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规划设计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规划设计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规划设计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国GMP建筑设计公司(以下简称“GMP”)、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以下简称墨尔本大学)、上海现代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深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设计院与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
新校区规划设计投标方案的评述在2001年第12期建筑学报中由陈伯超教授已做了详尽介绍,在此我们不再赘述。
从这次招投标我们可以欣喜地瞧到,6个方案分别在不同层次与角度上,体现出各自对新世纪大学办学模式与现代大学校园建设的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共识:
新的校园不仅就是扩大校园空间,更在于改革目前的管理模式—使之更有利于后勤社会化,有利于设施设备的开放使用,有利于新教学运行机制的建立。
其中以“中深”、GMP、墨尔本大学的方案表现较为突出。
前二者均在设计中运用了模数化设计手法,功能分区明确,便于达到方案的整合性,并利于可持续性发展;
所不同的就是“中深”的方案基于资源共享的思路,将整个教学区统一于显性的80米×
80米网格中,而GMP在保持院系相对独立性的前提下,将整个校园的规则与变化统一于一种“隐性而非物化”的网格中,反映出了对发展、适应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其单体建筑设计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墨尔本大学则以城市设计的手法去设计校园,从什么就是大学开始及对什么就是沈阳的大学、进而什么就是沈阳的建筑大学,逐一发问,她们提出校园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谨慎对待扩展与密度问题,并尽可能保持与校园内自然因素的平衡;
方案注重校园特性、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采用开放的交通模式。
但很遗憾的就是,后二者的方案由于经济上与技术上与中国国情、地情、校情存在着一定差距,而使得校方不得不忍痛割爱。
其她三个方案(上海现代、沈建大、中国建筑研究院)虽然也在探索大学校园时代性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就是它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解决功能要求与追求构图与形式美上,虽然方案较为成熟,但似乎在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对校园设计的影响方面略显薄弱。
三、中标方案
2002年9月,沈建大新校区规划方案招投标落下帷幕。
经专家组评审,最终确定由深圳中深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资深建筑师汤桦主持设计的方案作为实施方案。
该方案整体规划分区明确,主要由教学实验区、学生生活区与运动休闲区三部分组成。
教学区设计思路区别于传统的“院系独立设置”的做法,运用模数式设计原则,以80米×
80米的网格为基本单元形成网格式平面,令各学院(系)相对独立又共处一楼,模糊、淡化了建筑个体概念,以强调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交叉,并实现教学设施的资源共享。
教学区与学生生活区除地面交通外,以一长廊“横跨水域,飞架东西”、贯穿整个教学区与学生生活区,成为校园规划的结构主干。
这条全长为756、31米的“建艺长廊”不仅仅就是一条通道,在靠近教学区的部分,它与教学楼的内部空间结合成一体,布置有教室与制图教室。
长廊二层为室内空间,给师生在恶劣的天气里提供了一片“人造晴空”;
三层露天,晴朗之时同学行走其中,可以充分享受到阳光、空气,环顾四周,开阔的水景使人心旷神怡。
位于校区东北角的两座高层学生公寓,打破规划方案中普遍的水平线条,成为了校区的竖向视觉焦点,在那里新校区的风貌可尽收眼底。
同时从城市设计角度来讲,高层也成为了一个地区的景观要素与构图中心。
谈及设计初衷,新校区规划总设计师汤桦说,考虑到沈阳6个月的漫长冬季,在设计这样的一座大学城时,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应与传统上分散的布局、院系独立设置的做法不同,希望把校园建筑设计成一种集约式的空间形态,这样学生进入到房子里就很温暖。
这就是她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
