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区液氨泄漏故处置方案新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09471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氨区液氨泄漏故处置方案新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氨区液氨泄漏故处置方案新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氨区液氨泄漏故处置方案新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氨区液氨泄漏故处置方案新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氨区液氨泄漏故处置方案新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氨区液氨泄漏故处置方案新Word下载.docx

《氨区液氨泄漏故处置方案新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氨区液氨泄漏故处置方案新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氨区液氨泄漏故处置方案新Word下载.docx

2.1.3理化特性

(1)熔点:

-77.7℃。

(2)沸点:

-33.5℃。

(3)相对密度(水=1):

0.82(-79℃)。

(4)蒸气相对密度(空气=1):

0.5971。

(5)饱和蒸气压:

506.62kPa(4.7℃)。

(6)临界温度:

132.5℃。

(7)临界压力:

11.4MPa。

(8)溶解性:

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2.1.4燃爆特性

(1)燃烧性:

易燃。

(2)闪点:

低于O℃闪点不确定。

(3)自燃温度:

651℃。

(4)爆炸极限:

15.7%—27.4%。

(5)引燃温度:

(6)最小点火能:

0.62mJ。

(7)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力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2.1.5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稳定性:

稳定。

(2)聚合危险:

无。

(3)禁忌物:

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

(4)燃烧产物:

氧化氮、氨。

2.1.6毒理学资料

IIC;

/T4686-2014

(1)急性毒性

LD50=350mg/kg(大鼠经口);

2.1.4=2000mg/kg·

4h(大鼠吸入)。

(2)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家兔吸人10mg/m3,数天到几周,引起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百分比相对增加。

(3)致突变性

微生物致突变:

大肠杆菌1500mg/kg(3h)。

细胞遗传学分析:

大鼠吸入1980ug/m3(16周)。

2.1.7生态学资料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川水的污染。

2.1.8运输信息

(1)危险货物编0:

23003。

(2)联合困危规哆:

1005。

(3)包装类别:

Ⅱ。

(4)包装方法:

钢质气瓶。

(5)运输注意搿项:

液氨,须贴“毒气”标签,,严禁航空客运运输;

大于50%的氨溶液,须贴“不易燃气体”标签,严禁航空客运运输;

35%-50%的氨溶液,须贴“不燃气体”标签,限量运输;

10%-35%的氨溶液,须贴“腐蚀”标签,限量运输。

铁路运输时限使用耐压液化气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

采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伞全帽;

钢瓶一般平放,并将瓶朝同一方向,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装运该物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器,禁止使川易燃产生火花的器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严禁与氧化剂、卤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暴晒;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公路运输要按照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密集区停留;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2.2危险性

2.2.1危险性类别

按照GB12268-2012第6章的规定,液也称无水氨,属第2类第2.3项毒性气体,次危險性为第8类腐蚀性物质,特殊规定为23(即使这种物质有易燃危险,但这种危险只是在满足密闭区有猛烈火烧的条件时才显示出来),uN号1005。

2.2.2健康危害

(1)液氨经皮肤接触,可致度肤和眼灼伤。

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

潮湿的皮肤或眼晴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

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

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

高浓度蒸汽对眼暗有强刺激性,可引起疼痛和烧伤,导致明显的炎症,并可能发生水肿、上皮组织破坏、角膜混浊和虹膜发炎。

轻度病例一般会缓解,严重病例可能会长期持续,并发生持续性水肿、疤痕、永久性混浊、眼睛膨出、白内障、眼险和限球粘連及失明等并发症。

多次或持续接触氨会导致结膜炎。

(2)吸入液氨后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

轻度吸入中毒表现有鼻炎、明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病等症状。

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現为呼吸道黏膜刺激和灼伤。

严重吸入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通黏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

吸人高浓度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

(3)摄入液氨,低浓度对黏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造成组织溶解坏死,产生口腔和消化道糜烂,重者可引起死亡。

2.2.3环境危害

(1)液氮泄漏会迅速汽化为毒性氨气,严重汚染空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爆炸极限:

15.7%-27.4%,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泄漏和燃烧产物:

(2)大量泄漏的液氨流散到土壤,与土壤中的水分接触,则对土壤造成污染,破坏土壤酸碱度,严重影响耕种。

(3)液氨流散到河流、湖泊、水渠、水库等水域,造成水域碱性污染。

2.2.3腐蚀危害

液氨对铜、铜合金、橡胶等材质腐蚀严重。

2.2.4其他危害

(1)在氨区作业中可能导致高空坠落、触电等事故。

(2)氨系统设备故障造成机组烟气脱硫系统退出运行导致烟气排放超标。

(3)氨不稳定,遇热分解,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2.3事件发生的区域、地点及装置名称。

