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宁场古镇导游词word范文 12页Word格式.docx
《巫溪宁场古镇导游词word范文 12页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巫溪宁场古镇导游词word范文 12页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城人兵部尚书王象乾所建。
王象乾文韬武略,威震九边,加功晋爵太子太保,追赠曾祖、祖父、父亲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之衔,故额题“四世宫保”)。
二是贞节道德牌坊,多表彰节妇烈女,如重庆市长寿区江南镇龙山寨秦始皇为巴寡妇清修的“怀清台”三类是标志科举成就的,多为家族牌坊,为光宗耀祖之用。
四类为标志坊,多立于村镇入口与街上,作为空间段落的分隔之用或重要代表区域。
古镇的这个牌坊就是标志坊,它高16.8米,宽26米,是古镇的南大门,也是古镇最高最大的一座牌坊。
牌坊上彩绘亮丽美观,选用的是中国传统旋子点金彩绘;
砖雕技艺非凡,左右两边的基座分别雕刻有“三星赐福”和“童子拜寿”的场景,牌坊上下三层斗檐,五层斗拱,屋檐飞翘,看起来非常壮观;
牌坊上部居中的坊眼写着“长寿古镇”四个大字,这四个苍劲挺拔的鎏金大字是云南省著名书法家丁柄大师的手笔。
丁柄大师生于云南昆明,曾应邀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昆明火车站”、“中国云南航空公司”、“九乡风景区”等标志性建筑和名胜景区题字,曾为云南省唯一的状元袁嘉谷的故居重书“经济特元”匾额。
整座牌坊在大师这几个鎏金大字的衬托下越发显得大气恢弘。
万寿路人文大街:
我们现在踏上的这条大道就是万寿路人文大街,它是古镇的主大街,全长1600米,是古镇举办大型活动的主要场所,如:
7、8月的啤酒火锅节,九月初九的千叟宴等活动;
还有日常表演的竹竿迎宾舞、仿古入城等常态节目。
也是观光车运行的主要游览线路。
大街两旁,商铺林立,主要经营缅甸玉石、奇石字画、民族服饰、当地特产、东南亚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珠宝首饰特色等旅游商品。
水系
长寿古镇是以一轴两系所规划的。
一轴指的是万寿路人大街,两系则指的是青龙溪和万寿河。
水是万物之源,有水的的地方就有生命,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所以修建这两条水系也是使得长寿古镇具有灵气与生命力。
两条水系的总长度为3.2公里。
河均宽7-10米,河堤均用石条铺制而成,青龙溪水流湍急,体现的是西部高原古镇韵味。
河道的两侧分布着茶室酒吧,打造的是相对放松的娱乐区域。
万寿河水流平缓,体现的是江南水乡风情。
河道两侧分布着小吃和茶室,是比较休闲区域。
每到节假日,长寿古镇有专业演员表演乌篷船对歌,放荷灯等互动活动。
风雨桥
又称“花桥”,它属于拱桥类。
拱桥,在中国拱桥建筑历史悠久。
在古代桥梁中,就是以拱桥为主要桥型。
眼前的风雨桥是古镇二十四桥的代表之一,也是侗族的典型建筑,最高时期的风雨桥是桥、塔、亭为一体。
全用木料筑成,桥面铺板,两旁设栏杆、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
规模较大,反映的是多元化交集,后期功能演变为遮风避雨,多用于云、贵、川、渝等地。
