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兽医知识100问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19048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兽医知识100问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乡村兽医知识100问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乡村兽医知识100问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乡村兽医知识100问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乡村兽医知识100问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村兽医知识100问文档格式.docx

《乡村兽医知识100问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兽医知识100问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乡村兽医知识100问文档格式.docx

不需要交费。

10.申请办理乡村兽医登记需要多长时间?

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审核合格的,予以登记,并颁发乡村兽医登记证;

不合格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11.什么是乡村兽医登记证?

是国家对审核合格的乡村兽医颁发的证明。

乡村兽医登记证由农业部规定格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由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核发,载明乡村兽医姓名、从业区域、有效期等事项的证件。

12.乡村兽医登记证终身有效吗?

乡村兽医登记证有效期五年。

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三个月前申请续期。

13.乡村兽医可以跨乡镇或到城区从业吗?

不可以。

14.乡村兽医要定期接受培训吗?

乡村兽医要定期接受培训,至少每两年要接受一次培训。

15.乡村兽医的诊疗活动包括哪些?

动物阉割、普通病治疗、当地政府未列入免疫计划的动物传染病的免疫等。

16.乡村兽医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需要固定的从业场所和必要的兽医器械吗?

需要。

17.乡村兽医可以兼任村级动物防疫员吗?

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优先确定乡村兽医作为村级动物防疫员。

18.乡村兽医可以参加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吗?

国家鼓励符合条件的乡村兽医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鼓励取得执业兽医资格的人员到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

第二篇动物疫病的预防和免疫接种

19.什么是动物疫病?

我国对动物疫病采取什么防控方针?

动物疫病包括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我国对动物疫病采取“预防为主”的防控方针。

20.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有什么特点?

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并具有传染性的动物疾病,称为动物传染病。

传染病具有以下特点:

(1)有病原体,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

(2)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有免疫性,被感染的动物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

(4)可以预防,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改善饲养环境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21.传染病病程发展有什么规律?

动物传染病病程大多数情况下经过以下四个阶段,即潜伏期、前驱期、明显(发病)期和转归期(恢复期)。

22.什么是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机体内有病原体寄居、生长、繁殖,并能向体外排出的动物。

具体说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患病动物和带菌(毒)动物。

23.什么是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经过一定方式,侵入另一个易感动物所经过的途径。

传播方式是指动物传染病病原体更换宿主的方法,通常分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类

24.什么是易感动物?

对某种传染病具有感染性的动物称为易感动物。

25.防治传染病应抓好哪些环节?

防治传染病应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一是传染源;

二是传播途径;

三是易感动物。

26.什么是一类疫病?

发生一类动物疫病时应采取什么控制措施?

一类疫病是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疫病。

发生一类动物疫病时,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1)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立即派人到现场,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调查疫源,及时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施封锁。

疫区范围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施封锁,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对疫区实施封锁。

必要时,上级人民政府可以责成下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施封锁。

(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封锁、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性措施,迅速扑杀疫病。

(3)在封锁期间,禁止染疫、疑似染疫和易感染的动物、动物产品流出疫区,禁止非疫区内的易感染动物进入疫区,并根据扑灭动物疫病的需要,对出入疫区的人员、运输工具及有关物品采取消毒和其它限制性措施。

27.什么是二类疫病?

发生二类动物疫病时应采取什么控制措施?

二类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疫病。

发生二类动物疫病时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1)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接种、限制易感染的动物和动物产品及有关物品出入出等控制、扑灭措施。

28.什么是三类疫病?

发生三类动物疫病应采取什么控制措施?

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疫病。

发生三类动物疫病时,当地县级、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组织防治和净化。

29.什么叫人畜共患传染病?

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时应采取什么控制措施?

