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X线学习心得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14041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科X线学习心得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骨科X线学习心得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骨科X线学习心得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骨科X线学习心得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骨科X线学习心得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骨科X线学习心得文档格式.docx

《骨科X线学习心得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科X线学习心得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骨科X线学习心得文档格式.docx

  迅速运输∶到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9.骨折的治疗原则:

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1.化脓性骨髓炎:

骨髓炎是一个沿用名词;

化脓性细菌感染;

涉及骨膜、松质骨、密质骨及骨髓组织。

  2.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临床表现:

  儿童多见;

胫骨上端股骨下端;

发病前多有外伤史;

不易查出原发感染灶;

急性骨髓炎自然病程3-4周;

全身症状:

起病急剧;

全身症状明显,寒战、高热、烦躁不安、呕吐、惊厥等,严重可出现昏迷感染性休克。

  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局部症状:

  剧痛、肢体半屈曲、皮温增高、局限性压痛、局部肿胀不明显。

  形成骨膜下脓肿后局部可出现水肿,压痛更明显;

  形成深部脓肿后疼痛可减轻,但局部红、肿、热、压痛更明显;

  邻近关节可有反应性关节积液,骨质的广泛破坏后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4.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诊断:

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下列表现提示急性骨髓炎:

急骤高热和毒血表现;

长骨干骺端剧烈疼痛,不愿活动;

  局部压痛;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5.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治疗:

  抗菌素治疗-—抗菌素治疗后出现4种结果

  手术治疗:

钻孔引流,开窗减压--伤口处理:

闭式灌洗引流;

单纯闭式引流;

不缝合创口全身辅助治疗

  局部辅助治疗

  6.慢性血源性骨髓炎

  

(1)临床表现:

骨骼变形,肢体增粗;

皮肤菲薄,色泽暗,多处瘢痕;

关节挛缩;

窦道经

  久不愈;

急性发作。

  

(2)治疗:

原则:

手术为主,清除死骨、炎性肉芽组织、消灭死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指征:

死骨,死腔,窦道流脓者

  禁忌症:

急性发作时;

包壳尚未充分形成者;

开放性骨折感染而骨折尚未愈合者

  骨与关节结核

  1.骨关节结核

  1)病理特点:

初起为单纯滑膜或骨Tb——全关节Tb;

骨质破坏;

死骨形成;

窦道、感染。

  2)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

  病变单发;

  病变部位疼痛(初期不严重);

  浅表部位可查出肿胀、积液(关节梭形肿胀);

  全关节结核:

冷脓肿(病变部位积聚了多量脓液);

  冷脓肿破溃引起混合性感染,引流不畅引起高热;

  脊柱结核的冷脓肿会压迫脊髓;

  产生肢体瘫痪;

  病理性脱位、病理性骨折;

  后遗症:

关节腔粘连、纤维性强直;

  关节挛缩:

屈曲挛缩、后凸畸形;

  肢体长度不等(儿童)。

  3)治疗:

全身治疗:

支持治疗;

抗结核药物治疗(异烟肼、利福平、乙氨丁醇:

对氨基水杨酸)局部治疗:

局部制动:

石膏固定——减轻疼痛

  牵引——防止病理性骨折、脱位

  解除肌痉挛——纠正关节畸形

  局部注射:

单纯性骨膜结核:

关节腔内注药

  冷脓肿:

避免反复穿刺抽脓,形成窦道

  2.脊柱结核

  1)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

低热、疲倦、消瘦、盗汗、贫血;

  疼痛:

最先出现症状,休息后缓解,劳累后加重

  颈椎结核:

神经枢刺激症状;

咽后壁脓肿者妨碍呼吸与吞咽

  腰椎结核:

不能弯腰、挺腰、屈膝、屈髋、下蹲;

后期腰大肌脓肿流注;

后凸畸形

  2)诊断与鉴别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

化脓性脊柱炎;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肿瘤;

嗜酸性肉芽肿;

退行性脊柱病变

  局部制动:

石膏或支具保护

  卧硬板床休息

1.切开排脓2.病灶清除3.矫形手术

  3.脊柱结核并截瘫

  发生率约10%,胸椎多见,颈椎次之

  临床表现:

弛缓瘫、痉挛瘫;

脊柱结核全身症状、局部症状+脊髓受压

  治疗:

手术治疗;

植骨

  4.髋关节结核

起病缓慢:

低热、乏力、消瘦等

  中毒症状、儿童夜啼、跛行

  寒性脓肿:

产生窦道

  病理性脱位

  髋关节屈曲内收畸型4字试验;

髋关节过伸试验;

Thomas征阳性

  暂时性滑膜炎;

股骨头骨软骨病;

类风湿关节炎;

化脓性关节炎

全身与局部治疗并重!