而我们眼前的这座风雨桥正是集合这几种元素建筑的缩影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节假日的时候古镇的艺术团演员们会在这里进行对歌表演,也有平日里爱好曲艺的人士在这里交流、娱乐。
因风雨桥的造型独特美观,所以这也是爱好摄影朋友的最佳取景地之一。
当然关于它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古时候,一个小山寨,只有十几户人家。
有个小山寨里有个小后生,名叫布卡,娶了一个妻子,名叫培冠。
夫妻两人十分恩爱,几乎是形影不离。
一天早晨,河水突然猛往上涨。
布卡夫妇急着去西山干活,同往寨前大河弯的小木桥走去。
正当他们走到桥中心,忽然一阵风刮来,刮的卡布睁不开眼,妻子跌入河里。
卡布睁开眼一看,方知道给刮下河去了,就一头载进水里,潜到河底。
可是来回寻找了好几次,却不见妻子的影子。
乡亲们得知了,也纷纷前来帮卡布寻找妻子,找了半天工夫,还是找不到他的妻子。
原来在河弯深处有只螃蟹精,把她卷进河底岩洞里去了。
螃蟹精变成了一个俊俏的后生,要培冠做他的老婆,培冠不依,还打了它一个巴掌。
螃蟹精马上露出凶相来威逼培冠。
培冠大哭大骂,哭骂声在水底一阵阵传到上游的一条花龙耳里。
这时风雨交加,浪涛滚滚,只见浪里有一条花龙,昂首东张西望。
龙头向左望,浪往左打,左边山崩;
龙头往右看,浪往右冲,右边岸裂。
顷刻间,小木桥被波涛卷得无影无踪!
可是花龙来到布卡沙滩边,龙头连点几下之后浪涛就平静了。
随后,花龙在水面打了一个圈,向河底冲去。
顿时,河底咕噜咕噜的响声不断传来,大漩涡一个接一个飞转不停……接着,从水里冒出一股黑烟,升到半空变作一团乌云。
花龙也紧追冲上半空,翻腾着身子,把黑云压了下来,终于压得它现出原形——原来是只鼓楼顶一般大的黑螃蟹。
黑螃蟹慌慌张张地逃跑,爬上崖壁三丈高。
花龙到水里翻个跟斗,龙尾一摆,又把螃蟹横扫下水来。
这样连都几次,把螃蟹弄得筋疲力尽,摇摇晃晃爬向竹林,想借竹林挡住花龙。
可是花龙一跃腾空,张口喷水,喷得竹林一片片倒塌下去,螃蟹又跌进河中。
花龙紧紧追进水底后,浪涛翻腾着便顺河而下,
这时再也看不见黑螃蟹露面了。
后来,在离河弯不远露出一块螃蟹形状的黑色大石头,就是花龙把螃蟹精镇住的地方。
这块大石头,后人称它为螃蟹石。
河水平静后,人们听到对面河滩上有个女人叫唤的声音。
布卡一看,那女人正是自己的妻子。
当布卡游到妻子身边,她对布卡说:
“多亏花龙搭救啊!
”大家才知道是花龙救了她,都很感激花龙。
这时花龙往上游飞回去了,还向众人频频点头……
这件事让小山村沸腾了,也很快传变了整个大侗乡。
大家把靠近水面的小木桥,改建成空中长廊式的大木桥,还在大桥的四条中柱刻上花龙的图案,祝愿花龙福寿无疆,平安吉祥。
后来,侗乡人们大都把风雨桥建在溪河上,这不仅仅是给人们提供交通便利,且有镇邪和留财之意。
御临桥
映入我们眼前的这座石拱,桥它是长寿古镇二十四桥之一的“御临桥”。
中国的拱桥
始建于东汉中后期,已有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
它是由伸臂木石梁桥、撑架桥等逐步发展而成的。
在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外形都是曲的,所以古时常称为曲桥现在而“御临桥”,“御临”二字,顾名思义就是“御驾亲临”,长寿古镇旅游核心区叫御临城。
源自于在当地流传甚广的故事。
据说201X多年前,明朝的建文皇帝,朱允炆即位后,因削藩失败,被他的三叔燕王
朱棣夺权。
于是被迫出逃,历经千山万水来到长寿地区。
因为其师是长寿西山外的大洪河万顺人,故欲访求助,隐匿避难于“无粮寺”。
谁知一条水流湍急的深涧挡住了他的去路,建文皇帝看看前有深涧,想想后又追兵,不禁仰天长啸,悲从中来,吟诗“流落西南四十秋,归来不觉血满头。
