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水利水电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00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1817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水利水电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00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新疆水利水电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00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新疆水利水电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00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新疆水利水电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00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新疆水利水电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00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水利水电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002.docx

《新疆水利水电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0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水利水电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002.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疆水利水电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002.docx

新疆水利水电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002

2020年新疆水利水电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

说明:

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

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3、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

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称为()。

A、行为塑造

B、行为训练

C、行为矫正

D、行为强化

【答案】A

【解析】行为塑造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故选A。

2、影响学校德育实效的关键因素是()。

A、学生的心理状态

B、教师良好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方法

C、社会环境

D、家庭影响

【答案】B

【解析】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影响德育实效的首要因素;社会环境是其客观因素;家庭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

素;而教师良好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方法则是其关键因素。

故选B。

3、某小学同一备课组的老师,既是合作者、朋友,又是竞争的对手、敌人。

平时嘻嘻哈哈,天空海阔,一

旦到了月考,立马就成了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这种做法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中的()

的要求。

A、严谨治学

B、依法执教

C、爱岗敬业

D、团结协作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教师一到月考就变成了竞争对手,敌人,而“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谦虚谨

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故选D。

4、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想发挥主导作用,其前提是()。

A、树立育人观念

B、有正确的学生观

C、真备科学的管理能力

D、应具备专业化的素质

【答案】B

【解析】有正确的学生观是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

故选B。

5、某地教育行政部门在暑假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培训,该教育行政部门的做法()。

A、正确,教师应该终身学习

B、正确,教师应该无私奉献

C、错误,占用了教师的休息时间

D、错误,教师的知识储备已经足够

【答案】A

【解析】教育行政部门在暑假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培训,是教师培训进修权利的体现,同时也是教师终身学习

理念的体现。

故选A。

6、群体中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已经确立的思想、行为和评价标准是()。

A、纪律

B、群体规范

C、舆论

D、规则

【答案】B

【解析】纪律是群体为维护共同利益并保证工作、生活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各个成员遵守的某种准则,它

对人的行为施加外部控制;群体规范是群体中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已经确立的思想、行为和评价标准;舆论

是群体中大多数人对某一行为的共同意见;规则是人脑对事物之间关系或规律的反映,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事

物的概念之间某种关系的表述。

故选B。

7、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为了得到某种报偿,持此观点的是()。

A、强化理论

B、归因理论

C、成就动机理论

D、自我效能感

【答案】A

【解析】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可以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激发与作用,因为强

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加某种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按照这种观点,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报偿。

选A。

8、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认知、审美、创造的需要归入()之中。

A、安全需要

B、尊重、成就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归属和爱的需要

【答案】C

【解析】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五类,后来马斯洛又在此基础上加上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构成七个层次的需要,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

高层次排列。

马斯洛把认知、审美、创造的需要归到了自我实现需要里面。

故选C。

9、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

A、针对学习自主性

B、人际交往,相互促进

C、个性张扬

D、发展特长

【答案】B

【解析】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不仅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想法进行表述和反省,

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评价,改善人际关系,形

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故选B。

10、—般地,偏爱合作学习的学生的认知风格是()。

A、反思型

B、冲动型

C、场依存型

D、场独立型

【答案】C

【解析】场依存型的学生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更偏爱合作学习。

故选

C。

11、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

A、班主任

B、班干部

C、男女学生

D、集体教育

【答案】D

【解析】班集体有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这些要通过集体教育

来实现。

因此,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集体教育。

故选D。

12、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遵循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互补性

【答案】C

【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亀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

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本原则根据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

故选C。

13、教育行政等部门和学校应当根据需要,制定应对各种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预

案,配备相应设施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增强未成年人的()。

A、安全意识

B、自我管理意识

C、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D、法制意识

【答案】C

【解析】教育行政等部门和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根据需要,制定应对各种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

毒、意外伤害等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故选C。

14、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这三级课程是

()。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

C、显性课、隐性课与实践课

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答案】D

【解析】新课程改革提出我国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分为国家、地方、学校,并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

程和学校(校本)课程。

故选D。

15、狭义的师德范畴不包括()。

A、教师的幸福

B、教师的义务

C、教师的人格

D、教师的修养

【答案】D

【解析】狭义的师德范畴包括:

教师的幸福,教师的公正,教师的仁慈,教师的义务,教师的良心及教师的

人格等。

故选D。

1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现代学生观的范畴?

()

A、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B、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C、教师要尊重学生,师生之间要平等相处

D、视学生为被动的客体、管辖的对象、装知识的容器

【答案】D

【解析】现代学生观包括学生发展的整体观、学生发展的主体观、师生之间的平等观三方面的内容。

题中D

项所述属于传统学生观。

故选D。

17、李老师就校务公开问题向学校提建议,李老师的做法是在()。

A、行使教师权利

B、履行教师义务

C、影响学校的秩序

D、给学校出难题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

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的权利。

“就校务公开

问题向学校提建议”是教师行使权利的表现。

故选A。

18、“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这是贯彻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之一。

A、连贯性

B、疏导性

C、一致性

D、导向性

【答案】D

【解析】贯彻德育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

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故选D。

19、“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这是贯彻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之一。

A、连贯性

B、疏导性

C、一致性

D、导向性

【答案】D

【解析】贯彻德育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

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故选D。

20、首次提出“人力资本论”的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舒尔茨

D、洛克

【答案】C

【解析】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的讲演,

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这是世界上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的主张。

故选C。

21、“素质教育既要实现功能性的目标,又要体现形成性的要求,通过实现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学生个体的

最优发展。

”说的是素质教育的()特点。

A、发展性

B、全面性

C、未来性

D、基础性

【答案】B

【解析】素质教育的全面性是指素质教育既要实现功能性的目标,又要体现形成性的要求,通过实现全面发

展教育,促进学生个体的最优发展。

本题考查的是素质教育的全面性的概念。

故选B。

22、在一些农村教学点,老师在一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纪的学生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复式教学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学

D、个别教学

【答案】A

【解析】复式教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

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

主要是在偏远的人口稀少的农村或者其他人口少、师

资缺乏、交通又不方便的地区实施。

故选A。

23、为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开学之初便需要拟定()。

A、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B、课题计划

C、课时计划

D、教案

【答案】A

【解析】开学之初需要拟定这一学年的教学计划,课题计划是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就是教案。

故选A。

24、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称为()。

A、小学教育目的

B、小学教育目标

C、小学教育原则

D、小学教育内容

【答案】A

【解析】一般来说,小学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

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人才的

总要求。

故选A。

25、课程教学工作的中心是()。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教学评价

【答案】B

【解析】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故选B。

26、表示传统师德重视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为人表率的模范作用的先哲名言是()。

A、躬身后而薄责与人

B、三人行必有我师

C、学而时习之

D、见贤思齐

【答案】A

【解析】A项的意思是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身体力行的意思。

B选项是指

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表示要虚心好学。

C选项是指学过的内容要经常练习它。

D选项

是指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也表示教师应该积极学习。

故选A。

27、儿童的发展包括()。

A、身体发展和认知发展

B、身体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

C、身体发展和社会性发展

D、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

【答案】B

【解析】儿童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

故选B。

28、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大器晚成”,这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个别差异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顺序性

【答案】A

【解析】个别差异性表现在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如有的人“少年得志”,有的人则“大器

晚成”。

故选A。

29、我国西周的“学在官府”以及欧洲的“政教合一”体现了教育的()。

A、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