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19530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Word格式.docx

《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Word格式.docx

五是拓展提升。

宁达中学的教育魅力

转自中国教师报本报记者李炳亭

江西武宁私立宁达中学就坐落在武宁县“庐山西海”湖畔。

这所办学仅有短短七年的学校,最初被人戏称为一所“捡‘破烂’的学校”,如今已成为当地“学生转入率”最高,办学质量最好的学校,中考成绩连续五年蝉联武宁县所有23所初中学校第一名。

2007年,其普通高中录取率近100%,重点高中升学率更是远远超过全县18.4%平均值,达到56.60%。

生根在教育并不发达地区、偏居赣西北一隅的宁达能够“成功”,不能不启发我们对时下教育一些别样的思考和反省:

如何有效地转化“问题学生”?

如何创设出学校真正的“办学特色”?

如何在教育的薄弱地区创办出一所名副其实的“优质学校”?

且让我们走进宁达——

把“问题学生”当作“生病的孩子”

宁达中学创办于2001年,最初只招收了6个班,全校学生总共300多人。

其中初一有个班54人,仅“留级生”就有29人;

初二招收了102名学生,全部是留级生或者毕业后回过头来的“倒读生”。

那时担任初二班主任的刘小武老师说,学生中有“打、砸、抢”经历的不在少数,至于学生有“网瘾”或者习惯于“寻衅滋事”的,就更普遍了。

否则,谁会把孩子送进刚刚创办的一所民办学校?

教导主任杨小平老师回忆说,那时一不留神,几个孩子就带了50元钱跑到百里之遥的九江市,满大街瞎转悠。

家里这个急呀,你说到哪里去找?

陈正芳老师说,也真是希奇,每次要组织考试,全班准有四五个孩子“抽风”(医生诊断为癔症),呼啦啦躺下一片,我们只得背起来往医院赶。

有些女老师身高不到1米6,背起超过1米7的半大小子,到医院都累得瘫成泥了。

余张林老师举例说,按照社会的说法,这些学生都是“带病”的。

有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由于缺乏良好的养成教育,也沾染了很多不良习惯。

有个女生整天零食不离嘴,嘴巴都感染得肿胀外翻了,可依然坚“食”不辍。

某一天余老师去家访,才知道孩子家贫如洗,年迈的祖父母溺爱孩子,经常瞒着孩子的父母偷偷借钱来满足她。

李玉琳老师班里有个“活宝”,喜欢舞枪弄棒,每次上课铃响,他都门神一样立在教室门口,手持棍子阻止同学进入教室。

好不轻易坐到座位上了,他又一会儿惹惹这个,一会儿戳戳那个,常搅得全班“狼烟四起”。

严茂华老师班里有个学生喜欢睡懒觉,每次不到中午不起床。

白天睡够了,晚上就精神抖擞,深更半夜站在寝室里嗷嚎,吵得整个宿舍楼炸了营一般。

家长找到严老师,说只要让孩子顺顺当当呆三年,不杀人,不入牢,就烧高香了。

宁达中学校长张项理回忆说,有个学生“三进”宁达,曾经公然持刀砍人。

某次老师上课,面对嘈杂不休的学生,老师敲着桌子喊“同学们,静一静”。

该生冲上讲台,推开老师咆哮道:

嚷什么嚷,不想上就滚出去!

为了转化这名学生,学校是绞尽脑汁,可他照样好一阵歹一阵。

张项理感慨道,想转化一个“问题学生”,真的好难!

但就是这名学生,中考考上了重点中学,三年后考上了广州体育学院。

  记者了解到,武宁地处江西西北,近年来因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致使“留守儿童”现象严重。

仅以宁达这几年的招生情况来看,留守学生就超过60%。

很多家长一年难得回乡一次,有些甚至数年都不回来。

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大多数跟随年迈的祖父母或者外公外婆,在家庭中缺乏教育引导,再加上这个年龄的孩子逆反情绪较重,在以考试分数为重要评价标准的风气下,他们渐渐丧失了学习爱好,走向“反叛”。

宁达老师的口头禅是,把“问题学生”当作自己“生病的孩子”。

记者曾反复追问宁达的老师们,为什么要接受屡教不改的“问题学生”。

他们回答最多的是:

既然家长还把孩子送来,表明家长没放弃,只要家长不放弃,我们就没有理由抛弃!