乾坤有限象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
·
”正欲跳下时,只见山那边一个老道挥舞手中的毛轴,轻轻一点,一座白玉拱桥瞬间就架在了建文皇帝脚边,建文皇帝慌忙过了桥,只见他刚跨过深涧,船自然收起。
追兵无法度过深涧,建文皇帝从此躲过一劫。
原来救他的就是他的师傅。
自此建文皇帝跟随老道师傅潜心修炼,隐居山里。
灾难过去后,建文皇帝念及师傅救命之恩,特命随从修了一座白色的桥,告诫子孙后代要瞻仰膜拜,从此,这种白玉拱桥的摸样便得以保存并世代流传了下来。
长寿古镇的这座御临桥它背后的传奇故事,似乎在向人们诠释着儒家的“仁义忠孝”,道家的“否极泰来”【解释:
否、泰:
《周易》中的两个卦名。
否:
卦不顺利;
泰:
卦顺利;
极:
尽头。
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
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出自:
《周易·
否》: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周易·
泰》:
“泰,小往大来,吉亨。
”《吴越春秋·
勾践入臣外传》:
“时过于期,否终则泰。
”】佛家的“善避恶”传统思想观念。
长寿古镇景区文化集儒、佛、道的思想精髓为一体。
御临桥正是这种多元化特征的体现。
(知识链接:
古镇二十四桥,在青龙溪和万寿河溪上,各有十二座造型各异桥,合称二十四桥。
古镇的二十四桥与扬州的二十四桥不同,除了桥梁造型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外,更在文化气质上突出了中国的福寿文化和巴渝文化地方特色,成为了独特的人文景观。
这二十四桥。
第一组为福寿六桥,分别为彭祖桥、麻姑桥、龟寿桥、宴桃桥、武陵桥、谯翁侨,是中国福寿文化的代表。
第二组为巴祖六桥,分别为巫咸桥、神龙桥、大禹桥、廪(lin)君桥、神女桥、将军桥,揭示了巴渝文化早期起源的历史,第三组为渝韵六桥,分别为两江桥、怀清桥、夔门桥、竹枝桥、巴谣桥、御临桥反映了巴渝地区的自然与人文传统。
第四组为长寿六桥,分别为桓侯桥、文峰桥、东林桥、菩提桥、神寿桥、还珠桥,把长寿的桓huan侯宫、文峰塔、东林寺、菩提山、天赐寿岛等自然人文景点和著名文化人物一一展示出来。
这二十四桥中的每一座桥,都有一个富有内涵的名字,都有一个福寿文化和巴渝文化的优美故事,都有一副反应这些历史故事的雕刻作品。
如御临桥,取自建文皇帝避难长寿御临河的故事;
两江桥,取自长江与嘉陵江汇集的朝天门;
巴谣桥,取自纤夫负重前行喊出的一声声高亢、豪迈而有力的川江号子。
游览这些精美的石桥,如同游走于中国的石桥博物馆中,去阅读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国福寿文化和巴渝文化的历史大书。
桥梁的基本介绍:
指的是为道路跨越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而修建的建筑物桥梁。
一般讲由五大部件和五小部件组成,五大部件是指桥梁承受汽车或其他车辆运输荷载的桥跨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是桥梁结构安全的保证.包括
(1)桥跨结构(或称桥孔结构.上部结构)、
(2)桥梁支座系统、(3)桥墩、桥台(4)承台(5)挖井或桩基。
五小部件是指直接与桥梁服务功能有关的部件,过去称为桥面构造.包括
(1)桥面铺装、
(2)防排水系统、(3)栏杆、(4)伸缩缝、
(5)灯光照明.[2]大型桥梁附属结构还有桥头堡,引桥等设置。