另一方面,瞬间的灵感还来自于她对基地的初次印象,当时用地上惟一的参照物就就是场地南部的沈抚铁路,还有铁轨上冒着浓烟的火车飞驰的动人场景;
基地上农田强烈的“块、线”肌理,给场地带来某种方向性,加之长形的用地本身具有一种沿着东西向延展的趋势。
于就是她在设计时,试图在形式上建立一种与场地上的火车、铁轨、田埂的内在呼应关系,长廊一定程度上可以瞧作就是火车的“隐喻”,体现出沈阳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城市面貌,以及设计师对原有地貌的尊重。
这种思想反映在形式上,构成了“点、线、体”系统—交通筒首先构成“点”的元素,再用“线”性的玻璃廊子把它们连接起来,最后将体块构成附加其上。
每个体块就就是一个功能空间(教研室,教室等)。
这三种构成要素,实际上体现了三种密度的组合,“筒”被期望得尽量结实,像锚固的点;
“线”则体现运动,希望尽可能通透,采用玻璃连廊;
教室等“体块”按照功能要求开窗。
四、方案变更
教学区:
设计初期,格网没有旋转45°
。
方案进行中,考虑到东北气候对南向的需要,旋转45°
可以平衡最不利的北面朝向,让房间都有阳光射入的可能。
实验区:
起初认为它位于校园边界,就是教学区边上L形体量的结构部分,采用不同于教学区的布局模式,后来为了加快建造速度,就采用与教学区相同的形式作法。
博物馆:
起初规划任务书并没有要求,就是项目进行过程中添加的项目,因此设计的想法就直接让它游离于原规划体系之外,处理较为个性化,使之成为整个校园肌理中的特定景观。
经过反复论证,位置定于中心景观轴一侧,临近水面。
同时紧邻教学区,方便联系。
学生生活区:
起初就是自由的村落式布局,希望恢复原有村落的肌理,也希望在教学区的特定教学功能完成后,学生在生活区能够获得轻松自由的生活氛围,就像在一个缩小的城市中活动一样。
后由于朝向以及功能问题放弃。
其主要问题就是:
原来的布局方式难以避免出现东西朝向的房间;
另外,村落式的规划布局尺度较小,较为分散,管理不便
图:
德国GMP建筑设计公司规划方案总平面
中国建筑研究院规划方案总平面
中深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规划方案总平面
中标方案鸟瞰图
景观规划总平面图
中标方案鸟教学区鸟瞰图
实施方案总平面图
网格式教学区详图
教学区庭院景观示意图
稻田景观示意图
中心区域水面景观示意图
校园局部透视
项目合作
该工程的施工图配套就是由东北设计院(教学区)与沈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学生生活区)来共同完成,总体上保证了构造做法符合当地冬季寒冷期过长的实际情况。
主要的技术处理紧紧围绕在“保温防寒,减少能耗”的重心上,比如考虑到“长廊及其首层教室与教学楼以及核心筒的玻璃窗面积大,大面积玻璃窗对于北方寒冷的气候耗能较高”的问题,技术上采用了中空玻璃、苯板与保温性能比较好的塑钢窗;
“教学楼墙面饰带原设计为钢板,考虑到会造成锈蚀污染,所以经协商使用氟碳铝板”等。
施工方面,教学区的网络式模数化的布局理论上可以满足快速施工建造的需要,而实际施工过程中,设计者很遗憾地发现:
由于国内缺少工厂统一大规模预制标准化构件的前提,施工采用现浇方式,这种想象中的效率没能实现。
五、景观规划设计
新校区景观设计由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完成。
整体设计体现了设计师对已有规划及现有场地的认知,着重表现在对已有规划中建筑、场地等元素的提炼与概括上。
绿荫掩映下,延绵的缓丘、隐约可见的铁艺栏杆在保持了校园的私密与安全性的同时,向城市展现了亲切友好的姿态,表达出新世纪开放式教育的理念。
在校区内部,建筑、道路、植物、水体等一系列元素在一种网格秩序的控制下,共同创造了校园空间的肌理。
始于西北、止于东南部体育中心的大片完整的理性化水面,与从东北到西南的一条稻花飘香的绿线共同组成一个景观的“十”字形结构。
它就是校园最主要的视线通廊与景观绿带,将教学区、学生生活区、运动休闲区组合在一起,又分隔开来。
配合着步行系统,“十”字形景观带被营造成为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世外桃源”。
在这里,绿树掩映,水波荡漾,同学们或低声吟读,或促膝长谈。
在炎炎夏日,人们通过栈桥能近距离接触到水,感受到自然的勃勃生机;
冬日,水面结成冰场,又成为了学生的休闲娱乐之所,其乐融融。
横跨东西的“建艺长廊”为欣赏开阔的水面提供了完美的空间视角。
高40米的太阳能生态钟,跃出水面,向人诉说着沈建大日新月异的变化。
教学区建筑首尾相连,围合成九个相对封闭的院落空间。
院落中的“九宫格”广场就是对建筑群空间的结构抽象。
作为一个空间场所,也就是标志性的实体,从行为与视觉上对整个庭院产生了强有力的控制作用。
六、文脉延续
目前的快速建造,常常带给我们一个问题:
新校区建设即便做得再好也会缺乏一种历史感—精致下无法传达历史的优雅气质。
我们不禁感慨欧美的名校中,历史使建筑本身散发出那种令人感动的人文气息。
新校区建设时,校方与设计师同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她们在极力塑造一个高文化环境的同时,有意识地创造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场所与建构实体,从而引发师生的历史认同感,并赋予新校区以人文精神。
