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地质与水文地质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10694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地质与水文地质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矿井地质与水文地质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矿井地质与水文地质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矿井地质与水文地质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矿井地质与水文地质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井地质与水文地质Word格式.docx

《矿井地质与水文地质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地质与水文地质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井地质与水文地质Word格式.docx

该段以色深、粒细、灰岩比例大为特征。

①K2灰岩:

厚5.48~12.06m,平均厚8.16m,岩性为厚层深灰色含生物碎屑的微晶灰岩,局部含泥质高,动物化石丰富,种类多,见燧石结核和方解细脉。

②灰黑色泥岩夹粉砂质泥岩:

顶部为不稳定的13号薄煤层,不可采,全层厚9.04~10.17m,平均厚9.18m。

③K3灰岩:

为深灰色含生物碎屑的泥晶灰岩,常含泥质和有机质,全层厚1.50~5.27m,平均厚3.53m。

④深灰色泥岩夹砂质泥岩或砂岩:

顶部为11号薄煤层,不稳定,不可采,中部夹薄层泥质灰岩及12号薄煤层,全层厚10.20~11.30m,平均厚10.49m。

⑤K4灰岩:

为深灰色泥晶灰岩,含较多的生物碎屑及有机质,厚0.33~4.88m,平均厚1.78m。

3)三段(C3t3)

K4灰岩顶至K7砂岩底,厚42.57~55.32m,一般厚49.58m。

由砂岩、细砂岩、泥岩、煤层、煤线及灰岩组成。

①泥岩和砂岩:

厚29.81~32.58m,平均厚31.06m,中上部夹7号、8号煤层,中下部夹9号煤层,下部有时含10号煤层,其中9号煤层厚0~1.55m,平均厚0.96m,为井田内不稳定的局部可采煤层,7号、8号、10号煤层不稳定,不可采。

本区以砂岩较发育、煤层多为特征。

②K5灰岩:

厚4.00~7.00m,平均厚5.16m,为生物碎屑泥晶灰岩,含蜓,有孔虫、蜿足类化石。

③泥岩、粉砂岩夹砂岩:

厚7.68~9.75m,平均厚9.53m,顶部为5号煤,不可采。

④K6灰岩:

厚0~2.0m,平均厚0.50m,上部为燧石层或硅质灰岩,质地坚硬,下部为泥晶灰岩,含燧石结核和泥质,质不纯,生物碎屑含量较高。

⑤灰黑色泥岩:

厚1.08-3.69m,平均厚3.07m,呈薄层状水平层理,下部具页理,有时含黄铁矿细粒。

(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

为一套陆相碎屑岩含煤地层,厚33.30~56.49m,平均厚43.74m,岩性主要为岩屑石英杂砂岩、细砂岩、泥岩和煤层。

所含砂岩多以中细粒为主,成分以石英、长石和岩屑为主,有时含煤屑。

砂粒磨园,分选中等,交错层理发育,有时有冲刷下伏地层现象,所含泥质岩多具水平层理,局部含植物化石。

本组一般含煤1~3层,其中3号煤层位于本组下部,为井田内稳定的大部可采煤层,其余煤层均不可采。

井田内3号煤层厚0.60~5.81m,平均厚3.63m,一般含0~1层夹矸,煤层结构简单,为稳定的大部可采煤层。

(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区内零星出露,一般厚45.50~71.22m,平均厚53.20m,与下伏山西组地层呈整合接触。

岩性主要为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铝质泥岩等,顶部为灰绿、紫红富含菱铁质鲕粒的铝质泥岩,有时呈锰菱铁矿透镜体。

上、中部为灰绿、浅灰色细中粒砂岩夹砂质泥岩,含菱铁矿鲕粒,具斜层理;

中、下部为砂质泥岩夹砂岩;

底部为灰色中~粗粒石英砂岩(K8),含炭屑并常夹泥质包体。

砂岩碎屑颗粒为棱角状~次棱角状,胶结物为钙质及少量硅质,杂基支撑;

泥岩成分为高岭石、水云母、含鲕绿泥石,铁质。

本组含大量植物化石。

(6)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为一套河流相沉积岩系,连续沉积于下石盒子组地层之上。

区内大面积出露,岩性主要为杏黄色、黄绿色砂质泥岩及泥岩互层,其中夹不稳定黄绿色砂岩,底部以K10砂岩与下石盒子组分界。

该组地层厚度较大,井田内残留厚度一般约52.30m。

(7)上第三系上新统(N2)

主要为棕红色、褐红色砂质粘土,厚0~40m,一般厚约20.0m,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8)第四系上更新统(Q3)