人畜共患传染病是指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人和动物的疾病。

农业部公布的主要人畜共患病包括:

牛海绵状脑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炭疽、布鲁氏菌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沙门氏菌病、牛结核病、日本血吸虫病、猪乙型脑炎、猪Ⅱ型链球菌病、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马鼻疽、野兔热、大肠杆菌病(O157:

H7)、李氏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肝片吸虫病、丝虫病、Q热、禽结核病、利什曼病。

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时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1)迅速报告疫情;

(2)尽快做出正确诊断和查清疫情来源;

(3)隔离和处理患病动物;

(4)封锁疫点、疫区;

(5)受威胁区要严格防范,防止疫病传入受威胁区;

(6)兽医和卫生部门密切协作,共同在现场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和人间疫情的处置工作;

(7)解除封锁。

30.我国农业部制定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技术规范包括哪些?

农业部制定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技术规范包括:

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猪瘟防治技术规范、新城疫防治技术规范、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牛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治技术规范、马立克氏病防治技术规范等。

31.什么是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给动物接种疫苗或免疫血清,使动物机体自身产生或被动获得对某一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抵抗力的一种手段。

根据免疫接种进行的时机不同,可将其分为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两大类。

32.免疫接种包括哪些途径和方法?

免疫接种的途径包括:

肌肉、粘膜、皮肤等。

免疫接种的方法包括:

饮水免疫法、滴鼻点眼免疫法、刺种免疫法、皮内注射免疫法、皮下注射免疫法、肌肉注射免疫法等。

33.什么叫疫苗?

如何购买、运输和保存疫苗?

疫苗是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所制成的,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1)购买。

购买的疫苗应必须当面检查,凡无瓶签或过期,或瓶子有裂纹,或瓶塞松动,或无详细说明书,或瓶内疫苗性状与说明书上所叙述的不符,均不要购买。

(2)运输。

运输前须妥善包装,防止碰破流失;

运输中严格按照疫苗保存温度要求进行运输,避免日光暴晒,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目的地。

(3)保存。

保存疫苗时,应仔细阅读疫苗使用说明书,掌握疫苗的保存要求,按照规定的保存温度进行保存;

按照疫苗的品种和有效期分类存放;

建立疫苗进出库管理台帐;

在保存过程中,应保证疫苗的包装完整无损。

34.使用疫苗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阅读有关说明。

疫苗使用前,要详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了解疫苗的用途、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等。

(2)用前检查。

检查疫苗瓶外观,存在以下情况时不得使用:

疫苗瓶破损、瓶盖或瓶塞密封不严或松动、无标签或标签不完整(包括疫苗名称、批准文号、生产批号、出厂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等)、超过有效期、色泽改变、发生沉淀、破乳或超过规定量的分层、有异物、有霉变、有摇不散凝块、有异味、无真空等。

(3)疫苗使用。

不需要稀释的疫苗,先除去瓶塞上的封蜡,用酒精棉球消毒瓶塞。

需注射途径接种的疫苗,在瓶塞上固定一个消毒的针头专供吸取药液,吸液后不拔出,用酒精棉包裹,以便再次吸取。

给动物注射用过的针头,不能吸液,以免污染疫苗,弱毒冻干苗或需要稀释后才能使用的疫苗,按要求加入专用稀释液,可用生理盐水或纯净的冷水稀释,不能用含氯的自来水和热水稀释。

吸取和稀释疫苗时,必须充分振荡,使其混合均匀。

(4)剩余或残留疫苗的处理。

剩余或残留疫苗液的处理。

已经打开瓶塞或稀释过的疫苗,必须当天用完,未用完的疫苗经加热处理后废弃,以防污染环境。

吸入注射器内未用完的疫苗应注入专用空瓶内同前处理。

35.乡村兽医免疫接种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按照免疫程序,选用适宜的疫苗。

(2)免疫前对动物进行健康检查,掌握动物健康状况。

凡是有病、体质瘦弱、幼小、年老、怀孕后期的动物都应暂缓接种。

(3)认真检查疫苗的质量、保存条件、保存期,必要时先做小群动物接种试验,然后再大群免疫。

(4)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免疫,注射部位要准确,操作要规范,剂量要适当。

36.哪些原因可能引起免疫失败?

