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互保推进指导意见第四稿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19290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互保推进指导意见第四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全互保推进指导意见第四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全互保推进指导意见第四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全互保推进指导意见第四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全互保推进指导意见第四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互保推进指导意见第四稿Word文件下载.docx

《安全互保推进指导意见第四稿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互保推进指导意见第四稿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互保推进指导意见第四稿Word文件下载.docx

坚持与其它安全管理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各级在策划、布置工作时,应注意工作的高效性。

因此,推进安全互保制要注意与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相结合。

如:

与安全确认制、危险预知训练活动、标准化竞赛、违章违制档案管理等工作有机结合。

原则二:

坚持“正激励”为主的奖惩原则。

推进安全互保制应当以职工自愿参与为保障条件,但自愿绝不代表自由,需因势利导地开展工作,其关键在于“奖惩机制”的运用。

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各级管理人员需要客观细致地分析现场人员的行为表现,一方面对于作业过程中严格按标准操作,能相互提醒、帮助的互保对子给予同奖;

另一方面需合理界定互保对子之间的连带责任关系,对于过程中对作业伙伴“漠不关心”的人员给予合理公正的连带考核,力求做到“奖的公平合理、惩的心服口服”。

在推进过程中,关于安全互保连带惩戒手段的运用要慎重,要加强正面引导,大力弘扬安全道德文化,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倡导互帮互助光荣、见危不救可耻的理念。

连带考核形式要不限于经济考核,其形式可多种多样,有待各单位拓展策划,酌情运用。

原则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安全互保作为人员行为控制的辅助手段,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要结合现场人员作业类型、作业方式、作业特点、劳动组织以及员工能力素质等因素,对安全互保精心策划、宁缺勿滥,绝不牵强附会,追求表面文章,切忌搞“一刀切”,务求实效。

四、安全互保的推进流程

安全互保工作应当遵循PDCA管理流程,必须构成闭环管理体系。

因此,在推进安全互保时应明确一套较为有效的管理程序,总结近年来的管理经验,建议各单位在实际工作中遵循如下程序(见下图),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予以补充、完善、优化。

 

五、安全互保推进工作的阶段性特征自我诊断

鉴于目前各单位关于此项工作的推进程度不同,推进单位可以对照以下安全互保推进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即通过人员行为及其管理在相应阶段的特征描述,对本单位安全互保工作的阶段性推进程度进行自我诊断界定,然后,根据单位自身实际特点,合理制定本单位推进管理方案,通过有效实施及持续改进,尽快达到此项工作的最终目标。

当前公司倡导推进的48项安全重点工作中,“安全互保制”被定位于安全文化范畴,由于安全文化建设与员工安全行为状态关系紧密,因此,员工安全行为状态成为衡量“安全互保制”落实优劣与否的关键指标,人员安全行为状态的阶段性特征也成为衡量界定“安全互保制”各阶段发展演变趋势的主要标志。

如上图所示,我们比照人员安全行为状态的优化程度,把推行“安全互保制”工作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

理念导入阶段、强化提升阶段、优化巩固阶段、常态固化阶段。

下面就上述安全互保制的阶段性推进发展过程,参照杜邦企业安全文化之员工安全行为模型,对应各阶段的人员安全行为特征及管理特征作如下阐述:

第一阶段,理念导入期阶段的特征:

(1)单位组织内部对安全互保管理缺乏策划,其日常管理痕迹不清晰,管理过程粗放。

  (2)部分管理人员对安全互保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推进相关工作的主动性较差,只有安全人员唱“独角戏”,其它人员缺乏主动参与。

(3)岗位职工对安全互保的认识程度不够,且对违章行为的危害缺乏认识,对他人习惯性违章见惯不惯,漠然处之,职工的安全互保意识较为薄弱,现场习惯性违章较为普遍。

第二阶段,强化提升期阶段的特征:

(1)单位组织内部能够对安全互保工作进行策划,建立了相关管理方案和奖惩机制。

虽有实际管理载体,但在闭环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2)管理人员对安全互保重要性的认识有所加强,各级管理人员能积极参与安全互保工作,管理痕迹明显。

各级能主动对安全互保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严格执行奖惩机制。

(3)单位安全互保范围能够将本单位职工以及相关方人员全部覆盖。

由于相关监督检查工作的加强,以及安全互保奖惩机制的严格落实,现场习惯性违章行为大幅减少。

但观察员工安全行为,其主要是由于担心被考核而被动参与安全互保,所以,制止他人违章的频次相对较低。

第三阶段,优化巩固期阶段的特征:

(1)单位能够针对安全互保推进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完善工作机制,持续有效地指导相关工作的落实,管理效果显著,安全互保工作得到持续改进。

(2)安全互保已成为管理共识,各级已形成合力持续推进,强制性的监督检查逐渐被高效的管理行为所代替,安全互保的工作重点主要以改进优化为主,奖惩机制只适用于极个别的组织和个人。

(3)安全互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员工安全互保意识较高,并将安全互保的行为表现作为个人价值的一种体现,能够积极主动地制止他人的违章行为,且违章人员能够欣然接受别人的纠正和帮助。

习惯性违章基本得到控制,人员违章行为只是极个别现象。

  第四阶段,常态固化期阶段。

此时,安全互保制将最终“消亡”,企业安全文化深得人心,安全已融入企业组织内部的每个角落。

安全为生产,生产讲安全,员工的安全互保行为以常态化状态存在,互保工作不需要管理层特别关注。

表现出的安全行为特征为:

  (1)帮助别人遵守--员工不但自己自觉遵守而且帮助别人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

  (2)留心他人--员工在工作中不但观察自己岗位上而且留心他人岗位上的不安全行为和条件。

  (3)团队贡献--员工将自己的安全知识和经验分享给其他同事。

  (4)关注他人--关心其他员工,关注其他员工的异常情绪变化,提醒安全操作。

(5)集体荣誉--团队成员有安全绩效荣辱感,成员将安全作为一项集体荣誉。

(6)现场效果--现场人员行为控制水平实现明显提升,有效杜绝了现场习惯性违章行为。

综上所述,安全互保制的发展过程是员工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行为逐步规范的过程,也是安全管理持续进步的过程,更是企业安全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

因此,推进安全互保制有利于强化安全理念渗透和员工良好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更有利于企业安全文化的稳步提升,推进意义重大。

六、推进安全互保制的经验方法(仅供参考借鉴)

——在安全互保制推进过程中导入PDCA的管理模式,从方案策划、执行落实、检查评估、总结反馈等管理环节入手,保障了安全互保制在基层班组的推行。

其典型做法见下表:

(摘录原文)

1、安全互保的内容方面:

两人以上群体共同实施某项作业,将对有作业配合及关联的人员和彼此可以看得见的人员结成安全互保对子,根据作业内容、要求、环境,以及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技术能力和个人情绪等因素,在作业前开展危险预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安全行为和因素要求彼此间做到互相提醒、互相照顾、互相关注、互相监督、互相检查、互相保证。

2、安全互保中的职责方面:

强化对流动作业、群体作业或多工种联合作业的安全监控,不断深化和细化“安全互保”的内容和范围,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岗位安全职责落到实处。

3、互保结对子的原则方面:

只要两人以上配合作业必须形成安全互保责任共同体。

将安全互保活动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实行动态互保,即班组(项目)人员变动时要及时调整,根据工作内容和人员变动情况及时更新互保对象。

(1)能力互补:

师傅与徒弟、技术水平高的人与技术水平低的人、老工人与新工人、标兵与“愚钝”人等;

(2)性格互补:

粗心人与细心人、胆大人与胆小人、鲁莽人与谨慎人等搭配;

(3)作业内容联系互补:

交叉作业联保、能源动力联系确认等。

4、安全互保程序方面:

(1)安排工作时,班组长(项目负责人)必须明确安全互保对子、互保职责。

工作班组内部成员之间签订安全结对互保书,包括:

工作前至工作结束要互相提问工作任务、技术要点、工作中的危险点、应采取的安全措施等,互相检查工器具是否完好。

(2)工作中应互相提醒、互相关心,正确使用工器具,认真履行互保职责。

(3)工作后认真检查、验收、清理作业现场,确保工作质量和工作现场没有遗留物。

5、安全互保的信息反馈:

(1)动员、教育逐级管理者和员工,提高对开展安全互保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全体职工“四不伤害”的安全意识,持续、有效地推进安全互保工作。

(2)每一名员工都有权利和义务制止违章行为,对不听劝阻的可逐级或越级汇报。

6、安全互保推进的奖励载体:

将安全互保纳入对“红旗班组的评价”及“标兵”的重点跟踪评价活动中。

——厂级在安全互保的推进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安全互保导向性较强,人员参与热情得到激发,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见下表)

制定厂、作业区两级安全互保激励政策:

将“安全之星”评选作为针对基层班组安全管理的专项奖励载体,其中“安全互保制”作为重要的评选要素,有效地激发了基层人员的参与热情。

此外,“安全之星”的奖励方式较有特色,该奖项注重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每月获奖的基层班组不仅能得到物质奖励,而且还能接受厂长亲自颁发的“安全之星”锦旗,此举较为有效地推动了“安全互保制”在基层的开展。

结合现场人员作业的实际特点,确定了三种互保形式:

⑴固定岗位人员互保。

主要针对固定岗位,以书面形式明确相互间联系、确认、呼应等相关事项,并组织互保人员进行日常培训、演练,以正确处理突发应急事件的安全互保形式。

⑵动态互保。

主要针对日常维修、检修项目,在作业前开展危险预知的基础上,书面明确互保人员、互保事项,以确保作业安全的互保形式,其互保人员、内容较为随机、灵活。

⑶指向互保。

主要针对设备操作类岗位人员,作业过程中具有相对单一和明确的协作对象,且协作方伤害几率较高,为此“指向互保”主要在“我不伤害别人”的层面上开展。

如,起重作业过程中,天车司机与地面指挥人员的协作关系就符合“指向互保”性质,互保实施主体为“天车设备操作人员”,互保实施受体为“与之协作的地面指挥人员”。

天车作业区与不锈钢作业区在日常生产协作过程中就运用该互保方式。

地面协作人员的“直观性违章行为”作为天车设备操作人员安全互保的“禁止操作类条款”加以明确,设备操作人员只要完全落实该类条款并警示地面人员,就会有效地避免一些伤害事故的发生。

——以班组为单位,以员工为主体,确定固定的互保组对或随机互保组对,明确安全互保对子之间的责任、义务和权限,落实确认、监护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结合现场人员作业的实际特点,确定三种互保形式:

(1)单指向互保:

指有单一明确的对象,一般适用于两人或两人以上同时实施的检修、抢修作业,互保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需确定固定互保组对并签订互保协议。

(适用于电工、焊工、钳工等参与检修作业者之间的互保)

(2)多指向互保:

一般适用于操作个体通过自己的标准化操作来保证相关交叉操作人员安全的作业,需确定固定互保组对并签订互保协议。

(如,适用于车辆司机对配合人员的安全保障)

(3)无固定指向互保:

指岗位员工与随机进入本岗位从事检修、维护等作业的相关人员进行的安全互保或集中处理突发事件临时组对成员之间的安全互保。

随机检修、维护形成的互保以检修确认书为协议载体,一经鉴字,双方即形成互保组对;

应对突发事件以形成的临时作业组对为标志,作业同时,各方即形成随机互保,并签订个人互保承诺。

(该互保形式也适用于单岗操作人员对进入本岗位管理范围内人员的安全保障)

