为饮料用水,

它的碱度可能偏高;

矿物质可能较多,水的硬度过大;

还要注意氯离子,微生物的含量。

PageNo.13

(二)水质对饮料品质的影响

水中的杂质按其质子大小,大致可分为三类:

悬浮物、胶体、溶解物质。

1.悬浮物:

凡是粒度大于0.2µ

m的杂质统称为悬浮物质。

主要是:

泥土、沙粒等无机杂质,也有浮游生物

(如蓝藻类、绿藻类等)及微生物、昆虫等。

PageNo.14

2.胶体物质:

粒径:

0.001~0.20µ

m

胶体种类:

无机胶体和有机胶体。

(1)混浊。

(2)变色。

(3)影响水的味道和气味:

H2S,NH2(动植物残骸分解)。

胶体物质对成品饮料质量的影响

PageNo.15

3.溶解物质:

微粒径﹤0.001um,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存在于水中。

溶解物:

溶解气体、溶解盐类和其他有机物。

溶解气体:

主要是O2和CO2。

此外H2S和Cl2等。

将影响碳酸气

饮料中CO2的溶解度(量)及产生异味。

溶解盐类:

构成了水的硬度和碱度。

PageNo.16

4.水的硬度:

水的硬度是指水中离子沉淀肥皂的能力。

硬脂酸纳(肥皂)+钙或镁离子→硬脂酸钙或镁(沉淀物)

水的硬度的大小:

是指水中Ca2+、Mg2+的含量。

(1)硬度的表示方法

硬度分为:

总硬度,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

PageNo.17

暂时硬度为碳酸盐硬度,即钙、镁的碳酸氢盐、碳酸盐所引起。

Ca(HCO3)2﹦CaCO3↓+CO2↑+H2O

Mg(HCO3)2﹦Mg(OH)2↓+CO2↑+H2O

Mg(CO3)2﹦Mg(OH)2↓+2CO2↑

永久硬度(非碳酸盐硬度):

指水中钙、镁的盐酸盐(CaCL2,MgCL2)、硫酸盐(CaSO4,MgSO4)、硝酸盐[Ca(NO3)2,Mg(NO3)2]等盐类所引起的。

总硬度包括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

PageNo.18

总硬度=[Ca2+]/40.08+[Mg2+]/24.3(mmol/l)

[Ca2+]:

表示水中钙离子的含量(mg/l);

[Mg2+]:

表示水中镁离子的含量(mg/l)。

换算关系:

1mmol/L=2.804度=50.045mg/l(以CaCO3表示)。

(2)硬度的单位

通用为mmol/L或mg/L。

还有meq/L(毫克当量/升)、德国度等。

PageNo.19

5.水的碱度

定义:

指天然水中能与H+离子结合的碱性物质总量。

水的总碱度包括OH-、CO32-、HCO3-的总含量。

天然水中的碱度主要由HCO3-决定。

软饮料的原料水,碱度应小于50mg/L(以CaCO3计)。

PageNo.20

(三)软饮料用水的处理

1.浮选

采用适当的介质,吸附杂质或颗粒,利用浮力将其带出水面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2.混凝

是在水中加入混凝剂,使水中细小悬浮物及胶体物质互相吸附结合成较大的颗粒,从水中沉淀出来的过程。

常用混凝剂:

铝盐和铁盐两类

PageNo.21

(1)混凝过程示例(以明矾为例):

明矾:

硫酸钾铝[KAl(SO4)2].12H2O或

K2SO4.AL2(SO4)3.24H2O

Al3++OH-≒Al(OH)3

氢氧化铝带正电,水中自然胶体大都带有负电荷。

氢氧化铝的作用:

(1)起电性中和;

(2)吸附。

〈1〉、原理

PageNo.22

0.001~0.002%。

硫酸铝(Al2(SO4)3.18H2O)的用量:

20~100mg/L水。

同时每投1mg/LAl2(SO4)3.18H2O时需加CaO0.5mg/L

水,来调节pH为5.5~7.5。

〈3〉铝盐的用量:

②水的pH对Al(OH)3胶体带电性的影响:

〈2〉注意事项:

①不同pH下Al(OH)3的存在形式:

环境pH值在pH5.5—7.5之间。

PageNo.23

铁盐主要是硫酸亚铁(绿矾)(FeSO4.7H2O)和氯化铁(FeCl3.6H2O)。

原理与铝盐相同,

FeSO4+Ca(HCO3)2→Fe(OH)2+CaSO4+2CO2↑

4Fe(OH)2+2H2O+O2→4Fe(OH)3

(2)铁盐

使用绿矾时,在Fe(OH)2→Fe(OH)3的反应中,必须pH>

8.0才能完成。

在pH>

6时,Fe3+与水中的腐植酸能生成不沉淀的有色化合物。

助凝剂:

pH调节剂,CMC,漂白粉,果胶,海藻酸钠,粘土等。

助凝剂本身不起凝聚作用,加入后可提高混凝效果,帮助絮凝形成,加速沉淀。

PageNo.24

3.过滤

(1)原理

过滤是使水流通过具有多孔隙介质及多孔隙结构的滤料层,水中的一些悬浮物和胶体杂质被滤料截留在孔隙中或介质表面上,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物质,从而使原水得到净化。

水的过滤过程是一系列不同过程的综合,包括阻力截留(筛滤)、重力沉降和接触凝聚。

PageNo.25

(2).过滤器

过滤器

重力砂滤床

机械过滤器

精密过滤器

滤布过滤器

烧结管过滤器

蜂房过滤器

PageNo.26

滤池

PageNo.27

滤池反冲时

PageNo.28

滤池上层滤料

PageNo.29

PageNo.30

PageNo.31

4.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吸附用于去除经过滤未去除的有机物,吸附水中余氯。

活性炭的表面积:

500—1000m2/g,一般可将水中的

有机物除去90%以上。

PageNo.32

5.水的软化(Softeringhardwater)

(1)石灰软化法

石灰软化法、

石灰-纯碱软化法

石灰软化法

石灰软化适应范围:

碳酸盐含量较多,非碳酸盐硬度较低,不要求高度软化的水,

或用于离子交换水处理的预处理。

PageNo.33

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

Ca(HCO3)2+Ca(OH)2→2CaCO3↓+2H2O

Mg(HCO3)2+Ca(OH)2→CaCO3↓+Mg(OH)2↓

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

原理

石灰软化处理设备

PageNo.34

PageNo.35

反应原理:

MgSO4+Ca(OH)2→Mg(OH)2↓+CaSO4

MgCl2+Ca(OH)2→Mg(OH)2↓+CaCl2

MgCO3+Ca(OH)2→Mg(OH)2↓+CaCO3↓

CaSO4+Na2CO3→CaCO3↓+Na2SO4

CaCl2+Na2CO3→CaCO3↓+2NaCl

MgSO4+Na2CO3→MgCO3↓+Na2SO4

MgCl2+Na2CO3→MgCO3↓+2NaCl

(2)石灰苏打法(石灰—纯碱法)

当总硬度大于总碱度时则可使用。

PageNo.36

(3)离子交换法(IonExchange)

离子交换法:

利用离子交换剂和原水中某些阴阳离子

进行交换反应,以除去水中的有害离子。

矿质离子交换剂:

如天然或人造沸石;

碳质离子交换剂:

如磺化煤;

有机合成离子交换树脂:

如合成树脂。

离子交换剂的

种类(按来源)

PageNo.37

离子交换树脂结构与类型

离子交换树脂:

是一种球形网状固体的高分子共聚物,

不溶于酸、碱和水,但吸水膨胀。

树脂分子

极性基团——交换基团

非极性基团——离子交换树脂的骨架

PageNo.38

阳离子交换树脂,RH

阴离子交换树脂,ROH

离子交换树脂分类(功能基团)

强酸性

弱酸性

强碱性

弱碱性

PageNo.39

PageNo.40

交换性能

离子交换选择性:

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某种离子能优先交换

的性能。

它受水中离子的种类、树脂交换基团的性能、

水中离子浓度和温度的影响。

水中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即原子价越高)越易被离子交换

树脂所交换,

Th4+﹥Al3+﹥Ca2+﹥Na+

PO43-﹥SO42-﹥CI-

PageNo.41

②当离子所带电荷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即离子水合半径越小,则越易被离子交换树脂交换。