张项理对记者介绍,创办之初的宁达没有竞争力也是事实,“我们只能招别人不要的学生”。

正是在这些别人不要的所谓“问题学生”身上,他们才感觉到了教育者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宁达的执行校长乐明福在分析了“问题学生”产生的根源后,坚定地说,他们最明显的特征是“反叛”!

其实“反叛”是另一种形式的“控诉”。

今天的教育必须有“出息”,要变“问题生”为“优秀人”,教育才能功在千秋!

张项理说,有人对宁达的做法不理解,甚至讥讽我们是“捡‘破烂’的学校”,这样的说法让我们为孩子们心疼。

把“问题学生”推到社会上去,我们会“睡不着觉”!

就是针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我们才实实在在地提出了“为了一切孩子的发展”的理念。

  而现在走进宁达大门,第一眼看到的标语就是“只针对少数学生的教育无疑是对大多数学生的犯罪”。

一所会“化人”的学校:

点亮心底那盏灯

有人曾怀疑宁达的中考成绩有“猫腻”,张项理说,笑话,靠弄虚作假取得的“成绩”是走不远的。

后来,武宁县的中考由县教育局指派外校教师监考,宁达照样“一枝独秀”。

宁达为了追求真实的成绩,连学校组织的统考都是打破班级,一座一椅混编考。

张项理说,我们这样做是有目的的,就是以考风带动学风,以学风改变作风,以作风促进教风的转变。

刘小武老师所带的那届102个初二“留级和倒读生”,在次年中考时,竟然有63人升入县一中,19人进入重点班,重点高中录取率达到了18.63%,超过全县平均值一倍多。

这成绩一下子轰动了武宁,也让宁达有了善于改造“顽石”和“变‘废’为宝”的美誉。

当年的招生出人意料地火暴了。

“善其事”首先要“利其器”,在宁达,爱是一切的基础。

教导主任杨小平对记者说:

“你不知道,我们可是既当老师又当保姆呀。

”为了守住那些半夜不睡觉的孩子,宁达的老师几乎个个搬进学生宿舍楼里“陪睡”,个别住校老师还让非常调皮的家伙住进家里。

对于那些有不良生活习惯的学生,老师手把手一点点教他们。

陈正芳老师说,有个女生邋遢得要命,连衣服都不会洗。

她就先动手帮她洗,然后再盯着她洗,一次,两次,第三次她才学会。

一个叫舒怀的学生在打篮球时摔断了胳膊。

杨老师不仅自己为他补课,还发动学生天天去给他补课,整个暑假从没间断。

原来不爱学习的舒怀因为感动而发生了变化,后来升入了重点高中。

前文提到的“50元钱闯九江”的那几个学生,被老师找回来后,学校并没对他们进行简单批评,而是引导他们专心体会这几天的艰难经历。

一个学生声泪俱下地对全校同学讲:

“当我们饥肠辘辘时,想去餐馆打工,老板说你们连初中都没读完,我们是不使用文盲的。

这件事告诉我,要想将来生活得好,从现在开始就要刻苦学习。

张项理说,要改变一个问题孩子,首先就要平等对待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爱他们。

当然仅仅有爱是不够的,要害是点燃他们的成长愿望。

宁达很多教室里都有一张专门用来和家长联系的电话卡。

当某个学生“出彩”的时候,老师、班干甚至任何同学都可以拨通该生家长的电话,随时向家长报告“喜讯”。

刘小武老师说,“留级生”和“倒读生”也是资源。

他先是帮助“留级生”找“亮点”,对那些程度略好的孩子,鼓励他们做学科带头人,带动程度较差的学生进步;

等一部分孩子迎头赶上时,他又利用赶上来的孩子促进曾经的“学科带头人”,这样就在全班形成了良好的学业竞争。

有个叫胡飞雪的学生喜欢写日记,杨老师发现她的这点优点,就鼓励她把自以为最出色的篇章在全班大声读出来。

孩子们的好胜心被激发出来了,胡飞雪引领了全班的“写风”,孩子们踊跃把自己的作品“发表”在宿舍和班里的墙壁上。

“写风”又带动了“读风”,“读风”带动了“演风”,孩子们每个学期都表演一场话剧,如《皇帝的新装》、《石壕吏》等,而胡飞雪后来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李玉琳老师每接一个班,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问题生”分析“问题”,“降低要求”,“约法三章”:

能否一星期上课举一次手?

