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测试答案论述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15093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7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长测试答案论述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校长测试答案论述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校长测试答案论述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校长测试答案论述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校长测试答案论述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长测试答案论述文档格式.docx

《校长测试答案论述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长测试答案论述文档格式.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长测试答案论述文档格式.docx

重大问题决策的一般程序是:

(1)报告;

(2)印发;

(3)意见征询;

(4)意见汇总;

(5)决策。

并且坚持:

学校重大问题在未经上述程序之前不讨论,未对群众意见进行深入研究之前不表决,未对合理意见做出解释之前不通过。

只有决策上的民主性,才能达到心理上的相容,政策上的认同,执行上自觉的效果。

“四精”即是“四种精神”,这四种精神是:

崇尚卓越、追求一流、拒绝平庸的拼搏精神;

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

学会为他人鼓掌,为同行鼓掌,为反对过自己的人鼓掌的团队精神;

不畏权威、不唯书本、不贪名利的求实精神。

这四种精神应努力成为学校校园的主体精神文化。

“一原则”是指“宽、猛”相济的原则,“宽”是指宽容、宽松。

“猛”一是指校长的意志,有不怕困难、敢于“从严治校”的气魄,对于正确的决策,在落实上一抓到底,一直到抓出结果、抓出成效。

二是指制度管理,应认识到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做到“宽”有格,“严”有度,即宽猛相济、管理效果才会最佳。

2、建章立制,坚持六个原则。

依据有关法规,根据上级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建章立制,进行“五制”改革,这“五制”改革是:

落实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目标考核制、结构工资制。

在其构建和运行中,校长应坚持六个基本原则:

(1)管理上的闭合性原则。

一是纵向上下级之间的闭合,二是横向各部门之间的闭合,力争不留空档,不同岗位协调运转。

(2)政策上的激励性原则。

突出“质优酬高”,实现多劳多得。

(3)操作上的导向性原则。

如对教师教学业绩的考核包括备课组集体的名次、个人成绩、目标优秀率等。

体现集体协作与个人奋斗目标为同一整体。

(4)制度上的“刚性”原则。

例如在校内评优评先晋级中,对以下情况作了一票否决的规定:

工作中出现重大责任事故者,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者,对学校下达的科研课题不按要求实施者,从事有偿家教者等。

(5)决策上的科学性原则。

力争把教师最切实的需要与学校最重要的工作挂起钩来,使教师的用力点和学校工作的着力点重合起来。

(6)执行上的权威性原则。

凡是学校研究、教代会审议通过的制度方案,任何人无权更改,都要坚持按照有关条例办。

三、高尚的道德情操。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核心,管理着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如何当好“核心”,如何管理好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的确值得每一位校长深思,在现实中,我们往往看到这样的情况,在同一学校,同样的条件下,不同的校长带来的工作效果就大不相同。

有时,由于学校校长的更换带来学校心理气氛、工作效率、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

在这里,校长的品德素养在起重要作用,高尚的道德是校长必备的情操,直接影响着学校的育人方向和道德规范。

因此,校长的品德素养是办好校的重要前提。

那么,校长应具备哪些品德呢?

1、具有执政之德,能准确理解和自觉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具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

2、具有敬业之德,能爱校如家,对党的教育事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

3、具有容人之德,既能善于听取别人对自己的意见和批评,又能善意的批评和帮助他人,求同存异。

4、具有识才之德,成为知人善任的智者。

5、具有爱生之德,能爱生如子,真正做到: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6、具有律己之德,时时处处做到: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三省其身,“四知”慎守,“忽以恶小而为之”。

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校长,在工作中应做到“十多十少”,即:

多些“平等”,少点“架子”。

多些“微笑”,少点“脸色”。

多些“关爱”,少点“淡漠”。

多些“宽容”,少点“苟求”。

多些“合作”,少点“说教”。

多些“诚意”,少点“心计”。

多些“倾听”,少点“厌烦”。

多些“赞赏”,少点“责备”。

多些“激励”,少点“刺激”。

多些“投入”,少点“应付”。

一个具有先进教学理念,科学管理办法,高尚道德情操的校长,一定能把学校建成一流的学校。

论述二:

参考资料: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目的及地位

【摘要】

国家课程有以下目的:

确保学生学习的权利,明确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时应达到的标准,提高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连续性和连贯性,为公众了解学校教育提供依据。

地方课程有以下目的:

促进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弥补国家课程的空缺,加强教育和地方的联系,调动地方参与课程改革与课程实施的积极性。