  患肢牵引、石膏固定;

  关节内注入药物;

  滑膜切除、引流、病灶清除;

  关节融和术

  全髋置换术

  4.膝关节结核:

早期关节肿、痛、皮温高

  晚期疼痛剧烈,股四头肌萎缩,关节强直

  x线片:

早期----间隙宽;

晚期----窄,骨融合

  结核中毒症状

  血沉增快

  浮髌试验(+)

  膝部梭形肿胀

  2)治疗:

全身支持,抗痨

  局部治疗:

牵引、制动、穿刺等

滑膜切除;

病灶清除;

关节加压融合

  腰腿痛和颈肩痛

  1.颈椎病:

  1)概念: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2)病因:

1.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基本原因)

  2.损伤(急,诱发;

慢,加速)

  3.颈椎先天性椎管狭窄(椎弓根过短)

  3)临床表现:

  神经根型:

颈肩痛→上肢放射麻、痛。

  上肢肌力下降,手指活动不灵。

  颈肌痉挛,压痛点(横突、斜方肌、肩部)。

  上肢(肩部)不同活动受限。

  上肢牵拉试验阳性。

  压头试验阳性。

  脊髓型:

脊髓受压原因:

中央后突之髓核;

椎体后缘骨赘;

增生肥厚的黄韧带;

钙化的后纵韧带。

  四肢乏力,行走、持物不稳,首发。

  自下而上的上运动神经原性瘫痪。

  有时压迫物也可来自侧方(关节突关节增生)或后方(黄韧带肥厚),不同表现。

  交感神经型:

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眼后痛、心跳

  速、律不整、四肢出汗、耳鸣、听力下降。

  交感神经抑制症状:

头昏、眼花、流泪、心动过缓、血压下降、胃肠胀气。

  椎动脉型:

横突孔增生狭窄、上关节突明显增生肥大,可直接刺激或压迫椎动脉;

  颈椎退变后稳定性降低,在颈部活动时椎间关节产生过度移动而牵拉椎动脉;

  颈交感神经兴奋,反射性地引起椎动脉痉挛。

  眩晕:

旋转性,浮动性或摇晃性,头活动加剧。

  头痛: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视觉障碍:

突发性弱视或失明、复视。

短期恢复。

大脑后动脉及脑干3、4、6

  脑神经核缺血。

  猝倒:

椎动脉受到刺激,突然痉挛。

  其他:

不同程度运动、感觉障碍、精神症状。

  4)诊断:

  中、老年;

病史、体征;

X线片、cT、mRI;

脊髓造影、椎动脉造影

  5)治疗:

1.非手术治疗:

颌枕带牵引;

颈托和围领;

推拿、按摩;

理疗;

自我保健疗法;

  药物治疗:

消炎止痛,局麻。

  2.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无效,反复发作的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及交感神经型

  绝大多数脊髓型。

  术式:

前路及前外侧手术;

后路手术:

椎板切除,椎板成形。

  2.肩周炎: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

肩关节周围软组织与滑囊病变所致的一组症候群。

多发于50岁左右,故名“五十肩”。

女性多于男性。

左肩多于右肩。

有自愈趋势。

  2)诊断:

  病史1、年龄2、外伤史或偏瘫病史3、感受风寒史

  症状1、缓慢发病,持续疼痛,夜间加重2、功能障碍,外旋受限明显3、日常活动不便体征1、压痛广泛2、关节僵硬3、肌肉萎缩

  x线检查骨质疏松改变;

大结节改变

有自愈倾向。

  非手术治疗活动、镇痛、理疗、封闭等。

  手术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松解、移位、喙肱韧带切除、关节镜松解等。

  3.腰椎间盘突出症

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

常见于20-50岁

  男:

女≈4~6:

1

  20岁者以内者占6%,老人发病率最低

  弯腰劳动和长期坐位工作史

  首次发病多有损伤病史

  3)体征:

腰椎侧突或曲度变直;

腰部活动受限;

压痛及骶棘肌痉挛;

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

神经系统表现:

感觉、肌力、反射。

  病史;

临床表现(尤其是定位体征);

影像学;

如果仅有cT、mRI表现而无临床表现,不应诊断本病。

  非手术治疗:

适应征:

(1)年龄小,病轻、短

(2)休息可缓解(3)X线查无椎管狭窄

  目地:

减压、消肿、去炎

  卧硬床休息:

绝对卧床!

持续骨盆牵引:

解痉、减压、还纳。

理疗、推拿、按

  摩:

有效。

硬膜外(麻  

)封闭:

消炎止痛,不可滥用。

三维牵引:

需慎重。

适应证:

(1)病程>半年,反复发作,加重者;

(2)保守治疗无效者;

  (3)根性症状明显,且持续者;

(4)马尾综合症(中央型)。

(1)髓核摘除术

(2)椎间盘镜(3)经皮椎间盘切除(4)经皮激光椎间盘切除术

  (5)椎间融合器(cage)或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篇二:

骨科影像学习题

  名词解释6.骨质坏死

  答案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

7.骨质疏松

  答案是指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含量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都减少,但骨内有机成分和钙盐的比例仍正常。

8.骨质软化

  答案是指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钙化不足,因而骨内钙盐含量降低,骨质变软。

9.假骨折线

  答案表现为宽1-2mm的光滑透亮线,与骨皮质垂直,边缘稍致密,好发于耻骨支和肪骨等部位。

10.骨质破坏

  答案是指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取代而造成的骨组织缺失。

  11.骨膜增生

  答案又称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到刺激,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所产生的骨膜新生骨。

12.codman三角

  答案引起骨膜反应的病变进展,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重新破坏,破坏区两端的残留骨膜反应呈三角形或袖口状。

简答题

  13.骨质疏松的x线表现

  答案:

主要是骨密度减低。

在长骨可见骨松质中骨小梁变细、减少、间隙增宽,骨皮质出现分层和变薄现象。

在脊椎,椎体内结构呈纵形条纹,周围骨皮质变薄,严重时,椎管内结构消失。

椎体变扁,其上下缘内凹,而椎间隙增宽,呈梭形,致椎体呈鱼脊椎状。

14.骨质增生硬化的x线表现

骨质密度增高,伴或不伴有骨骼的增大。

骨小梁增粗、增多、密集,骨皮质增厚、致密。

明显者,则难于分清骨皮质与骨松质。

发生于长骨可见骨干粗大,骨髓腔变窄或消失。

15.死骨的x线表现及其原因

死骨的x线表现是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

其原因:

一是死骨骨小梁表面有新骨形成,骨小梁增粗,骨髓内亦有新骨形成即绝对密度增高;

二是死骨周围骨质被吸收,或在肉芽、脓液包绕衬托下,死骨亦显示为相对高密度。

16.骨质破坏的cT表现?

  答案cT易于区分松质骨和皮质骨破坏。

松质骨的破坏早期表现为局部的骨小梁稀疏,骨小梁破坏区的骨髓被病理组织取代,其cT值常在软组织范围内。

以后发展为斑片状甚至大片松质骨缺损。

皮质骨的破坏表现为骨皮质内出现小透亮区,此为扩大的哈氏管;

或表现为骨皮质内外表面的不规则虫蚀样改变,骨皮质因内外面的侵蚀破坏而变薄;

或者出现范围不等的全层骨皮质缺损。

论述题

  17.骨骼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有哪些?

