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日志范文模板 17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12113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系统日志范文模板 17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计算机系统日志范文模板 17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计算机系统日志范文模板 17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计算机系统日志范文模板 17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计算机系统日志范文模板 17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系统日志范文模板 17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计算机系统日志范文模板 17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系统日志范文模板 17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系统日志范文模板 17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target="

_blank"

>

点此查看

注意:

a.该木马已被杀毒软件查杀,所以安装时请关闭杀毒软件(不是关闭防火墙哦!

),而且以后重启时杀毒软件不能一起启动,以后杀一次毒重新装一次该木马。

不过如果你能让该木马不被杀毒软件的话,那就没这么麻烦了。

b.为了不让黑客发现我们设的陷阱,最好将Gina.exe文件改名,而且要改的艺术一点,比如上面我把它改成了“svchost.exe”,这样就很难发现了,如果你改成了其它名字,安装时命令就要换成“文件名.exe-install”。

c.SysGina32.dll和Gina.exe这两个文件不一定要复制到系统安装目录的system32下,不过最好不要太引人注意,如果被黑客发现,那就可能适得其反了(木马也会记下你的密码的)。

d.如果出现的信息是“FoundExistGina”,这说明你机器已经装过该木马了,此时键入“Y”覆盖即可。

3.查看“踪迹”

经过以上设置后,如果有人通过终端服务登录你的机器,那么他的用户名和密码就会被

记录到“C:

\WINNT\system32\GinaPwd.txt”这个文件中,打开这文件就可以看到入侵者的踪迹了(如图2)。

由于该木马也会记录你的密码,所以每次进入机器时,请先打开GinaPwd.txt这文件,把你的用户名和密码删掉,顺便查一下有没有其它人登录过。

4.删除木马

如果你的机器不幸被人中了该木马,那么请按如下方法删除:

先下载该木马,在CMD下输入命令:

gina.exe-remove,当出现“GinaDllwasremovedsuccess”时(如图3),就表示删除成功了,接着重启机器即可。

如果你把gina.exe改名了,命令也要做相应改变:

文件名.exe-remove。

二、写个批处理记录黑客行踪

1.认识批处理

对于批处理文件,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批量完成你指定命令的文件,它的扩展名为.bat或.cmd,只要在文本文件中写入一些命令,并把它保存为.bat或.cmd格式,然后双击该文件,系统就会按文本文件中的命令逐条执行,这样可以节省你许多的时间。

2.编写批处理文件

打开记事本,然后输入如下命令(如图4):

@echooff

date/t>

d:

\3389.txt

attrib+s+hd:

\3389.bat

time/t>

netstat-an|find"

ESTABLISHED"

|find"

:

3389"

>

然后把文件保存为d:

\3389.bat,这里我解释一下命令的意思,date和time是用于获取系统时间的,这样可以让你知道黑客在某天的某个时刻入侵。

“attrib+s+hd:

\3389.bat”和“attrib+s+hd:

\3389.txt”这两个命令是用来隐藏3389.bat和3389.txt这两个文件的,因为在登录时,由于会启动d:

\3389.bat这个文件,所以会有一个CMD窗口一闪而过,有经验的黑客应该能判断出这窗口是记录用的,所以他可能会到处找这个记录文件,用了以上两个命令后,即使他用系统自带的搜索功能以3389为关键字进行搜索,也找不到上面3389.bat和3389.txt这两个文件,哈哈!

很棒吧!

至于“netstat-an|find"

\3389.txt”

这个命令则是记录通过终端的连结状况的,明白了吧!

接下来我们要让系统启动时自动运行d:

\3389.bat这文件,我用的方法是修改注册表,依次展开: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NT\CurrentVersion\Winlogon,找到“Userinit”这个键值,这个键值默认为c:

\WINNT\system32\userinit.exe,不知你注意到没有,在最后有一个逗号,我们要利用的就是这逗号,比如我上面写的3389.bat文件路径为

\3389.bat,那么我只要在逗号后面加上“d:

\3389.bat”即可(如图5),这样启动时3389.bat这文件就会运行,选这个键值的原因是因为它隐蔽,如果是加在Run键值下的话是很容易被发现的。

最后提醒一点,键值末尾的逗号别忘了加上去哦!

