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第七单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0959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下第七单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二年级语文下第七单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二年级语文下第七单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二年级语文下第七单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二年级语文下第七单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下第七单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x

《二年级语文下第七单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下第七单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语文下第七单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x

二年级语文下第七单元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语文课程类型:

必修

教材来源:

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适用年级:

小学二年级

教学课时:

10课时

设计者:

新密市实验小学刘晓会

背景

本组教材的内容包括导语、《玲玲的画》、《蜜蜂引路》、《寓言两则》、《丑小鸭》4篇课文和一个园地。

《玲玲的画》是一件常见的生活小事,课文情节比较简单,主题也比较明确。

重点是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

还要体会爸爸最后说的一段话的含义。

《蜜蜂引路》是老课文,是一篇发人深省的名人轶事,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能给人很深的启迪。

本篇课文要把朗读作为感悟课文词句与内容的主要手段,要读出人物的语气和思想。

《寓言两则》是流传千古的寓言,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要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感悟。

《丑小鸭》是安徒生的一个美丽动人的童话,教师要多和孩子们一起投入地朗读,在读中产生共鸣,感悟文章的真谛,感悟人生的真谛,要鼓励学生多元感悟。

“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

目标

(一)通过识字、写字学习,至少认识38个字,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至少35个汉字,掌握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会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四)准确熟练的朗读课文。

(五)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六)初步懂得一些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认识自己的道理。

(七)学会积累课文中的优秀词语。

内容

(一)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课内资源:

文中插图、多媒体。

3.课外资源:

工具书、生字生词卡片(教师用、学生用)、语文同步练习。

(二)教/学活动

识字与写字

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熟字加偏旁、熟字减偏旁、熟字换偏旁等识字方法,自主学习生字。

通过各种识字游戏:

开火车、做游戏等巩固运用所学字词。

阅读理解

借助汉语拼音阅读课文,学习自悟、自得。

采用多种方式读书,如分组读、男女生比赛读、分角色朗读等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讨论书中的思考题,质疑问难、发表自己的见解。

选择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读物,和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成果。

写话

学文过程中适时进行说话、写话练习。

教室黑板报内设专栏,刊登学生的优秀作品,以及进步较大的学生习作。

收集学生的写话作品,编制班级作品集。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维护有益的小动物。

“这是在本组课文教学内容基础上对单元主题进行的深化。

其目的是实现主题内容与同学生活实际的全方位链接,进而增强同学维护有益小动物的意识。

口语交际活动作为本次延伸与深化主题的一个载体,要力求发挥交际活动的优势,多形势、多角度地创设交际的情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与生、师与师的互动,让同学充沛“对话”,鼓励同学人人开口,说的过程中要相机诱导,激活思维,拓宽思维,培养同学的口语交际表达能力。

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的学期成绩以百分制呈现,由两部分组成,即过程评价占30%,结果评价占70%。

1.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30%)=平时测验(10%)+课堂表现(10%)+语文实践活动(10%)

(1)平时检测:

每个单元的检测主要是以试卷的形式,针对本单元的字词和课文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对学生综合性的检测和评价。

(2)课堂表现:

课堂上随机提问8—10人,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3)实践活动评价:

课内认字评价:

提供4篇短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课外认字评价:

利用存放在成长记录袋中的商标、剪报、课外读物等向测试者展示并认读自己在课外认识的字。

2.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主要以综合纸笔测验评分为准。

结果评价=期中考试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50%)。

3.学期成绩

学期总评成绩=过程评价(30%)+结果评价(70%)。

(二)评价结果

1.平时检测:

百分制。

2.课堂评价:

很好、可以、有偏差、不合适、继续努力等。

3.实践活动评价:

课内认字评价标准:

读错5个字以内为良好,读错6-20个字为合格,超过20个字为待合格;课外认字评价标准:

