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最新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1570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茂名市《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最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茂名市《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最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茂名市《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最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省茂名市《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最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省茂名市《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最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茂名市《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最新版.docx

《广东省茂名市《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最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茂名市《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最新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茂名市《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最新版.docx

广东省茂名市《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最新版

广东省茂名市《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考试最新版

(说明:

本卷共10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

1.我国刑罚与剥削阶级刑罚的区别之一是()。

A、对犯罪所产生的作用不同B、适用的机关不同C、严厉程度不同

 

 

 

D、适用的对象不同

【答案】D

2.管理方行政违法的主体只能是()。

A、国家行政机关B、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工作人员C、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工作人员D、相对人

【答案】B

3.公文的主体部分是()。

A、标题B、正文C、作者D、印章或签署

【答案】B

4.公文的主体部分是()。

 A、标题B、正文 C、作者 D、印章或签署【答案】B

5.未来五年,广东省将着力打造创新人才高地。

加快建设(),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健全评价、流动、激励机制,促进人才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间双向流动,直接投身发展一线创新创业。

A、全国人才发展改革示范区B、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C、全国人才管理和培养示范区D、全国人才综合发展试验区

【答案】B

6.西北内陆区的干旱土壤,()。

A、形成历史较短B、含盐风化壳广布,土壤年龄小C、在少量的降水条件下,易溶盐类被淋失D、形成历史长,易溶盐类聚积【答案】D

7.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基本问题,这是由()。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理论指导决定的B、哲学作为世界观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决定的D、哲学能够使人认识自身的本质决定的【答案】B

8.在西方,法学起始于()。

A、古希腊B、古罗马C、中世纪后期

D、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答案】A

9.下列关于行政强制措施的执行正确的是()。

 

 

 

A、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行政机关具备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可以由其他人员实施

B、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行政机关具备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其他人员不得实施C、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行政机关具备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可以委托其他人员实施D、行政强制措施由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其他人员不得实施

【答案】B

10.某服装厂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决定的,技术监督局催告该服装厂履行义务,催告书送达后()该服装厂仍未履行义务的,技术监督局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A、五天B、七天C、十天D、十五天

【答案】C

11.行政机关制定的除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在设定行政处罚上()。

A、对较轻的处罚有设定权B、经法律、法规的授权后有设定权C、经国务院授权后有设定权D、没有设定权

【答案】D

12.关于假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B、对于犯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使被判处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得适用假释

C、对于累犯,只要被判处的刑罚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释

D、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答案】D

13.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答案】B

14.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强制性,相对一方当事人如有违反,作为当事人另一方的国家行政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 

 

 

即可依法强制执行,包括申请()强制执行。

A、公安机关B、上级行政机关C、人民法院D、司法机关

【答案】C

15.不属于四大文明古国的是()。

A、中国B、古印度C、古希腊D、巴比伦

【答案】C

16.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任嚣、赵佗平定广东岭南,利用军队力量开凿(),沟通湘江月漓江,秦军便渗入西瓯作战。

A、长江B、珠江C、灵渠D、西江

【答案】C

17.关于撤回、撤销、注销与吊销行政许可的适用前提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撤回行政许可的前提是相对人取得的行政许可合法B、撤销行政许可的前提是相对人取得的行政许可不合法C、注销行政许可的前提是相对人取得行政许可之后一定无违法行为D、吊销行政许可的前提是相对人取得行政许可之后一定有违法行为【答案】C

18.下列情形哪一项属于自首?

()A、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并将甲送到派出所,甲当即交代了杀人的全部事实和经过B、甲和乙共同贪污之后,主动到检察机关交代自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乙C、甲和乙共同盗窃之后,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经查证属实D、甲给监察局打电话,承认自己收受他人  1  万元贿赂,并交代了事情经过,然后出走不知所踪

【答案】A

19.国家的最高监督权由()。

行使A、最高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检察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

【答案】C

20.在“十一五”规划中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等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这是因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A、就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B、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C、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D、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答案】B