4.查看记录

前面我们用了attrib命令把3389.bat和3389.txt这两个文件隐藏起来,下面我们来让它们重新显示。

打开CMD,切换到保存这两个文件的路径,这里是切换到“d:

\”目录,输入命令:

attrib-s-hd:

\3389.bat和attrib-s-hd:

\3389.txt,这时再到d盘看看,是不是出现了?

打开文件即可查看登录情况(如图6),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10.51.5.36这IP连结到了我的3389端口(我的IP是10.51.5.35)。

篇二:

上传文档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研究综述

作者:

**指导老师:

**

摘要:

入侵检测系统是重要的信息安全措施,它是一种对网络传输进行即时监视,在发现可疑传输时发出警报或者采取主动反应措施的网络安全设备。

本文介绍了入侵检测的基本模型,概述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并描述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异常检测方法和误用检测方法两种检测方法。

然后详细论述了智能化、信息融合等检测新技术的加入入侵检测系统。

文章的最后指出了当前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并预测了入侵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入侵检测系统;

信息安全;

检测方法

NetworksurveyonIntrusionDetectionSystem

Author:

**Tutor:

计算机专业(***********************)

Abstract:

Intrusiondetectionsystemisanimportantmeansforinformationsecurity,itisareal-timemonitoringofnetworktransmission,soundanalarminthesuspicioustransmissionnetworksecuritydevicesortakeactiveresponsemeasures.Thispaperintroducesthebasicmodelofintrusiondetection,classificationandsummaryoftheintrusiondetectionsystem,twomethodsfordetectionofanomalydetectionandmisusedetectionintrusiondetectionsystemanddescribe.Andthendiscussedindetailthenewtechnologyintointrusiondetectionsystemofintelligent,informationfusiondetection.Thearticleconcludedthatthecurrentintrusiondetectionsystemproblems,andforecaststhedevelopmenttrendofthefutureofintrusiondetectiontechnology.

Keywords:

Intrusiondetectionsystem;

informationsecurity;

detectionmethod

引言:

入侵检测是继防火墙、数据加密等传统的安全保护措施后的新一代网络安全保障技术,它对计算机和网络资源的恶意使用行为进行识别和相应监督[1]。

随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互联网的遍布,网络系统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的同时,网络安全也越来越重要和越来越复杂。

与此同时,仅仅依靠系统的防火墙策略已经远远无法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入侵检测技术作为一种积极主动的网络安全防御措施,有了近20年的历史了。

该检测技术不仅能够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以及误操作的实时保护,有效的弥补防火墙的不足,还能结合其他网络安全产品,在网络系统受到威胁之前对入侵行为做出实时反应[1]。

1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模型

为了使分布在网络中不同主机上的IDS能够相互通信,交换检测数据和分析结果,以检测跨时间段的大范围攻击,StuartStaniford-Chen等人提出了公共入侵检测框架(CommonIntrusionDetectionFramework,CIDF)。

CIDF阐述了一个入侵检测系统的通用模型,它将一个入侵检测系统分为以下四个组件[2]:

事件产生器(EventGenerators):

从计算机网络中获取数据包或从计算机系统日志中

获取信息。

事件分析器(EventAnalyzers):

分析事件产生器获取的事件,做出总结。

响应单元(ResponseUnits):

根据事件分析器分析的结果做出响应,保护被保护系统免受攻击和破坏。

事件数据库(EventDatabases):

记录事件产生器产生的所有事件以及事件分析器对事件分析的结果[2]。

2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

入侵检测系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的分类。

2.1根据检测的方法分类

入侵检测系统根据采用的分析方法可以分为异常检测和误用检测两类。

异常检测又叫基于行为或基于统计的入侵检测。

它是通过预先定义一组系统“正常”的数据值(如CPU和内存的利用率等),然后根据系统运行时的数据值和已经定义好的“正常”数据值进行比较,最后得出是否有被攻击的迹象。

