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16021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升初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升初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升初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升初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升初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小升初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升初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告诉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敢于探索,展现在你眼前的景色将别有洞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告诉我们时间如流水,不会倒流,我们要珍惜时间;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告诉我们今日事,今日毕。

12、《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诗的共同特点是,看起来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写人,其中“梅”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特点,“竹”具有刚强勇敢特点。

请写出《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明)。

1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句诗来教导我们,你能写出另一首《悯农》吗?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

14、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她写了一首赞颂项羽,抒发爱国情怀的诗——《夏日绝句》。

诗句是: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5、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情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6、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7、离家在外的游子对着一轮明月思乡思亲,这样的诗句有:

《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泊船瓜州》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8、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示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我还知道其他的爱国诗,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句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19、我们学过的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出塞》,诗为: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王之涣的《凉州词》,诗为: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0、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说明了这个问题。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一、文征明习字选自《书林纪事》 

【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 

①书遂大进( 

②平生于书( 

③或答人简札( 

) 

(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二、铁杵磨针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

"

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

[媪](ǎo)年老的妇人。

[杵](chǔ)棒槌。

[卒业]完成学业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

去( 

)方( 

)欲( 

)还( 

2、解释下列句子中"

之"

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

( 

) 

2)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三、日攘一鸡 

【原文】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

“是非君子之道。

”曰:

“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 

【注解】①攘:

这里是偷窃的意思

【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字:

是非君子之道( 

以待来年然后已(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是非君子之道

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四、薛谭学讴 

【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解】①讴:

这里是歌唱。

②饯行于郊衢:

饯,设宴送行。

郊衢,郊外的大道边。

③抚节悲歌:

抚节,打着节拍。

④薛谭乃谢求反:

谢,道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未穷青之技( 

②秦青弗止( 

③响遏行云( 

2.翻译: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

4.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

如果有,是什么?

五、眉、眼、口、鼻四者,毕有神①也。

一日,口为鼻曰:

“尔何能,而位居吾上?

”鼻曰:

“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

”鼻为眼曰:

“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

”眼曰:

“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

”鼻又曰:

“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

”眉曰:

“我也不能与诸君厮②争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那里?

”(选自罗烨《醉翁谈录》)

[注释]①神:

灵性。

②厮:

相互。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两处)。

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

2.下列句子中的“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A.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B.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C.不足为外人道也。

D.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3.翻译。

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

4.通读全文后,你从眉、眼、口、鼻之争中得到什么启示?

六、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

主人与食,嫌淡无味。

主人闻已,更为益①盐。

既得盐羹,便自念言:

“所以羹者,缘有盐故。

况复多也?

”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盐已口爽②,返③为其患。

(《百喻经》) 

[注释]①益:

增加。

②爽:

败坏(口味)。

③返:

同“反”,相反。

1.解释画线词语。

(1)主人与食 

(2)缘有盐故 

2.愚人发现食物因盐好吃之后,做了什么事?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这则笑话蕴含的道理。

七、处之不易①殷仲堪②既为荆州,值水俭③。

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

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

虽欲率物④,亦缘其性真素⑤。

每语子弟云:

“勿以我受任方州⑥,云我豁⑦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

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

尔曹⑧其存⑨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解]①处:

居于高位;

易:

改变。

②殷仲堪:

人名。

③俭:

荒年。

④率物:

为人表率。

⑤素:

朴素。

⑥受任方州:

受命担任大州刺史。

⑦豁:

抛弃。

⑧尔曹:

你们。

⑨存:

谨记。

1.解释画线的词。

(1)辄拾以啖之( 

(2)盘外无余肴( 

(3)亦缘其性真素( 

(4)勿以我受任方州( 

2.翻译。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

3.文中“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可解释为:

安于清贫是读书人的本份,哪能攀上高枝,就把树干抛弃了呢?

这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

八、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

“童子何泣?

”原曰:

“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

“欲书可耳!

“无钱资。

”师曰: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邴原少孤:

失去父亲 

B.一则羡其不孤:

羡慕 

C.二则羡其得学:

代词,自己 

D.师恻然曰:

悲伤或同情的样子。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短文写了两个人物,邴原和老师,请任选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你对他的看法。

九、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每一篇到,欧阳公①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一日与棐②论文及坡,公叹曰:

“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

”崇宁、大观④间,海外诗⑤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

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⑥,而人或谓之不韵⑦。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 

[注释:

①欧阳公:

指欧阳修。

②棐(fěi):

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

③更不道著我:

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

④崇宁、大观:

宋徽宗年号。

⑤海外诗:

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

⑥气索:

气短。

⑦不韵:

不雅。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2.解释加点词。

(1)前后类如此( 

) 

(2)是时( 

(3)往往以多相夸(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4.你怎样理解“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

”这句话的含义。

5.文段表现苏轼诗文的成就,在写法上有怎样的特点?

6.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

六一居士传(节选)欧阳修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①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

“六一,何谓也?

”居士曰:

“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

“是为五一尔,奈何?

“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客笑曰:

“子欲逃名②者乎?

而屡易其号。

……”居士曰:

“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

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注释]①颍水:

地名。

②逃名:

不求名声,避名而不居。

1、“屡易其号”中“屡”的意思是:

2、“六一居士”中“六一”具体指什么?

3、欧阳修为什么在“既老而衰且病”的境况下将自己的号更为“六一居士”?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①,芒芒然归②,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③!

予助苗长矣④!

”其子趋而往视之⑤,苗则槁矣⑥.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①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长(zhǎng)生长,成长,揠(yà

)——拔。

②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③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④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⑤趋——快走。

往——去,到.去。

⑥槁(gǎo)——草木干枯。

1.解释:

揠( 

 

归( 

谓( 

益(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寓意?