厂区西北侧液氨储区的储氨罐、液氨罐进出口阀体、管道、液氨罐及连接附件、氨压缩机入口带液造成缸盖、卸氨车辆、卸氨装置。

2.4事前可能的征兆

2.4.1人员突然闻到氨气的刺鼻味道或中毒;

2.4.2设备、管道发出“嘶嘶”的响声;

2.4.3泄漏处产生白雾状;

2.4.4报警装置发出警报;

2.4.5设备设施压力突然下降;

2.4.6仪器仪表连锁报警。

2.4.7氨区检修未严格办理工作票,安全措施不完善。

2.4.8各氨管道未按寿命管理,管道材质和弯头壁厚定期检查工作不到位。

3应急组织及职责

3.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

XX

成员:

运行分厂副厂长、技术员、安全员、运行人员、值长

3.2指挥人员的职责

3.2.1总指挥的职责:

全面指挥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3.3.2副厂长、技术员的职责:

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3.2.3值长的职责:

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和救援工作。

3.2.4运行人员: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运行方式的调整和故障设备的隔离。

3.2.6安全员:

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3.2.7安全环保科:

负责协调解决应急资源;

协助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救援处置工作;

负责组织协调消防、治安保卫、警戒、疏散、道路管制等工作;

负责消防火情控制、扑救;

负责组织保护好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负责现场搜救,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区域,并实施现场救助;

3.2.8生产技术科:

是初期应急的重要力量,负责设备操作,确定最佳运行方案,根据事故实际情况对设备采取保护、隔离措施;

指挥运行人员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根据需要配合现场救援;

负责污染物后期处理,尽快恢复生产秩序;

3.2.9检修分厂:

负责指挥、协调检修人员对现场隔绝及泄漏源的紧急处理工作;

负责对事故及时分析,提出补救措施,提供应急行动的技术支持。

负责设备的备品和工具、应急电源、照明,满足事故处理的应急需要。

负责事故后区域内现场清洗和消毒。

3.2.10综合管理科:

负责现场紧急医疗救护;

联系并护送伤员到医院;

负责常备药品的有效性;

落实中毒人员转运及转运中的救治方案;

建立必要的转运医疗机构的联系方式;

负责事故应急车辆的调用工作;

负责协调事故处理的后勤保障工作。

负责信息收集、对外发布及上报工作;

负责现场24小时有效的通讯联系;

负责及时通知地方政府疏散周边居民;

负责现场宣传稳定和影像资料的拍摄收集和控制工作;

做好媒体接待工作,根据媒体反应,及时执行舆情控制的应急预案。

4.应急处置

根据氨的特性,氨系统泄漏事件按空气中含有有毒气体体积浓度值进行分级:

三级事件(预警状态):

氨区空气中氨气浓度至40ppm。

二级事件(紧急状态):

氨区空气中氨气浓度超过40ppm、未达到660ppm。

一级事件(危机状态):

氨区空气中氨气浓度超过660ppm、液氨运输槽车接卸或在厂区内发生泄漏等。

氨系统发生泄漏的处理原则:

立即查找漏点,快速进行隔离;

如产生明火时,未切断氨源前,严禁将明火扑灭;

当不能有效隔离且喷淋系统不能有效控制氨向周边扩散时,应立即启用消火栓、消防车加强吸收,并疏散周边人员。

4.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4.1.1三级事件(预警)启动条件

当氨区设备因损坏,管道、储罐泄漏时,能闻到刺鼻氨味,经液氨泄漏仪测试,液氨泄漏浓度在30mg/m3(40PPM)以下时,经隔离后可消除泄漏或经隔离后泄漏可有效控制,泄漏量无增大趋势,未对周围设备造成损坏,未造成人身伤害。

4.1.2二级事件(紧急状态)启动条件

当氨区设备因损坏,管道、储罐泄漏时,触发报警或自动喷淋动作,经液氨泄漏仪测试,液氨泄漏浓度在40PPM-660PPM,人员在不穿戴防化用具的情况下无法接近,但利用系统阀门可以有效控制液氨的泄漏。

4.1.3一级事件(危急状态)启动条件

当液氨设备因损坏,管道、储罐泄漏时,触发报警或雨淋阀动作,经液氨泄漏仪测试,液氨泄漏浓度在660PPM以上,人员在不穿戴防化用具的情况下无法接近,无法利用原有隔离系统进行效控制的液氨泄漏(如液氨罐体开裂或与罐体连接的管道脱落)或引起爆炸。

