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计网络技术教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12733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计网络技术教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计算计网络技术教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计算计网络技术教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计算计网络技术教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计算计网络技术教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计网络技术教材Word下载.docx

《计算计网络技术教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计网络技术教材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计网络技术教材Word下载.docx

灵活性

出故障后,虚电路需要重建

分组可以绕开故障点,灵活性好

分组的按序达到

能够保证按序到达

不能保证按序到达

9.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带宽和时延

10.带宽:

带宽原本是通信领域的概念,是指某个信号所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为赫兹(Hz)

【1K=1024比特】

11.时延:

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1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标准?

(1)从使用的传输技术分类【广播式网络、点对点网络】

(2)根据网络规模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3)根据网络的所有者分类【公用网、私用网】

13.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局域网3个)

星型拓扑、环型拓扑、总线型拓扑、树形拓扑、网状型拓扑

14.最早的计算机网络是(ARPANET)

15.(TCP/IP)协议是Internet事实上的标准协议

16.因特网标准常以(RFC)文档的形式发布

17.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是自主计算机的互连集合。

自主是指每个计算机都是独立的,不存在一台计算机控制另外一台的情况。

互连是指两台计算机能够通信,交换数据,而不是指简单地用线缆连接在一起。

18.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有什么区别?

在电路交换中,通信双方在通话前要先拨号,建立物理连接,这个连接称为电路。

只有连接建立后,双方之间的电路连通了才可以通话。

连接建立后,用户线被这个连接独占,在整个通话过程中两个电话之间的交换机要为这个连接分配并保留资源,不会再分配给他人,即使通信双方长时间不进行通话。

断开连接后,交换机才收回为这个连接所分配的资源。

在分组交换中,通信前双方不建立连接。

发送方生成分组直接交给分组交换机,分组交换机根据分组首部的地址信息将分组转发给下一个分组交换机,分组就这样一站一站传递,最后到达目的地。

在整个分组交换过程中,分组交换机不为任何一个通信预留资源,它总是依次转发所收到的分组。

每个分组逐段地占用通信线路,线路利用率比较高。

第二章

1.什么是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定义了哪些内容?

(网络协议由哪几部分组成?

网络协议规定了通信双方所交换信息的格式和含义以及收到消息后要采取的动作。

具体而言,网络协议定义了以下内容:

(1)语法:

双方交换消息的格式

(2)语义:

双方交换消息的含义

(3)时序:

通信如何发起;

在收到一个消息后,要采取什么样的动作,回复什么样的消息

2.服务、协议和接口

(1)服务定义了该层次的功能,即该层应该做什么

(2)接口定义了上一层应该如何访问它,应该传递什么样的参数以及预期的结果

(3)协议描述了如何实现该层次的功能

3.服务是在相邻层之间的,是垂直的;

协议是在对等层之间的,是水平的

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各个层次及每个层次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各个层次的所有协议被称为协议栈。

5.OSI参考模型有(7)种,TCP/IP参考模型有(4)层

7.应用层

6.表示层

5.会话层

4.运输层应用层

3.网络层运输层

2.数据链路层互联网层

1.物理层网络接口层

OSI参考模型,共分七层,从上到下依次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应用层直接面向用户,用来实现特定的应用。

表示层用来对应用层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对应用层数据的压缩、解压缩,加密、解密。

会话层用来管理会话过程,包括会话的建立、维持和结束。

运输层为通信的两个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endtoend)的通信服务。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为分组选路。

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会间隔其他的网络,网络层的作用就是为分组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径,使得分组能够到达目的地。

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在相邻节点间传输帧。

物理层的任务就是将0、1比特从物理链路的一端发送到另一端。

TCP/IP模型的应用层和OSI参考模型的应用层类似,包括具体的应用,对应许多应用层协议,如HTTP、FTP、SMTP、POP3等。

运输层同样也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TCP/IP体系的运输层里包含两个协议,TCP协议和UDP协议。

TCP协议提供可靠的端到端通信。

UDP协议比较简单,不能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但效率比较高。

互联网层相当于OSI参考模型中的网络层,它的职责是将运输层交给它的数据送到目的地,中间可能会跨越多个网络,互联网层要为数据找到一条正确的路.互联网层是整个TCP/IP协议体系的关键部分,主要的协议是IP协议。

