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创新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17410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9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创新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创新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创新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创新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创新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创新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

《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创新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创新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创新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下载.docx

而且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消费与享受往往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以至那种具有巨大原创力的作品很难产生。

当然,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除了这些外在的方面,也有作家自身主体弱化的问题。

比如市场需求之多与作家生活经验不足的矛盾、市场要求产出快与文学创作本身求慢求精的矛盾等等。

而这当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与无力,无疑是当下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缺失。

所谓正面精神价值,指的就是那种引向善、呼唤爱、争取光明、辨明是非,正面造就人的能力。

这种价值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与作家对民族的精神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

我们民族的精神资源很丰富,但是也还需要作必要的整合和转化,才能化为作家内心深处的信仰,运用到创作中去。

还有一些作家表现出“去资源化”的倾向,他们不知如何利用资源,索性不作任何整合与转化,以为只要敢于批判和暴露,就会写出最深刻的作品。

但如果都是暴力、血腥,就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而真正深刻的作品不仅要能揭露和批判,还要有正面塑造人的灵魂的能力。

还有另外一种主体精神弱化的现象,很多作品没完没了地写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缺少一种人文关怀。

作家的责任是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真正找到生命的价值所在。

当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敏感和疼痛感,把创作变成了制作,批量化地生产的时候,文学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生命了。

老舍先生曾将长篇小说《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篇幅几近短篇,却也创造了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公认的经典。

他幽默地说:

“我在经济上吃了亏,在艺术上占了便宜。

”如果今天的作家都肯下这种苦功,那么消费的时代再汹汹然,我们仍然可以对震撼人的好作品的出现满怀期望。

4.从原文看,下列不属于“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外在原因的一项是

A.现在是一个缺乏权威的时代,也是一个受众欣赏趣味分散的时代。

B.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普遍的公认。

C.作家对生活的体验还不够,同时文学创作本身的规律是求慢求精。

D.在今天,消费与享受往往会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

5.从原文看,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的民族精神资源很丰富,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保持原貌并移植到创作中。

B.所谓“去资源化”,就是作品只有批判和暴露,而没有充分利用社会生活的资源。

C.作品中有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这样的描写,表明作家没有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D.充斥暴力和血腥的文学作品使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这是正面精神价值缺失的结果。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最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B.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体现,与善于利用我们民族丰富的精神资源有很大关系。

C.要保持文学生命,作家就应该对生活具有敏感和疼痛感,坚持把叙事从存在推向趣味。

D.老舍把《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说明下苦功夫创作,就能出现震撼人心的好作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

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10%,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即被称为老龄化社会。

19世纪后期,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生育率持续下降,老龄化现象在部分国家出现。

1851年,法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龄化国家,此后,瑞典、挪威、英国等一批欧洲国家步入老龄化。

20世纪70年代,随着生育率的下降以及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老龄化逐渐向亚洲和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扩散,进入21世纪,全球老龄化速度加快。

2015年,全球有6.17亿人口年龄在65岁以上;

预计到2020年,13个国家将成为“超高龄”国,即20%以上的人口超过65岁。

到2050年全球将有16亿老年人,届时将有94个国家的老龄化人口占比超过21%,其中有39个国家的老龄化比例达28%以上。

1982年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第一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通过了《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

199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老年人原则》;

2002年联合国在马德里召开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通过了《老龄化马德里政治宣言》。

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政府制定法律法规、政策,积极老龄化观念被纳入各国发展框架。

(摘自《全球老龄化状况及其应对策略》)

材料二:

全面两孩政策下的生育态势,2017—2021年

年份

新增出生人口(万人)

总出生人口(万人)

总和生育率

2017

339.9

2019.9

1.97

2018

463.8

2188.6

2.09

2019

402.8

2077.3

2.04

2020

352.8

1935.8

1.96

2021

160.2

1689.1

1.77

全面两孩政策使老年人口比例略有下降,而老年人口数量不会有任何差异。

到2035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会降低0.5个百分点,而到2050年也仅降低1个百分点,全面两孩政策无法缓解我国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进程。

21世界后半叶,中国将处于超稳定和超高的老龄化态势,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高达40%,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35%。

从世界经验看,通过生育政策调整以提升生育率进而改变人口结构和老龄化趋势往往很难奏效。

应对乃至引领中国的老龄社会,需要在长期发展战略的高度,设计一个综合性的经济、社会、人口政策的框架体系。

(摘自《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人口老龄化》)

材料三:

1999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比例首次超过10%;

2015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人口突破两亿的国家;