动物免疫接种后,在免疫有效期内不能抵抗相应病原体的侵袭,仍发生了该种传染病,或者效力检查不合格均可认为是免疫接种失败。

出现免疫接种失败的原因很多,常见的一些原因可归纳为三大因素。

(1)疫苗因素:

主要包括①疫苗本身的保护性能差或具有一定毒力。

②疫苗毒(菌)株与田间流行毒(菌)株血清型或亚型不一致,或流行株的血清型发生了变化,或疫苗选择不当甚至于用错疫苗。

③疫苗运输、保管不当,或疫苗稀释后未及时使用,造成疫苗失效或减效,或使用过期、变质的疫苗。

④不同尖疫苗之间的干扰作用。

(2)动物因素:

①接种活苗时动物较高的母源抗体或前次免疫残留的抗体,对疫苗产生了免疫干扰。

②接种时动物已处于潜伏感染,或在接种时由接种人员及工具带入病原体。

③动物群中有免疫抑制性疾病存在,或有其他疫病存在,使免疫力暂时下降而导致发病。

(3)人为因素:

主要包括①免疫接种工作不认真。

例如饮水免疫时饮水器不足,疫苗稀释错误或稀释不均匀,接种量不足,接种有遗漏等。

②免疫接种途径或方法错误,例如只能注射的灭活苗却采用饮水法接种。

③免疫接种前后使用了免疫抑制性药物,或在活菌菌免疫时使用了抗菌药物。

37.如何减少或避免动物在免疫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

减少或避免动物在免疫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保持动物圈舍温度、湿度,光照适宜,通风良好;

(2)做好日常卫生和消毒工作;

(3)免疫接种前,动物避免受到寒冷、转群、运输、脱水、突然换料、噪音、惊吓等应激反应。

免疫前后3~5天可在饮水中添加速溶多维,或VC、VE等以降低应激反应,同时给动物提供营养丰富、均衡的优质饲料,提高机体非特异免疫力;

(4)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选用适宜的疫苗;

(5)免疫前对动物进行健康检查,掌握动物健康状况。

凡有病的,体质瘦弱、幼小、年老、怀孕后期的动物都应暂缓接种;

(6)认真检查疫苗的质量,避免使用过期、劣质的疫苗;

(7)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免疫,操作要规范。

38.什么是免疫接种计划?

免疫接种计划就是根据动物疫病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所确定的免疫接种的病种和区域。

39.为什么我国要对畜禽实施强制免疫接种计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确定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病种和区域,并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制订本行政区域的强制免疫计划;

并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动物疫病流行情况增加实施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病种和区域,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并报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备案。

40.国家强制免疫计划的疫苗是免费的吗?

41.国家强制免疫计划的疫苗包括哪些?

主要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

42.为什么要接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

是由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

其中,由H5N1血清型引起的禽流感称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巨大。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和流行,农业部要求对所有鸡、水禽(鸭、鹅)和人工饲养的鹌鹑、鸽子等禽只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强制免疫。

43.为什么要接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毒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病毒致病力强,传播速度快,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母猪感染后发生流产、死胎、弱胎等,流产率可达30%以上。

仔猪感染后表现为呼吸困难、败血症等症状,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

该病还可引起猪的免疫抑制,导致免疫失败,常造成猪瘟、大肠杆菌病等多种疫病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生猪大批死亡,对养猪业危害很大。

接种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是目前控制该病发生和流行的有效措施,为了控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我国的发生和流行,农业部要求对所有猪进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免疫。

44.为什么要接种口蹄疫疫苗?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侵害猪、牛、羊等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其特征是在病畜口、蹄等部位出现水泡,严重者造成死亡。

该病在世界分布广,流行历史久,有强烈的传染性,一发病,传播速度快,往往造成大流行,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该病已被国际兽医局(OIE)和联合粮农组织(FAO)列为A类一号烈性传染病,我国农业部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危害非常严重。

为了有效防治口蹄疫的发生和流行,农业部要求对猪、牛、羊、骆驼、鹿等接种口蹄疫疫苗。

45.为什么要接种猪瘟疫苗?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病急、高热稽留和细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等变化为特征,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目前仍是危害我国养猪区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猪瘟,农业部要求对所有猪进行猪瘟强制免疫。