网络接口层相当于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TCP/IP模型没有明确描述网络接口层,只是指出主机要使用某种协议与具体的网络连接,从而能够传递IP分组。

1).应用层:

文件传输协议FTP【能够在两台机器之间传输文件】、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用来发送电子邮件】、邮局第三版协议POP3【用来接收电子邮件】、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用来访问Web网站】

2.)运输层:

TCP协议【提供可靠的端到端通信】、UDP协议【比较简单不能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但效率比较高】

3.)互联网层:

【IP协议】相当于OSI参考模型中的网络层,它的职责是将运输层交给它的数据送到目的地,中间可能会跨越多个网络,互联网层要为数据找到一条正确的路.互联网层是整个TCP/IP协议体系的关键部分,主要的协议是IP协议

4.)网络接口层:

相当于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6.简述协议分层原理

要完成网络通信,通常会采用分层的方式来组织协议。

每一层都实现特定的功能,所有的层次集合起来共同完成网络通信。

层次相同的层称为对等层,对等层之间遵循相同的协议,通过协议实现特定的功能。

每一层中实现了协议的活动元素称为实体,对等层内的实体称为对等实体。

每一层都使用下一层为它提供的服务,同时也向自己的高层提供服务。

数据从发送端的最高层开始,层层向下,层层封装,直到发送方的最底层,转换为电磁信号后经过物理链路到达接收端的最底层,再层层向上,层层解封装,最后到达接收方的最高层。

某一层添加的首部,在到达对等层后,就会被剥掉,剩余的部分会继续向上传递,直至最高层。

这里,高层使用了低层的服务,低层向高层提供服务,高层通过低层提供的服务接口访问低层的服务。

7.简述数据在网络中的封装与传递过程?

第三章

1.应用层的工作模型主要有三种:

客户—服务器模型【基本、主要】、P2P模型和混合模型

2.常用的服务及其默认端口号:

Web(HTTP):

80/FTP:

21【默认服务端口】、20/DNS(域名服务器):

53/SMTP:

25/POP3:

110/Telnet:

23/DHCP服务器端口号:

67;

客户端端口号:

68/POP3:

110/SNMP:

161

3.WWW(WorldWideWeb)又称为万维网,简称Web

HTML语言称为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MarkupLanguage)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

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交互时要遵循的协议

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FileTransferProtocol)

SMTP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impleMailTransferProtocol)

【发送邮件】

POP3(第三版邮局协议PostOfficeProtocolVersion)

【接收邮件】

IMAP(因特网消息访问协议InternetMessageAccessProtocol)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

域名系统DNS(DomainNameSystem)

4.HTTP报文分为:

HTTP应答报文和HTTP请求报文

5.FTP服务会占用两个端口:

21端口用于控制链接【提供服务的端口号】、20端口用于数据连接

6.在与客户端传输数据的方式上,FTP服务器有两种模式:

主动模式【PORT】和被动模式【PASV】7.因特网上的域名体系中共有三类顶级域名:

地理顶级域名、类别、新增

8.DHCP工作原理:

(1)发现DHCP服务器【DHCPDiscover】广播形式

(2)提供IP租用地址【DHCPOffer】服务器(3)接受租约并确认【DHCPRequest】广播形式((4)确认租约【DHCPAck】服务器

9.常用的DHCP报文:

DHCPDiscover、DHCPOffer、DHCPRequest、DHCPAck、DHCPRelease

10.在Internet中使用(URL)表示服务器上可以访问的资源

11.简述客户-服务器模型

在TCP/IP体系中,首先发起通信的应用进程称为客户,等待通信的应用进程称为服务器,TCP/IP应用层基本的工作模型是客户-服务器模型。

在客户-服务器模型中,服务器先运行并处于等待状态,准备好接收客户的请求。

客户在需要时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收到请求后给客户做出应答,然后客户再次发出请求,服务器再次给予应答……

12.请解释HTTP协议中,GET、POST、HEAD、PUT和DELETE的含义。

(1)Get:

当浏览器请求获取某个文档时,方法字段的值就使用GET。

(2)Post:

浏览器向服务器提交网页上表单内的一些数据(如用户信息)时,方法字段的值要设为POST,实体主体中要放入提交的内容。

(3)HEAD:

HEAD字段与Get字段类似,但服务器对于HEAD请求的应答中不含有文档的内容,因此HEAD常用来进行测试和故障跟踪,用来判断某一个链结是否有效,能否被访问。

(4)PUT:

PUT用来将一个文档上传到Web服务器上,文档的名字和位置由URL字段指明。

(5)DELETE:

DELETE用来删除Web服务器上的文档,文档的名字和位置由URL字段指定。

13.什么是Web代理,它的作用是什么?