预计到2025年,老年人口突破3亿,2033年突破4亿,2053年达到4.87亿,占亚洲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二,全球的四分之一,我国老年人口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2000年—2005年全球人口老龄化水平从10%提高到22%,同期中国人口老龄化水平从10%提高到34%。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失能化、高龄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剧,2050年,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将达到1亿,占老年人口总量的22.3%,占世界高龄老年人口的的四分之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和发达地区,留下来的大多是缺乏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不发达地区高于发达地区。

与“边富边老”甚至“先富后老”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超前经济发展,“未富先老”,面临的风险挑战更加严峻。

人口老龄化使得我国人口负担比加重,同时也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老年人口增多,特别是高龄、患病老年人增多,对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并且提出更多方面的要求。

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身体较弱,有病的相对较多,对卫生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产生了不同于其他人口群体的特殊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这预示着在社会总需求中,老年人需求市场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摘自《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应对策略》)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面两孩政策下,生育率会有短暂上升,不过很快又回落到较低水平,生育率的短暂上升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十分有限。

B.人口生育率的提高能使老年人口比例有所下降,但老年人口数量不会下降,因此,无法缓解我国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进程。

C.应对、引领中国的老龄社会,不只是短期内改变人口结构,还需要从长期发展的角度设计综合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政策体系。

D.尽管用提高生育率改变老龄化趋势很困难,但实施全面两孩以及鼓励生育的政策仍是遏制我国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最有效举措。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就开始探索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世界各国都制定相应法规、政策,积极老龄化观念已纳入各国发展框架。

B.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增多,不仅带来了我国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更使满足不同年龄群体需求的难度加大。

C.养老配套设施不全,医疗卫生资源有限,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这是我国高龄、患病老年人不断增多的重要原因。

D.中国在全球老龄化格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中国是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9.根据上述材料,请简要概括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谎言之境

(以色列)埃德加•凯里特

罗比第一次撒谎是在七岁那年。

当时,妈妈让他帮自己去买包香烟。

但罗比却给自己买了个冰激凌,并把找的零钱藏到了他家楼下花园里一块白色的大石头下。

回来后罗比撒谎说:

有个红头发、缺了颗门牙的男孩在街上打了他,抢走了钱。

他妈相信了。

从此以后,罗比撒谎上了瘾。

这些谎言各种各样、无奇不有;

缺胳膊断腿的、生病的、杀人的、偷东西的。

他随口编出,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遇到它们。

整件事是从一个梦开始的。

梦里,母子俩坐在一块草席上,四周一片白色世界,只有一台泡泡糖自助机立在旁边。

只要往机器投币口投入硬币,转动把手,就会出来一粒泡泡糖。

他妈说,她在阴间实在呆不下去了,什么也没有:

“你得给我买粒泡泡糖。

”罗比手忙脚乱在衣服口袋翻找了一通,但一无所获。

“我一点钱也没有,妈。

“那块石头底下,你找了吗?

”他妈紧紧抓着他的手说。

然后,罗比就醒了。

那天是周六凌晨五点,外面一片漆黑,但他还是驾车去了儿时所住的地方。

他们搬走已有二十年了,奇怪的是,那块石头还在这里。

罗比搬开石头,没有硬币,只见一个西柚大小的地洞,往外透着亮光。

罗比把整条胳膊都伸进了洞里,摸到冷冰冰的金属,感觉像是个把手——泡泡糖自助机的把手。

罗比使劲转了一下,他就出现在了这里。

“这里”跟他的梦境一模一样:

无边无际的白色、一台泡泡糖自助机和一个相貌丑陋的红头发小鬼。

小鬼恨恨地踢了他小腿一脚。

罗比随之跪倒在地,痛得浑身乱扭。

“你是谁?

”“我?

”那小鬼坏笑着回答,“我是你撒的第一个谎啊。

”这一笑,让罗比发现那小鬼缺了颗门牙。

罗比挣扎着站了起来,红头发小鬼早已不见。

罗比仔细打量了一番那台泡泡糖自助机。

他手忙脚乱地从衣服口袋翻找零钱,但猛地记起,那小鬼抢走了自己的钱包。

罗比茫无目的地往前走去。

走了一会,他看到一条德国牧羊犬站在一个瘦骨嶙峋的老头身边。

那老头装了只玻璃义眼,没有双臂。

那条狗吃力地用两条前腿拖着瘫痪的后半身,向他挪过来。

罗比一眼就认出来,它正是自己的谎话中被车撞了的那条狗。

但那个骨瘦如柴的老头,罗比不知道他是谁。

“我叫伊戈尔。

”老头道,用钩状义肢拍了拍罗比的肩膀。

“我们一点关系也没有。

我是别人的谎话。

”罗比真希望当初撒谎时,自己没有说得那么残忍。

那样的话,那条狗就能少受一点痛苦了。

罗比再也没回过那个地洞,但他仍然继续撒谎,但这些谎话里没人伤害谁,也没人残废或死于癌症。

有天上午,他无意间听到会计部的娜塔莎对领导说,她叔叔伊戈尔心脏病发作了,她要请假去看他;

她叔叔没了老伴,又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双臂。

领导立刻准了娜塔莎的假。

罗比跟随她下了楼,来到她的车子前。

“你的谎话——刚才——说的那个,”罗比结结巴巴地回答,“我认识他。

“你跟了我一路,就是为了指责我?