基本类别:
桥梁按照结构体系划分,有梁式桥、拱桥、刚架桥、悬索承重(悬索桥、斜拉桥)四种基本体系。
梁桥一般建在跨度很大,水域较浅处,由桥柱和桥板组成,物体重量从桥板传向桥柱。
拱桥一般建在跨度较小的水域之上,桥身成拱形,一般都有几个桥洞,起到泄洪的功能,桥中间的重量传向桥两端,而两端的则传向中间。
篇二:
官渡古镇导游词
官渡古镇导游辞
胡庚银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昆明著名的旅游景点官渡,我的名字叫胡庚银,大家可以叫我小胡,我本身也就是官渡人,接下来的时间我就带领大家游览我的家乡官渡。
它位于昆明市南部,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古滇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官渡古镇的魅力在于古塔,古寺,古街,古树,古巷,古井,古桥,古居;
古镇八景分别是:
官渡渔灯,峰螺叠翠,云台月照,杏圃牧羊,凌云围绕,滇南草坪,金钢夜话,笔写苍穹,这些景点构成了具有风景韵味的官渡。
现在在我们面前的是官渡牌坊,官渡牌坊是官渡的大门和标志性建筑。
官渡是一座建在滇池边螺蛳壳上的古镇,相传在南诏时期官宦往返拓东城在此登船下船,于是改“涡洞”名称为官渡,意为官家的渡口。
在古镇的另一样标志性建筑就是金钢塔,它是由石头砌成的,它有四扇门。
人可以从这四扇门中穿过,所以又称“穿心塔”在主塔的基础上建了五塔,它们象征“五智如来”,主塔在中央,其余四角各建了一小塔,金钢塔的造型古朴典雅,雕工精美,是金钢塔座式的典型代表,在金钢塔的旁边呢就是双塔,百姓称它为“金鸡塔”|相传每隔60年秋分傍晚日升月落之际,双塔交辉相应可与金马碧鸡坊的金碧交辉相媲美。
在金钢塔里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在古代有一条恶龙在人间作祟,一位神仙就用法术把它收服镇压在金钢塔之下,于是恶龙问神仙什么时候能把它放出来,神仙就告诉它要等铁树开了花,马长了角它就能从这里出来。
接下来介绍的是妙湛寺它是官渡六大寺院之首,现在我们就进去看一看,对我们笑脸相迎的是弥勒菩萨,我们也叫他弥勒佛,你们看他对我们笑脸相迎告诉我们无论对待任何事都要以微笑去面对,不要斤斤计较要包容也就是所谓的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在弥勒佛后面的是护法神驮护法神。
左右两边是四大金钢,来到后面呢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观音菩萨,上了普度桥过了放生池,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大雄宝殿,在大雄宝殿供奉的是“三世佛”分别是药师佛,释迦摩尼和阿弥陀佛,两边的护卫是天龙八部,从大雄宝殿出来来到最具特色的妙得阁,在妙得阁里供奉的是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观音本身的塑像庄严神圣,世人称他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在妙得阁旁的光明殿供奉的是西方三圣,毗卢殿供奉的是三世佛。
接下来我们继续参观文明阁,它建于清康熙年间是赐书堂是官渡名儒王思训为纪念和贮藏清圣祖康熙赐给他的书籍而专门建造的。
现在我们来参观土主庙,土主庙的门上有副对联,这副对联还隐藏了一段天神为拯救苍生的故事:
传说玉皇大帝听信谗言派大黑天神下凡降瘟,来到人间天神看到一个妇女带着两个孩子,大的背着,小的反而走路,天神问起原因妇女说小的是亲生的,大的不是亲身的所以更加需要关爱,天神见妇女如此善良不忍加害。