46.为什么要接种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我国主要的人畜共患病之一。

该病主要是通过动物咬人时牙齿上带的唾液中的狂犬病病毒侵入人体而受到感染。

狂犬病一旦发病,其进展速度很快,多数在3-5天,很少有超过10天的,病死率为100%。

狂犬疫苗是唯一预防狂犬病的特异性自动免疫预防制剂,无论是狂犬病患犬、还是健康犬咬伤后或其它可能患狂犬病动物咬伤、抓伤后,要立即处理伤口和接种狂犬病疫苗。

47.乡村兽医可以将多种疫苗同时对畜(禽)进行免疫接种吗?

常规灭活苗无限制累加联合会影响主要疫病的免疫防制,其原因是动物机体对多种外界因素刺激的反应性是有限度的,同时接种疫苗的种类或数量过多时,不仅妨碍动物体针对主要疫病高水平免疫力的产生,而且有可能出现较剧烈的不良反应而减弱机体的抗病能力。

因此,对主要动物疫病的免疫防制,应尽量使用单独的疫苗或联合较少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以达到预期的接种效果。

48.乡村兽医免疫接种时可以向农户收费吗?

强制免疫是养殖户的义务,乡村兽医给散养户接种强制免疫疫苗,目前不收费。

强制免疫疫病外的所有免疫接种均可以收费。

49.畜禽免疫档案包括哪些内容?

免疫档案簿内容包括畜主姓名或饲养场名、畜种、日龄、养殖数量、疫苗名称、疫苗生产厂家、生产批号、首免日期、再免日期、防疫员签字等。

50.为什么要填写畜禽免疫档案?

免疫档案是当地防疫机构掌握畜禽养殖情况、免疫情况的重要资料,同时免疫档案也是免疫证的备份,如果免疫证遗失或损坏,以此可以证明免疫情况。

51.强制免疫造成动物应激死亡的是否给予补偿?

强制免疫造成动物应激死亡,经界定后,如果确是免疫造成,可以得到政府或者疫苗企业的补偿。

第三篇动物诊疗

52.什么是兽药?

兽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畜禽等动物疾病,有目的地调节其生理机能并规定作用、用途、用法、用量的物质(含饲料药物添加剂),包括:

(1)血清、菌(疫)苗、诊断液等生物制品;

(2)兽用的中药材、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

3、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

53.什么是休药期?

休药期或停药期,系指畜禽最后一次用药到该畜禽许可屠宰或其产品(乳、蛋)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

54.影响用药效果有哪些因素?

影响用药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兽药方面,二是动物状态,三是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

(1)兽药方面:

主要是药物的理化特性、剂型剂量、给药方案和途径、配伍用药及重复用药等;

(2)动物状态:

主要是品种、性别、年龄、个体差异、高敏性、耐受性及机体的生理及病理状态等;

(3)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

机体的健康主要取决于饲养和管理水平,环境生态的条件对药物的作用也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55.兽药的存放应注意哪些方面?

为保证兽药的质量和疗效,应按药品规定的贮存条件存放,同时还必须注意以下方面:

(1)在空气中易变质的兽药,如遇光易分解、易吸潮,易风化的药品应装在密封的容器中于遮光、阴凉处保存。

(2)受热易挥发、分解和易变质的药品,需在3℃~10℃条件下冷藏保存。

(3)易燃、易爆、有腐蚀性和毒害的药品,应单独置于低温处或专库内加锁贮放,并注意不得与内服药品混合贮存。

(4)化学性质作用相反的药品,应分开存放,如酸类与碱类。

(5)具有特殊气味的药品,应密封后与一般药品隔离贮放。

(6)有效期药品,应分期、分批贮存并设立专门卡片,注意近期先用,以防过期失效。

(7)专供外用的药品,因其常含有剧毒药品成分,应与内服药分开贮存。

杀虫、灭鼠药有毒,应单独存放。

(8)名称容易混淆的药品,要注意分别贮存,以免发生差错。

(9)药品的性质不同,应选用不同的瓶塞,如氯仿、松节油,禁用橡皮塞,以免溶化,宜用磨口玻璃塞;

氢氧化钠则相反。

另外,用纸盒、纸袋、塑料袋包装的药品,注意防止鼠咬及虫蛀。

56.乡村兽医使用兽药应遵守国家哪些规定?