能否一学期参加一次运动会?

然后观察并激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并把这样的进步郑重记录在学生的“成长档案”里,以此唤醒“问题生”的成就感。

汪礼金老师班里有个学生叫陈健,该生既不善于学习,也不善于表达,遇事往往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

汪老师帮助他制定的第一个目标就是:

不与同学打架。

然后汪老师又借助一次主题班会,让全班同学帮助其分析打架的原因,原来是因为平时与同学沟通不畅所致。

陈健从此在座位上写下这样的警示条:

1.不轻易生气;

2.生气时走开;

3.别人惹火了我,我也要克制;

4.即便克制不住也不要动手。

可陈健还是打了两次架。

汪老师说,你一年才打了两次,这进步简直惊人。

对待“问题学生”,宁达老师总是抱着这样的信条,即便再错也没关系,要正视学生取得的进步,宽容对待学生身上的“问题”;

等他们一点点超越了“问题”,再一步步调整“要求”,引导学生走向远大的目标。

如今的陈健,一年也难得再打一次架,因为全班同学都成了他的好朋友。

而在周勇老师的班里,则是鼓励孩子们敢于负责,人人“授衔”,事事可为。

他笑着对记者说,有一次实在没法再设置“干部”职位了,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负责清理教室天花板上的灰尘吧。

在周勇的教室里,每一扇窗子、每一块玻璃都有专人负责,这样的“改革”让每一个学生都懂得了“责任”!

陈正芳班里曾有过一个“刀枪不入”的学生,他的父亲高度近视,身体羸弱,正好在宁达食堂里做校工。

某一天清晨,陈老师特意早早叫起了这个孩子,领着他透过食堂的玻璃“观摩”他父亲劳作的场景。

这个孩子一下怔住了,那一刻他泪流满面,从此开始变得懂事了。

黎小黄老师班里有个叫江涛的同学,曾经是闻名的“打架王”。

可在一次篮球赛时,为了班级荣誉,他手腕骨折都坚持不下“火线”。

黎老师冲进球场抱着他,这个孩子满怀歉疚地对黎小黄说:

对不起了,老师。

黎老师再也抑制不住,抱着江涛落泪了……

营造一个育人的“场”:

从“知”到“行”

宁达每年的新生入学,先要过“入学关”,大到开展军训、班规、校规、舍规教育,小到教孩子怎样钉扣子、叠被子,甚至刷牙、洗脸、摆放衣服。

当过兵的张项理说,千万别小看了叠被子,没有那样的“豆腐块”,就没有部队的钢铁军魂。

在张项理看来,学生在学校里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形成优秀的品质、好的生活习惯,这些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

但遗憾的是,有些学生在宁达“浪子回头”,升入高中却又开始出现“反弹”,有些甚至被迫选择了中途辍学。

很多老师对记者提及这个敏感话题。

他们说,这样的悲剧让他们痛心不已。

华绍聪老师说,假如真的对孩子负责,让孩子们健康地度过初中和高中,就要加强对学生的自我治理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保证孩子“永不掉队”。

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宁达在强化“规范教育”的基础上,围绕“自我治理”,鼓励孩子制定自己的“班规”和“舍规”。

因为既然是营建一个暖和团结的“家”,那班规就是“家规”,每个学生都是“家庭成员”。

订家规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激励,是教给孩子一个支撑一生的东西。

教研处副主任陈家发认为,这是防患于未然,即便孩子们走出了宁达的校门,他还能记得有一种东西在“劝诫着他”。

  学校对“班规”和“舍规”有统一要求,即不说空话、假话、套话和大话,从细节和常识入手,立足“行动”和生活细则。

这里的每一间宿舍都有舍名。

如“梦雅居”的《寝室规章制度》规定:

1.熄灯铃声响过后,不答应吃零食;

2.熄灯铃声响过后,不答应聊天说话;

3.晚上不答应打电筒在被窝里看书;

4.洗漱期间,聊天要小声,不答应大声喧哗。

5.垃圾桶必须套上垃圾袋;

6.不能早起吵醒别人……

  《班级治理制度》规定:

1.上课不准做小动作,不准讲闲话;

2.不准在别人思考时打搅别人,扰乱别人的思维;

3.课上不准转笔、转书;

不准传纸条、打手势;

4.积极发言,认真参与,如不积极参加小组活动而遭受组长惩罚,不得有怨言;

5.要按时完成作业,课间不得私自离开座位……

  宁达的教室和宿舍都有专属的“自留地”,学生在墙上写写画画,既可以针对自己的“小习惯”做自我警示,也可以抒发“豪情”。

这就涉及另一种功能——把“目标”说出来,便于接受全班同学的监督。

胡倩在“自留地”这样“剖析”自己:

1.上课爱说话;

2.不愿复习功课,片面以为努力复习而考试没考,就“吃亏”了;

3.说话不算数。

她用座右铭激励自己:

“一旦选择了梦想,就要“永不放弃!

  刘邱林喜欢开玩笑,又总是“健忘”,于是他在“警示录”里提醒自己:

1.不要古里古怪;

2.不要老开玩笑;

3.不要老忘事情;

4.一定记得不丢亲人的脸。

他给自己定了下次考试的目标:

数学95分、历史80分、英语95分、政治90分、语文80分……

  宁达的餐桌文化直击偏食和挑食的不良饮食习惯。

就餐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轮流把饭菜分发到餐盒里,800个孩子就餐,餐厅鸦雀无声。

宁达每月都开展一次“德育主题活动”。

比如“吃苦、争气、明耻”主题月,除了突出“主题”外,还追求活动的最大“价值化”。

他们发动学生签名争做“吃苦、争气、明耻”标兵,还让学生走出校门,利用武宁山地较多的特点,设计“长征路”,并在每一处“历史拐点”,设置相关的知识竞赛,唯有到达终点的学生才有资格入选“优秀长征手”。

  他们还搞“模拟审判法庭”,在学生中开展普法教育;

开展“弘扬道德新风尚,争做合格小公民”教育。

宁达教学楼的每一层走廊都设置“个性展示园”、“课间加油站”,宿舍楼外有50面“文化墙”,校园竖立了“行知牌”,20多处“谈心圆桌”遍布校内林荫道,等等。

把竞争引入班级,做最好的自己

杨小平老师的经验是“一对一竞争”。

宁达每个学生一进校,经过一个月的摸底后,就确定了各自的“竞争对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确立“小组竞争对手”。

杨小平说,竞争不是片面定位于一个“争”,更主要是落脚在“共同发展”。

比如让写字差的学生把字写在竞争对手的本子上,以此“逼迫”自己练好字,让作文好的学生把作文写在竞争对手本子上,以此“刺激”对手发奋追赶。

  不仅如此,还有“两个班委”运营机制的实验。

李玉琳是宁达最早尝试这个机制的老师。

  她通常会在学生入校一个月后,将他们分成“对抗力”相对均衡的AB两班。

每个班的掌门人都叫“班主任”,每个班主任独立领导一个班委,每个班委再细分成若干个小组,两个班主任和各自的一套班委都统一归大班长和大班委领导。

李玉琳把治理权下放之后,基本上成了甩手掌柜。

她说,这样做是让竞争渗透到日常表现中,让机制体现在每一张桌面和每一次发言里。

为了“出彩”,AB班竞相亮出各自“绝活”。

A班搞的是“生活能手评选”,B    班便瞄准“生活博士”下手,他们比谁的作业卷面最漂亮,也比谁的桌面更整洁;

他们比“月评好班”,也评“学科大王”;