误用检测又叫基于知识或基于特征的入侵检测。

它从已有的各类攻击中提取出攻击的模式特征,形成规则库。

任何与规则库中的模式相一致的都被认为是入侵行为。

这种检测方法误报率低,但只能检测已有的攻击,存在一定的漏报率[3]。

2.2根据数据源的分类

入侵检测系统根据数据源的分类可以分为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3]。

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是通过分析主机上的系统日志和应用程序日志等信息,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入侵。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是通过分析关键网络段或重点部位的数据包,来实时判断是否有网络攻击。

但这种方式不能解析监听到的加密信息以及交换网络上的数据包,而且在高速网络上监听数据包时会大大增加系统的开销。

2.3根据体系结构分类

入侵检测系统根据体系结构可分为集中式入侵检测系统和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集中式入侵检测系统是指分析部件位于固定数量的场地,包括基于主机的集中式入侵检测系统和基于网络的集中式入侵检测系统。

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是指运行数据分析部件的场地和被监测的主机的数量成比例,通过分布在不同主机或网络上的监测实体来协同完成检测任务[9]。

2.4根据响应方式分类

入侵检测系统根据响应方式可分为主动响应入侵检测系统和被动响应入侵检测系统。

主动响应入侵检测系统是指当一个特定类型的入侵被检测到时,它会自动收集辅助信息,或改变当时的环境以堵住入侵发生的漏洞,甚至可以对攻击者采取行动。

被动响应入侵检测系统是指当入侵检测系统检测到入侵信息时,把入侵信息递交给网络管理员处理[4]。

3入侵检测的方法

3.1异常入侵检测方法

3.1.1基于统计的异常检测方法

基于统计的异常检测方法通过对系统审计迹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然后与描述主体

正常行为的统计性特征轮廓进行比较,最后根据两者的偏差是否超出指定的限度来进一步判断和处理。

这种方法使入侵检测系统能够学习主体的日常行为,并将那些与正常行为偏差较大的行为标志为异常行为[5]。

3.1.2基于特征选择的异常检测方法

基于特征选择的异常检测方法是通过从一组度量中选择出能够检测入侵的度量构成子集,从而预测或分类检测到的入侵行为。

异常检测的关键在于难以区分异常行为和入侵行为,选择合适的度量也很困难。

度量子集的选取依赖于入侵的类型,一个度量不可能适应于所有的入侵类型[6]。

3.1.3基于神经网络的异常检测方法

基于神经网络的异常检测方法是通过对系统提供的审计数据的自学习过程,从中提取正常用户或系统活动的特征模式。

该方法的关键是在检测前必须对入侵样本进行训练,使其具备对某些入侵行为进行分类的能力,从而能够正确识别入侵行为[6]。

3.1.4基于计算机免疫技术的异常检测方法

计算机免疫最初是由Forrest等人提出。

该方法是通过模仿生物有机体的免疫系统工作机制,使得受保护的系统能够区分正常的行为和非正常的行为。

它首先利用系统进程正常执行的轨迹中的系统调用短序列集来构造系统进程正常执行活动的特征轮廓,并实时检测系统进程是否符合正常的特征轮廓。

3.2误用入侵检测方法

3.2.1基于专家系统的误用检测方法

基于专家系统的检测方法也称基于规则的检测方法。

该方法根据安全专家对可疑行为进行分析的经验形成一套推理的规则,然后运用推理算法来检测入侵。

Snort入侵检测系统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3.2.2基于状态迁移分析的误用检测方法

入侵行为是攻击者执行的一系列操作,使系统从某一种初始状态转到一个危及系统安全的状态。

其中的初始状态代表入侵前的系统状态,而危及系统安全的状态则代表入侵发生后的系统状态。

在这两个状态之间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状态的迁移。

而状态迁移分析主要是考虑入侵行为对这其中的中间状态迁移的影响,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出协同攻击和时间跨度较大的攻击,但这种方法中的状态和转换动作很难进行精确的表达,且只适合于那些多个步骤间具有全序关系的入侵行为的检测。

3.2.3基于模式匹配的误用检测方法

模式匹配就是通过提取已有攻击信息的特征编码成模式,然后将审计信息与该模式进行匹配,从中发现是否存在攻击行为。

该方法原理简单,可扩展性好,准确率和效率都很高,可以实时检测,且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需要不断升级已有的模式库以便检测新的攻击,以及不能检测出从未出现过的攻击[1]。

