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和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才培养和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培养和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教育部门、学校认为,人才是经过中专或中专以上学校培养,在德、智、体诸方面素质得到提高,达到国家要求,能够初步适应某项专门工作的人。
(2)人事管理部门认为,人才应具备以下三点之一:
一是具有中专或中专以上规定的学历;
二是具有技术员或相当于技术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三是不具备规定学历或专业技术职务,但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
(3)人才理论研究者认为,“人才就是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上做出较大贡献的人”。
目前,人才学作为新兴的中间学科正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我国国内还没有统一的人才概念,关于人才的理论正处于百家争鸣状态。
一般情况,关于人才的理论探讨包括人才的标准或评价、人才的培养或生产、人才的使用或配置、人才的预测或统计、人才的流动或供求,等等。
为了便于研究,本文中人才的内涵采用教育部门和学校通用的标准,并重点研究与教育部门和学校关系密切的人才培养和流动的相关问题。
1.1.2人才的培养
从经济学角度看,人才培养是人才的生产环节。
从教育学角度讲,人才培养是育人的过程,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首要任务。
一般情况,人才培养的模式、目标、质量评价是备受关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
从词义学的观点出发,人才培养模式就是用模式的理论来研究人才培养问题。
周泉兴教授(2006)经过研究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为满足多方面教育需求、实现一定教育目的而形成的人才培养活动的某种结构样式和运行方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内外两个方面。
人才培养模式的外延是整个人才培养活动,包括培养目标、质量评价以及淘汰机制等。
其内在要素一般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途径、教学运行机制等。
(2)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是教育部门和学校对培养什么人的一种价值主张和具体要求。
从组织管理角度看,培养目标是教育部门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培养目标包括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共同目标和个别目标,终级目标和阶段目标等。
如: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人才就是宏观目标,也是阶段目标。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则是当前的宏观目标之一,也是阶段目标之一。
确定培养目标的依据通常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
同时,培养目标必须吻合于学校自身的类型、水平和特色定位。
(3)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
人才质量是教育部门和学校办学的生命线。
具体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因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而不同。
从宏观上看,人才质量合格的标准应符合两个条件:
一是符合规格,即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经过一定形式的教育、培养和训练,使人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或具备了一定的能力。
二是满足需求,即在人才的使用过程中,人才质量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能够满足实际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王伟廉教授(2002)认为,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主要涉及五个范畴的问题:
学术标准与市场标准、长远利益标准与当前利益标准、针对性标准与适应性标准、适应性标准与创造性标准以及道德标准与才能标准,而当前最突出的是由“学术标准与市场标准”的不同而引发的人才质量问题上的矛盾。
1.1.3人才的流动
人才流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人才流动指组织间的流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跳槽”。
广义的人才流动是指人才从一种工作状态到另一种工作状态的变化,工作状态可以根据工作岗位、工作地点、职业性质、服务对象及其性质等因素来确定。
广义的人才流动包括人才在本部门、本企业内的流动;
人才在部门间、企业间甚至行业间的流动;
人才外派学习,或技能知识引进,即所谓“智力流动”。
而人才在地区、国家间的流动,则是其在部门间、企业间甚至行业间流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本文的人才流动指的是广义的人才流动。
(1)人才流动的成因及流动趋势的理论
关于人才流动的成因及流动趋势的理论很多,主要包括:
①美国学者勒温的“场论”。
主要观点是:
一个人做出成绩的大小是由个人条件和环境条件综合决定的。
如果一个人在一个难于发挥作用的环境里勉强呆下去,很难做出较大的成绩,那他就应该流动到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去。
②美国学者库克的“库克曲线”。
研究生毕业后开始承担研究任务,新鲜事物的吸引、新环境的激励,使其创造力呈加速增长,提高很快,这一段为初任期约0.5~1.5年;
初任期后进入创造力发挥的黄金时期,大约可保持1年左右的时间,这一段为峰值期;
随后进入初衰期,这一段创造力趋于下降状态,最后趋向一个稳定值。
新的创造力发挥高潮的再现,需要再开拓另外的新项目,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开辟新工作的实践中来提高和发挥自己创造力的。
③美国学者卡兹的组织寿命学说。
一个科研机构组织是有一定寿命的,组织寿命的长短与组织内的信息交流和获得成果的情况有关。
组织的最佳年龄是1.5~5年。
组织超过了5年,就要进行人才流动,进行组织机构改组,而低于1.5年就流动,对组织也是一种损失。
④美国的伊兰伯格(Ehrenberg)、史密斯(Smith)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认为:
劳动者为了在未来一个时间段内获得收益而在流动时先承担这种投资的成本。
若与流动相联系的预期收益现值超过了与之相联系的货币成本和心理成本的总和,便会发生流动。
影响劳动者流动净收益的主要因素包括:
一是流动者的个人特征,主要有年龄和教育水平;
二是流动的成本;
三是工资对流动的影响;
四是工作匹配质量对流动的影响。
如果除工资之外的其他工作特征都相同,由于资源稀缺的约束,人才将愿意从事报酬高的工作。
但人才会关心多种工作特征,这些特征的任何改善都能降低流动性。
此外还有配第—克拉克定律、人口迁移理论等。
(2)人才流动的决策模型
我国方慧教授(2006)用决定人才源流动的因素模型对人才流动进行了分析。
认为:
人才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对于比较利益差异的追求,是人才流动的根本原因;
