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DC0809芯片的简单采集系统方案设计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18791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ADC0809芯片的简单采集系统方案设计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于ADC0809芯片的简单采集系统方案设计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于ADC0809芯片的简单采集系统方案设计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基于ADC0809芯片的简单采集系统方案设计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基于ADC0809芯片的简单采集系统方案设计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ADC0809芯片的简单采集系统方案设计书Word文档格式.docx

《基于ADC0809芯片的简单采集系统方案设计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ADC0809芯片的简单采集系统方案设计书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ADC0809芯片的简单采集系统方案设计书Word文档格式.docx

 

1一个8位的CPU

2128B或256B单元内数据存储器(RAM)

34KB或8KB片内程序存储器(ROM或EPROM)

44个8位并行I/O接口P0~P3。

5两个定时/计数器。

65个中断源的中断管理控制系统。

7一个全双工串行I/O口UART(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

8一个片内振荡器和时钟产生电路。

图2.2单片机引脚

2.2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

单片机的时钟信号用来提供单片机内各种微操作的时间基准;

复位操作则使单片机的片内电路初始化,使单片机从一种确定的状态开始运行。

2.2.1时钟电路

单片机的时钟信号通常用两种电路形式得到:

内部振荡和外部振荡方式。

图2.3时钟部分电路图

在引脚XTAL1和XTAL2外接晶体振荡器或陶瓷谐振荡器,构成了内部振荡方式。

由于单片机内部有一个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当外接晶振后,就构成了自积振荡,并产生振荡时钟脉冲。

晶振通常选用6MHZ、12MHZ、或24MHZ。

单片机的时序单位

振荡周期:

晶振的振荡周期,又称时钟周期,为最小的时序单位。

状态周期:

振荡频率经单片机内的二分频器分频后提供给片内CPU的时钟周期。

因此一个状态周期包含2个振荡周期。

机器周期:

1个机器周期由6个状态周期12个振荡周期组成,是计算机执行一种基本操作的时间单位。

指令周期:

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时间。

一个指令周期由1-4个机器周期组成,依据指令不同而不同。

2.2.2单片机的复位状态

当MCS-5l系列单片机的复位引脚RST(全称RESET)出现2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时,根据应用的要求,复位操作通常有两种基本形式:

上电复位和上电或开关复位。

上电复位要求接通电源后,自动实现复位操作。

上电或开关复位要求电源接通后,单片机自动复位,并且在单片机运行期间,用开关操作也能使单片机复位。

上电后,由于电容C3的充电和反相门的作用,使RST持续一段时间的高电平。

当单片机已在运行当中时,按下复位键K后松开,也能使RST为一段时间的高电平,从而实现上电或开关复位的操作。

图2.4复位电路

单片机的复位操作使单片机进入初始化状态,其中包括使程序计数器PC=0000H,这表明程序从0000H地址单元开始执行。

单片机冷启动后,片内RAM为随机值,运行中的复位操作不改变片内RAM区中的内容,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复位后的状态为确定值统复位是任何微机系统执行的第一步,使整个控制芯片回到默认的硬件状态下。

51单片机的复位是由RESET引脚来控制的,此引脚与高电平相接超过24个振荡周期后,51单片机即进入芯片内部复位状态,而且一直在此状态下等待,直到RESET引脚转为低电平后,才检查EA引脚是高电平或低电平,若为高电平则执行芯片内部的程序代码,若为低电平便会执行外部程序。

51单片机在系统复位时,将其内部的一些重要寄存器设置为特定的值,至于内部RAM内部的数据则不变。

2.3DAC0832的引脚及功能

2.3.1DAC0832芯片:

DAC0832是8分辨率的D/A转换集成芯片。

与微处理器完全兼容。

这个DA芯片以其价格低廉、接口简单、转换控制容易等优点,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D/A转换器由8位输入锁存器、8位DAC寄存器、8位D/A转换电路及转换控制电路构成。

2.3.2DAC0832的主要特性参数如下:

分辨率为8位;

电流稳定时间1us;

可单缓冲、双缓冲或直接数字输入;

只需在满量程下调整其线性度;

单一电源供电(+5V~+15V);