4入侵检测引入的新技术

(1)智能化技术

在早期的入侵检测系统中,多采用专家系统来检测系统中的入侵行为。

将入侵行为编

码成专家系统的规则,每个规则具有“IF条件THEN动作”的形式。

这就是入侵检测具备智能的雏形,像以前的IDES,NIDES、NADIR都有专家系统模块[3]。

近年来不断发展的人工智能各种技术也逐步应用到了入侵检测系统中,特别是仿生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多,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生物免疫系统的模拟。

人工免疫系统(AIS)是从生物免疫系统的运行机制中模仿而来的,它借鉴了一些生物免疫系统的功能、原理和模型。

入侵检测系统和人工免疫系统具有相通性,如果将正常的计算机或网络行为定义为“自我”,而其他异常的行为定义为“非我”,则入侵检测问题就相当于免疫识别过程。

基于免疫的入侵检测模型可以用阴性选择算法来实现[7]。

这种入侵检测系统具有较好的学习和自适应能力,能够检测出未知类型的攻击。

但其缺点是,没有有效地解决大量字符串比较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将人工免疫技术应用于入侵检测是近两年研究的热点问题。

2)生物进化机制的模拟。

遗传算法(GA)是基于自然选择中优胜劣汰原理,实际上是一种寻优搜索算法[5]。

应用遗传算法时,用个体代表一个可能的行为模型,而个体的性能优良与否由适应度函数衡量,适应度一般用预先定义范围的浮点数来表示。

自然选择是一个空间和时间的问题,同样遗传算法的应用也可以应用到入侵检测中,文献[6]针对TCP/IP的连接情况,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进行信息融合,力求高效率地检测入侵。

3)生物神经系统的模拟。

人工神经网络(ANN)是指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系统的结构和某些工作机制而建立的一种计算模型。

如同生物本身经过训练后自然产生的条件反射。

可以向ANN输入新发现的入侵攻击样本,通过训练样本使ANN能够对攻击模式产生响应,从而使入侵检测系统具有学习和自适应能力。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自学习能力后,也可以从中提取检测对象的正常特征模式,而后,能够对偏离系统正常行为的事件作出响应,进而可以发现一些新的攻击。

单纯基于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缺点是需要大量数据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从而影响了入侵检测的效率。

文献[7][8]则将模糊技术和神经网络结合应用于入侵检测,提高了检测速度。

(2)移动代理技术

移动代理就是在一个主机上执行某种安全监控和入侵检测功能的软件实体,具备自治性、智能性、适应性等。

这些代理自动运行在主机上,并且可以和其他相似结构的代理进行交流和协作,在需要时能从一个主机移动到另外一个主机进行工作。

基于代理的检测方法是非常有力的,它允许基于代理的入侵检测系统提供异常检测和误用检测的混合能力[9]。

(3)信息融合技术

数据融合的概念起源于美国,其定义为“一个处理探测、互连、相关、估计以及组合多源信息和数据的多层次多方面过程,以获得准确的状态和身份估计,完整而及时的战场态势和威胁估计”。

由此可见,数据融合具有三个重要特征:

1)数据融合是在几个层次上完成对多源信息处理的过程;

2)数据融合包括探测、相关、估计及信息组合;

3)数据融合的结果包括较低层次上的状态和身份估计,以及较高层次上的整个态势估计。

入侵检测领域的数据融合存在如图1所示的多个层次:

从单个攻击行为检测到攻击者行为分析,乃至整个系统面临的威胁分析。

(4)关联分析技术

入侵报警关联是为了进一步过滤入侵报警和入侵场景构建,结合入侵检测系统以外的知识,对入侵报警的解释、合并和分析。

入侵报警关联有下列作用:

·

不同的入侵检测系统能够检测出的集合是不同的,它们协同工作能够扩大被检测到的入侵集合。

不同的入侵检测系统采用的检测技术是不一样的,通过关联能够增强入侵检测的准确性。

对于同一个入侵检测系统的报警信息,入侵报警关联能够通过报警融合减少报警数量,减轻管理员负担。

对于不同入侵检测系统的报警信息,入侵报警关联能够从不同方面反映同一入侵动作,从而能够形成完整的入侵场景。

将不同入侵步骤的报警关联起来,能够形成攻击场景,便于理解入侵的目的和作出响应。

MIRADOR[11]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协作和自适应的入侵检测系统平台,项目中的CRIM模块就是多入侵检测系统协作模块,主要实现了报警聚类、报警合并和报警关联的功能。