他们比每月“班级之最”,也比“每周之星”。

  学习星、守纪星、进步星、卫生星……感恩演讲比赛、文明寝室竞赛、英雄班级命名、“雷锋班”评选竞赛……各种竞赛和活动如雨后春笋,在宁达展新吐翠。

  为了强化对班级干部的监督,他们开展对干部的“小组评议”,对表现不达标的“领导”,叫大班长“处理”,除极其非常情况外,一般不需要李玉琳出面。

周勇老师搞的是AB角班长“周轮流执政制”,AB两角分别由一男一女轮流担任,他们都从竞聘中产生。

  每个学期,竞聘人都要一个个站在全班面前发表演讲,然后在教室外等待全班“公投”表决。

那些幸运当选的,先有一个月的“试用期”,满足支持度达到80%才有资格担任A或B班的班长。

每个班长轮流值周,每个周末要面对全体同学“述职”。

  为了突出治理特色,调动班委们的积极性,有的班长进行“权力下放”,尝试“行政片区责任治理”,把教室划分为几个“行政区域”,设立“行政长”,把治理区域具体化。

有的班长则设立“金点子”奖,广泛征集“民间聪明”,听取民众意见和建议。

  天天下午放学后,宁达很多班级都要举办一场例行的“夕会”,夕会由班长主持,除了总结本班的整体工作得失,还要进行小组集体“当日反思”,最后是帮助个别问题同学找亮点的“长进会”。

  当然“兵带兵”、“兵管兵”也难免有出格的时候,李玉琳就曾发现这样的现象。

某些班干部对“问题学生”缺乏足够的耐性,揪住他们反复出现的问题予以惩罚,比如对在班上吵闹而破坏纪律的同学,扭住了下跪。

对此,李玉琳非常召集全班学生展开讨论。

有些学生痛斥那些影响班级形象的行为,阐述“矫枉”必须“过正”,“乱世”需用“重典”的道理。

但李玉琳引导说,假如惩戒以伤害同学的尊严为代价,那这样的惩戒就是暴政;

班级应该是“家”,而家庭就需要真正的暖和,携手进步、共同发展应该是大家的目标。

为此,班里又修订了“宪法”,对“问题学生”的转化做了具体的分工,谁负责叫醒喜欢睡懒觉的同学,谁负责对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同学进行“督导”……变惩戒为服务,比谁对同学提供的服务质量高,而且记录在班级墙壁上的“功臣榜”和“荣誉墙”里。

而“班级教训栏”则是结合学校常规检查扣分的情况,引导大家为了集体的荣誉,督促改进,共同提高。

  宁达的“课代表”同样要在竞争中产生。

担任课代表除了要做好任课老师的“助理”外,还要负责全班同学的作业审查,当然最大的责任来自对学力较低同学的“帮扶”。

  竞争唤醒了学生的责任,激发了上进心和荣誉感;

竞争促进了全体学生的提升,让大多数学生开始追求自身的改变和自我完善;

竞争为宁达的学校治理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尊重是做人的前提,评价权“回归”学生

宁达一直坚持这样的教育观:

要唤醒一颗沉睡的心灵,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尊重,一个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未必懂得自尊。

宁达认为,假如大而化之地要求学生在各种情况下都表现好,管好自己,而不让他们明白具体该怎么做,那是不现实的。

  汪礼金老师首先想到的是让学生懂得“孝道”。

  他发动孩子们制定了一个《班级孝道制度》,并把学生周末返家的那天定为“孝道日”。

他教给了孩子具体“行孝”的方法:

进门先问候,出门说再见,外出打招呼,按时回家;

帮家人拿拖鞋、倒茶、捶背揉肩,自己床自己铺,自己衣服自己洗,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大人问话积极响应,主动汇报学习和生活情况,主动与家庭成员交流……

  他们还布置“爸爸妈妈谢谢您”、“我想对您说”两个“感恩作业”,并通过“家校反馈本”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要求家长将学生在“孝道日”的表现情况写在本子上由学生带回学校。