低功耗,200mW。

2.3.3DAC0832结构:

D0~D7:

8位数据输入线,TTL电平,有效时间应大于90ns(否则锁存器的数据会出错);

ILE:

数据锁存允许控制信号输入线,高电平有效;

CS:

片选信号输入线(选通数据锁存器),低电平有效;

WR1:

数据锁存器写选通输入线,负脉冲(脉宽应大于500ns)有效。

由ILE、CS、WR1的逻辑组合产生LE1,当LE1为高电平时,数据锁存器状态随输入数据线变换,LE1的负跳变时将输入数据锁存;

XFER:

数据传输控制信号输入线,低电平有效,负脉冲(脉宽应大于500ns)有效;

WR2:

DAC寄存器选通输入线,负脉冲(脉宽应大于500ns)有效。

由WR1、XFER的逻辑组合产生LE2,当LE2为高电平时,DAC寄存器的输出随寄存器的输入而变化,LE2的负跳变时将数据锁存器的内容打入DAC寄存器并开始D/A转换。

IOUT1:

电流输出端1,其值随DAC寄存器的内容线性变化;

IOUT2:

电流输出端2,其值与IOUT1值之和为一常数;

Rfb:

反馈信号输入线,改变Rfb端外接电阻值可调整转换满量程精度;

Vcc:

电源输入端,Vcc的范围为+5V~+15V;

VREF:

基准电压输入线,VREF的范围为-10V~+10V;

AGND:

模拟信号地

DGND:

数字信号地

2.3.4DAC0832的工作方式:

根据对DAC0832的数据锁存器和DAC寄存器的不同的控制方式,DAC0832有三种工作方式:

直通方式、单缓冲方式和双缓冲方式

图2.5DAC0832的引脚信号

第三章软件原理

3.1主程序设计

主程序流程图如图3.1所示:

图3.1主程序流程图

代码为:

voidmain(void)

{

inint()。

while

(1)

{

switch(size)

case1:

fangbo()。

break。

//方波

case2:

sanjiao()。

break。

//三角波

case3:

sin()。

//正弦波

default:

}

}

3.2键扫描子函数

键扫描子函数的任务是检查3个按键中是否有键按下,若有键按下,则执行相应的功能。

这里3个按键分别用于频率增加、频率减小和正弦波与三角波的选择功能。

其程序流程图如图3.2所示:

图3.2查键子函数程序流程图

3.3波形数据产生子函数

波形数据产生函数是定时器T1的中断程序。

当定时器计数益出时,发生一次中断。

当发生中断时,单片机按次序将波形数据表中的波形数据一一送入DAC0832,DAC0832根据输入的数据大小输出对应电压。

波形数据产生子函数程序流程图如图3.3所示:

图3.3波形数据产生子函数程序流程图

部分程序代码为:

voiddelay(uchart)///////////延时函数///////////////////////

ucharm。

uinti。

for(i=t。

i>

0。

i--)

for(m=28。

m>

m--)。

voidsin()//正弦波

uchara。

for(a=0。

a<

255。

a++)

P2=sin_tab[a]。

delay(ff1)。

int0()interrupt0//外部中断0子

{

size++。

//中断一次加1

if(size>

3)

size=1。

int1()interrupt2//外部中断1子函数

ff1++。

if(ff1>

ff1=1。

总结

此次课程设计主要阐述了高精度数字式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软、硬件设计。

由于采用了单片机,使所设计的信号源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利用单片机80C51,以DAC0832作为D/A转换器等部件,此函数信号发生器调节灵活方便,输出波形精度高且波形较为稳定。

课程设计是相当综合培养一个人的能力,不仅对硬件加深了理解,如对DAC0832以及LM324等芯片应用更加熟悉。

通过编程,对C语言的使用也更加熟练。

同时对程序的调试及仿真,也熟悉了KEIL与PROTUS等软件。

通过实践,我发现单片机的功能相当强大。

如果要用模电的方法实现相同的功能,那需要相当的工程。

而单片机却能极其方便精确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单片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李群芳、黄建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张毅刚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3]51系列单片机及C51程序设计,王建校,杨建国等编著,科学出版社;

[4]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李朝青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附录1系统电路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