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工程应急预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17348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工程应急预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项目工程应急预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项目工程应急预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项目工程应急预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项目工程应急预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工程应急预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项目工程应急预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工程应急预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工程应急预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危险处,夜间设红色警示灯;

配合机械挖土、清底、平地、修坡等作业时,不得在机械回转半径以内作业。

1.1.1.6作业时要随时注意检查土壁变化,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塌方,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将人员撤离,排除隐患,确保安全。

1.1.1.7对施工准备、开挖方法、放坡、排水、边坡支护严格按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进行,挖土方前对周围环境认真检查,不能在危险岩石或建筑物下面作业;

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要求放坡,操作时应随时注意边坡的稳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加固处理。

1.1.1.8深基坑开挖时,四周设防护栏杆,人员上下必须使用专用爬梯。

人工挖基坑时,操作人员之间保持安全距离,一般大于2.5米的安全距离。

1.1.1.8在软土地区开挖基槽时,施工前必须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工作,地下水位应降至基底以下0.5~1.0m后,方可开挖。

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回填完毕。

相邻基槽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顺序,并应及时作好基础,尽量防止对基土的扰动,挖出的土不得堆放在边坡顶上。

1.1.2人工挖孔桩

1.1.2.1整平场地,做到场地平整不积水,并做到水通、电通、道路通;

了解施工场地上下的障碍物,有完整的地质勘察报告,掌握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桩持力层的岩性特征及地下水深分布情况。

1.1.2.2施工现场周围设置栏杆与外界隔离,不允许非施工人员入内;

按施工方案要求配备齐挖孔施工机具、通风机、水泵、照明、动力电器、氧气瓶、气体检测仪器等;

1.1.2.3严格施工队伍管理,按施工方案进行。

成立专门的施工指挥组,由现场施工负责人与挖孔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负责指挥施工管理;

现场设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现场的安全检查和监督工作;

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

1.1.2.4参加挖孔作业的工人,事先必须检查身体壮况,凡患精神病、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聋哑人等不得参加作业;

挖井4米以下时,施工人员下孔前,先用通风机向孔内通风,并检测确认无误后才允许下孔作业;

孔下作业人员作业时,孔上必须设专人监护,监护人员不准擅离职守,保持上下通话联系。

人员不得乘吊桶上下,必须使用安全爬梯上下,井下需要工具,应该用提升设备递送,严禁向井内抛掷。

1.1.2.5施工所用的电器设备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孔下施工照明采用24V的安全电压;

孔底如需抽水时,必须在全部井下作业人员上地面后进行。

1.1.2.6正在开挖的井孔,每天上班前应对井壁、混凝土护壁、井中的空气进行检查,如发现异常情况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施工;

上班以及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检查井架、吊绳、挂钩、提桶等设备,发现问题应立即修理和更换。

1.1.2.7挖孔桩孔口,必须设水平移动式盖板,完工或下班时必须盖好盖板,以防人员、土块、工具等掉入孔内。

1.2应急预案

1.2.1事故环节:

在人工挖孔桩井(地)下施工中有人发生中毒时。

救援措施:

井(地)上人员绝对不要盲目下去救援。

必须先向下送风,救援人员必须采取个人保护措施,并派人报告工地负责人及卫生主管部门。

现场不具备抢救条件时,及时拔打119、110或120求救。

1.2.2事故环节:

在人工挖孔桩井(地)下施工中有人受物体打击时.

救援措施:

救援人员必须采取个人保护措施,使用现场救援器材把受伤人员送往井(地)上,进行现场急救,并派人报告工地负责人及卫生主管部门。

现场不具备抢救条件或受伤严重时,及时拔打119、110或120求救。

1.2.3事故环节:

当在基坑作业中发生坍塌事故时。

应立即利用机械和人工清运塌方土石,救出受伤人员。

清运的同时调查了解受伤人员数量,并对塌方部位进行加固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

2.锚杆挡土墙工程

2.1控制措施

2.1.1加强安全教育,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入场教育,组织学习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制度,树立安全生产意识。

2.1.2各施工技术人员必须配证上岗,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不许穿拖鞋、高跟鞋上班,不得由高处向下抛物,高空作业需系好安全带,车辆行车注意安全。

