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声现象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082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2声现象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考点2声现象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考点2声现象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考点2声现象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考点2声现象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点2声现象解析版.docx

《考点2声现象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2声现象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点2声现象解析版.docx

考点2声现象解析版

考点2声现象

一.选择题

1.(2020•益阳)在班里举行的小型音乐会上,有同学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水瓶琴”。

如图所示,用棒敲打其中两个发出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A.音调音色B.响度音色

C.音调响度D.只可能是音色

【答案】B

【解析】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材料相同,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若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时,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瓶内水的高度不同,敲击时振动的难易程度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

B。

2.(2020•湘潭)小明在家进行网课学习时,将门窗关闭,从控制噪声的途径来分析,这样做主要是(  )

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B.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C.在人耳处控制噪声D.不能控制噪声

【答案】B

【解析】小明在家进行网课学习时,将门窗关闭,从控制噪声的途径来分析,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

B。

3.(2020•湘潭)在相同的玻璃杯里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筷子轻敲杯壁,听到了高低不同的声音,这里的声音高低是指(  )

A.音量B.响度C.音调D.音色

【答案】C

【解析】在相同的玻璃杯里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筷子轻敲杯壁,由于水的质量不同,振动频率会发生变化,音调就不同,所以这里的声音高低是指音调,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

C。

4.(2020•永州)阳明山的晨昏,清脆蝉声,婉转鸟语,应和着叮咚泉流。

关于此环境中的声现象,下列正确的是(  )

A.鸟鸣声、流水声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人们主要通过音调分辨不同的鸟鸣声

C.声音在空气中和水中的传播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D.鸟鸣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属于乐音

【答案】A

【解析】A、因为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鸟鸣声、流水声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来鉴别物体的发声,所以人们主要通过音色分辨不同的鸟鸣声,故B错误。

C、一般情况下,固体传声速度大于液体传声速度,液体传声速度大于气体传声速度,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小于水中的传播速度,故C错误。

D、在人们休闲娱乐时鸟鸣声属于乐音,鸟鸣声在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是噪声,故D错误。

故选:

A。

5.(2020•郴州)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相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高速公路旁安装隔音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关闭房间的门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A

【解析】

A、高速公路安装隔音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A正确;

B、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B错误;

C、关闭房间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C错误;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故D错误。

故选:

A。

6.(2020•娄底)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

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m

B.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36m

C.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s

D.汽车行驶的速度为34m/s

【答案】C

【解析】

A、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5s,

由v=可得:

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s1=v声t1=340m/s×0.25s=85m,故A错误;

B、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s,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s2=v声t2=340m/s×0.2s=68m,故B错误;

C、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了:

s′=s1﹣s2=85m﹣68m=17m;

这17m共用了:

t′=△t﹣t1+t2=1.05s﹣0.25s+0.2s=1s,故C正确;

D、汽车的车速为:

v′===17m/s,故D错误。

故选:

C。

7.(2020•长沙)端午节赛龙舟时,划龙舟的队员在鼓声指引下,整齐地划动船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声不能通过水传播

B.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

C.鼓手敲鼓的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D.鼓手通过鼓声指挥队员划桨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答案】B

【解析】

A、液体能够传声,所以鼓声可以通过水传播,故A错误;

B、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敲鼓的力越大,其振幅越大,故其响度越大,即鼓声越大,故C错误;

D、通过鼓声指挥参赛队员们说明鼓声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

B。

8.(2020•岳阳)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

C.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不借助其他设备直接用语言交流

D.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波具有能量

【答案】D

【解析】

A、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强弱(或大小),即改变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

B、音色是由发声体自身特点决定的,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区分的,故B错误;

C、当宇航员在太空中时,由于没有声音传播需要的介质,所以不能直接对话,需要借助于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电磁波来传递信息,故C错误;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故D正确。

故选:

D。

9.(2020•湘西州)按照民间传统习俗,迎亲队伍时常以敲锣打鼓、吹唢呐等方式来营造热闹喜庆的场面。

关于唢呐与锣鼓的发声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锣、鼓和唢呐的声音都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B.只有唢呐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C.只有鼓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D.只有锣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答案】A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锣、鼓和唢呐的声音都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

A。

10.(2020•衡阳)在剧院欣赏音乐时,小张跟小明讨论有关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凭音色可分辨发音乐器的种类

B.扬声器音量调大可提高音调

C.音乐声只能传递信息

D.剧院内墙壁上的蜂窝状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反射

【答案】A

【解析】A、不同乐器的材料和结构不同,演奏同一首乐曲能分辨出声音的不同,即音色不同,故凭音色可分辨发音乐器的种类,故A正确;

B、将扬声器音量调大后,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

C、音乐声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故C错误;

D、墙壁做成凸凹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声音在反射时能量会相互抵消(声音被吸收),减弱声波的反射,使响度减小,故D错误。

故选:

A。

11.(2020•常德)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

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超声波的产生

【答案】A

【解析】

A、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故A正确;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能防止雷声的产生,故C错误;

D、据教材知识可知,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产生,故D错误。

故选:

A。

12.(2020•邵阳)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的方法中有效、合理的是(  )

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答案】C

【解析】A、老师讲话时声音要大一些,后面的学生能听到老师的声音,但不是解决办法的根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学生戴耳罩虽然可以在接收处减弱噪声,但老师讲课声音也听不见,不是合理的办法,不符合题意;

C、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有效的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安装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分贝,但不能减弱噪声,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3.(2019•永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B.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音调越高

C.蝙蝠利用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D.在教学楼周围植树可减少外界噪声对同学们在教室内学习的干扰

【答案】D

【解析】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物体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物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B错误;

C、蝙蝠利用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故C错误;

D、在教学楼周围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

D。

14.(2019•怀化)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调节手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真空中也能传播声音

D.下课铃响后同学们走出教室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答案】C

【解析】A、调节手机音量是改变发声体振动的幅度,从而改变响度。

故A正确;

B、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区分的。

故B正确;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但声音传播靠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故C错误;

D、铃声提醒同学们下课时间到,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故D正确。

故选:

C。

15.(2019•邵阳)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

D.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

【答案】B

【解析】

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B符合题意;

C、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蝙蝠的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6.(2019•湘西州)“暴风骤雨,雷声大作”,这里的“雷声大作”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  )

A.回声B.音色C.音调D.响度

【答案】D

【解析】“暴风骤雨,雷声大作”,这里的“雷声大作”是指声音很大,所以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响度。

故选:

D。

17.(2019•郴州)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我们听不到,是因为它的翅膀振动幅度太小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C.宇航员在月球上无需借助其他设备可以直接对话交流信息

D.用收音机听歌,能分辨歌曲的演唱者,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答案】D

【解析】

A、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是因为这一声音的频率小于20Hz,属于次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故A错误;

B、声音的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高,故B错误;

C、当宇航员在太空中时,由于没有声音传播需要的介质,所以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