  答案①骨质疏松:

x线表现主要是骨密度减低,在长骨可见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间隙增宽,骨皮质变薄和出现分层现象,严重者骨密度与周围软组织相仿,骨小梁几乎完全消失,骨皮质变薄如细线样;

②骨质软化:

x线表现与骨质疏松有相类似之处,不同的是骨小梁和骨皮质因含大量未钙化的骨样组织而边缘模糊;

③骨质破坏:

x线表现为局部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和正常骨结构消失,骨松质的早期破坏,可形成斑片状的骨小梁缺损;

④骨质增生硬化;

x线表现是骨质密度增高,伴有或不伴有骨骼的增大变形;

骨小梁增粗、增多、密集,骨皮质增厚,这些都导致受累骨密度增高,明显者甚至难于区分骨皮质与骨松质;

⑤骨膜增生:

x线表现早期为一段长短不定,与骨皮质平行的细线样致密影,它同骨皮质之间有一个很窄的透亮间隙。

以后骨膜新生骨逐渐增厚,由于新生骨小梁排列的形式不同而表现各异;

⑥软骨钙化:

在x线上瘤软骨钙化表现为大小不同的环形或半环形高密度澎,钙化可合成片状而呈现蜂窝状影;

⑦骨质坏死:

死骨的x线表现是骨质局限牲密度增高;

⑧骨内矿物质沉积:

铅、磷、铋等进人人体内后,大部分沉积于骨内,在生长期主要沉积于生长较快的干n端,x线表现为干髓端多条横向的相互平行且厚薄不一致的致密带,于成年则一般不易显示;

⑨骨骼变形;

多与骨骼的大小改变并存,可累及一骨、多骨或全身骨骼。

填空题

  11.骨关节结核主要x线征象为答案①骨质破坏;

②骨质疏松;

③局部软组织肿胀。

是非判断题

  12.脊椎结核成人好发于腰椎,常仅侵犯邻近两个椎体。

()答案:

12.√简答题

  13.化脓性骨髓炎的cT表现有哪些

  答案①急性化脓性骨髓炎cT表现为干骺端松质骨出现小斑片状低密度破坏区,骨质断裂及见少许层状中等密度的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肿胀及肌肉间隙混浊或脓肿形成;

②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cT表现为骨质增生硬化唧咕质破坏并存,病变骨质显示不规则高密度或低密度相间,如有死骨即在低密度区内见游离致密骨块,骨皮质增厚。

14.慢性骨脓肿的x线表现

系慢性局限性骨髓炎。

大都限于长骨干骺端骨松质中。

以胫骨上下端和桡骨远端为常见。

x线表现为长骨干骺端中心部位的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骨质破坏区,边缘较整齐,周围绕以骨硬化带。

破坏区中很少有死骨,多无骨膜增生,也无软组织肿胀或瘘管。

15.长骨结核的cT表现

cT可显示低密度的骨质破坏区。

其内常见多数小斑片状高密度影为死骨。

病骨周围软组织肿胀,结核性脓肿密度低于肌肉,注射造影剂后其边缘可有强化。

16.脊椎结核与椎体压缩性骨折鉴别

前者的主要x线表现是椎体骨质破坏,变形,椎间隙变窄或消失和冷脓肿的出现;

后者有明确的外伤史,椎

  体仅表现压缩楔状变形,无骨质破坏,早期椎间隙不变窄。

  17.软组织感染的cT及mRI表现

①感染急性期的充血、水肿在cT上表现为皮下脂肪层密度增高,所累及的肌影增大、密度减低,肌间隙模糊。

脓肿形成后,局部肿胀的软组织中可见圆形或类圆形的分叶状块影,边界比较清楚,中央部分密度较低提示组织坏死液化。

增强后坏死灶周围出现环状强化带,代表肉芽组织形成的脓肿壁。

②感染急性期的充血、水肿等,在T1wI上表现为低或等信号,在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可呈片状或羽毛状,边界不清,可有不同程度较缓慢的强化。

脓肿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的异常信号影,T1wI为低信号,T2wI多为高信号。

脓肿边缘可为一层低信号的纤维包膜影,其厚薄比较均匀,边界较光整,可与肿瘤性病变区别。

18.脊椎结核的mRI表现

脊椎结核的骨破坏区在T1wI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并混有少许低信号影。

骨破坏区周围骨髓因反应性水肿在T1wI上也呈低信号而T2wI上呈高信号。

矢状面和冠状面图像有利于椎间盘的观察。

如椎间盘受累可见椎体终板破坏、椎间隙变窄和T2wI上椎间隙信号增高。

结核性脓肿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其内可见斑点状或索条状低信号影,代表脓肿内的纤维化或钙化,增强后脓肿壁可强化。

mRI可多平面成像,对脓肿的部位、大小、形态和椎管内侵犯的显示优于平片和cT。

  17.肿瘤骨的形态主要有、。

答案①云絮状;