2.1.3配备安全防护设施,施工场地周边设置护栏,重要部位必须设置安全标志,车辆进出口必须由专人指挥。

2.1.4供电设施必须由电工专人负责,所有配电箱应上锁,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供电采用“三相五线制”配线。

2.1.5机具停放必须在开挖上口边线3m以外,禁止重车通行。

2.1.6施工前留设观测点。

2.2应急预案

2.2.1事故环节:

当在锚杆施工作业中发生坍塌事故时。

3.主体结构工程

3.1模板脚手架钢筋混凝土工程

3.1.1控制措施

3.1.1.1模板施工前,现场施工工长必须认真审查本施工方案中关于模板的结构设计计算书的荷载取值是否符合施工部位的实际荷载,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审核手续是否齐全。

3.1.1.2采购模板、构件时要认真检查出厂合格证书及荷载检测资料。

3.1.1.3当模板、构件进场时,收料人员认真检查是否有严重锈蚀和变形,构件连接螺栓是否符合要求,木料的的材质是否符合要求。

3.1.1.4排除模板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要保证运输道路通畅,做到现场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3.1.1.5现场施工负责人在模板施工前要认真向施工班组作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必须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3.1.1.6模板工程作业高度在2m(包括2m)以上时,要根据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和高处、临边作业专项防护措施的要求进行操作和防护,要有可靠的安全操作架子,二层以上周围应设立面安全防护网和防护栏杆。

3.1.1.7操作人员上下通行,必须走安全通道和上人扶梯,不许攀登模板和脚手架上下,不许在墙顶、独立梁及其它狭窄而无防护措施的模具板面上行走。

3.1.1.8高处作业架子上、平台上一般不宜堆放模板料,如须短时间堆放时,一定要堆放平稳,堆放高度不能过高,重量必须控制在允许荷载范围内。

3.1.1.9高处支模人员所用的工具不用时必须放入工具袋内,不能随意将工具、构件零放在脚手架或容易滑落的地方,以免坠落伤人。

3.1.1.10木料和易燃材料要运离火源堆放。

3.1.1.11夜间施工,必须要有足够的照明,潮湿的地方电源电压采用24V的安全电压,各种电源线全部采用绝缘线,并不允许直接固定在模板上或容易碰撞的位置。

3.1.1.12模板支撑不能固定在外脚手架或安全防护设施上,避免发生倒塌或模板位移。

3.1.1.13五级大风以上的天气不宜进行大块模板安装和吊运作业,并进行搞风加固措施。

雷雨天气,模板要安装避雷设施,且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3.1.1.14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模.

3.1.1.15底模,在混凝土符合下表规定后方可拆模:

表7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米)

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梁、拱

≤8

悬臂构件

>2

3.1.1.16符合以上规定后,项目技术负责人书面向班组下达拆模通知后方能拆模。

3.1.1.17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拆下来的木料要及时运走、清理。

3.1.1.18拆模程序一般是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部分。

3.1.1.19拆除较大跨度的梁底模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

3.1.1.20多层楼板模板支柱的拆除必须按以下要求进行:

上层楼板浇筑混凝土时,下一层楼板的的模板支柱不得拆除,再下一层楼板模板的支柱仅可拆除一部分,跨度在4米和4米以上的梁下均保留支柱,其间距不得大于3米。

3.1.1.21组合式模板的拆除要加强保护,拆除后要随即传递下来,不得抛掷,拆下的模板必须即时清理干净,面板涂油。

按规格分类堆码好,以利再次利用。

3.1.1.22拆模时必须有人临护,并做出警戒标志。

3.1.2应急预案

3.1.2.1事故环节:

在拆模或搭设脚手架时,发生脚手架或支模系统整体垮塌时。

救援措施:

立即清除受伤人员上面的脚手架或障碍物,救出受伤人员,同时,对垮塌部位采取安全措施,以防事故的扩大。

4.卸料平台

4.1控制措施

4.1.1钢平台的搁支点与上部位拉结点必须位于建筑物上,不得设在脚手架等施工设备上,支撑系统不得与脚手架连接。

4.1.2钢平台搁支点的砼梁应预埋铁件,宜于与平台次梁螺栓连接次周围使用。

4.1.3钢丝绳与钢平台的水平夹角宜45°

~60°

4.1.4钢平台上拉接点的梁(柱)应验算抗拉强度,以保证建筑物与平台的安全。

4.1.5吊运平台时应使用吊环,不得使吊钩直接钩挂环。

4.1.6钢平台安装时,钢丝绳应采用专用的挂钩挂牢,采取其它方式昌卡头子不得小于3个,建筑物锐角利口略高于内口。

4.1.7钢平台左右两侧必须设置固定的防护栏杆和密目安全网。

4.1.8搭设脚手架时应预留平台位置,平台两侧脚手架的立杆应用双立杆加强。

4.1.9定期对平台各构件进行检查和维修。

4.2应急预案

4.2.1事故环节:

当有施工人员从卸料平台高处坠落摔伤时。

清除受伤人员身体上面的障碍物,立即对受伤人员抬上单架,送往医院治疗。

在救援受伤人员时,应注意摔伤及骨折部位的保护,避免因不正确的抬运,使骨折错位造成二次伤害。

5.外用吊篮

5.1控制措施

5.1.1施工现场外吊篮严禁使用钢管扣件搭接,必须采用型刚制作进行焊接,使用定型化、工具化的作业方式。

5.1.2外吊篮必须有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

并经公司审批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详细具体,能完全指导施工作业。

5.1.3吊篮平台内必须设置安全带和工具的挂钩装置,平台内最小通道不少于400㎜,平台上必须装有固定式的安全护栏。

5.1.4外吊篮靠建筑物一侧的高度不少于800㎜,后侧及两边高度不少于1100㎜,护栏应能承受1000N水平移动的集中荷载,沿吊篮平台底板四周应装有高度不少于100—150㎜的挡脚板,挡板与底板的间隙不得大于5㎜。

5.1.5吊篮搭设完毕后,必须经公司安全部门和项目经理一起组织验收合格后才投入使用,并要有验收记录和悬挂验收牌。

5.1.6在使用过程中和上班作业前,施工人员必须对吊篮的各构件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后方能作业。

5.2应急预案

5.2.1事故环节:

当有施工人员从吊篮高处坠落摔伤时。

6.“三宝”“四口”“临边作业”

6.1控制措施

6.1.1新进场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上岗前的“三级教育”(即:

公司教育、项目教育、班组教育)和体检,三级教育考试合格后发放上岗证后才能上岗作业,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胸前必须佩戴上岗证,证明已经接受了安全生产“三级教育”

并考试合格。

6.1.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戴安全帽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安全帽由帽衬和帽壳两部份组成,帽衬与帽壳不能紧贴,应有一定的间隙(帽衬顶部衬隙20~50mm,周围5~20㎜),当有物料坠落到安全帽时,帽衬可起到缓冲作用,不使颈椎受到伤害。

二是必须系好下鄂带,当人体坠落时,由于安全帽在头部,起到对头部的保护作用。

6.1.3高处作业人员以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在无可靠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必须先挂牢后再作业,不系好安全带作业是违反劳动纪律的。

安全带应高挂低用,不准将绳打结用,也不准将挂钩直接挂在安全绳上使用,应挂在连接环上使用。

6.1.4所有外脚手架和防护拦杆都必须挂密目网封闭,安全网必须符合规格和材质要求的2000型安全密目网,搭设密目网必须严密、无空隙且牢固。

6.1.5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各种预留洞口、通道口、上料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在其附近作业,称为洞口作业。

对洞口作业的安全防护,根据不同的类型,可按下列六类方式进行安全防护:

6.1.6各种板与墙的孔口、洞口,必须视具体情况分别设置牢固盖板、防护栏杆、安全网或其它防坠落的防护设施。

6.1.7各种预留洞口、人工挖孔桩上口、杯形、条形基础上口、未填上的坑槽,以及人孔、开窗等处,均设置稳固的盖板,防止人、物坠落的小孔眼的钢丝网等覆盖。

6.1.8电梯井口必须设置防护栏杆或固定栅门。

电梯井内每隔两层并最多隔10m设一道安全平网。

6.1.9没有安全踏步的楼梯口必须像预留洞口一样覆盖。

安装踏步后,楼梯边设置防护栏杆,或用正式工程的楼梯扶手代替防护栏杆。

6.1.10各类通道口、上料口的上方,必须设置防护棚,其尺寸大小和强度要求可视其具体情况而定,但必须达到在下面通行和工作人员不受任何落物的伤害。

6.1.11施工现场大的坑槽和陡坡处搭设防护栏杆并挂安全网封闭,并设置安全标志和夜间红色警示灯。

6.1.12楼顶、屋面和平台等面上。

短边边长小于25㎝但大于2.5㎝的孔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予以覆盖。

6.1.13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边长为25~50㎝的洞口、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以及缺件造成的洞口处,用盖板覆盖洞口。