就把欲将投毒的事告诉她并且让她在家门口种植一棵小松树并且挂一双新草鞋做标志可以免遭劫难,妇女听后不愿见死不救,于是把避难的方法告诉乡亲,天神因此而感动,只好把瘟药吞下便立刻死亡,拯救了当地百姓,百姓为了感激天神所以修筑了土主庙来祭祀他。
现在游览完了。
大家也累了,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官渡有“四宝”之说的美食“一是官渡饵块,二是官渡米线,三是官渡豌豆粉,四是官渡粑粑”这些都是物美价廉的小吃。
好了今天的旅行到此为止,谢谢大家,希望下次还能带领大家游玩,通过我的讲解希望官渡古镇能给大家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谢谢大家。
篇三:
双溪古镇导游词
[导游内容]中山路、后街――陆氏宗祠――陆宅――周宅――文庙――城隍庙――张宅(盖屏富)――宋宅、花园里――薛宅――薛氏宗祠――灵岩寺――北岩寺――盘龙墓(宋墓)――劝农桥――迎恩桥――新四军六团北上抗日纪念碑――瑞光塔--鸳鸯湖景区(导游词略)--月老峰景区。
古镇游览区
【中山路、后街】朋友们,欢迎大家来到双溪古镇游览。
现在让我给大家讲一讲千年古镇双溪的基本情况。
古镇双溪又名紫城,因南北两溪绕村而过交汇西流而得名。
村落四面群峰高峻,玉柱崎于前,三台拥于后,金钟、玉印、狮象诸峰环抱于左右,地形成三角形小盆地,海拔820米,现为双溪镇治所在,人口8000多人。
双溪原是屏南旧县治所在地,设治时间自清雍正13年(1734年)到公元1950年计215年。
但双溪古村的真正历史可上溯自唐末,自五代后梁乾化二年(913年)陆氏始祖肇基至今已1093年,是名符其实的千年古镇。
双溪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镇内古建筑、古民居、古街巷、古文物保存较好,民风淳厚,风俗古朴,是难得的农耕文化天然博物馆。
双溪古镇游可概括“一塔一湖一月老,两寺两庙两廊桥,三祠五厝廿七巷,风景最亮在民俗。
”这一塔指的是瑞光塔,它是屏南唯一的塔式建筑;
一湖指鸳鸯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鸳鸯溪五大景区之一;
一月老指月老峰(又名石长老)景区,这是一处美妙的自然景光;
而两寺是建于宋代的灵岩寺、北岩寺,两庙指文庙、城隍庙,两廊桥指迎恩、劝农桥;
三祠指陆、薛、张三宗祠,五厝指张、宋、陆、薛、周等民居群,廿七巷指镇内诸街巷。
同时又可将双溪古镇分为古镇游览区;
北岩寺游览区;
瑞光塔、鸳鸯湖游览区;
月老峰游览区。
朋友们,现在我们所处的就是古镇原商业中心街中山路、后街,这里在清朝和民国时期是闽东北地区货物交流中转站之一。
当时双溪是政(和)、宁(德)、建(瓯)、周(宁)四县(区)边界地区最繁华市镇。
人口已逾五千之众,且有官道上通四府,下连省垣,东通福安、宁德,西达建瓯、政和等地。
城内货栈连立、商贾云集,有各种百年老字号数十家。
现如今虽然风光不在,但我们仍能从这成排的古商铺中看出当年“百载老号数十铺千年古镇几繁华”来。
【陆氏宗祠】陆氏宗祠原建于宋熙宁初年(1069年),为陆氏八世祖修建,后经历代修葺扩建,以成现今规模。
陆氏宗祠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融池、楼、塔、墙等于一体,布局合理、建筑精巧、装饰古朴,是屏南最具明清建筑风格的代表。