4.1.4液氨泄漏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现人员应立即汇报分厂厂长、值长、技术员、当班班长,分厂厂长根据汇报情况,启动预警程序;

运行人员确定液氨泄漏浓度达到紧急或危急状态,应立即启动紧急或危急状态程序,

4.1.5总指挥到达现场后,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疏散无关人员撤离事故区域。

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

4.1.6总指挥应根据液氨的泄漏量、现场的气候条件(风向、风力大小)、地理位置尽快设立防护、隔离区,一般分为初始隔离区、防护区和安全区。

在防护、隔离区设置警示标识,并设立警戒人员,禁止车辆及与事故处置无关的人员进入。

4.1.7事故扩大时,应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公安、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同时拨打119报警电话请求市消防支队支援。

报警内容:

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数量,现场状况,已采取的措施,联络电话、联络人姓名等,如果有人员中毒或伤亡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还要听清对方提出的问题,以便正确回答。

打完电话后,要立即到交叉路口等候救援人员的到来,以便引导救援车辆迅速赶到事故现场。

4.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4.2.1三级事件

(1)液氨泄漏仪报警后,运行人员立即穿戴防化连体服及正压式呼吸器进入氨区(在氧含量大于18%,且氨气浓度小于100ppm的环境下可以佩戴耐酸碱手套、护目镜、橡胶鞋、半面罩滤毒盒进入氨区),确认泄漏点,并对泄漏点进行隔离,同时汇报分厂厂长(总指挥)、值长、技术员、当班班长。

如有必要,手动启动喷淋系统运行。

(2)分厂厂长在接到报警后,在确认属三级事件后别后,立即启动预警程序。

(3)分厂厂长令当班值长做好检修工作安全隔离措施,及时联系设备维护人员处理漏点,并做好记录。

(4)如运行人员无法隔离,则由脱硫技术员制定系统运行方案(少量泄漏应加强现场通风、加速扩散,使其气化)或倒灌方案并对泄漏点连续喷雾状水。

(5)若泄漏情况仍得不到有效控,液氨泄漏浓度达到40PPM-660PPM,则应自动升级为二级事件

4.2.2二级事件

(1)液氨泄漏仪报警后,运行人员应立即汇报分厂厂长、值长、技术员、当班班长

(2)分厂厂长当立即下令启动紧急状态程序,令值长迅速查明事故发生源点、泄漏部位和原因,同时通知各科室负责人

(3)运行人员立即配戴好全封闭防护服、正压呼吸器进入事故现场(在氧含量大于18%,且氨气浓度小于250ppm的环境可以佩戴耐酸碱手套、橡胶鞋、全面罩小型滤毒罐进入氨区,但时间不宜超过60分,超过250ppm或氧含量低于18%应配戴好全封闭防护服、正压呼吸器进入事故现场)。

确认液氨区喷淋阀自动开启(否则手动开启),迅速查明事故发生源点、泄漏部位和原因,并利用系统中的阀门将泄漏点隔离。

用消防水枪对事故发生源点、泄漏部位附近进行集中喷水,建立水幕墙,但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的液氨或泄漏源。

(4)生产技术科到达现场后制定系统运行方案或倒灌方案

(5)安全环保科到达现场,视控制情况经公司领导和现场总指挥同意后报告集团公司和地方政府疏散周边居民。

(6)安全环保科到达泄漏现场后,组织组织义务消防人员配戴好正压呼吸器,首先查明现场有无中毒人员,并将其撤离出现场至上风处,进行初步急救。

(7)安全环保科用警示带明确标识警戒范围。

维护好现场秩序,严禁无关人员入内。

并制定专人引领区域附近人员按照疏散图的上风方向指引疏散。

(小量泄漏,初始隔离30m,下风向疏散白天100m、夜晚200m;

大量泄漏,初始隔离150m,下风向疏散白天800m、夜晚2000m)

(8)检修分厂应在第一时间配合运行人员将泄漏点进行隔离,在将泄漏点隔离完成后,要以最快的速度将泄漏点封堵,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避免人员受伤或环境污染。

(9)综合管理科在到达现场后,迅速对现场中毒人员进行救治,如中毒人员状况严重,在做好必要的救护措施后,马上报告总指挥,把伤员送到当地医院救治。

若处理危险品泄漏中有人感觉身体不适,应马上离开处理危险品泄漏现场,到开阔空气流通地方休息,如果觉得恶心,呼气不畅,救护队应给予不适人员氧气呼吸供氧,并做必要的检查。