5入侵检测系统的测试与评估

5.1评价入侵检测系统的参数

衡量入侵检测系统的两个最基本指标为检测率和误报率,两者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表明检测系统的检测准确性。

实用的入侵检测系统应尽可能地提高系统的检测率而降低误报率,但在实际的检测系统中这两个指标存在一定的抵触,应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折衷考虑。

除检测率和误报率外,在实际设计和实现具体的入侵检测系统时还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操作方便性:

训练阶段的数据量需求少(支持系统行为的自学习等)、自动化训练(支持参数的自动调整等);

在响应阶段提供多种自动化的响应措施。

(2)抗攻击能力:

能够抵抗攻击者修改或关闭入侵检测系统。

当攻击者知道系统中存在入侵检测时,很可能会首先对入侵检测系统进行攻击,为其攻击系统扫平障碍。

(3)系统开销小,对宿主系统的影响尽可能小。

(4)可扩展性:

入侵检测系统在规模上具有可扩展性,可适用于大型网络环境。

(5)自适应、自学习能力:

应能根据使用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有关阈值和参数,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应具有自学习能力,能够自动学习新的攻击特征,并更新攻击签名库。

(6)实时性:

指检测系统能及早发现和识别入侵,以尽快隔离或阻止攻击,减少其造成的破坏。

5.2测试评估的数据来源

篇三:

u盘装系统

日志转到我空间分享给好友复制网址隐藏签名档小字体上一篇下一篇返回日志列表

教你如何用U盘装系统寂寞孤鴻影发表于201X年03月24日09:

31阅读(7)评论(0)分类:

个人日记举报

用U盘装系统的操作~~~~~~~~~~~~~

09-04-0422:

17发表于:

《超越手机》分类:

未分类

●装系统前的准备

一个能启动电脑的U盘和一个系统的光盘镜像

在安装系统前,需要准备好一些东西。

一个是操作系统的镜像,另一个就是能启动的U盘。

下面我们就来讲解怎么安装deepin版的XP系统。

注:

读懂本文需要了解安装操作系统的一些基础知识。

●首先是制作一个能启动电脑的带WindowsPE的启动U盘

先到网上去下载一个叫“老毛桃WinPE”的工具到硬盘里,再把U盘接在电脑上,然后按下面的步骤一步步来就可以制作一个能启动的U盘了。

选第4项,然后回车

输入U盘的盘符,然后回车

来到格式化步骤,按默认的设置,点“开始”就行

顺利格式化

引导部分

这里要说明一下,在“设备”里有两个选项,一个是电脑的硬盘,一个是要制作的U盘。

这里一定要选对U盘而别选错硬盘,从大小就能

分出来哪个是U盘。

笔者的U盘是2G的,所以应该选择(hd1)[1898M]。

下面的“选项”部分可以不用管,默认不勾选任何参数就行。

确认好以上步骤后,点“安装”然后进行下一步。

写入引导完毕,按任意键继续

要给启动U盘设个密码

本来笔者不想设置启动U盘的密码,但这个步骤不能跳过,所以没办法只好设了一个密码。

设置完后,一定要牢记你设好的密码,否则启动U盘会无法使用。

制作完毕

当你完成以上步骤后,恭喜,一个具有启动功能的U盘已经来到你的身边。

你再也不用心烦没有光驱不能从光驱启动了,因为以后你可以从U盘启动再安装操作系统!

想知道怎么操作吗?

下一页就开始。

●把电脑的第一启动项设为USB设备启动

以往用光盘装系统,必须调整启动项为光驱启动,而现在我们要用U盘装系统,所以要调整为U盘启动。

关于这个,不同电脑不同版本的bios有不同的设置方法,不过都大同小异,目的就是让电脑的第一启动项变为U盘启动。

下面我们举例几个不同bios的调整方法。

篇四:

HHB电子取证复习

-1-11信1

电子取证复习

第一章信息安全

1、信息安全含义:

信息安全是一个整体概念,可以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