校本课程有以下目的:

确保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应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辅。

【关键词】

三级课程;

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都明确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要求,要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并进一步指出:

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的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的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中小学的课程实施。

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那么,什么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它们各自的目的是什么?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全面推进,迫切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做出明确的回答。

一、国家课程的含义与目的有学者认为:

国家课程是“政府旨在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教育策略。

它赋予所有学生清楚、全面、法定的学习权利,规定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明确学业成就的评价方式”。

也有学者指出:

国家课程是由教育部主管的,它“负责制定国家课程政策,决策重大课程改革;

制定指导性课程计划;

制定必修科目国家课程标准,审查并向全国推荐学科教材;

指导检查地方课程管理工作;

审批地方重大课程改革试验;

制定升学考试制度,指导升学考试的实施,确定某些课程管理权限的下放”。

还有学者指出:

“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的课程,它集中体现一个国家的意志,专门为培养未来的公民而设计,是依据未来公民接受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

它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性质与培养目标,制定各个领域或学科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编写教科书。

它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中的主体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

严格说来,国家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来说,指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和颁布的各种课程政策,比如教育部制定、颁布的课程管理与开发政策、课程方案,各类课程的比例和范围,教材编写、审查和选用制度等。

从狭义上来说,国家课程是指国家委托有关部门或机构制定的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或称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或大纲。

无论广义的国家课程还是狭义的国家课程,都集中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是决定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国家课程具有统一规定性和强制性。

国家课程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方案的主体部分,对于基础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具有决定性作用。

国家课程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确保所有学生学习的权利。

国家课程是面向全国的,因此国家课程将保证所有学生都享有在一定领域内的学习权利,都享有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权利,从而获得一个积极的有责任感的公民实现自我价值和自身发展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

一般来说,国家课程的标准不宜过高,通常是中等偏下,这样就可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国家课程标准,从而避免因标准过高而将那些处境不利的学生排除在外。

这是国家课程最显著的特征。

第二,明确规定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期间应达到的标准。

国家课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质量标准,它为学校和社会各界提供了清楚、具体的教育质量标准。

国家课程向学生、家长、教师、地方政府、用人部门和公众清楚地界定了期望学生学习达到的成就标准,规定了所有科目的学习应达到的国家标准。

这些标准可用来制定改进的目标,衡量目标的达成度,实施监控,以及在不同学生个体之间、集体之间和学校之间就学生的学习成就进行比较。

可以说,国家课程是教育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之间进行教育质量比较的重要依据。

第三,提高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期间的连续性和连贯性。

国家课程从总体上规定了不同学段的教育目标,这种目标虽然是基本的、较低要求的,但具有强制性和统一性,这就有助于在国家层次上形成一个连续的课程框架,从而使不同学段之间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并为学生的学习进步留有充分的灵活余地。

因此,国家课程有利于学生在学段之间顺利过渡,并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第四,为公众了解学校教育提供依据。

公众在评价学校教育时的依据是什么?

主要的依据就是国家课程及其标准。

国家课程可增进公众对学校工作的了解、对学生学习和预期取得的成就的了解。

它为公众和教育界人土讨论教育问题提供了一个共同对话的基础。

二、地方课程的含义及其目的有人认为:

地方课程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际,确定本省执行的课程计划和必修科目课程标准;

确定本省课程改革方案,报国家教育部批准;

审批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编写的选修教材、乡土教材;

审查省编教材(包括经批准编写的、在相应行政辖区内使用的教材);

指导市(地)、县教委选用教材;

指导、检查各地课程管理工作,确定中考实施办法,指导考试工作;

确定某些课程管理权限下发。

”有人认为:

地方课程“又可称为地方本位课程,或地方取向课程。

它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指导下,根据地方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设计的课程”。

也有学者认为:

“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

还有人认为:

“地方课程是指地方政府根据国家课程政策和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等对人才的要求而制定的课程计划和开设的具体课程。

实际上,地方课程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地方课程是指在某一地方实施和管理的课程,既包括地方对本地国家课程的管理和实施,也包括地方自主开发的只在本地实施的课程;

而狭义的地方课程专指地方自主开发、实施的课程。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所谈的地方课程都是狭义的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促进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

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课程的基本精神的指导下而进行的。

无论是地方出台的各种课程政策,还是地方开发的各类课程,其根本目的都在于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要,更好地达到或实现国家课程所确定的目标。