设计者保留了许多老校区的符号,众多承载着师生记忆的东西,被应用到各个设计细节中,如老校门、斗拱、壁画、地砖、碾子、课表板;
另外,老校区的旧砖、桌椅也被“移师新区”。
学生生活区长廊入口的铁石广场上,一组名为“滚滚向前”的群雕格外引人注意,设计者围绕来老校区的铁碾子做文章,将老校区建设时的历史场景重新展现在师生面前。
场景设计中共有十几个学生在拉磙子,人物塑像会在每届学生毕业时增加一个,直至把它完成。
毕业生对此很有感情,已成为学校留影纪念的必经之处。
大门部位的路牙石,就是拆下的沈阳城市道路的路边石,它们就是当年完全以手工制成的剁斧石,收回它们并用于地面铺装,同时也就是对城市历史的记忆。
景观设计中恢复了该场地中的原有稻田,体现出对原有地貌的保护。
“滚滚向前”群雕 图:
从铁石广场瞧学生公寓
学生宿舍细部 图:
从长廊瞧稻田景观
长廊外观 图:
几何化稻田景观
高峰期长廊通行状况 图:
教学区庭院景观
从水面瞧长廊
铁石广场座椅布置及使用情况
老校门景观
图:
学生生活区鸟瞰
七、调研实录
正当我们对封闭型校园的幽闭、构成型校园的僵硬与功能型校园的平庸发出无限感慨的时候,我们欣喜地瞧到了沈建大、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郑州大学、广州大学城等富有特色与创新意识的校园规划设计,它们针对面向21世纪的开放、多层次、教学互动的教育模式,以崭新的大学校园规划理念做出自己的探索。
目前,沈建大新校区建设已经初步完成,对它的评论与关注也正随着时间的推移,从设计阶段转为使用阶段,人们更加关注着这些设计中新的探索与尝试就是否真的行之有效。
为此,本杂志对沈建大进行了实地调研。
在调研中,我们采用直接观察法、晤谈法,主要就是采访了当初的评审组专家、专业教师,并随机采访了一些在校学生。
她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新校区建设阐述了各自的瞧法。
1、大学城建设
2000年8月,全国第一所大学城—东方大学城投入使用,一个全新的事物在非常短的时间中,迅速地发酵、催熟,直至形成大学城建设的热潮,各地大学城项目纷纷上马。
但就是建设大学城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除了积极的意义,同时我们不得不接受:
城市中心高校纷纷外迁,入驻大学城,造成城市中心区绿地率下降,容积率增大,从而带来了城市活力降低的现实。
与此同时,随着校园规模的扩大化,动辄几千亩地的大学城建设使得“城市孤岛现象”愈发明显。
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规划专家评论会上,马国馨院士也曾经谈及这个问题,“大规模的校园建设,自成一体,城市不方便,学校也不方便。
目前,在保持校园内部的人车分流方面的主要做法就是:
外面一环形机动车道,里面就是步行系统,比较下来机动车道路密度不够绕行很多,对于消防、供应等使用都很不方便”。
所以,大学城应该具有良好的城市尺度,虽然校园相对的独立性对城市造成的割裂就是无可避免的,但在设计时应当尽量保持城市总体格局的完整性,真正建成开放型的、资源共享的大学园区。
采访中,师生普遍认为:
在当前大学城热潮中,有些地区的大学城选址远离大城市,不仅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而且通讯设施落后,更重要的就是它们不能提供大城市应该提供的大学发展所需具备的各种条件,因此这些地方并不适合建大学城。
针对目前的沈阳浑南大学城,较为遗憾的就就是:
大学城的气氛没有营造好,没有一个完备的外部设施环境,故吸引入驻的学校较少,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并没有实现。
还有教师提出,大学城内的成员似乎应该不单单通过内部的整合达成统一的系统,还应当注重形成与周边社区持续地进行的物流、人流、信息流的充分交换,其运作模式应更像一个城镇。
当然这将会就是一个长期运作的过程。
综上,一个成熟的大学城首先应该有宏观的管理机构来进行整合,这样才能确保其够积极面对建设中的各种不可预见性干扰因素。
其中“城主”的作用不可或缺,它需要吸引社会力量与社会资金,构筑完备的基础配套设施环境,来吸引大学入驻,其中包括良好的道路交通系统、管网设施、公共的学生宿舍、图书馆与教工宿舍、中小学、商场超市等等。
这样有效地避免了重复建设,从真正意义上达到资源共享。
2、总体布局
高校校园的规划模式总就是与其所处社会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水平以及高等教育模式发展相适应,它从13世纪的封闭型校园模式开始,先后经历了工业革命后的“功能分区型”、19世纪以后美国为代表的“自然交往型”,直至20世纪规划模式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网络型、智能型、网格型、传统型、组团型等众多类型均有所体现。
高校规划模式的选择一定要因地制宜。
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应该何去何从?