岩性主要为浅红色亚粘土、灰黄色亚粘土组成,厚0~26.55m,一般厚约12.66m。

(9)第四系全新统(Q4)

由粉砂、粘土及砂石层组成,为一套近代河床冲积和山前洪积物,厚0~12.0m,一般厚约5.0m,多分布于河谷和山坡。

2、构造

井田位于沁水盆地东南缘,晋获褶断带东侧,井田构造方向与区域构造方向基本一致,受区域构造影响,形成了以赵庄向斜为主的一系列褶曲构造,赵庄向斜纵贯南北,控制了整个井田的构造形态,北端向北东倾伏,南端向南西倾伏,其轴迹大致呈“S”形,地层走向、倾向随褶曲的变化而变化,倾角约1~13°

现将井田内构造情况叙述如下:

(1)褶曲

赵庄向斜:

位于井田中西部,纵贯全区,全长约7km,两翼岩层平缓,倾角1~13°

,向斜轴轴迹呈“S”形,北段为近正北方向,中段为北45°

东转北38°

西,南段为北46°

东。

(2)赵庄正断层

位于井田西部边缘,走向北东10°

~30°

,倾向南东,倾角约75°

,为东盘下降,西盘上升的正断层,推测断距约35m。

(3)陷落柱

据1985年7月山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一二地质队提交的《山西省高平县赵庄煤矿详查地质报告》资料,井田内共有5个形态大体相似的陷落柱,呈近椭圆形,其特征是上小下大,约呈85°

倾角延伸。

综上所述,井田内褶曲宽缓,现发现存有1条正断层和5个陷落柱构造,未见岩浆岩侵入,根据DZ/TO215-2002《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井田总体构造属简单类型。

2.1.2煤层及煤质

1、含煤地层

井田内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太原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一般含海相灰岩5层,含煤9层,编号自上而下为5、7、8、9、10、11、12、13及15号煤,煤层平均总厚5.85m,本组地层平均厚90.14m,含煤系数6.49%。

其中9号煤层厚0~1.55m,平均厚0.96m,为井田内较稳定的大部可采煤层;

15号煤层厚1.33~6.89m,平均厚3.31m,为井田内全区稳定可采煤层,可采煤层厚4.27m,可采含煤系数4.74%。

其余煤层均为不可采煤层。

山西组为一套陆相含煤地层,一般含煤3层,编号自上而下为1、2、3号,煤层平均总厚4.42m,本组地层平均厚43.74m,含煤系数10.10%。

其中3号煤层厚0.60~5.81m,平均厚3.63m,为井田内稳定的大部可采煤层,可采含煤系数8.30%。

井田内含煤地层总厚133.88m,煤层总厚10.27m,含煤系数7.67%。

其中3号煤层为稳定的大部可采煤层,9号煤层为较稳定的大部可采煤层,15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其余煤层均为不可采煤层。

2、可采煤层

井田内可采煤层为山西组的3号煤层和太原组的9号、15号煤层,现分述如下:

(1)3号煤层

位于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中下部,厚0.60~5.81m(ZK3-3),平均厚3.63m,结构简单,一般含0~1层炭质泥岩或泥岩矸石。

直接顶板多为灰黑色细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及泥岩,局部相变为中粒或粗粒砂岩;

底板为泥岩、细~中粒砂岩或粉砂质泥岩。

在井田西北部边界处该煤层有少量露头现象,煤层部分被剥蚀掉,风氧化范围约50m。

北部分布有煤层冲刷变薄带,有小面积不可采区。

3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大部可采煤层和赵庄煤矿现开采煤层。

(2)9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中下部,煤质较硬,煤层厚0(ZK1-1、ZK1-2、Q4、Q5)~1.55m(ZK3-1、YS-1),平均厚0.96m,层位较稳定,结构简单,一般不含矸石。

9煤可采范围内煤层厚度1.05~1.55m,平均1.30m。

煤层顶板多为砂岩,局部为泥岩、砂质泥岩;

底板多为砂质泥岩、泥岩。

(3)15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一段顶部K2灰岩之下,为全区主要可采煤层之一,煤层厚1.33(ZK6-1)~6.89m(ZK1-1),平均厚3.31m,煤层结构简单,一般含0~2层炭质泥岩或泥岩矸石,矸石厚0.02(ZK3-1)~0.38m(Y补-10)。

煤层直接顶板多为K2灰岩;