“不,”罗比回答,“我不是要指责你,我也经常撒谎。

不过,你说的那个伊戈尔,我见过。

请恕我实话实说,你对他太残忍了。

“你能让开吗?

”娜塔莎冷冷地打断他。

“我知道我的话荒唐,但我能证明给你看,”罗比继续说,“你以前肯定编了个什么故事,说他失去了一只眼睛,对吧?

娜塔莎一怔:

“你怎么知道?

“要是你愿意的话,我可以带你去见他。

他们来到那个花园。

罗比搬开那块石头,把整条胳膊伸进地洞里,伸出另一只胳膊,说:

“抓紧我的手,我要转动把手了。

他们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到伊戈尔。

伊戈尔面色蜡黄,冷汗淋漓。

娜塔莎哭了起来,向他请求原谅。

这个伊戈尔不仅是她编的谎话,还是她的叔叔。

不过,伊戈尔安慰说,她不用感到愧疚,因为比起火车相撞、持枪抢劫,这次的心脏病算不了什么。

回到泡泡糖自助机那里,罗比投进一枚硬币,然后抓住娜塔莎的手,转动把手。

一回到花园,娜塔莎发现自己手里拽着一个金色心形小饰物。

“你知道吗?

”她说,“我本来要跟朋友去西奈玩几天的。

但我不打算去了。

我想明天回来照顾伊戈尔,你愿意跟我一起吗?

罗比点了点头,但知道自己要想跟娜塔莎一起来的话,又得向公司撒谎了。

他不确定这次该编个什么谎言,只知道应该编个充满鲜花和阳光的快乐谎言。

10.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作品用形象的语言、奇特的情节、精巧的构思,讲述了关于谎言的故事,文末给谎言以“鲜花”“阳光”“快乐”这样的修饰,表现出了人性之美。

B.从第一次撒谎起,罗比就对此上了瘾,直到娜塔莎邀请他一起照顾伊戈尔时,仍没改掉这一毛病。

他认为只要是出于善意就可以编造谎言。

C.在地洞里,当罗比准备掏钱为妈妈买泡泡糖时,被相貌丑陋、缺了门牙的红发小鬼踢倒在地,又被抢了钱包,这个情节照应了他第一次撒谎的内容。

D.一些特定事物,如梦境和地洞里的景象、泡泡糖自助机、那块石头等的反复出现,使梦境和现实有机结合,推动了情节发展,也使情节更具合理性。

11.从文中看,罗比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请简要说明。

12.这篇小说后面的娜塔莎的情节,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张居正,字叔大。

嘉靖二十六年,成进士。

勇敢任事,豪杰自许。

神宗即位,居正为首辅。

居正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

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黔国公沐朝弼数犯法,当逮,朝议难之。

居正擢用其子,驰使缚之,不敢动。

既至,请贷其死,锢之南京。

漕河通,居正以岁赋逾春发,水横溢,非决则涸,乃采漕臣议,督艘卒以孟冬月兑运,及岁初毕发,少罹水患。

行之久,太仓粟充盈。

又为考成法以责吏治。

初部院覆奏行抚按勘者尝稽不报居正令以大小缓急为限误者抵罪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居正喜建竖,能以智数驭下。

俺答①款塞,久不为害。

独小王子部众十余万,以不获通互市,数入寇。

居正用李成梁镇辽,戚继光镇蓟门。

成梁力战却敌,功多至封伯,而继光守备甚设。

居正皆右之,边境晏然。

然持法严。

公卿群吏不得乘传,与商旅无别。

郎署以缺少,需次者辄不得补。

时承平久,群盗猬起,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

匿弗举者,虽循吏必黜。

得盗即斩决,有司莫敢饰情。

盗边海钱米盈数,例皆斩,然往往长系或瘐死②。

居正独亟斩之,而追捕其家属。

盗贼为衰止。

时帝渐备六宫,太仓银钱多所宣进。

居正乃因户部进御览数目陈之,谓每岁入额不敌所出,请帝置坐隅时省览,量入为出,罢节浮费。

帝御文华殿,居正以给事中所上灾伤疏闻,因请振。

复言:

“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

上,宜痛钳以法。

而皇上加意撙节③,于宫中一切用度、服御、赏赉、布施,裁省禁止。

”帝首肯之,有所蠲贷④。

卒,赠上柱国,谥文忠。

(节选自《明史·

张居正传》)

(注)①俺答:

明朝蒙古土默特部首领;

②瘐死:

囚犯在狱中病死;

③撙节:

抑制,节制;

④蠲贷:

免除租税、借放钱粮。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部院覆奏行抚按勘者/尝稽不报居正/令以大小缓急为限/误者抵罪/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

B.初/部院覆奏行抚按勘者/尝稽不报/居正令以大小缓急为限/误者抵罪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

C.初/部院覆奏行抚按勘者/尝稽不报/居正令以大小缓急为限/误者抵罪/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

D.初/部院覆奏行抚/按勘者尝稽不报/居正令以大小缓急为限/误者抵罪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

1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辅即”内阁首辅”,是明代首席大学士的习称,主持内阁大政,拥有相对特殊的职权和地位。

B.孟冬月指的是农历十一月,中国古代常以伯、仲、季来定次序,孟相当于仲,这里指冬天的第二个月。

C.互市是中国历史上中央王朝与外国或异族之间贸易的通称。

此处指明朝与北方少数民族间的贸易往来。

D.六宫本指古代皇后的寝宫,后以六宫代指皇后,唐代不再专指皇后,而是泛指后妃,明清演变为东西六宫。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居正做事果敢,同时讲究计谋。

黔国公多次犯法,张居正提拔了他的儿子,并派他前去将黔国公逮捕归案。

B.张居正改革陈规,方法行之有效。

他采纳漕臣建议,规定每年十月漕运,第二年年初完成,避开春季水患,结果使国家粮

仓充盈。

C.张居正加强吏治,执法严格有力。

他制定法律考核官吏,规定公卿群吏不得乘坐驿车,对隐瞒盗情的官吏严惩。

D.张居正主张节制,要求皇上垂范。

他根据户部的账目陈述意见,让皇上知道入不敷出的情况,请求皇上时刻注意节约用度。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承平久,群盗猬起,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

(2)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赠孟浩然①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②,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③,迷花不事君。

高山④安可仰,徒此揖清芬⑤。

注:

①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人,早年仕途失意,后隐居。

诗中孟夫子指孟浩然。

②轩冕,荣华富贵,仕宦。

③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

④高山,即”高山仰止”。

⑤清芬,清高,芬芳。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风流”指孟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它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

B.首联即点题,开门见山,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

这一联有提纲挈领、总领全诗的作用。

C.中间两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

D.整首诗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

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地过渡到描写,揭示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

18.诗中的第二联一“弃”一“卧”可谓形象生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其妙处。

五、情景默写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借助神话和通过描写波涛滚滚的回旋的急流来突出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追述了曹军攻破荆州、沿江而下的景象,接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英雄的志得意满。

(3)《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地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不含标点符号)。

中国文字寻常所用的不过一二千字。

初看去似乎只要认识了这一二千

字就可以看懂一般普通的文字了,其实不然。

中国常用的文字数目虽有限,________。

例如“轻”“重”两个字是小学生都认识的,但和别的单字拼合起来,可以造成很多词,如“轻率”“轻浮”“重要”“郑重”等。

这些词当然和原来的“轻”字和“重”字有关联,可是每个词的意义、情味并不一样。

______,词典不能帮什么忙。

这并不是词典不好,实在是无可奈何的事。

词不但有意义,还有情味,后者完全要靠自己去体会。

____________,可是情味大大不

同,“现代青年”“现代女子”并不就是“摩登青年”“摩登女子”的意思。

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5

0个字。

历时122天,航程近35000千米,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完成中国地质调查局深海地质第8航次和中国大洋第55航次科考任务,2019年10月23日返回广州。

其在西太平洋与我国富钴结壳合同区实施了多波束地形测量、浅地层剖面测量、海洋重力测量等多种手段调查工作,克服恶劣海况、补给匮乏、设备故障等重重困难,获取了丰富的深海地质样品及海洋地球物理数据。

七、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边是方唐先生1993年创作的漫画作品《欲》,该作品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

画面的人为了能摘到树上的果子,不惜把自己的头颅垫在了自己的脚下。

为了得到果子,而践踏了头颅,抛弃了思想与尊严……

这得与失给人惊警,给人诸多联想与思考;

而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呢?

请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

要求: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

2.C

3.C

【解析】

1.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

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第一处,“领略”指品味、欣赏。

“重温”指复习、回想。

从语境看,上句说唤起观众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