乡村兽医应当按照《兽药管理条例》和农业部的规定使用兽药,并如实记录用药情况。

57.使用注射器应注意哪些事项?

(1)金属注射器注意事项:

一是金属注射器不宜用高压蒸汽灭菌或干热灭菌法,因其中的橡皮圈及垫圈易于老化,一般使用煮沸消毒法灭菌;

二是每打一头动物都应调整计量螺栓。

(2)玻璃注射器注意事项:

一是针筒前端连接针头的注射器头易折断,应小心使用;

二是活塞部分要保持清洁,否则可使注射器活塞的推动困难,甚至损坏注射器;

三是消毒时要将针筒和活塞分开用纱布包裹,消毒后装配时针筒和活塞要配套安装,否则容易损坏或不能使用。

(3)连续注射器注意事项:

一是调整所需剂量并用螺栓锁定,注意设定的剂量应该是金属活塞的刻度数;

二是药剂导管插入药物容器内,同时容器瓶再插入一把进空气用的针头,使容器与外界相通,避免容器产生负压,最后针头朝上连续推动活塞,排出注射器内空气直至药剂充满玻璃管,即可开始注射动物;

三是特别注意,注射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玻璃管内是否存在空气,有空气立即排空,否则影响注射剂量。

(4)一次性注射器注意事项:

一是必须是有批准文号的正规生产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

二是使用前应检查注射器包装是否完好并在有效期内,包装有破损或已超过有效期的产品不得使用;

三是严格执行“一头一针一管一用一销毁”制度;

四是完成使用后放入由固定材料制成的防刺破安全收集容器内,一并上交处理,严禁重复使用。

58.注射过程中发生断针该如何处理?

(1)残端部分针身显露于体外时,可用手指或镊子将针迅速取出;

(2)断端与皮肤相平或稍凹陷于体内者,可用左拇指、食指垂直向下挤压针孔两侧,使断针暴露体外,右手持镊子将针取出;

(3)断针完全深入皮下或肌肉深层时,应进行标识处理。

59.乡村兽医该怎样处理用过的药瓶、针头等医疗废弃物?

放入由固定材料制成的防刺破安全收集容器内,一并上交处理,严禁重复使用。

60.乡村兽医可以从事兽药经营吗?

没有取得《兽药经营许可证》不可经营兽药,只能按照《兽药管理条例》和农业部的规定使用兽药,并如实记录用药情况。

61.动物临床检查主要包括哪些项目,怎样检查?

动物临床检查主要包括分为:

问诊、视诊、触诊、听诊、叩诊、嗅诊。

(1)整体及一般检查包括:

整体状态的检查;

表被状态的检查;

可视粘膜的检查;

体表淋巴结和淋巴管检查;

体温、脉搏、呼吸数的测定。

(2)系统检查包括:

心血管系统的检查;

呼吸系统的检查;

消化系统的检查;

泌尿生殖系统的检查;

神经系统的检查。

(3)实验室检查:

就是运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技术和方法,对病畜的血液、尿液、粪便、体液、组织细胞及病理产物,在实验室特定的设备与条件下,测定其物理性状,分析其化学成份,或借助于显微镜观察其有形成分的方法,以获取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或病因等客观资料,配合其它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协助临床明确疾病的诊断、观察病情、制定防治措施,判断预后及评价健康状况等均有重要意义,也为开展医学实验研究提供必须的技能和有益的数据资料。

(4)特殊检查主要包括:

X光诊断、B超诊断、CT诊断、核磁共振诊断、心电图诊断和电视腹腔镜诊断等。

62.猪皮肤有充血、出血症状该怎么办?

猪皮肤出现充、出血症状的疾病有很多,目前常见的主要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