采访中,陈伯超教授、鲍继峰教授以及部分专业教师就沈建大新校区网格型规划模式的优缺点发表了自己的瞧法。
陈伯超教授认为,“传统手法由于院系相互独立,减少了学科间的交流,而教学区网格式布局,淡化了个体性,将教学区整合为一个大的学习单元,促进了同学们在行进中的相互交流,更加接近了现代大学的办学方向,就是对新世纪大学模式的一种积极的探索与尝试”。
鲍继峰教授认为,“校园规划应该与学校今后的教学发展密切相关。
现代教学网络化设计思想对推行真正的学分制发展很有利,减轻了学生课间的‘奔波之苦’,利于选课”。
在讨论中,有教师谈到网格型教学区优越性还表现在:
其可以充分适应学校院系机制的转化与教学规模的变动。
现在的办学模式需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规划模式一定要做到灵活多变。
一定时期内有的专业要求扩大,有的要缩小,比如建筑系由1万平方米扩大到1、5万平方米,机械系由1万平方米缩小到4000~5000平方米,对此网格式格局就可以毫无痕迹的做到。
另外,模数化设计可以满足快速施工的需要,也便于今后的弹性发展。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经调研结果显示,网格型布局也反映出一些问题:
(1)外部交通室内化相应交通面积增多,有效使用面积系数降低。
(2)教学区楼内交通识别性差,对新生来说需要靠地图来进行定位,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同学的活动范围。
今后可能需要在二次设计时,利用廊子自身不同的色调、内部装修、细部处理来增加识别性,并应尊重各学院的个性化设计。
(3)室内联系不便,本应四通八达的网络性交通在局部位置,由于双向采光的阶梯教室大空间的出现,而变得不畅通,造成绕行现象。
(4)网格型平面形成的内置化、均质院落存在一定的通风问题,师生反映尽管一层南北向架空,但就是夏季里庭院内仍温度较高,所以在今后的设计中,底层架空高度与院落进深需要经过严格地量化计算。
(5)功能分区,目前瞧来新校区规划分区很明确,教学实验区、学生生活区与运动休闲区三部分划分得较为严格,虽然从功能上讲,结构清晰、便于管理,但同时给学生们带来一个问题—各区间距较远,通行的时间较长,因此在实际生活中,略有不便。
如规划中,食堂、超市就是在生活区内集中布置,由于教学区与生活区距离较远,师生很难在课间操的时间加以利用。
试想功能单元适当分散开来,可能方案会表现得更加人性化。
3、校园交通
校园交通系统就是校园空间的骨架,它不仅承担了人流、车流的组织、疏通的责任,而且起到辅助划分功能分区的作用。
交通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校园规划的优劣。
[校门]
校园规划设计有四个入口,分别在浑南主干道上(位置适中,与景观水面、体育中心同轴),另外三个设于新校区用地东西两侧的规划次级道路上,分别服务于实验区、学生生活区与运动休闲区。
目前处于建设初期,学校只在教学区长廊开口处设置一个校门,位置偏向西侧教学区,离学生生活区较远。
调研中,学生普遍反映:
高层学生公寓处的校门应该开放,以方便同学轻松到达224公交车站,使路径更加便捷。
[道路]
新校区规划的室外交通受规划思路的影响,有其特殊性:
由于整个教学区就是个大网格,交通室内化造成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内部道路体系,外环环路把整个教学区环起来,最后与学生生活区与运动休闲区相连,成为各功能之间的联系纽带。
长廊成为教学区到学生生活区的步行系统的惟一元素。
在沈建大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
道路系统目前使用状况良好,12米宽的环形干道平时并不拥挤,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流量较小。
长廊利用率较高,人流通行量大于地面交通,宽度适宜,尚不拥挤。
只就是在高峰期(学生上下课、就餐前后)时略显拥挤。
同时也发现两个问题:
第一就是自入口到学生高层公寓段环路人车混行现象严重。
主要就是由于单个校园出入口造成了环路人车流量分布不均。
入口至高层学生公寓段就是从校门到办公区再到生活区的必经之路,人流、车流非常集中,存在不安全隐患。
但随着今后高层公寓附近的入口开放,估计情况会有所好转;
第二就是环路方向感较弱,另外,因为一些必要的设施而有较多转折,在可达性方面尚存在问题。
但总体来说,尚不影响校园几个大的功能区的正常使用。
[长廊]
就是教学区与生活区主要的交通联系。
由于功能分区的明确划分,长廊承担了来自教学区的大量人流,功不可没。
从存在的意义上来瞧,这条号称“亚洲第一”的长廊功能性更为显著,它为莘莘学子的求学之路遮风挡雨,其次才就是其标志意义。