记录认字数量,500字左右为优,300字左右为合格,不足300字为不及格。

(三)结果处理

以上内容百分制计算,所有成绩最后将转化为对应等级,合计后放入成长记录袋,教师给予针对性评价和建议。

 

25.《玲玲的画》教案

教材来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教内容来源: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组

教学主题:

课文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

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

刘晓会新密市实验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认识38个生字,会写3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4)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5)初步懂得一些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认识自己的道理。

解读: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各个学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二年级学生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有良好的识字习惯。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朗读时应注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学情分析

本设计针对低年级儿童的识字教学特点,以诵读带动整个教学,语境中识字,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3.教材分析

《玲玲的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动的小故事。

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

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爸爸的启发下,墨渍被“变“成了小花狗。

课文中

爸爸的话揭示了主题,引人思考。

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

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5个字及“楼梯”“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评价任务

任务一:

认读、书写“楼、梯”等8个字。

任务二: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感。

任务三:

通过读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自主识字

活动一

谈话导入新课

学生借助拼音猜读等多种方法认读新生字。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游戏巩固生字。

(评价目标一)

活动二

初读课文,自主用多种方法识字。

活动三

小组内交流识字收获:

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环节二

合作交流

活动一

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先轮读,后提问检查整体识字情况和个别学生认读情况。

(评价目标一)

活动二

重点识记“楼、梯、脑、筋”,同桌讨论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全班交流。

活动三

再读课文,巩固字音。

(完成目标一)

环节三

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活动一

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

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完成目标二)

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

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评价目标二)

活动二

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活动三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完成目标三)

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

(评价目标三)

环节五

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活动一

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

交流。

2、学生练写。

3、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附:

板书设计

玲玲的画

(动脑筋)

坏事————好事

26.《蜜蜂引路》教案

教材来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教内容来源: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组

教学主题:

课文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

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

刘晓会新密市实验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认识38个生字,会写3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4)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5)初步懂得一些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认识自己的道理。

解读: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各个学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二年级学生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有良好的识字习惯。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朗读时应注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学情分析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读中学,“演”中悟。

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3.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列宁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故事。

表现了列宁具有非凡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列宁是个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人。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评价任务

任务一:

借助拼音及查字典等方法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任务二: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任务三:

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自主学习

活动一

初读全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拼读几遍。

学生借助拼音猜读等多种方法认读新生字。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游戏巩固生字。

(评价目标一)

活动二

再读课文,并给课文中的生字注音,画出生词,把生字、生词多读几遍。

给课后“我会认”的字注上拼音并组两个词。

活动三

熟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丢字。

读完后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活动一

各小组检查识字的预习情况,说一说自己的识字方法,并展示。

(完成目标一)

先轮读,后提问检查整体识字情况和个别学生认读情况。

(评价目标一)

环节二

合作探究

活动二

朗读比赛。

把课文准确、熟练地读给大家听。

两分钟自由朗读,(在竞争中读熟课文)小组分节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整齐。

(评价目标二)

活动三

引导学生寻找故事发生的起因,组织学生读书。

引导学生读书兴趣并进行交流

活动四

提出问题,引导读书:

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合作学习,结合插图。

活动五

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特征。

2、教师范写难点字。

3、学生书写。

(完成目标二)

写完字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品味字的笔画美(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

汇报交流

活动一

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的方法展示读书收获

可通过图画或语言描述展示

(评价目标二)

环节四

抓住重点词句

活动一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完成目标三)

鼓励学生有创意的理解、表达(评价目标三)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评价目标三)

环节五

感悟

活动一

启发学生思考:

你认为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附:

板书设计

20蜜蜂引路

列宁——蜜蜂(向导)——养蜂人

花丛(路边)  认真思考

园子(附近)  仔细观察

小房子(旁边) 做出判断

27.《寓言两则》教案

教材来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教内容来源:

小学二年级语文语文(下册)第七组

教学主题:

课文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

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

刘晓会新密市实验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