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18978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春天,能收到______送出的愿望:

______;

夏天,能收到______送出的愿望:

______。

(3)我知道题目“美丽的愿望”中“美丽”的意思是( 

(4)我要送给自己的美丽的愿望是______。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我会根据语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①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

②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2)“万条垂下绿丝绦”写出了柳丝怎样的特点?

(3)“二月春风似剪刀”把什么比作什么?

表现了春风的什么特点?

(4)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画线诗句是说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______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______也感到心惊。

5.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渔歌子》。

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

鳜(guì

)鱼:

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箬(ruò

)笠:

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蓑(suō)衣:

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1)先解释划线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斜风:

______不须:

______意思: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__________。

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

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发:

 

朝:

辞:

还:

(3)说明船行速度极快的诗句是: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①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②,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①烟花:

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②尽:

消失。

(1)仔细阅读诗句,根据提示,把诗句意思补充完整。

李白的老朋友______,辞别西楚的黄鹤楼;

阳春______烟花如海,他去往扬州。

一叶______,消失在远方;

只见浩浩荡荡的______,向天际奔流。

(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一选。

A.扬州 

B.黄鹤楼 

C.烟花三月 

D.送别

这是一首______诗,寓离情于写景。

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是______;

二句写送别的时间是______,孟浩然的去向是______;

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王维的这首诗中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的普遍感受,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离筵席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

有评论者认为,这首诗中的“朝雨”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为什么这样说?

(2)“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①秋夕:

秋天的夜晚。

②银烛:

银色而精美的蜡烛。

③画屏:

画有图案的屏风。

④轻罗小扇:

轻巧的丝质团扇。

⑤流萤:

飞动的萤火虫。

⑥天阶:

露天的石阶。

牵⑦牛织女星:

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

(1)先选择后填空。

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节的场景,你是从诗中的词语______看出来的。

A.清明 

B.中秋 

C.七夕 

D.元宵

(2)诗中的( 

)字最能体现全诗的感情基调。

(3)这首诗写的是失意宫女的生活。

诗中写了她们的什么活动?

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1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水乡歌

水乡什么多?

水多。

船多。

千条渠,万条河,

千条船,万条船,

河塘一个连一个,

白帆片片像云朵,

处处绿水扬清波。

飘满湖面飘满河。

桥多。

歌多。

东一座,西一座,

千首歌,万首歌,

东南西北千万座,

大船小船装满歌,

出门就要把桥过。

唱咱水乡新生活。

(1)水乡的______多,______多,______多,______多。

(2)水乡的水多,体现在( 

)(多选)

(3)“大船小船装满歌”的意思是( 

(4)你喜欢水乡吗?

请写出两个理由。

1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给下面的字注音。

(2)解释词语意思。

①纷纷:

②借问:

(3)这首诗描写的什么季节情景?

从哪里看出来?

(4)“路上行人欲断魂”表现了行人怎样的心情?

12.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蟋蟀振动翅膀,

“嚯嚯”,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1)形容秋天的词语:

可以说“______的秋天”,至少写5个。

(2)找出一个排比句。

(3)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

(4)秋的声音实在太丰富、太美妙了,你能照着课文第一、二小节的样子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说一说吗?

13.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四季风

春天里,东风多。

吹来燕子做新窝。

夏天里,南风多。

吹得太阳像盆火。

秋天里,西风多。

吹熟庄稼吹熟果。

冬天里,北风多。

吹得雪花纷纷落。

(1)“四季”是指( 

(2)根据短文内容连线,看看四季各吹什么风。

春天______ 

夏天______ 

秋天______ 

冬天______

南风 

东风 

北风 

西风

(3)你喜欢哪个季节的风?

为什么?

14.默写古诗并完成练习。

《草》

______________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______在______岁时写的。

(3)判断题。

①“岁”是年的意思。

②“枯”的意思是干枯,“荣”的意思是光荣。

(4)读了这首诗,我知道小草______。

(5)《宿新市徐公店》

(6)“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黄蝶”能否改成“蝴蝶”?