②斑块状;

③针状。

  18.骨转移瘤的x线表现可分为和以多见。

  答案①溶骨型;

②成骨型;

③混合型;

④溶骨型。

  19.软组织肿瘤钙化mRI一般呈长Tl、短T2信号。

()20.骨膜增生和codman三角是骨肉瘤特异性x线征象。

()

19.√,20.x简答题

  20.骨肉瘤的cT表现

  答案骨肉瘤的骨破坏在cT上表现为松质骨的斑片状缺损,骨皮质内表面的侵蚀或骨皮质全层的虫蚀状、斑片状破坏甚至大片的缺损。

骨质增生表现为松质骨内不规则斑片状高密度影和骨皮质增厚。

软组织肿块常偏于病骨一侧或围绕病骨生长,其边缘大多模糊而与周围正常的肌肉、神经和血管分界不清,其内常见大小不等的坏死囊变区。

  21.骨肉瘤的基本x线表现有哪些

  答案①骨质破坏:

多始于干骺端中央或边缘部分,松质骨呈小斑片状骨质破坏,皮质边缘示小而密集的虫蚀样破坏区,在皮质内表现为哈氏管扩张而呈筛孔状破坏;

②肿瘤骨:

骨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内的肿瘤骨是骨肉瘤本来的表现,也是影像

  诊断的重要依据。

瘤骨的形态可分为云絮状、斑块状和针状;

③肿瘤软骨钙化:

肿瘤性软骨组织发生钙化后则表现为小点状、弧形或环形钙化影;

④软组织肿块:

表示肿瘤已侵犯骨外软组织,肿块多呈圆形或半圆形,境界多不清楚;

⑤骨膜增生和codman三角:

骨肉瘤可引起各种形态的骨膜新生骨和codman三角,两者虽是骨肉瘤常见而重要的征象,但并非特异。

22.骨巨细胞瘤的x线表现有哪些

  答案肿瘤好发于干骺愈合的骨端,多呈膨胀性多层性偏心性骨破坏。

骨壳较薄,其轮廓一般完整,其内可见纤细骨嵴,构成分层状。

有的肿瘤膨胀可很明显甚至将关节对侧的另一骨端包绕起来,这是该瘤的特征之一。

肿瘤常直达骨性关节面下,以至骨性关节面就是肿瘤的部分骨性包壳,此亦为其特征之一。

肿瘤有横向膨胀的倾向,其最大径线常与骨干垂直。

骨破坏区与正常骨的交界清楚但并不锐利,无硬化边。

骨破坏区内无钙化和骨化影。

一般无骨膜反应。

23.转移性骨肿瘤的mRI表现有哪些

  答案mRI对含脂肪的骨髓组织中的肿瘤组织及其周围水肿非常敏感,因此能检出x线平片、cT甚至核素骨显像不易发现的转移灶,能发现尚未引起明显骨质破坏的骨转移瘤,能明确转移瘤的数目、大小、分布和邻近组织是否受累,为临床及时诊断和评估预后提供可靠的信息。

大多数骨转移瘤在T1wI呈低信号,在高信号的骨髓组织的衬托下显示非常清楚;

在T2wI上呈程度不同的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可以清楚显示。

24.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

①生长情况,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不侵及邻近组织,但可引起压迫移位,无转移,恶性肿瘤生长迅速,易侵及邻近组织、器官,可有转移;

②局部骨变化,良性肿瘤呈膨胀性骨质破坏,与正常骨界限清晰,边缘锐利,骨皮质变薄、膨胀、保持其连续性,恶性肿瘤呈侵润性骨破坏,病变区与正常骨界限不清,边缘不整,累及骨皮质,造成不规则破坏与缺损,可有肿瘤骨;

③骨膜增生,良性肿瘤一般无骨膜增生,病理骨折后可有少量骨膜增生,骨膜新生骨不被破坏,恶性肿瘤多出现不同形式的骨膜增生,并可被肿瘤侵犯破坏;