名校小升初精短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自护其短

北人

(1)生而不识菱者,仕

(2)于南方。

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

“啖菱须去壳。

”某人自护(3)其短,曰:

“我非不知。

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

“北土亦有此物否?

”答曰: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雪涛小说·

知无涯》)

【注释】

(1)[北人]北方人。

(2)[仕]做官。

(3)[护]掩盖,遮掩。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而()啖()去()欲()

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A仕于南方。

不得已而从仕。

B或曰:

啖菱须去壳。

或告之曰:

是非君子道。

C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D仕于南方。

尝射于家圃。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在下列句子的括号里填上省略成分。

[]曰:

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5、这个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

(1)曰:

“卿

(2)今当涂(3)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事多。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4)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5),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6),非复吴下阿蒙(7)!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8)刮目相待(9),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蒙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司马光《资治通鉴》)

(1)[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2)[卿]古代君对臣、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及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

(3)[当涂]当权、当政。

(4)[治经]钻研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5)[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

(6)[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7)[非复吴下阿蒙]非复,不再是。

吴下,吴县那地方。

阿蒙,名字前面加个“阿”,有亲昵的意味。

(8)[更]重新。

(9)[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1、选出加点词的正确意思。

(1)权谓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A、告诉,对……说B、叫做,称为C、认为,以为D、所谓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A、拜见B、见解C、接触D、出现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A、男子B、士兵C、读书人D、具有某种品质或技能的人

(4)非复吴下阿蒙()

A、从高处到低处B、颁布,下达C、处所D、攻克,攻下

2、解释加点的词。

过及鲁肃过寻阳()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更即更刮目相待()子能更鸣()

辞蒙辞以军中多务()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短语和句子:

(1)刮目相看:

(2)孙权劝学: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方舆胜览》)

(1)[媪]ǎo,年老的妇女。

(2)[卒]完成。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成()去()方()欲()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

”()2)学而时习之()

(3)一日曝书画,牧童见之()(4)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

3、翻译文中横线的句子。

胸有成竹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1耳,而节叶具焉2。

自3蜩蝮蛇4。

以至于剑拔十寻5者,生而有之也。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6,执笔熟视7,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8,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9,少纵则逝10矣。

赏析:

大家对“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一定了解,但未必知道这个成语的来历。

读了上面这则短文,你对这个成语的含义会有进一步理解,同时还能获得其他的启示。

一、文中用了两处比喻,找出来,说说它们的比喻义。

二、翻译下列句末语气词,说明其表达的语气。

1.而节叶具焉。

()()2.岂复有竹乎()()

3.少纵则逝矣()()4.苛政猛于虎也()()

三、解释加点的词。

1.竹这始生,一寸之萌耳()2.岂复有竹乎()

3.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4.以追其所见()

四、这则短文对你有何启示。

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

为木兰之柜

(1),熏以桂椒

(2),缀以珠玉,饰以玫瑰(3),缉(4)以翡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5)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善鬻珠也。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1)[木兰]一种香木。

[柜]这里指小匣子。

(2)[桂椒]桂花和花椒,两种香料。

(3)[玫瑰]一种美石。

(4)[缉]装饰边沿。

(5)[还]退还。

这个故事启发人们认识这样的道理:

过分追求形式,反而会喧宾夺主,埋没内容,适得其反。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

为()缀()饰()还()

2、指出下列句中“其”的不同用法。

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②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③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④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3、读了这则寓言,你认为楚人和郑人各应该汲取什么教训?

①楚人:

②郑人:

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

(1)幼时,患记问不若人。

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

独下帷绝编

(2),迨(3)能倍讽(4)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

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

“书不可不成诵。

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三朝名臣言行录》)

(1)[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赠以温国公称号,故称司马温公。

(2)[下帷绝编]这是两个勤学的故事。

“下帷”指东汉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

“绝编”即孔子的“韦编三绝”。

(3)[迨]dà

i,等到。

(4)[倍讽]“倍”通“背”,背诵。

赏析:

本文记叙了司马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尤其是“书不可不成诵”、“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等观点,确是学习的准则。

患()既()尝()或()成诵()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诵众兄弟既已成诵书不可不成诵B、或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

C、乃迢能倍讽乃止乃终身不忘也D、思咏其文、思其义思而不学则殆

3、学了这篇短文,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

(1),衡乃穿壁

(2)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3),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而问衡,衡曰:

“原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4)给以书,遂成大学(5)。

(《西京杂记》)

(1)[逮]及。

(2)[穿壁]在墙上找洞。

(3)[文不识]姓文名不识。

(4)[资]借。

(5)[大学]大学问家。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而()大姓()偿()怪()

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邻舍有烛而不逮。

B、匡衡勤学而无烛。

C、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D、学而时习之。

3、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以书映光而读之。

B、资给以书。

C、非学无以致疑。

D、以此戒之。

4、由本文而来的一个形容勤学的成语是,再写出三个由勤学故事而来的成语: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

(1),其母方织。

孟子辍然

(2)中止,乃复进。

其母知其讠宣(3)也,呼而问之:

“何为中止?

”对曰:

“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4)之。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讠宣矣。

(《韩诗外传》)

【注释】

(1)[诵]背诵。

(2)[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

(3)[讠宣]xāun,遗忘。

(4)[戒]警告。

孟轲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遗忘,使孟子从此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散文家。

1、解释各组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①孟子辍然中止()处士笑而然之()

②呼而问之:

”()何有于我哉?

2、在文中找出同义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失:

()②此:

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呼而问之B、以此戒之C、多作自能见之D、自是之后

刻舟求剑

楚人有欲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0分)

(1)涉江()

(2)遽契其舟()(3)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4)是吾剑之所从坠()(5)求剑若此()(6)不亦惑乎()

2.分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

(2分)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3.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从其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