Web代理是代替Web浏览器去访问服务器的技术。

当设置代理后,浏览器会将请求发给Web代理而不是发给目的服务器。

Web代理收到请求后,首先查看请求的网页是否已经缓存在本地,如果有,就直接发给用户;

如果没有,Web代理就作为客户端,去访问目的服务器,然后再将收到的网页转发用户。

使用代理服务器技术能够提高访问外网的速度,并且能节省带宽,降低开销。

14.什么是Cookie,Cookie有什么作用?

Cookie是Web服务器用来识别用户身份,记录用户行为的一种技术,Cookie常用在一些电子商务网站中。

当用户第一次访问某个具有Cookie功能的网站时,Web服务器的应答中会包含set-cookie字段,分配给用户一个唯一的ID号,给用户设置Cookie,浏览器会将这ID号保存在硬盘中。

此后在访问这个网站的过程中,浏览器的请求报文中会包含Cookie字段,Cookie字段的值就是这个ID号,这样服务器就可以记录用户访问网站的行为了。

15.简述FTP协议的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

通常情况下,当需要有数据传递时,数据连接是由服务器主动向客户端发起的,这种模式称为主动模式。

客户端使用Port命令告诉服务器自己的数据连接端口,服务器从自己的20端口发起和客户端数据端口的连接,然后传输数据。

但当客户端的主机安装有防火墙软件时,通常会禁止外来主机发起的连接,这时客户端会发出PASV命令,通知服务器采用被动模式。

服务器通过控制连接将自己数据端口告诉客户端,并在这个端口上等待客户端的请求,由客户端发起和服务器的数据连接,这种方式称为被动模式。

16.简述FTP协议的数据连接和控制连接。

在FTP协议中有两个连接。

FTP客户首先与FTP服务器的21端口建立连接,这个连接称为控制连接,专门用来传输控制信息,如用户标识、口令、用户命令等。

第二个连接称为数据连接,主要用来传输目录文件列表、下载文件和上传文件。

在主动模式下,服务器从20端口发起和客户端的数据连接;

在被动模式下,由客户端发起和服务器某个端口的数据连接。

控制连接在整个会话过程中都存在,直到用户退出。

数据连接在传输数据前建立,数据传输完毕后就会关闭,下次传输数据时要重新建立数据连接。

17.SMTP服务器和POP3服务器有什么不同?

SMTP协议与POP3协议有什么区别?

发邮件时,用户代理将邮件发送到SMTP服务器上,由SMTP服务器将邮件发送到目的邮件服务器。

收邮件时,用户代理从POP3服务器上将邮件下载到本地处理。

发送邮件时要使用SMTP协议,接收邮件时要使用POP3协议

18.什么是DNS,它的作用是什么?

DNS是指域名系统。

域名系统是一个全球性的分布式的数据库,有许多域名服务器组成,这些域名服务器相互连接,组成了一个分布式系统,主要完成将域名解析成IP地址的工作。

19.简述DHCP的工作原理

(1)客户端启动后,向网络中广播一个DHCPDiscover报文,寻找DHCP服务器。

(2)DHCP服务器收到DHCPDiscover后,向客户端发送DHCPOffer报文,向客户端提供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域名服务器的信息。

(3)客户端可能会收到一个或多个DHCPOffer报文(网络中可能有多个DHCP服务器),客户端从中选择一个DHCP服务器,并广播DHCPRequest报文。

在DHCPRequest报文中必须指明要选择的DHCP服务器。

(4)被选中的服务器收到DHCPRequest后,回应DHCPAck报文,地址分配完成。

第四章

1.传输层可以提供两类服务:

可靠的服务和不可靠的服务

2.运输层的功能:

(1)应用进程寻址

(2)提供数据的可靠传递(3)流量控制(4)拥塞控

3.UDP协议的特点:

(1)UDP是无连接的

(2)是一种尽力而为的服务方式,不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3)是高效的传输协议(4)没有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

4.TCP协议的特点:

(1)TCP是面向连接的运输层协议

(2)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3)提供流量控制(4)提供拥塞控制(5)提供全双工通信(6)是面向字节流的

5.UDP首部中的8个字节(TCP首部最短20字节,最长60)由4个字段组成,每个字段的长度都是2个字节。

各字段意义:

(1)源端口:

发送方应用进程对应的端口号

(2)目的端口:

接收方应用进程对应的端口号

(3)长度:

UDP用户数据报的长度

(4)校验和:

检测UDP用户数据报在传输中是否有错,有错就丢弃UDP数据报

6.TCP数据传输过程:

(1)建立连接

(2)数据传输(3)关闭连接

7.四个定时器及其作用?

(1)时间等待定时器【客户端启动的】

(2)保活定时器(3)重传定时器(4)坚持定时器

TCP协议用到了几个定时器,各有什么作用?

(1)保活定时器:

在服务器端设置,用来测试一个连接是否有效。

在保活定时器时间内,如果收到了客户端的信息,那么定时器就复位,重新计时;

如果2小时内没有收到客户端的任何数据,那么服务器TCP就会给客户端TCP发送一个探测报文。

如果收到了正确的应答,说明连接有效,计时器就复位,重新计时;

否则就关闭这个连接,释放相关的资源。

(2)重传定时器:

在发送一个TCP报文后,会启动重传定时器。

如果在定时器截止时间之前收到了确认,就撤销这个定时器。

如果定时器时间到了,确认还没有收到,就重传该报文并将定时器复位。

(3)坚持定时器:

在TCP流量控制中,可能会因为零窗口通告而产生双方死锁的现象。

为避免这种现象,在收到了一个零窗口通告后,就启动一个坚持定时器,定时器时间到时就发送一个探测报文。

这个报文大小为1字节,接收方收到后要发送确认报文,同时将新的窗口大小通知发送方。

8.在传输过程中,TCP会遇到哪些问题?

(TCP可靠传输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1)数据丢失问题

(2)数据乱序问题(3)重复数据问题(4)数据错误问题

9.为了给应用层提供可靠数据传输服务,TCP采取了哪些措施?

(TCP是如何保证数据的可靠性的)

(1)对发送的每个字节进行编号

(2)对收到的字节进行确认(3)设定重传定时器

基于以上的(三个)措施,TCP采取了带有定时器的确认和重传机制实现了数据的(可靠传输)

10.流量控制:

滑动窗口机制;

零窗口通告和糊涂窗口

11.拥塞的产生?

(为什么要进行拥塞控制)

当大量的数据涌入网络时,网络中的部分路由器可能会因为过载而被迫丢弃一些分组,产生拥塞。

同时,发送方会因为定时器超时重传那些被路由器丢弃的分组,从而引起更严重的拥塞,使整个网络陷入瘫痪。

因此,发送端要进行拥塞控制。

12.如何判断产生了拥塞?

(1)重传定时器超时

(2)收到重复确认

13.如何处理拥塞?

(1)减小拥塞窗口

(2)设置门限值(3)慢启动算法

14.TCP/IP的运输层有两个协议:

TCP和UDP

15.运输层使用(端口)机制来实现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

16.TCP首部中的(窗口)字段用来进行流量控制

17.TCP建立连接的过程称为(三次握手)

18.TCP/IP的运输层是如何实现应用进程寻址的?

如何实现运输层的多路复用的?

TCP/IP使用端口机制来实现应用进程的寻址。

不论是TCP还是UDP,在首部中都有源端口和目的端口两个字段。

源端口代表发送数据的进程,目的端口代表接收数据的进程。

当UDP用户数据报和TCP报文段到达目的主机后,主机上的UDP、TCP会根据首部中目的端口将数据交给正确的应用进程。

19.图示TCP建立连接的过程和关闭连接的过程。

(1)TCP建立连接过程

(2)TCP关闭连接过程

20.简述TCP流量控制的原理。

TCP主要使用首部中的窗口字段来进行流量控制。

首部中的窗口字段用来将自己目前的接收缓存大小通知对方的TCP,在数据传递过程中,接收缓存会随时变化,TCP在向对方发送确认或发送数据时,都将现在的接收缓存大小写入首部的窗口字段中,发送给对方,对方收到后,所发送数据的大小不会超过窗口字段的值,从而保证了接收方缓存不会溢出,TCP依此实现了流量控制。

第五章

1.IP协议提供的是数据报服务,有哪两个主要特点?