该祠入选《福州十邑名祠大观》一书,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陆宅】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屏南古民居的建筑特点:
采用夯土墙围护,穿斗式构架承重的土木结构上下廊、左右厢、前后厅、双天井、二厨房、“墙包栋”、明厅式造型。
门面为青石打造,下有门当、上的户对,注重装饰雕刻。
这座陆宅系画家、屏南二中创始人之一的陆品圭先生,其兄建国初我县四大名老中医之一陆品彝先生的古居。
【周宅】建于清末,一排三栋相连相通,是双溪民宅建筑规模较大的一座。
该厝是双溪“六合春”茶庄。
创办于清末民初,经营者周绍堑先生,系当时屏南商界泰斗。
该茶庄为我县近代制茶业始祖,其场地宽畅、设计科学、建筑精巧、设备齐全,其茶制品以规范茶箱压装,经福安赛岐口岸销往东南亚一带。
【文庙】文庙又称圣人庙、孔庙、文宣王庙、学宫、儒庙。
这圣人庙就是供养儒家集大成者孔子,以及他的得意门生颜回,曾生,孔子的孙子,孙子的学生孟子。
这四人又称为“四配”。
有的还有十哲,七十二贤人。
这里是膜拜孔圣人主要的地方。
同时也是书院,学
堂,考庠。
据屏南县志记载:
屏南圣人庙于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由知县沈钟倡建,此后经历了十多次的重修,扩建,渐渐形成布局严整,规模宏大,设施齐全的文庙。
文庙主体建筑为大成殿,建于文庙中轴线上,坐北朝南,三楹两庑,重檐翘角歇山顶,雕梁画栋,装饰精美,雄伟壮丽,内塑孔子像,并绘从祀诸贤于两庑。
殿前为露台,台周环护以石拦杆,正前方与左右均有台阶,前方台阶中建丹墀,雕刻精致。
台前为棂星门,上悬乾隆元年御书的“与天地参”匾额。
前为泮池,呈半月形,砌石成图案,中驾以石桥,池中种莲花,希冀莲开并蒂,得中状元之瑞。
池前为戟门,上悬“文庙”匾额。
戟门前建“兴贤”、“育才”二石坊,坊前正中镌“高山仰止”,左曰“金声玉振”,右曰:
“江汉秋阳”;
坊后正中曰:
“仰之弥高”,左曰“道冠古今”,右曰“德配天地”,均道光十七年训导凌翰所书。
棂星门左建名宦祠,祀沈钟与凌翰,右建乡贤祠,祀张疆与章润。
两庑前为碑廊,立乾隆至道光间所泐石碑。
大成殿后建崇圣祠、明伦堂、训导署、奎光阁、尊经阁;
并建祭器库、乐器库、省牲所、更衣亭、学仓、神厨等附属建筑。
文庙周环红墙,正面有凌翰楷书“万仞宫墙”四字。
这番景致是文革前的圣人庙。
现今破坏较严重。
【城隍庙】城隍庙座落于双溪东隅、紫山之麓。
该庙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由古田县知县朱岳楷始建正殿、清乾隆元年(1736年),屏邑首任县令沈钟依后山之势,凿石平地,并认捐俸银力倡之,数月续建寝殿。
至今已有270年历史。
后人又于乾隆43年、嘉庆5年义捐重修。
道光2年、9年又建后殿。
及光绪、宣统年间多次续修,形成占地1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九进,包括:
“山墙、东西辕门、天井、廊厩、戏台、月台、钟鼓楼、正殿、后殿”等建筑在内的巍峨壮观、规模恢宏的典型明清宫殿式建筑。
城隍庙是双溪古城标志性建筑之一。
1、“活阎罗”牌匾的来历
城隍庙月台前檐正中上悬挂一幅前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双溪镇高安村张氏合家叩拜城隍爷牌匾,称“活阎罗”。
其中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冤案重申平反故事。
高安村民张氏,绰号“烂头蜞”,为人诚朴老实,世代务农,家有妻室子女多人。
一日因巡看田水与另一村民发生口角,“烂头蜞”气忿不过、漏口道,“走着瞧,日后要除去你!