如,

Fe3+﹥Al3+﹥Ca2+﹥Mg2+﹥K+≈NH4+﹥Na+﹥Li+

NO3—﹥Cl—﹥HCO—﹥HSiO3

PageNo.42

(4)电渗析法(ED)(electrodialysis)

电渗析法利用具有选择透过性和良好导电性的离子交换膜,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根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使水中阴阳离子通过交换膜而达到净化的一项技术。

阴离子交换膜:

只能吸附阴离子,并通过阴离子而阻止阳离子。

阳离子交换膜:

只能吸附阳离子,并通过阳离子而阻止阴离子。

②交换膜的特点

①概念

PageNo.43

C:

阳膜,A:

阴膜

③基本原理

PageNo.44

(5)反渗透法(reverseosmosis,RO)

原理:

利用倒转渗透的原理将水净化。

即向水施加压力,

使水分子通过半透膜,水中其它离子被截留,从

而达到除盐目的。

反渗透的压力差为1~10MPa。

PageNo.45

反渗透的最大特点:

能截留绝大部分和溶剂分子大小同一

数量级的溶质,而获得相当纯净的溶剂(如水)。

⑴、半透膜必须性质稳定,不会产生有毒物质。

(无毒)

⑵、牢固性。

(即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⑶、有较高的选择性

⑷、具有高度的透水性

反渗透的特殊性,对膜的要求

工业上常用的反渗透膜:

醋酸纤维素膜(CA膜)

芳香聚酰胺纤维膜(PI)

PageNo.46

PageNo.47

6.水的消毒(WaterSterilization)

经过前期净化的水还需要消毒,以达到饮料用水的微生物指标。

消毒方式有氯消毒、紫外消毒和臭氧消毒。

(1)氯消毒:

HCLO扩散到细菌表面,并通过细胞膜进入内部,通过氯原子

的氧化作用而破坏细菌的某些酶系统,最后导致细菌死亡。

②几种常用氯消毒法:

①原理:

Cl2+H2O≒HClO+H++Cl-

漂白粉

PageNo.48

组成:

PageNo.49

2CaOCL2+2H2O→2Ca(OH)2+2HOCL+CaCL2

原理:

有效氯:

漂白粉中与氧原子直接结合的氯

漂白粉的使用浓度:

1~2%,也可以干投。

PageNo.50

③氯胺

Cl2+H2O≒HOCl+H++Cl-

NH3+HOCl≒NH2CL(一氯胺)+H2O

NH3+2HOCl≒NHCL2(二氯胺)+2H2O

NH3+3HOCl≒NCL3(三氯胺)+2H2O

用氯胺消毒时,一般采用:

氯∶氨=2:

1~5:

1

CL∶NH4﹤4时,有剩余NH3存在可防止CL2臭味,

当NH3∶CL2﹦1∶7.6时,NH3和CL2完全反应没有余NH3,

则CL2的臭味明显。

PageNo.51

(2):

臭氧(O3)消毒

O3→[O]+O2

利用原子氧强氧化性,使水中细菌以及其他微生物或有机物失去活性。

优点:

不会带进任何杂质,因增加氧气而能增加水的新鲜度。

瞬时灭菌性质优越于氯。

PageNo.52

(3)紫外线消毒(UltravioletRadiationsterilization)

微生物营养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吸收紫外光谱的能量,

导致蛋白质变性,引起微生物死亡。

特点:

不会改变水的理化性质、杀菌速度快、效率高、不会

带来异味和其它杂质、处理简单效果好、应用广、设

备简单、操作管理方便。

但它没有持续杀菌作用,灯管使用寿命较短。

PageNo.53

二、甜味剂和酸味剂

甜味料是指能赋予饮料甜味的一类物质

按其营养特征可分为营养型甜味料和非营养型甜味料。

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料和人工合成甜味料。

PageNo.54

1.天然甜味料

糖类蔗糖、高果糖浆、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异麦芽酮糖(帕拉金糖)等

糖醇类山梨糖醇、麦芽糖醇、木糖醇等。

这些甜味料因在体内代谢多与胰岛素无关,因此作为糖尿病人用甜味剂备受欢迎。

某些糖醇类还可以作为低热量甜味料和抗龋齿甜味料应用

其他天然甜味剂甘草素、甜菊苷等

2.非天然甜味剂

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甜味素)、阿力甜等

PageNo.55

目前允许使用的甜味料

除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果葡糖浆等作为传统食品使用的甜味料之外,我国允许使用于食品饮料中的甜味料主要有:

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甜味素)、阿力甜、帕拉金糖、麦芽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甜叶菊糖甙、甘草、甘草酸一钾和三钾、甘草酸铵。

PageNo.56

三、酸味剂

酸感由氢离子引起,电离度越高,酸味越强。

羟基多的有机酸酸味柔和。

常用酸味剂:

酒石酸、延胡索酸、柠檬酸、苹果酸、乳酸、抗坏血酸、醋酸。

酸味剂与甜味料之间具有相互的减效作用。

酸味物与咸味物之间有对比效应,酸中加入少量食盐则酸味减弱,但盐中加入少量酸则咸味增强。

在吃鲜菠萝时加入一点盐水,可使甜度增加,同时可以使酸度减弱,风味特别好。

另外,苦涩味会使酸感增强。

PageNo.57

四、食用香料

天然或合成的发香物质称香料。

(一)天然香料

1.动物性天然香料是动物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动物性天然香料有十几种,能够形成商品和经常应用的只有麝香、灵猫香、海狸香和龙涎香4种。

2.植物性天然香料是用芳香植物的花、枝、叶、草、根、皮、茎、籽或果实等为原料,用水蒸气蒸馏法、浸提法、压榨法、吸收法等方法,生产出来的精油、浸膏、酊剂、香脂、香树脂和净油等

PageNo.58

(二)香精

香精是由香料加入适当的稀释剂配成的多成分混合体。

食用香精是由挥发性芳香物质、溶剂或载体以及食品添加剂调配而成的混合体。

PageNo.59

香精的种类

1.水溶性香精

水溶性香精是由香精基、乙醇(丙二醇)、蒸馏水调合而成,有时加入少量甘油和色素。

2.油溶性香精

油溶性香精是由香精基和精制食用植物油、甘油或丙二醇调合而成。

3.乳化香精

乳化香精是由香精基、乳化剂、稳定剂和蒸馏水调合而成。

外观为白色乳浊状液体且带粘稠性,在水中能迅速分散使溶液呈乳浊状态。

PageNo.60

4.粉末香精

粉末香精是由香精基、赋形剂(糊精等)、乳化剂等调合而成。

呈粉末状,色泽可按需要确定。

PageNo.61

香精在食品中的作用

1.辅助作用

某些原来具有良好香气的物质,如茶叶、高级酒等,由于香气浓度不足,需选用与之相适应的香精来辅助其香气。

2.稳定作用

天然产品的香气往往受地区、季节、气候、土壤、栽培条件和加工技术的影响而不稳定,香精则是按一定配方进行调合生产的,其香气基本上能达到每批都稳定的产品,加香之后,可以对天然产品的香气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

3.校味作用

掩盖某些不受欢迎的期望,突出人们喜欢的香气。

PageNo.62

4.赋香作用

某些产品本身没有香气,如硬糖、汽水等,可以通过选用一定香型的香精,使产品产生一定香气。

5.替代作用

某些产品直接用天然品作为香气来源有困难时(如原料不足,成本过高,生产工艺困难等),可采用相应香精代替或部分代替。

如果汁、果味型汽水常用果香型香精来代替天然果汁.