④周围软组织变化,良性肿瘤多无肿胀或肿块影,如有肿块,其边缘清楚,恶性肿瘤侵入软组织形成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25.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

①x线表现为卵圆形或圆形、边界清楚的透明区,有时呈多囊状,但病变内无骨隔,只有横行的骨嵴。

囊肿沿长骨纵轴发展,有时呈膨胀性破坏,骨皮质变为薄层骨壳,边缘规则,无骨膜增生。

骨囊肿易发生骨折,小囊肿可因骨折后形成骨痂而自行消失,大的囊肿也可变小。

②cT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骨质缺损区,边界清楚,与正常骨小梁交界处无骨质增生硬化。

受累区骨皮质轻度膨胀变薄,周围软组织无改变。

囊肿内呈均匀一致的水样密度,若囊内有出血则cT值可较高。

增强扫描囊内无强化。

③mRI表现为骨囊肿位于干骺端或骨干,其长轴与骨干长轴平行。

囊肿边界光滑,囊内容物的信号通常与水的信号一致,即T1wI上为低信号,而T2wI上为明显的高信号。

若病理骨折合并囊内出血则可见液-液平面。

  判断题

  2.佝偻病早期的主要x线表现是髓板先期钙化带不规则变薄、模糊或消失。

2.√论述题

  3.佝偻病的主要x线表现有哪些

  答案①骺板先期钙化带不规则变薄、模糊或消失。

骺板增厚膨出,致干骺端宽大、展开、中央部凹陷呈杯口状;

②干骺端骨小梁稀疏、粗糙、紊乱,呈毛刷状高密度影,自干骺端向骨骺方向延伸;

③骨骺骨化中心出现延迟,边缘模糊,密度低且不规则,骨骺与干骺端间距加大;

④全身骨骼密度减低,皮质变薄,骨小梁模糊,并有病理骨折;

⑤承重长骨弯曲畸形,如膝内翻或膝外翻等;

⑥治疗恢复期:

先期钙化带增厚,边缘清楚、规则,骨骺骨化中心相继出现。

  6.关节肿胀的影像学表现

x线均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密度增高,在cT上可见软组织密度的关节囊肿胀、增厚,在mRI上关节肿胀除见关节囊增厚外,在T2wI上可见关节囊尤其是滑膜层的高信号,另外,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也可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7.关节破坏的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是当破坏只累及关节软骨时,仅见关节间隙变窄,在累及关节面骨质时,则出现相应区的骨破坏和缺损。

关节间隙变窄和骨破坏的程度不同,严重时可引起关节半脱位和变形。

虽然目前cT尚不能显示软骨,但软骨破坏导致的关节间隙狭窄却易于发现,尤其是与健侧对比时。

cT可清晰地显示关节软骨下的骨质破坏,即使是微细的改变也能发现。

在mRI,关节软骨的破坏早期可见关节软骨表面毛糙、凹凸不平、表层缺损致局部软骨变薄,严重时可见关节软骨不连续、呈碎片状或者大部分破坏消失。

关节骨质破坏时低信号的骨性关节面中断不连续。

  一.慢性关节病2题

  名词解释1.竹节状脊柱

  答案强直性脊柱炎病变晚期在x线片上可见广泛的软组织骨化在椎体两侧形成骨桥,使脊柱外观呈竹节状,故称竹节状脊柱。

  2.脊椎退行性变骨关节病的x线表现

包括脊椎小关节和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可统称为脊椎关节病。

脊椎小关节改变包括上下关节突变尖、关节面骨质硬化和关节间隙变窄。

在颈椎还可累及钩椎关节。

椎间盘退行性变表现为椎体边缘出现骨赘,相对之骨赘可连成骨桥。

椎间隙前方小骨片,但不与椎体相连,为纤维环及邻近软组织骨化所致。

髓核退行性变则出现椎间隙变窄,椎体上

  下骨缘硬化。

并由于退行性变而引起椎体滑动。

椎体后缘骨刺突入椎间孔或椎管内引起脊神经压迫症状,可摄斜位或体层摄影以显示骨赘。

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