人才流动是否实现取决于人才个体决策结果和组织决策结果的组合。
在人才个体和组织对人才流动决策结果的组合中,只有在组合1的情况下,即人才流动对人才个体来讲,流动收益大于流动成本,人才个体做出流动决策,并且,人才流动对组织来讲,人才使用收益大于人才使用成本,组织也做出流动决策时,人才流动才能实现。
(3)人才流动的经济学分析
人才流动从经济学意义上看,是人才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一种劳动交换关系,需要受到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值规律调节人才流动,其实质是市场体现人才价值。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效益最大化是各种经济活动和行为开展的基本目的。
人才和用人单位作为人才流动这一经济行为的主体,无疑也会以效益最大化为基本目的来支配人才流动。
人才这一高层次劳动力交换和流动,取决于市场作用下的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
从宏观上看,由于人才的地区分布、部门分布和单位分布很不平衡,有的地区、部门和单位人才大量积压,而另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人才却严重不足,这样就出现某一区域人才的有效需求不足而另一区域人才的有效供给不足的状况。
从微观上看,引起人才有效供给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因素主要有:
一是人才边际效用递减引发有效需求不足。
二是人才边际收益递减造成有效供给不足。
三是人才流动偏好的错误影响"
。
(4)人才流动的社会经济效应
当人才流动导致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生产力发生改变时,便产生了人才流动的社会溢出效应。
促进生产力提高时,就产生正的社会溢出效应,反之是负的1"
(5)人才外流与回归的一般规律
依据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当一个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以上、产业技术资本密集达到60%以上,三产贡献率达到64%以上的时候,人才将大幅度回归。
国际研究数据表明: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留学生中2/3归国效劳,1/3滞留不归,在国外学习沟通信息。
回归率与滞留率保持2:
1的“最佳回归比例”。
1.2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
关于区域的概念可以表述为:
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包括三个特征:
一是地域性;
二是独立性;
三是开放性。
经济区是区域经济"
'
研究的特殊对象,是指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研究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
经济区不同于一般的地理区域,具有二个特点:
一是具有区内一致性和区外差异性;
二是当层次和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合理发展通常受到政府的重视,并通过经济区划和制定区域规划来规范其发展。
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的增长、生产的增长或产出的增长。
用统计术语说,经济增长是指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或社会总产值的增长,或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或国民收入的增1。
经济发展是指包括经济增长在内的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社会进步、人们福利提高等多方面社会经济的变化,受自然资源、制度环境以及人力资源等因素的影响杰。
1.2.1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1)均衡增长理论。
基本命题是:
不发达地区存在着生产与消费的低水平均衡状态。
这些地区的经济要增长,就必须打破这种均衡状态,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同时得到增长。
主要的观点包括罗森斯坦·
罗丹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大推进”"
理论,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等。
这个理论适用于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描述和开发,为发展中国家迅速摆脱贫穷落后困境,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模式,指出了一条快速发展的路线,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践产生了一定影响。
(2)非均衡增长理论。
由于经济落后地区资本有限,不可能大规模地投向所有部门,要实现这些地区的经济要增长,只能集中资本投入到几类有带动性的部门,通过这些部门的经济优先发展,带动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得到增长。
主要的观点包括赫希曼的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联系效应”理论等。
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和资源稀缺的情况下,相对于均衡增长而言,非均衡增长对发展中国家更具吸引力”。
(3)新增长理论。
知识在经济增长中日益重要,有形投资流向高技术商品生产和服务,R&
D投入越来越多,人力资源开发成为下次经济增长的基石。
最具代表性的是经济学家罗默的阿罗模型,主要观点是:
技术是内生变量,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
卢卡斯模型主要观点是经济增长的快慢与--个地区的人力资本状况有直接的关系。
熊彼特(Schumpeter)的创新理论主要观点是:
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后,创新就成为左右经济增长的关键性行动。
这种创新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使用一种新的技术,二是开发一种新的产品,三是运用一种新的工艺,四是开拓新的市场,五是尝试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但由于“创新破坏性的存在”,创新的不确定性使经济增长具有周期性的特点。
这一理论成为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
1.2.2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对34个准工业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会规律性地经过6个阶段,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下一个阶段的跃迁都是通过产业结构转化来推动的。
第一阶段是传统社会,第二阶段是工业化初期阶段,第三阶段是工业化中期阶段,第四阶段是工业化后期阶段,第五阶段是后工业社会,第六阶段是现代化社会。
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由于国情区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2我国人才培养和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关系
2.1我国人才培养和流动的现状
2.1.1我国人才培养的现状