  通过孝道教育,孩子们开始体会到父母的爱。

王峰对记者说,以前总对父母不理解,甚至恨他们为什么要抛下自己出去打工。

现在才明白了他们是多么不易,他们在人生地不熟的外乡,却从来不说吃了多少苦,睡过多少次地下室,遭受过多少次白眼……说着说着,王峰流泪了。

  记者在学校遇见了谌昌耀的奶奶。

老人说,以前在小学,我租房子陪他读书都管不住他。

现在孩子可心疼奶奶了,每次来学校看他,都打了饭先让我吃,像变了个人似的。

  除了要学生尊重父母的愿望,尊重父母的劳动外,还要尊重父母的人格。

宁达每学期都评选“孝顺少年”,让学生记住父母的生日,除了打电话祝贺,还要亲手给父母自制一件小礼物。

  同时,学校还开展“学会尊师”活动,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尊师行为:

见面主动大声问好,老师走进教室主动起立问好,上课遵守纪律,书写字迹清楚,下课时主动为老师开门,让老师先出去,关心教师的健康。

  宁达对学生的自尊教育建立在充分对学生表达信任的“21条自评系统”上:

1.鼓励学生大胆自查自身的不足,并制定改进计划,贴在桌面上;

2.为自己写“成长档案”,记录自己的点滴成长;

……

  把评价权交给学生,宁达推行“学生评价班干”,班干信任度低于80%的,要积极改进,改进不好的要“引咎辞职”;

推行“学生评价教师”,教师满足度低于80%的必须反思自己,取消当年的“评先”资格。

  宁达这些年的校园活动治理,全部交由学生组织和评价,学校的重大活动都由学生策划、组织和实施,学生们围绕“养成”和“作风”,成立了“校风督查队”,就寝、就餐、两操、卫生等日常工作全部由学生自己治理。

宁达的教师只是宁达教育的“设计师”,乐明福执行校长如是说。

课堂紧扣一个“还”字,高效课堂是要害

“成败在课堂”,这是张项理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早在办学之初,宁达就提出来“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的课堂理念,但怎样“还”是一直困扰他们的难题。

  张项理一边鼓励老师们积极探索,一边遍访名校取经。

听说山东有个杜郎口,他立马开车带人就去了;

听说江苏灌南县有所学校学杜郎口成绩卓然,他又从杜郎口直奔灌南;

到了灌南又听说南京有所东庐中学,课改很有特色,他又直奔南京……一趟下来,他跑了4000多公里。

  张项理说,要提高办学质量,就必须在“高效课堂”上做足文章,唯有“课堂”优质,才能真正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模式里“解救”出来,才能“把时间还给学生”,才能体现出宁达的办学宗旨。

为了借鉴杜郎口的教学模式,他给全校教师人手一本《杜郎口旋风》,并亲自邀请杜郎口的老师去学校上指导课。

围绕着那个“还”字,结合着自己学校的实践探索,宁达的“高效课堂模式”终于有了雏形。

  宁达的45分钟课堂划分为三个模块:

  宁达的课堂三模块大致按照时间划分为:

  以小组学习为基本合作单位,每间教室分为九个小组。

组长是学习的带头人,也是“教师助理”,负责指导并解决本组其他同学的学习问题。

宁达的预习课围绕的学校目标叫“课堂指南”,课堂指南主要有五部分构成:

教师上课前,把“课堂指南”发放给每个学生,然后让组长带领组员“预习”。

预习的过程先以自学为主,碰到障碍时,组员之间开展合作探究。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退居幕后,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协助者,起到的是点拨、启发、引导作用,而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

教师参与学生知识的形成、归纳和总结,而不是把“标准答案”告诉学生。

  宁达的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注重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他们的展示课就是“还”这个教学理念的充分体现。

教师鼓励学生把“得到”的东西大声“说”出来,或者在黑板上“写”出来。

而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宁达还注重“分层”,设置不同的“教学要求”,从而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到课堂学习的快乐。

  宁达的展示环节,不仅是把时间还给学生,也是把个性和尊严还给学生,把质疑的权利和知识的迁移能力还给学生。

  宁达的课堂不是简单的一个“还”字,他们通过课堂开放这样的形式,注重落实课堂效果,这个过程叫当堂测评。

在宁达的课堂上,测评虽然只有短短的5分钟,但通过组员对组员“一对一”的形式完全可以实现。

  对于测评中发现的遗留问题,假如课上有时间,教师一般会让知识把握较好的学生帮助解决,假如时间紧张,则把“问题”留给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