底板多为泥岩或砂质泥岩。

井田主要可采煤层特征表详见2.1-1。

井田主要可采煤层特征一览表

表2.1-1

含煤地层

煤层编号

煤层厚度

煤层间距

煤层结构

顶板岩性

底板岩性

煤层稳定程度

可采性

最小-最大

平均

矸石层数

类别

P1S

3

0.60~5.81

3.63

42.66~61.73

52.76

0~1

简单

细砂岩泥岩

泥岩

稳定

大部可采

C3T

9

0~1.55

0.96

砂岩

不稳定

局部可采

27.68~45.75

34.72

15

1.33~6.89

3.31

0~2

石灰岩

全区可采

3、煤的物理性质

(1)9号煤层

宏观煤岩特征:

为黑色-灰黑色、光亮型煤,似金属光泽,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阶梯状、贝壳状断口,条痕灰黑色,质坚硬,裂隙不发育,偶见黄铁矿。

显微煤岩特征:

煤岩组分主要为镜质组,惰质组次之。

镜质组以无结构均质镜质体为主,次为胶质镜质体、基质镜质体;

惰质组以氧化丝质体为主,呈碎屑状、透镜状分布。

矿物质以粘土矿物为主,其次为少量黄铁矿、碳酸盐矿物。

(2)15号煤层

为黑色-灰黑色、半亮型煤,似金属光泽,条带状结构,粒状、阶梯状、贝壳状断口,条痕灰黑色,裂隙较为发育,常见黄铁矿充填。

煤岩组分主要为镜质组、惰质组。

镜质组主要为无结构均质镜质体,其次为胶质镜质体,偶见基质镜质体分布;

惰质组以氧化丝质体为主,呈碎屑状分布。

矿物质以粘土矿物和黄铁矿为主。

4、煤的化学性质

(1)工业分析

9号煤层:

水分(Mad):

原煤0.15~1.94%,平均0.72%;

浮煤0.47~1.52%,平均0.91%。

灰分(Ad):

原煤15.80~22.93%,平均19.69%;

浮煤8.90~10.89%,平均10.03%。

挥发分(Vdaf):

原煤8.90~11.64%,平均10.32%;

浮煤7.44~9.34%,平均8.46%。

原煤硫分(St,d):

原煤1.08~2.98%,平均2.02%;

浮煤0.92~1.50%,平均1.18%。

高位发热量(Qgr.d):

原煤27.21~29.28MJ/kg,平均28.16MJ/kg;

浮煤30.87~34.04MJ/kg,平均32.40MJ/kg。

固定碳(FCd):

原煤69.50~75.66%,平均72.02%。

15号煤层:

原煤0.09~1.18%,平均0.65%;

浮煤0.22~2.50%,平均0.82%。

原煤10.35~33.90%,平均21.29%;

浮煤7.06~12.22%,平均8.87%。

原煤8.26~14.85%,平均11.22%;

浮煤8.50~9.28%,平均8.92%。

原煤0.79~5.76%,平均2.96%;

浮煤0.83~3.30%,平均2.28%。

原煤22.81~31.55MJ/kg,平均27.17MJ/kg;

浮煤31.34~32.92MJ/kg,平均32.29MJ/kg。

原煤57.02~80.81%,平均70.02%;

浮煤80.10~83.49%,平均81.91%。

(2)元素分析

碳含量(Cdaf):

原煤90.31%;

浮煤91.86%。

氢含量(Hdaf):

原煤3.23~3.72%,平均3.44%;

浮煤3.14~4.00%,平均3.47%。

氧含量(Odaf):

原煤2.88%;

浮煤2.47%。

氮含量(Ndaf):

原煤0.94%;

浮煤1.08%。

磷含量(Pd):

原煤0.018%;

浮煤0.017%。

浮煤回收率:

38.00~71.00%,平均51.25%。

9号煤层全硫含量等值线见图2.1-1。

图2.1-19号煤层全硫含量等值线图

原煤86.72~87.57%,平均87.14%;

浮煤89.64~90.30%,平均89.97%。

原煤3.81~3.99%,平均3.90%;

浮煤3.08~4.05%,平均3.63%。

原煤0.47~2.86%,平均1.66%;

浮煤1.76~2.18%,平均1.97%。

原煤0.86~1.03%,平均0.94%;

浮煤0.93~0.95%,平均0.94%。

原煤0.008~0.009%,平均0.008%;

浮煤0.004~0.005%,平均0.005%。

39.20~80.00%,平均63.16%。

15号煤层全硫含量等值线见图2.1-2。

图2.1-215号煤层全硫含量等值线图

(3)工艺性能

煤的热稳定性:

据Y补-2号孔采样测试资料,9号煤TS+6为98.18%,属高热稳定性煤;

据Y补-12、Y补-13号孔采样测试资料,15号煤TS+6为61.14~72.90%,平均67.02%,属较高~高热稳定性煤。

煤对二氧化碳反应性:

据赵庄煤矿详查资料,950℃时15号煤二氧化碳还原率为17.6~24.5%,平均19.65%,属反应性较低的煤层。

煤的结渣性:

据Y补-4号孔采样测试,当鼓风强度为0.3m/s时,9号煤层结渣率为3.79%,属难结渣煤;

据赵庄煤矿详查资料,15号煤煤灰结渣率为35.3~57.8%,平均49.9%,属强结渣煤。

煤的可磨性:

据Y补-2号孔采样测试资料,9号煤层哈氏可磨性指数为52,属较难磨煤;

据赵庄详查资料,15号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为53.8~73.2,平均63.0,属较难磨~中等可磨煤。

5、煤类

根据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2009),以浮煤挥发分为主要分类指标,浮煤氢(Hdaf)含量为辅助指标。

9号浮煤挥发分(Vdaf)为7.44~9.34%,平均8.46%,浮煤氢(Hdaf)含量为3.14~4.00%,平均3.47%,划分为无烟煤三号(WY03);

15号煤层浮煤挥发分(Vdaf)为8.50~9.28%,平均8.92%,浮煤氢(Hdaf)含量为3.08~4.05%,平均3.63%,划分为无烟煤三号(WY03)。

6、煤的工业用途

井田范围内地层大部分为第四系黄土层所覆盖,9号、15号煤层不存在风氧化现象。

按中国煤炭分类标准(GB5751-1986):

9号煤为中~中高硫分、低~中灰、低磷分、中~高固定碳、高热值无烟煤;

15号煤为低~高硫分、低~高灰、特低磷、中~高固定碳、低~特高热值无烟煤。

9号、15号煤浮煤回收率低等~优等,煤的热稳定性好,对二氧化碳反应性低,但硫分偏高,经洗选后可作为动力和化工用煤。

2.1.3瓦斯

1、瓦斯

地质报告中采取9号煤层钻孔瓦斯煤样3个,15号煤层钻孔瓦斯煤样6个,利用以往勘探15号煤层钻孔瓦斯煤样4个。

瓦斯成份及甲烷含量测定结果统计见表2.1-2。

由表可知,本井田9号、15号煤层瓦斯成分以甲烷和氮气为主,其次为二氧化碳。

9号煤层瓦斯分带为氮气~甲烷带,15号煤层瓦斯分带为氮气~甲烷带及甲烷带。

9号、15号煤层甲烷含量、瓦斯成分测定结果统计表

表2.1-2

煤层号

(点数)

甲烷含量

ml/g.干燥无灰基

自然瓦斯成份%

CH4

CO2

N2

C2-C8

(3)

0.34-4.23

2.75

5.85-70.62

46.83

9.09-13.97

11.72

20.24-80.18

41.43

0.00-0.05

0.02

(10)

0.00-6.1742

1.70

0.00-94.01

42.53

0.64-60.39

14.84

2.13-89.91

41.19

0.00-1.57

0.16

矿井初期开采9号煤层,根据河南理工大学与业主共同编制的《山西高平科兴赵庄煤业有限公司瓦斯涌出量预测》,采用分源预测法,对矿井9煤层开采时的瓦斯涌出量预测结果为:

矿井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2.81m3/min,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8.77m3/t,设计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但矿井部分区域瓦斯含量较高,可能存在瓦斯积聚现象,在开采靠近这些区域时应注意观测、加强通风,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安全生产。

2、煤尘爆炸性

9号煤层据Y补-2、Y补-3、Y补-4、Y补-5钻孔化验资料,火焰长度为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为0,煤尘无爆炸危险性;

15号煤层据Y补-9、Y补-11、Y补-12、Y补-13钻孔化验资料,火焰长度为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为0,煤尘无爆炸性。

从测试结果来看,井田内9号、15号煤层煤尘均无爆炸危险性,但在实际生产中应做好井下防尘工作,确保职工身体健康,保证矿井财产安全。

3、煤的自燃发火倾向性

9号煤层据Y补-2号钻孔化验资料,煤的吸氧量(cm3/g)为1.25,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Ⅰ,自燃倾向性为容易自燃。

15号煤层据Y补-9、Y补-11、Y补-12、Y补-13钻孔化验资料,煤的吸氧量(cm3/g)为1.00~1.30,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Ⅰ,自燃倾向性为容易自燃。

则15号煤层自燃倾向性为容易自燃。

4、地温、地压

根据邻区地温资料、附近矿井开采情况以及本区以往井温测量成果,区内地温梯度为1.6℃/100米,恒温带深度在70m左右,温度13℃~14℃。

矿井范围及邻近煤矿均未发现地温和地压异常现象,该井田属地温和地压正常区,不存在热害和冲击地压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