”想不知此话却引来杀身大祸。
不久此同村人往宁德赶猪做生意,在下七房松坪亭桥遭两歹徒抢劫,其人身强力壮,与歹徒搏斗、并逃跑。
歹徒甲竞拔屠刀从其咽喉刺进,当即丧命,抢其身带银元。
另一歹徒乙欲分钱财。
甲不允,说“杀人得财乃我也,与尔无份。
”其时乙为分钱财,也丧心病狂拔刀又在死者头部连刺七刀,且将刀插入路边田畔石缝中。
后来歹徒甲携财外逃浙江庆元投军。
却说受害人家属即以上述“烂头蜞”一语而疑之告官,“烂头蜞”被捕入死牢,上大刑拷问,死来活去,却坚不认罪。
一时间街谈巷议,众说纷纷,此案成为当时一大悬案。
于是张氏妻室,每日怀抱整束大香,披发乱髻、呼天叫地,到城隍庙击鼓喊冤,行人闻之,凄凉悲切无比,同情至极。
县官几审“烂头蜞”而他死不认罪,县官夫人旁侧进言道:
“夫君审堂时,奴家观之罪人面目慈祥,且有妻室多人,不像杀人越货之辈。
其妻室数次到城隍庙喊冤,莫非确是冤案?
”其时忤作(验尸人)已向县官禀报疑点有二。
其一,死者头上有7个刀刺之洞,不出血。
系死者咽喉被刺死后,被X另人再刺。
有悖于仇敌杀人后夺银再补刺之理,歹徒定有二人以上。
其二,死者系往宁德赶猪,身带“增”字号银元被抢,是否可查搜“烂头其”家有无赃物与案有关?
县官即查双溪“增”字号银元出处。
原来“增”字号银元主人系双溪后街老字号梭布庄老板,其长年有钱银向高安一带山民借贷。
且每块银元上均镌印“增”字号的记志。
其老板出
示借钱账簿,实有受害人与“烂头蜞”借银之名。
“烂头蜞”家所搜“增”字号银元显然证据不足。
“增”字号老板当堂向县官禀报说:
“烂头蜞’为人诚实,其借银系青黄不接之时购米养活妻室儿女,绝不会越货杀人,不能以此即定其杀人罪”,并恳求网开一面,继续调查定案。
于是,这一离奇杀人案就暂搁一旁。
且说有一晚深夜,“烂头蜞”弟梦见有一黑面矮人,手提大铜缒狠击其床沿,大声呲喝道:
“城隍爷铁链在你床下,你还不速去报官,抓拿犯人。
”其弟惊醒,敲打火石照之,果见床下有锈迹斑斑之铁链一条,惊奇不已。
随即连夜赶县衙击鼓鸣冤,且将铁链击敲县官案桌。
县官问明情况,安慰说:
“你稍安勿躁,待本县再查!
”也即令衙卒往城隍庙器械库房查看封条是否有开启。
片刻,衙卒回报,库房封条仍尘封未启。
县官又令开启封条,只见存放铁链处有一条明显铁链拖拉出来之痕迹。
县官与众人更惊奇万分,认定城隍爷也确认此案为冤案。
话说杀人犯甲逃往浙江庆元投军期间,终日惶惶不安。
有一夜也梦见有一黑面矮人手执铜击其床沿,厉声喝道:
“你应速返屏南认罪归案!
”醒来惊之而屎溺。
不日,歹徒甲返家呆立于村头“奶娘庙”门口,公差捕快赴其村缉拿人犯,他自语道:
“不须抓拿,我自去投案。
”经开堂审问,供认不讳问死罪,“烂头蜞”无罪释放,此案告破。
县官就自雇专轿让其乘坐,披红彩放鞭炮送其返家。
这就是本文开头张氏合家赠献城隍庙之“活阎罗”牌匾来历。
民间传说,此乃城隍爷明察冤屈,派神灵托梦协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