我国的人才培养是以公办教育为主,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二元人才培养格局。
人才的培养工作主要由政府的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社会的各类教育单位或培训机构共同承担。
各级政府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明确提供公共教育的职责,制定和完善学校的设置标准,宏观调控人才培养的目标、质量和规模,规范教育管理行为,营造有利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的环境。
社会的各类教育单位或培训机构按照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确定办学规模,通过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
近年来,各类教育单位或培训机构,尤其是政府办的高等学校,在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以及招生规模、人才聘用等方面都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
我国的人才培养形式是多样化的,主要可以归纳为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三种。
义务教育是基础,职业教育是补充,高等教育是主体。
义务教育形式主要包括小学教育、初中教育、普通高等中学教育。
职业教育形式主要包括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技工、成人中专以及中专自考等。
高等教育形式主要包括普通高校(含公办和民办)、成人高校(含公办和民办)、培养研究生的研究机构、全国高等教育自考等。
近年来,不同的教育单位或培训机构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整体上呈现不均衡发展。
多数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迅速地增加,一大部分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普通中专的办学规模逐步地减少,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办学规模快速地发展。
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人才强国”战略,加强了党政人才、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再教育和再培养,逐步形成人才终身培养制。
我国人才培养的投入体制是多元化的。
九年义务教育全部由政府负责。
高中阶段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
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实行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互补充。
政府对教育的收费工作进行规范,要求各类教育单位和培训机构在自主收费的同时,必须执行严格教育收费公示制度。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
区别行业、学科、技术等不同的领域,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尽相同。
从人才培养类型上看,本、专科和高职学生的培养类型是以应用型为主,研究生的培养类型是以创新型为主。
从人才培养内容上看,近年来我国比较重视培养人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实践能力、身心素质、创新品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即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融和渗透。
在教学内容上则要求进行与时俱进地改革,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进程,满足学生成才的需要,满足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
从人才培养方式、方法上看,主要体现出两个特征:
一是教学手段现代化。
运用了先进的仪器和设备设施,比如多媒体、实验室等,增强了教学的效果。
运用了网络平台,增强了趣味性、知识性,扩大了信息含量和互动空间。
二是教学方法实用化。
改革原有的灌输式教学,并产生了启发式教学、欣赏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一系列教学方法,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动力和保障。
同时,我国人才培养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
我国教育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我国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依然不高,结构不尽合理;
城乡、区域教育以及学校之间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农村教育还很薄弱;
实施素质教育有待突破,教育改革尚需深化,教育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教育自身和学校管理亟待加强;
教育收费、中小学择校、学生负担过重、大学生就业、农民工子女上学、贫困家庭学生资助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
一些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仍需提高。
2.1.2我国人才流动的现状
第一,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深入人心,人才安全被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一系列吸引、稳定人才的政策相继出台。
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2002年底,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共有近60万人,学成回国的只有15万人,呈现1:
3的倒比现象。
为了争夺人才,我国先后采取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启动三江源人才工程、第三批新疆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养工作以及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十一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提高人才工作水平。
2007年人事部等16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绿色通道的意见》,把吸引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作为开展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的重点,分别对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的报酬、申报项目、职称和职业资格评定、知识产权保护、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入出境和居留便利等方面做出相关规定。