PageNo.63

四、二氧化碳

五、其他原料

PageNo.1

第二节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是含二氧化碳的软饮料。

果汁型:

原果汁含量大于2.5%

果味型:

原果汁含量小于2.5%

可乐型:

有色(焦糖色素)、无色

低热量型:

不高于75J/100ml

其他型:

以非果香型食用香精赋香,或含有其他香型的植物油提取物

预调式一次灌装法工艺

原水→水处理→脱气

砂糖→溶解→过滤→杀菌→原糖浆→果味糖浆→饮料混合

酸味剂、香料、色素

成品←检验←封罐←灌装←碳酸化

容器→清洗→消毒→检验

一次灌装法是将糖浆和水用定量混合机按一定比例连续混合,再充入二氧化碳,然后一次灌装入容器中。

又称为预调式灌装法、成品灌装法或前混合(premix)法。

含气量易于控制

糖浆与水的比例易于准确控制,即使容器改变也不需要改变配比,产品质量均一

一次灌装不易产生泡沫喷涌

调和机价格低

缺点

不适应灌装含果肉汽水,否则易堵塞混合机喷嘴影响生产

需二级配料罐,并且如果当时用不完很容易变质

现调式二次灌装法工艺

饮用水→水处理→冷却→气水混合←CO2

糖浆→调配→冷却→灌浆→灌水→密封→混匀→检验

↗↓

容器→清洗→检验成品

二次灌装法是先将调味糖浆定量注入容器中,然后加入碳酸水至规定量,密封后再混合均匀。

又称为现调式灌装法、预加糖浆法或后混合(postmix)法

优点

加料机结构简单,灌装时糖浆与水各成系统,便于分别清洗,分别控制微生物;

灌装时灌装机漏液仅损失水而不损失糖浆;

含果肉果汁饮料也可以顺利灌装;

碳酸水与糖浆温度不一致,在灌水时易产生大量泡沫涌出,降低含气量,同时影响操作;

仅在水中含有气体,糖浆中不含气体,因此要求水中含气量远高于成品要求的含气量;

容器改变后必须调整加料量,且容器规格不一时产品质量不稳定

要求加糖浆量一定,太小时则浓度太高不利于设备工作,太多时加水量过低含气量易不足,一般30~50ml。

一、糖浆的制备

原糖浆:

是指把定量的砂糖,加入定量的水溶解,制得的具有一定浓度的糖液。

1.糖浆制备方法

连续式和间歇式(冷溶法与热溶法)

间歇式:

冷溶法

将糖直接加入水中,在室温下进行搅拌使其溶解的方法,称为冷溶法。

优缺点:

采用冷溶法生产糖浆,可省去加热和冷却的过程,减少费用。

但溶解时间长,设备容积大,利用率差,而且必须具有非常严格的卫生控制措施。

这种方法适合于采用优质砂糖生产短期内饮用的饮料的糖浆,浓度一般配成45~65°

Bx,如要存放一天,必须配成65°

Bx。

热溶法

热溶法有热水溶解和蒸汽加热之分。

热水溶解法是在搅拌下将糖逐步加人到50-55℃的热水中溶解,然后过滤除去化糖时出现的粗大杂质,滤液经90℃杀菌后冷却至39℃,经过精滤得到纯净的原糖浆。

蒸汽加热法是将蒸汽直接通入溶糖罐内,在搅拌下使糖溶解,溶解速度快,并可起到杀菌效果,但会带入冷凝水,影响原糖浆浓度;

以蒸汽加热夹层锅溶糖容易产生粘结。

连续式:

指糖和水从供给到溶解、杀菌、浓度控制和糖液冷却均连续进行。

生产效率高,全封闭,全自动操作,糖液质量好,浓度差异小,但设备投资大。

计量→混合→热溶解→脱气、过滤→糖度调整→杀菌、冷却→原糖浆

溶液温度高,糖的溶解度大:

100℃糖的溶解度83%,0℃时糖的溶解度约64%,有19%糖不溶解而析出。

这也是一般制备糖浆浓度为65%的依据。

2.糖浆浓度的测定

我国饮料行业用的糖浆浓度单位有三种:

白利度(糖锤度,Brix,°

Bx):

即重量百分比浓度。

白利度随温度而变化,在分析化验时统一校正至20℃以便比较。

波美度(BAUMEB’e)

比重(相对密度)

糖浆浓度的换算

白利度=波美度×

1.8

15℃的比重(相对密度)=144.3/(144.3-B’e)

3.糖浆的过滤与净化

糖浆过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