因此,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在主要的目标上是一致的。

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不同的是,地方课程充分体现本地的教育发展水平,紧密结合本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现状,充分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因此,地方课程可促进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但不是国家课程的延伸。

第二,弥补国家课程的空缺。

国家课程是面向全国的,确保大多数学生甚至所有学生都能接受,强调普适性,而且国家课程只规定一些主要的学科。

但实际上,国家课程很难满足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也很难适应不同地区的实际。

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较多,国家课程不能全部覆盖。

因此,国家课程只是规定了最低标准和基本要求,对于国家课程所没有涵盖的、不能满足的、无法考虑周全的内容,地方课程正好可以弥补。

第三,加强教育与地方的联系。

基础教育是由地方负责的,办学经费主要由地方负担;

因此地方政府总是期待教育能够和地方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人文传统相结合,能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域性很明显,学生对于本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了解,对于学生毕业后的顺利就业也是很有帮助的。

地方课程的覆盖区域、范围或人群相对要小一些,可以增强课程的针对性,使得教育与地方的联系进一步密切。

第四,调动地方参与课程改革与课程实施的积极性。

无论是地方课程的管理还是地方课程的开发,都对地方提出很高的要求。

地方要在掌握国家课程政策和国家课程标准的的前提下进行课程管理和课程开发,这就有利于调动地方参与课程改革和课程实施、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不仅有利于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地方的课程开发能力,从而促进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

三、校本课程的含义与目的

校本课程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所实施的全部课程,既包括学校所实施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也包括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

而狭义的校本课程专指校本课程,即学校在实施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自己开发的适合本校实际的、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课程。

目前,人们习惯上将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称之为校本课程,以区别广义的学校课程。

校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确保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

校本课程尽管是以校为本的,但从根本上说,它也是而且必须是在国家宏观课程政策和国家课程标准的框架内进行的,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目标特别是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确保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实现。

因此,校本课程可以是国家课程的改造与创新,比如某学校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开发的适合本校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科学课程,不再选用其他出版社的教材,而是以大自然四季的变化为主线,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也可以是学校在国家课程所确定的课程门类以外,新开发、开设的独具特色的课程,比如某学校根据本校学生的民族风情及其学校周边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别藏风情”。

无论哪一种,都要求学校、教师要树立课程意识,要了解、熟悉国家课程政策和课程标准,因此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实施的催化剂和助推器。

第二,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

如前所述,国家课程注重的是普适性,很难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无法照顾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即使地方课程也难以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而校本课程是以校为开发单位和实施单位的,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不同需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

比如,同一个年级的学生,可能由于个人兴趣、家庭背景的不同,有些人不太喜欢英语,而有些人特别喜欢英语,将来准备报考大学的英语专业,这样,学校除了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设英语课程以外,还可以另外开设一些英语课程,比如英美文化概论、英语写作等等,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也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

第三,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

教师具有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不仅有利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也有利于其专业的发展。

当前教育的发展,要求学校成为一个不断改革,促进其成员持续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组织。

而学校的课程开发能力,对于形成这样的组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要成为课程与教学的领导者,要在一定的教育理论和课程与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掌握国家课程政策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和现实需要基础上参与课程改革。

这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实现教师持续性的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地位

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各自的含义和目的以及我国的国情来看,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应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辅。

具体的比例可以随着学段的不同而不同。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应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辅;

随着年级的升高,在高中阶段应加大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比例;

而在高等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应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主,国家不宜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及其内容做太多的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之所以要以国家课程为主有以下原因。

第一,国家课程体现了国家意志,既保证了全体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也为学段之间的顺利衔接提供了保障,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作用或目的也是为了保证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

第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课程管理的权利相对集中在中央一级,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长以及教师等的课程意识还比较淡薄,课程开发能力、课程与教学领导能力较弱,地方和学校在课程管理和课程开发方面能力有限,经验不足,特别是在校本课程的开发方面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

国家课程中的课程政策和课程标准,都是集中了全国的专家学者、优秀教师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甚至一流的科学家等参与研究、制定与设计和开发的,因此其科学性较强。

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国家课程,并不意味着排斥或否定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距较大,部分课程能力较强的地区和学校应加大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力度,进一步探索并总结地方、学校管理课程、开发课程的经验。

三级课程的管理政策在我国刚刚开始实施,将经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其中有许多问题值得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

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落实和完善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论述三:

学校文化是什么文•顾明远

学校是文化教育机构,是传播知识、培育人才的场所。

因此学校必须重视文化建设,营造育人环境,使学生在学校中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优秀的学校文化不是自然生成的,是要全校师生用心营造的,因为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高雅和低俗之别。

如果一所学校,它的办学思想是片面追求升学率,不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那么这所学校的文化是功利主义的,只能说是落后的文化;

如果学校的老师缺乏关爱学生的热情,恶言恶语随意伤害学生,这所学校的文化只能是低俗的,甚至是粗鄙的。

要建设先进的学校文化,就需要全校师生的努力。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它凝聚了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信念、共同的愿景、共同的努力方向。

因此,学校文化起着统领的作用、规范的作用、激励的作用、熔炉的作用。

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校园物质文化、师生行为习俗文化。

其中核心是精神文化,它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办学思想、教育理念首先表现在人才观上,即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的问题。

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才,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的精神文化还体现在学生观、师生观上。

要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观念,热爱每一个学生,不歧视任何学生,哪怕他身上有不少缺点;

师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互相理解和信赖的、和谐的。

有了这样的师生关系,教育就能顺利进行。

学校文化还表现在课程上、教学上。

课程和教学是文化的载体,在教学中要重视教材中的文化内涵,不仅传授知识,而且重视价值观、思想情感的熏陶。

学校的制度文化也很重要。

学校工作的头绪很多,有教学工作、思想工作、后勤保障工作,有了制度,工作就会有条不紊,学校是人群集聚的地方,有人群、有活动就会产生各种矛盾和问题。

学校要有成文或不成文的制度,使全校师生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哪些是谁负责等,制度明确,职责分明。

制度的建设必须和办学理念相结合,并以办学理念为指导。

也就是说,制度建设要服从于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包括校舍的建设、校园的设计、环境的布置等。

它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保证,而且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

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特别是要以学生为本,体现学校的主流文化,让师生感到舒适、多样、整洁、欢快,愿意在这样环境中学习、生活。

学校要重视仪式、标志的建设。

一条校训、一枚校徽、一支校歌往往反映了学校的精神风尚。

总之,要让学校的一草一木都有教育意义。

学校文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立起来的,是靠几代人的努力积淀起来的。

学校文化建设不是学校领导几个人的事,需要全校师生的积极参与,共同策划,细心培育。

学校文化管理就是从管理的角度来建设学校文化的过程,使学校文化充满活力,常新常青。

(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是顾明远为《学校文化管理丛书》一书所作的序。

经本人审阅)

如何培育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就是指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物化环境的一种整合。

表现为学校的“综合个性”,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

一所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一定能很好地塑造师生真、善、美的理想人格,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学校文化的竞争,出类拔萃的学校,必然有强有力的学校文化为支撑。

学校文化建设,重点和难点不在物质文化而在精神文化。

有形的物质文化建设,只要有强有力的经济后盾并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就能使有形的物体合乎美学原理,体现教育性与学校所倡导的价值观念。

学校文化培育的重点是价值观、办学宗旨、办学目标、规章制度、学校精神的整体化、系统化的建设过程。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有许多学校或是因地制宜建设有教育意义的校园雕塑;

或是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使学校园林化;

或是将“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求实、进取、严谨、勤奋”之类的口号作为校训写在显而易见之处;

或是让每一块墙壁说话,弄得满墙满眼的名人名言;

或是热衷于编写《学校规章制度汇编》等。

可以说上述作法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只不过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远不止如此,不应该只是停留在显性层面上,学校文化的积累需要一个长期的整合过程,要通过一代甚至几代师生的共同努力相沿成习,才能形成一种真正的文化。

学校文化培育的难点是让行政领导所倡导的价值观念被教职员工所认同并内化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

有些做法就值得借鉴

1、通过举行教育理论报告会或学校精神宣讲活动,充分发挥“权威效应”来促使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使教师和学生明确学校所倡导的精神和行为准则。

2、把教育价值观念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提炼概括,提出“让学生差的语言在口头消除,让学生差的阴影在心头消除,让损害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行为在师生交往的活动中绝迹”要求全体老师用这三句话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实际上这就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很好体现。

3、严格考试制度,规范师生行为,只有加强考核做到赏罚分明,才能促使师生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从而产生出相应的教育效益。

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有一个关键人物---校长,校长的理想、价值观、行为准则等都会渗透到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所以校长不仅要有办学思想和个性,还要善于在教育实践中把校园文化逐步积淀下来,使之成为一种孕育巨大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