七、安全互保推进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方法:

近年来,各单位在推进安全互保工作中积极开展管理创新,尤其在针对人员思想意识、行为表现的激励及强化方面有一些典型做法,在此整理推出,希望能结合实际加以借鉴、运用。

方法一:

奖励价值“最大化”——“亲情联动效应”

方法:

用“与朋友或家人共享一餐”等形式,奖励在日常班组安全互保工作中贡献突出的人员,其他形式不限(该形式有待推行单位进一步拓展策划)。

目的:

通过这种方法让员工及其身边的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荣誉,运用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产生一定的亲情联动效应,实现奖励价值最大化。

方法二:

营造氛围“人文化”——“互保亲情联络卡”

向职工家属借力,拓宽安全互保沟通渠道,互保人员可彼此了解对方家庭情况,定期可使用《互保亲情联络卡》与互保对象的家属进行充分沟通交流,促进职工间建立真正的友谊,培养默契感和责任感。

《互保亲情联络卡》主要内容:

如,“对方行为表现”、“安全互保承诺”等(单位视具体情况自定)。

通过导入“8小时以外”人文关怀的安全文化,使安全互助的文化渗透到职工生活的方方面面,让职工感受到安全不单是处罚考核,更是一种责任,对父母、妻儿的责任;

一种人文关怀,对职工家庭幸福的关怀。

方法三:

推进信息“透明化”——“班组安全互保看板管理”

策划设计班组安全互保(表格化、图示化)可视性看板。

通过“看板”的视觉拉动效应,将班组内所有成员日常安全行为表现展示出来,增强员工的互保意识,促进互保行为的养成。

方法四:

推进方式“工具化”——“使用安全互保牌”

例如群体性作业前,班组长将两块“安全互保牌”发放到每一位参与作业的人员手中。

检修完毕后,班组长组织作业后的总结分析会(10分钟为宜),重点讲评在此次作业中人员的行为表现,同时要求每位组员将手中的“安全互保牌”投选到其它协作人员手中(作业中对自己提供帮助的人员,班组长除外),并讲明理由,班组长记录汇总后作为本班组评选“安全互保标兵”的依据。

这种方法最适合用于检修等群体性安全互保使用,让参与者自己评选身边的“安全互保标兵”,可以有效提高岗位人员的互助意识,激发互助行为。

方法五:

激励政策“有形化”——“安全互保奖”

以班组为基本推进单元,以月为兑现周期,厂级或作业区投入一定数额的基金作为基数(单位统筹一部分),同时,愿意参与此项活动的人员分别交纳一定的参与基金(个人岗薪部分),以此建立保底的“安全互保基金”,然后根据参与安全互保人员的执行情况(分为A、B、C、D四类),按约定规则进行兑现。

逐步建立有形激励政策,提升人员参与安全互保的积极性。

概念解释:

A类人员:

月内能保证自己不违章,而且其互保对子也不违章。

同时,还能够保证互保对子以外的人员不违章(得到“安全互保牌”最多的人员)

B类人员:

C类人员:

月内能保证自己不违章,但其互保对子有违章。

D类人员:

月内互保对子均有违章。

实施优先比例兑现权:

即按照上述A、B、C、D先后次序比例兑现的权利。

1、要保证安全互保活动的保底基金数(基数+参与人员数量×

50)/每月

2、每月兑现时应按照A、B、C、D先后次序兑现。

3、A类人员(两人)当月可享受一定比例的优先兑现分配权。

依次按一定比例兑现。

注意:

1、不愿意参加安全互保的人员(能参加不参加)没有资格享受单位统筹部分的奖励。

2、对于不能参加安全互保的人员(单岗人员)要给予一定的考虑,建议设立“自我约束奖”,强化此类岗位作业人员的“慎独”意识。

3、上述激励政策除“薪酬激励”外,同时还应考虑与“评先评优”挂钩。

八、基层在推进安全互保过程中的管理技巧和方法:

1、推行“三负责”制——“三负责”制管理的内容是:

从文化精神的层面激励情感、从制度的层面明确“三负责”,即向职工负责、向家人负责、向自己负责。

采用这种管理方法的目的是通过学习规程、制度,明确责任、落实“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激发各级安全生产的责任心与责任感。

其关键问题是细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将责任落实到位。

2、使用第三方对现场人员行为进行评估检查。

该管理方法来源于肯德基(“用特别顾客监督分店”——美国肯德基国际公司的子公司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达9900多个。

然而,肯德基国际公司在万里之外,又怎么能相信他的下属能循规蹈矩呢?

一次,上海肯德基有限公司收到了3份总公司寄来的鉴定书,对他们外滩快餐厅的工作质量打出了3次鉴定评分,分别为83、85、88分。

公司中外方经理都为之瞠目结舌,这三个分数是怎么评定的?

原来,肯德基国际公司雇佣、培训一批人,让他们佯装顾客潜入店内进行检查评分。

这些特殊顾客来无影,去无踪,这就使快餐厅经理、雇员时时感到某种压力,丝毫不敢疏忽)。

在推行安全互保过程中,测评现场人员行为表现时可以转化借鉴上述方法,如,可事前制定本单位或本班组有关人员行为的测评细则,交由与被测评对象无直接联系的且具有一定素质的人员或组织展开人员行为测评,事后出具测评报告,作为评估安全互保推进效果的条件之一。

拓展运用:

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可综合运用上述方法,依托单位现有的管理优势,将安全互保工作作为条件之一,使其有机地导入到如“星级员工”和“星级班组”等测评工作中。

3、安全互保推进过程要“以点带面”和“以面促点”。

其管理工作应抓好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每月以员工在安全互保方面的表现进行排序,按照“271”(20%优秀,70%中等,10%差)原则实施奖优罚劣,以点带面促进工作不断提升;

同时,应将好的做法和经验以面促点地推广应用,不断推进和深化互保工作。

4、班组长在推行安全互保时,如何对组员提出批评意见?

班组长在开展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一些“三违”现象提出批评,下面就有关安全批评问题提出如下原则和方法:

第一、出发点好,动机正确——批评动机必须正确,如果从成见出发,即使批评的内容正确,也往往不为组员所接受。

第二、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在实施批评之前,先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弄清问题的症结,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作出具体的分析,分出哪些是主观因素,哪些是客观因素,然后再进行批评,使对方心服口服,一定要抓住对方错误的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

第三、分清场合,抓住良机——批评的场合非常重要,一般不要当众批评,否则会伤其自尊。

需要当面或在公开场合进行的批评,必须事先做好对方的工作,或事后作适当的沟通。

对于安全工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或习惯性错误,要及时对当事人提出批评,这样可避免问题复杂化,使当事人记忆深刻,便于其改正。

同时要处理好“时间”问题,能及时提出来的要及时提出来,不宜立即提出来的,可先“挂起来”作“冷处理”,这样便于对方接受。

第四、区别对象,选择方式——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性格,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

对脾气暴躁,性格内向,好钻牛角尖,爱发牢骚的人,宜采取商讨式批评;

对性格直爽,坦率开朗、知错就改、谦逊豁达的人,宜采用一针见血式的批评;

对固执已见,自尊心、虚荣心、依赖心理、试探心理比较强的人,宜采取渐进式的批评;

对争强好胜、头脑灵活、反应敏捷,接受能力快的人,宜采用提示性批评。

第五、把握分寸,以理服人——班组长对组员的批评,有一个分寸问题,一旦批评过了头,就会适得其反。

班组长要具有宽广的胸襟,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通过真诚的理解去温暖被批评者的心灵,用爱护和体贴去换取被批评者的信任。

同时,语言要掌握分寸,“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真正富有感染力、穿透力的批评,能成为一种催人奋进的激励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