二、多选题

21.行政领导者的主要职能有()。

A、知人善任B、科学决策C、解释政策D、执行决策

【答案】AB

22.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具备()的情况下,可以有条件地提前释放。

A、有期徒刑执行1/2以上刑期

B、有悔改表现C、遵守监规D、不致危害社会

【答案】ABCD

23.行政合同的主体是()。

A、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B、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C、公民与公民D、公民与企业

【答案】AB

24.在商品生产中,抽象劳动()。

A、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B、是没有质的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C、是使用价值的源泉D、是离开具体劳动而独立存在的劳动

【答案】AB

25.发展对外经济关系,要更好的利用国内国外()。

A、两个市场B、两种资源C、两套本领D、两种优势

 

 

 

【答案】AB

26.要改进立法方法和机制,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对立法的参与程度,这些制度包括()。

A、公开征求意见和听证制度B、成本效益分析制度C、专家咨询制度D、争议协调制度

【答案】ABCD

27.行政执法不得滥用行政裁量权。

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权,应当考虑以下情形:

()A、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立法目的、法律原则B、经济、社会、文化等客观情况的地域差异C、行政管理事项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影响D、可能影响行政裁量权合理性的其他情形【答案】ABCD

28.事业单位存在的社会基础是()。

A、市场调节的失灵B、公共事务的需要C、政府调控的补充D、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

【答案】ABC

29.经人民法院许可,被告可以补充相关证据的情形包括()。

A、被告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已经收集证据,但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的B、原告或者第三人在诉讼过程中,提出了其在被告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没有提出的反驳理由或者证据的C、被告和原告的证据形成一对一证据状态,被告认为需要补充的

D、不补充将导致被告败诉的

【答案】AB

30.下列哪些属于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的程序()。

A、制作现场笔录B、出示执法身份证件C、通知当事人到场

D、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

【答案】ABCD

31.公务员考核等次有()。

A、优秀 

 

 

B、称职

C、基本称职D、不称职

【答案】ABD

32.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A、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B、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C、实践一认识一实践的无限循环往复D、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答案】CD

33.“像权利是有限度的一样,义务也是有限度的”,以下关于这一论题的正确说法是()。

A、要求义务人做出超出“义务”范围的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B、义务要受实际履行义务的主体资格的限制C、义务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有一定的时效或时间界限的,超过了时效或时间界限,义务就不复存在D、不能要求义务人对国家、社会和他人无限制地尽义务而漠视义务人所应有的正当权益【答案】ABCD

34.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A、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B、要同所有制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C、要同“抓大放斜的原则结合起来D、要同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结合起来【答案】AB

35.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B、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答案】ABCD

36.下列属于国务院职权的是()。

A、制定行政法规B、决定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戒严C、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D、向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 

 

 

【答案】AD

37.正当行为包括()。

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正当业务行为D、正当职务行为

【答案】AB

38.市级行政主管部门对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应当从以下哪些角度考虑()。

A、行政执法案件事实认定是否清楚B、行政执法案件证据是否确凿C、行政执法案件程序是否合法D、行政执法案件法律适用是否准确

【答案】ABCD

39.制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A、梳理行政处罚裁量权依据B、整理、分析行政处罚典型案例,为细化、量化行政处罚裁量权提供依据C、细化、量化行政处罚裁量权,拟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D、经行政处罚实施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并按照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审查登记后,向社会公布实施

【答案】ABCD

40.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答案】ABCD

41.宪法规定,我国行使宪法监督职权的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

【答案】AB

42.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设想,其主要点包括()。

A、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私营经济为补充 

 

 

B、以国家与集体经营为主体,以个体经营为补充

C、以计划生产为主体,以自由生产为补充D、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自由市场为补充

【答案】BCD

43.马克思说:

“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

这句话说明()。

A、法律一般不以主体而是以行为作为区分标准B、法律是针对行为而设立的C、法律首先对行为起作用,首先调整人的行为D、对于法律来说,不通过行为控制就无法调整和控制社会关系

【答案】ABCD

44.“送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哲学寓意是()。

A、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是目的,改造世界获得成功只是我们获取科学方法论的手段B、改造世界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方法论,才能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的获得成功C、方法论是人们关于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D、科学的方法论形成于,因而认识世界是第一性的,改造世界是第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