(7)这首诗写了春末夏初的郊野田间景象,表达了诗人______(感情)。

1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天门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开:

回:

出:

(3)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1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最是橙黄橘绿时。

荷尽已无擎雨盖,______。

______,最是橙黄橘绿时。

(2)诗中用“擎雨盖”比喻______。

(3)诗中写了两种花,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写了两种颜色,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写了两种水果,是______和______。

(4)诗人告诉我们______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

1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1)补充古诗。

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

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2)解释词语。

①不值:

②屐齿:

③小扣:

④柴扉:

(3)诗中“春色”和“红杏”都被______,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

“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

同样说明______道理。

18.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一天只有一次清晨

号手的金喇叭已经吹起,

小鸟也唱着甜美的歌儿叫你。

别再贪睡了,别再留恋着梦里。

你可知道,

一个美好的日子等着你。

花儿露出鲜艳的面孔向日出敬礼,

树上的松鼠也正欢欣地跳跃。

别再贪睡了,

别再留恋着梦里,

一个清新的日子等着你。

请记着一一

一天只有一次清晨,

别让这可爱的时刻,

像水消失在沙里。

你,为什么不

和太阳比赛早起?

(1)下面的词语怎样搭配合适?

用线连起来。

一轮明亮的日子

一面鲜红的镜子

一个清新的太阳

(2)诗中“______,______”两句重复了两次,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3)读了这首诗,你受到什么启发?

19.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1)“雨疏风骤”中的“疏”的意思是( 

(2)“残酒”指的是( 

(3)“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是谁说的?

说话者的语气是怎样的?

( 

(4)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情?

2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新柳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1)“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照应了诗中“______”一词,这一诗句用了______手法来写柳条的优美。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1.阅读《池上》这首古诗,回答小题。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小孩______,自以为没人知晓,却不知道小船在水面上荡开浮萍,留下长长的水痕的事。

(2)作者在字里行间里透露着 

的思想感情。

22.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白梅》诗中“不同桃李混芳尘”中的“混”字,说明白梅具有什么品格?

(2)《墨梅》一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两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23.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

________________,善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________________。

(1)将诗句补充完整。

______,善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______。

(2)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思想感情。

24.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2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采莲曲

【唐】王昌龄

________________,芙蓉向脸两边开。

________________,闻歌始觉有人来。

______,芙蓉向脸两边开。

______,闻歌始觉有人来。

芙蓉:

______ 

闻:

(3)这首诗写的是______,但诗中并没有正面描写,而是用______与

罗裙一样绿,______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

写,巧妙地将______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2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27.阅读《忆江南》,回答问题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该诗的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以下哪首诗也是白居易的?

(2)“能不忆江南?

”是( 

(3)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4)江南美在哪?

抄出两句。

(5)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可从文中的哪两个字看出来?

2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风

春风轻轻吹着口哨, 

春风轻轻吹着口哨,

吹化了冰雪, 

和小朋友一齐欢笑。

吹绿了树梢, 

我削了一枝柳笛,

吹红了桃花枝头俏。

伴着春风吹哨。

小草轻轻钻出地面, 

听着小燕子捎来春的问候,

山野悄悄换上绿袍。

看我的风筝直上云霄。

(1)“山野悄悄换上绿袍”中“绿袍”指的是( 

)。

(2)“我”在春天做的游戏有( 

(多选)

(3)春天到了,______融化了,______绿了,______红了,______飞来了。

2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1)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填季节)的景色。

(3)诗中第二句把柳条比作______,第四句把______比作剪刀。

(4)写出第一,二句诗的意思______。

30.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蛾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A.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押韵关系倒置句末。

B.“入”“流”两个动词,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C.诗中连用五个地名,不着痕迹地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精巧。

D.诗人初离乡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江行见月,寄情千里,触发了对家乡和君王的恋恋不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