并且盖板四周必须保持四周搁置均衡,要有固定其位置。

6.1.14楼面、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边长为50~150㎝的洞口,必须设置以扣件扣接钢管而成的网格,并在其上面满铺竹纤板或脚手板。

6.1.15楼板、屋面、平台等面上,短边边长在150㎝以上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洞口下挂安全平网。

6.1.16墙面等处的坚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应加装开关式、工具式的防护门,门栅网格的间距不大于15㎝;

也可采用搭设防护栏杆,下设挡脚板。

6.1.17下边沿至地面或楼面低于80㎝的窗台等竖向洞口,如外侧落差大于2m时,应加设高至1.2m高的防护栏杆。

6.1.18临边作业的安全防护,主要为设置安全防护栏杆,并有其它防护措施,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6.1.18.1设置防护栏杆

地面基坑周边,无外脚手架的楼面与屋面周边,分层施工的楼梯口与楼段边,沿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料台周边、挑平台周边、雨蓬与挑檐边、井架、外脚手架等通向建筑物的通道两侧边,以及水池周边等处,均设置防护栏杆,顶层的楼梯口,应随工程结构的进度而安装正式栏杆。

由于此时,结构施工接近完成,这样做可以节约工时和材料。

6.1.18.2架设安全网高度超过3.2m的楼层周边,以及首层墙高度超过3.2m时的二层楼面周边,当无外脚手架时,必须在外围边沿设置一道安全平网。

6.1.18.3装设安全门各种垂直运输用的平台,楼层边沿接料口等处,都装安全门或活动栏杆。

6.1.19防护栏杆的构造设置防护栏杆为临边防护所采用的主要形式。

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构成。

横杆离地高度规定上杆1.0~1.2m,下杆0.5~0.6m,即位于中间,必要时沿底面设置一道横杆。

栏杆的高度为1.2~1.5m。

6.1.20防护栏杆的设置基坑四周边设置防护栏杆,可采用钢管作栏杆柱,并打入地下50~70cm深加以固定,离坑边的距离不少于50cm。

6.1.21混凝土楼面、屋面、平台面与墙面等处的固定栏杆,埋设预埋件,使其与钢管式钢筋焊接。

6.1.22砖或砌块等砌体上固定防护栏杆,可预先埋入规格相应的弯转扁钢作预埋铁的砼块,然后固定。

6.1.23栏杆的横杆不应有伸出的悬臂。

以免坠落时受端头致伤。

6.1.24栏杆四周与其它物件之间应有不少于40mm的净空。

6.1.25栏杆采用2000型密目网立面封闭。

6.1.26接料平台两侧的栏杆,必须自上而下加挂安全立网和木板,起防护作用。

所有防护栏杆钢管都采用红白相间的钢管。

6.1.27施工现场常会有上下立体交叉作业,凡在不同层次中,处于空间贯通状态下同时进行的高处作业为交叉作业,其安全防护措施如下:

6.1.27.1支模、砌墙、粉刷等工种,在交叉作业中,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下同时操作。

下层作业的位置,必须处于依上层高度确定的可坠落范围半径之外。

不符合此条件,中间设安全防护层。

6.1.27.2拆除脚手架和模板时,下方不得有其他操作人员。

6.1.27.3拆下的模板、脚手架及其它构件,临时堆放处离楼层边沿下小于1米。

堆放高度不得大于1米。

楼梯口、通道口、脚手架边缘等处,严禁堆放拆下的物件。

6.1.27.4结构施工自二层起,凡施工人员进出的通道口,均设置双层安全防护棚即安全通道。

6.1.28支撑和拆模时的安全防护悬空作业措施

6.1.28.1支撑和拆模时,应按安全操作规程施工,前一道工序所支的模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