调查问卷的结果表明,同学们通过长廊到达教室的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这与她们认为理想的10分钟步行时间相比,有52、8%的同学表示还可以接受,也有5、7%的同学表示“在20分钟以下,没问题”。
长廊宽8米,长756、31米,内设置座椅、提供网络插口、展览空间,供学习、交流之用。
实践证明8米的廊宽,空间并无浪费,只就是内置功能有待进一步整合。
在采访中,同学提出就是否可以考虑局部空间的收放,以提供停留空间的设想,比如增添一些小型表演的场所等。
也许您会疑问,长时间步行会不会有视觉枯燥感。
经调查者亲身体验,人行走其中,长廊南向有开阔的视野:
远处的学生宿舍区塔楼高耸,运动场上同学们虎跃龙腾,中央水带微波粼粼,近处有九宫格庭院的动态风景,能够让人在观赏间忘记行走的疲劳。
但也有同学提出:
人为规定的行走路线就是否不太人性化;
把设计者的意愿强加在了同学身上,有些人并不愿意走那么远的路到食堂,或者觉得“生活质量下降”,使她们因为没有其她的选择,而感觉心理不太舒服。
[停车空间]
在沈建大,主要体现在停车空间的位置规划方面。
目前学校规模不大,长廊尽头就在学生宿舍边上,自行车使用并不普遍。
现在教师停车后进入教学楼大概需要7分钟,最远10分钟,这个距离相对较远,似乎设计时应该在教学区500米范围内设置一个停车场来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在校门附近也应该增设自行车停车场,解决校门到宿舍间距离遥远给同学们带来的不便。
4、生活、运动设施
运动设施
目前,学校内足球场、网球场、排球场、篮球场均已建成,游泳馆与风雨操场正在建设中,基本体育运动设施较完备,基本可以满足使用。
在实地调研中,调查者发现了由于校内车行量较小,在傍晚时分,常有同学在环路上从事小型体育运动,如打羽毛球、排球、五人足球等。
交谈中,同学们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运动场所布置得过于集中,认为应该分散设置。
特别就是在学生生活区应该布置零散的活动场地。
生活设施
规划中,设计者在靠近学生宿舍区的长廊端口处,结合长廊首层设计了一条室内商业街,其中功能齐全,小商品琳琅满目。
目前,同学反应良好,认为日常生活需求基本可以在校内解决。
在住宿条件方面
学生生活区有后勤集团统一管理,秩序井然。
住宿标准,本科男生4~6人一间,研究生2~3人一间,博士与留学生1人一间。
高层学生公寓配有中央空调。
同学们普遍反映,住宿条件令人满意,同时表达出对宿舍内公共活动室的需求,研究生希望宿舍楼内配备自修室,便于研修。
5、校园景观
校园景观作为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优美的校园环境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化雨,丰富着学生的情趣与审美能力,使大学生的个性得到不断的完善与丰富。
大学校园就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它面对的人群就是特定年龄阶段的、从事高层次学习与研究的高素质人才。
故校园景观设计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使用者的年龄、职业、生活背景、个人喜好等都就是影响设计的重要因素。
面对当今20世纪80年代的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她们的心理与行为已经与以往相比发生很大的改变。
所以应该更加关注新时代学生群体的情感需求。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警惕由于建造周期有限,而造成校园规划追求速成的大效果的倾向。
景观不应该就是用来展示与炫耀的“橱窗”,而应充分体现无微不至的关怀。
沈建大新校区景观设计采用自相似性的手法,延续原有规划网格秩序,采用几何构图的处理手法。
采访时师生普遍反映:
对于工科院校来说,纯几何构图式的景观有点过于理性,虽与建筑协调性强,但就是缺少人情味,似乎柔性化的处理少了些。
绿化配置,缺少层次感,应该考虑有不同种类(色彩、高低、花期)的树种与遮阳设施的设计。
树木的栽种方式,也由几何引线定位,似乎太过机械,流于形式。
目前无树阴的大面积铺装在烈日下让人望而却步;
第二,由于人主要在长廊中通行,地面交通人流量很少,中央景观带似乎只就是长廊行进中的一种动态风景,实际利用率不高。
师生对稻田景观的创意表示基本满意,认为稻田有三种含义:
一就是延续当地文脉;
二就是较种植草皮更具有经济效益;
三就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