(1)不可靠

(2)无连接

2.IP协议定义了哪些内容?

(1)IP地址

(2)IP数据报格式(3)IP协议与相关层次的接口

3.IP地址的特点?

(1)IP地址是一个逻辑上的地址,与具体的网络技术和硬件无关,可以人为指定或通过DHCP服务器动态获得

(2)IP地址是分配给网络接口的,一个网络接口一个IP地址

4.IP地址和Map地址的异同点?

5.主机的IP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获得?

(1)手工为主机分配IP地址

(2)从DHCP服务器动态获取IP地址

6.(私有IP地址范围)专用IP地址有什么样特点?

它的地址范围是什么?

专用IP地址不需要申请,直接就可以使用,但专用IP地址只能在一个机构内部使用,不能和因特网上的主机通信,因为路由器默认对于目的地址是专用地址的IP数据报一律不与转发。

专用IP地址的范围是:

10.0.0.0—10.255.255.255172.16.0.0—172.31.255.255192.168.0.0—192.168.255.255

7.每增加一个网络就要分配一个IP网络号,这样带来的两个严重问题是什么?

(1)地址浪费

(2)路由表急剧膨胀

8.IP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组成

IP地址长度在IPv4中为(32)比特

9.子网掩码:

是一个32比特的数字,与IP地址是一一对应的,用来标示IP地址中哪些位是网络位,哪些位是主机位。

10.如何划分子网?

IP地址=网络地址+网络内子网地址+主机地址

11.CIDR采用(斜线标记法)来表示IP地址

12.路由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目的网络、子网掩码、下一站

13.关于路由表,有两点需要注意:

(1)路由表以网络号为目的地,而不是以主机IP地址为目的地,一个IP网络号可以代表这个网络中所有主机,因此可以大大缩小路由表的大小

(2)路由表记录的是到达目的网络路径上的下一站,不是全部路径。

14.RIP(路由信息协议RoutingIformaionProtocol)

BGP因特网使用的外部网关协议(边界网关协议BorderGatewayProtocol)BGP4支持CIDR,BGP报文使用TCP连接传递,端口号是179(使用TCP是保证了数据传输可靠性)

15.RIP协议允许一条路径上最多包含15个路由器,因此距离的最大值为(16)(表示网络不可达),所以RIP协议只适合于小型的网络

RIP协议利用(距离矢量)算法来找出每个目的网络的最短距离

16.RIP协议改进的算法:

开放路径最短优先算法(OpenShortestPathFirst,OSPF)

17.ICMP报文:

ICMP差错报文和ICMP查询报文

18.回声请求(Ping【类型字段为8时】)和回声应答(Reply【类型字段为0时】)报文。

这两个报文成对出现,用来验证两台主机之间的可达性

19什么是NAT,为什么需要NAT?

网络地址翻译(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NAT)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NAT技术是目前网络上常用的技术,可以解决使用少量公共IP地址满足多数主机接入因特网的要求

20.NAT技术分为三类:

静态NAT(StaticNAT)、动态地址NAT(PooledNAT)、网络地址端口转换NAPT(Port-LevelNAT)

21.IPv6特点:

(1)新的首部格式

(2)巨大的地址空间(3)改进的扩展和选项支持(4)即插即用(5)内置的安全性(6)更好的QoS支持

22.在TCP/IP协议族中,将IP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的协议是(ARP)

简述ARP协议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ARP协议完成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主机使用ARP协议来查找某个IP地址所对应的物理地址。

ARP协议的工作原理是:

(1)主机A想给主机B发送IP数据报,但只知道B的IP地址IPB,不知道B的物理地址。

于是A在网络中发送一个ARP广播,询问IP地址是IPB的主机,要求其告诉A它的物理地址。

(2)网络中的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