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并严禁在同一垂直面上装、拆模板。

结构复杂的模板,其装、拆模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

6.1.28.2支设高度在3m以上的柱模板,四周必须设斜撑,并应设立操作平台。

低于3m可以用高凳操作。

6.1.28.3支设处于悬挑状态的模板,应有稳固的立足点。

支撑凌空构件的模板,应搭设支架或脚手架。

6.1.28.4拆模高处作业,必须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设支架。

6.1.29绑扎钢筋时的悬空作业安全措施

6.1.29.1绑扎钢筋和安装钢筋笼骨架,必须搭设必要的脚手架。

6.1.29.2绑扎圈梁、挑梁、挑檐、外墙和边柱等钢筋,必须搭设操作平台、架和张挂安全网。

6.1.29.3绑扎支柱和墙体钢筋,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或攀登骨架上下,绑扎3m以上的柱必须搭设操作平台。

6.1.29.3高空或深坑绑扎钢筋或安装钢筋骨架时,必须搭设脚手架和马道。

6.1.30浇筑混凝土时的悬空作业安全措施

6.1.30.1浇筑离地2m以上的框梁、过梁、雨蓬和小平台等,必须设置操作平台,不得站在模板或支撑件上操作。

6.1.30.2浇筑拱形结构,应自两边拱脚,对称和相向进行。

6.1.30.3特殊情况下进行浇筑,如果无安全设施,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扣好保险钩或架设安全网。

6.1.31门窗工程悬空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

6.1.31.1安装和油漆门、窗及安装玻璃,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樘子或阳台栏板上操作,门、窗临时固定,封填材料未达到强度要求,以及电焊时,严禁手拉门、窗或进行攀登。

6.1.31.2高处外墙安装门、窗,无外脚手架时,必须张挂安全网,无安全网时,操作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其保险钩挂在操作人员上方的可靠物体上。

6.1.31.3进行各项窗、洞作业,操作人员和重心必须位于室内,不该在窗台上站立,必要时应挂好安全带后才能进行操作。

6.2应急预案

6.2.1事故环节:

当有施工人员自高处坠落摔伤时。

立即对受伤人员抬上单架,送往医院治疗。

6.2.2事故环节:

当现场有火险发生时。

救援措施:

现场有火险发生时,不要惊慌,应立即取出灭火器或接通水源扑救。

当火势较大。

现场无力扑救时,立即拨打119报警,讲清火险发生的地点、情况、报告人及单位等。

7.临时施工用电工程

7.1控制措施

7.1.1制定安全用电责任制和电工安全操作规程,做好施工用电安全技术交底,电工必须每日作好电工巡视和维修记录,电工维修和巡视记录必须详细,包括时间、地点、维修内容、技术措施、处理结果等;

对于事故维修原因必须作出因果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工程竣工拆除临时用电工程时间、参加人员、拆除程序、拆除方法和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必须在电工维修记录中详细记录。

7.1.2按TN-S系统设计要求保护接零系统,实行三相五线制,所有接地处必须保证可靠的电器连接,PE线必须采用绿/黄双色线,严禁与相线、工作零线区别,禁止混用。

7.1.3在高低压线路下方,不得搭设作业棚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客观存在杂物。

7.1.4设置总配电室,门向外开并上锁,且要符合以下规定:

7.1.4.1各级配电箱、开关箱应有防雨措施,有门锁;

并有专人负责安装,位置周围不得有杂物;

7.1.4.2配电装置的上端距天棚不少于50cm;

7.1.4.3配电屏(盘)后的维修通道不少于80cm,个别地点有建筑物处的部份,则此点通道的宽度不少于60cm;

7.1.4.4配电屏(盘)侧面的维护通道宽度不少于1m;

7.1.4.5配电室的开棚距地面不得低于3m;

7.1.4.6配电装置的上端距天棚不得少于50㎝;

7.1.4.7配电屏(盘)正面操作通道宽度单列布置不得小于1.5米;

7.1.4.8配电屏(盘)必须装高有功、无功电度表,并应分别装设电流、电压表。

电流表与计费电度表不得共用一组电流互感器;

7.1.4.9配电室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底于3级,室外内配电置砂箱和灭火器;

7.1.4.10配电屏(盘)应装设短路、过负荷保护装置和漏电保护器;

7.1.4.11配电屏(盘)上的各配电线路应编号,并标明用途标志;

7.1.4.12配电屏(盘)或电线路维修时,必须悬挂停电标志牌。

停、送电必须由本工程电工专人负责。

7.1.5在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