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06.7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27.5万人,其中,2006年回国人员总数为4.2万人,比2005年增长21.3%,回国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第二,人才的配置、结构、培训、素质及教育政策逐步走向国际化、市场化。
据人事部统计,截至2006年,全国共有各类人才服务机构6000多家,从业人员43000多人,多层次的人才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每年向200多万家单位和2000多万人才提供人才招聘、培训、人事代理等各类服务,有效地促进了人才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
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加快,长江三角、珠江三角、京津冀、东北三省、中部六省、西北等区域合作取得进展,人才开发服务合作逐步深入,市场机制在我国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已基本确立。
第三,人才的高端和中低端人才市场竞争层次分明,尤其是高端人才市场备受瞩目。
2005年北京市13个委局联合下发《北京市吸引高级人才奖励管理规定实施办法》,其中规定高级人才包括:
一是被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注册资本100万美元(含〉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世界500强的境外公司在京投资的企业及世界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在京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聘用、连续2年以上担任副总经理以上或相当职务的人员。
二是被软件企业、集成电路企业聘用连续2年以上且年薪10万元(含)以上的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三是被北京科技研究开发机构聘用、连续2年以上担任主任或相当职务且年薪10万元(含)以上的人员。
四是被来京投资企业聘用、连续2年以上担任常务副总经理以上职务及担任总会计师、总工程师、总经济师的人员。
五是被来京金融企业聘用,连续2年以上担任副总经理以上或相当职务的人员。
六是在京国际、国内文化艺术名人、名家和民族传统艺术专家、体育明星、优秀教练员及杰出文化艺术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第四,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形式的多样性,导致人才流动形式的复杂性和隐蔽性。
比如在开展技术性或技能性工作,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搞科研、技术开发,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等活动中,人才资源的流动既可以变更隶属关系又可以不变更隶属;
既可以变更岗位、专业、工作,又可以不变更;
既可以在本地域内流动,又可以进行异地流动;
既能够进行工作时期较长的长期性流动,又有短期、临时性流动;
既有一定时期内工作不间断的连续性流动,又有间歇性流动;
既有合同契约式流动,又有非契约式流动等;
既有单一型流动,又有复合型、结合型流动等。
第五,人才作为特殊的资源,以知识、智力等存在形式进行的流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频率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
一个科技工作者,不用改变身份隶属关系就可以为外地、外单位搞研究开发,实现智力资源及其作用和成果的流动。
一个地区、单位可通过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发布招标科研项目或课题,进行委托研究、合作研究等,实现人才资源的流动、整合和有效利用,从而突破自身资源的有限性,扩大资源利用范围,使别处之才为己所用。
从总体上看,我国人才流动的状况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才流动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人才流动渠道并不畅通,人才流动的服务体系也不健全,人才的社会保障有待进一步完善,人才流动管理的政策法规有待进一步健全。
2.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2.2.1中国三大都市圈
根据法国学者戈特曼提出的“大都市圈”的概念,我国现在己形成三个大都市圈。
它们分别是:
长三角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京津唐都市圈。
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地域范围涉及两省一市,包括上海、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湖州、嘉兴、绍兴、舟山等城市,土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
珠三角城市群覆盖的空间地域范围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肇庆、惠州等城市,土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0.23%。
京津唐城市群的空间地域范围涉及两市一省,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唐山、保定、秦皇岛、张家口、承德、廊坊以及沧州等城市,土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0.23%。
如表1所示,近年来三大都市圈的GDP占我国GDP总额的45%左右,是我国政治、经济、人才的中心。
根据《2004~2005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三大都市圈相比较而言,三大都市圈各有其竞争力优势:
聚集竞争力最强的都市圈是京津唐都市圈。
区位竞争力最强的是长三角都市圈。
而制度竞争力最强的是珠三角都市圈。
从发展模式上看,长三角和珠三角有很多相似处和可比之处,而京津唐地区的发展则明显不同于前两者。
整体上讲,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领头羊,其次是珠三角和京津唐。
表12004年我国主要经济区域的人才资源和经济发展
项目
全国
上海、江苏、浙江
北京、天津、河北
广东
辽宁、吉林、黑龙江
西部12省
GDP(亿元)
136875.9
34096.43
15983.98
16039.46
15133.86
27575.17
总人口(万人)
129988
13895
9326
8304
10743
37127
人均GDP(元)
12336
33318
27175.3
19707
13078.7
8030.1
受大专以上教育人口总数(万人)
7033.6
995.9
859.5
389.2
689.9
1749.5
每十万人口高校平均在校生数(人)
1420
2371
3807
1285
1833
1082
国内三种专利申请受理数和授权数
278943
69297
32455
52201
23271
26822
各地区技术市场成交额(亿元)
1334.3
319.6
477.3
57.3
98.6
160.4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
2.2.2东北经济区
东北作为地理条件优越及资源丰富的地区,曾经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目前相对我国其他发达的地区来说,速度仍比较缓慢(见表1)。
主要因为:
一是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InnovationSystem-RIS)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