(10)若泄漏情况仍得不到有效控,液氨泄漏浓度达到660PPM以上,则应自动升级为一级事件

(11)当人身伤害发生或可能发生时,对于仍存在人身伤害危险的现场,现场所有岗位人员必须服从总指挥的指挥,从危险现场有序撤出,撤离到安全地点。

4.2.3一级事件

(2)分厂厂长当立即下令启动危急状态程序,令值长迅速查明事故发生源点、泄漏部位和原因,同时通知各科室负责人

(3)运行人员立即准备好全封闭防护服、正压空气呼吸器、铜制扳手、防爆对讲机到达现场,确认液氨区喷淋阀自动开启(否则手动开启),对泄漏情况进行确认。

并利用系统中的阀门尝试对泄漏点隔离。

(4)生产技术科到达现场后要立即确定最佳运行方案,根据事故实际情况对设备采取保护、隔离措施,协调检修人员对现场隔绝及泄漏源的紧急处理工作,提供应急行动的技术支持。

运行人员根据设备抢修组现场方案进入事故现场,开启泄漏罐体的泄压门,将存留液氨排往稀释罐,减少液氨泄漏量。

运行人员要加强控制好稀释罐液位控制,化水分厂应做好污水处理和收集工作。

(6)安全环保科用警示带明确标识警戒范围,维护好现场秩序,严禁无关人员入内,进入现场人员必须由保卫组进行签到并使用可通讯对讲机及防毒面罩。

指定专人引领区域附近人员按照疏散图的上风方向指引疏散。

事故现场以及氨气扩散处严禁一切烟火,车辆抵达现场后立即熄火。

(7)安全环保科到达泄漏现场后,组织组织义务消防人员配戴好正压呼吸器,首先查明现场有无中毒人员,并将其撤离出现场至上风处,进行初步急救。

(8)综合管理科到达现场,及时调用事故应急车辆满足应急需求,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收集信息、做好对外发布及上报准备工作。

(9)综合管理科在到达现场后,迅速对现场中毒人员进行救治,如中毒人员状况严重,在做好必要的救护措施后,立即报告总指挥,把伤员送医院救治。

若处理危险品泄漏中有人感应身体不适,应马上离开处理危险品泄漏现场,到上风口开阔空气流通地方休息,如果觉得恶心,呼气不畅,医疗救护组应给予不适人员氧气呼吸供氧,并做必要的检查。

(10)待存留液氨全部排尽后,安全环保科组织用消防水进行消洗工作

4.2.4液氨泄漏的消防措施

(1)氨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压力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2)泄漏和燃烧产物

氧化氮、氨。

(3)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火;

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

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情况下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理。

火火剂:

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4.2.5液氨泄漏的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或2%硼酸溶液彻底冲洗,然后立即就医。

(2)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min,立即就医。

(3)吸入

迅速脱离泄漏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4)食入

直即就医,勿催吐。

4.3应急结束

当氨系统泄漏得到控制和消除,发生的火灾被扑灭,受伤人员等到有效救治,设备恢复正常,由应急指挥组根据现场情况宣布应急结束。

4.3事件报告流程

4.3.1事故发现发现人员应立即汇报分厂厂长(总指挥)

4.3.2总指挥根据汇报情况,通知值长启动本方案;

运行人员确定液氨泄漏浓度达到紧急或危急状态,应立即启动紧急或危急状态程序。

4.3.3值长通知各科室启动本方案

4.3.4安全环保科到达现场后,视控制情况请示现场总指挥后报告公司领导、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环境保护、公安、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同时拨打119报警电话请求市消防支队支援。

(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数量,现场状况,可能引发的因素和发展趋势,已采取的措施,联络电话、联络人姓名等,如果有人员中毒或伤亡应拨打120急救电话,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4.3.5联系方式

集控室:

消防队:

119

医务急救:

120

5注意事项

5.1严禁未经专门培训、未佩戴防护用品的人员参与现场抢险。

防毒面具只能在短时间、轻微泄漏或处置残存氨的情况下使用。

当发生大量泄漏时,抢险人员(包括消防队员)必须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全封闭防化服。

5.2进入氨区必须看清风向,人员保持在上风口范围,并应注意人员的着装、用具必须符合防爆要求,避免产生静电和火花。

5.3作业人员要熟悉掌握液氨的特性及危害程度,掌握逃生、自救、报警技能,杜绝盲目作业。

5.4当发生火灾时,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若不能切断泄漏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5.5禁止直接接触或跨越泄漏物,注意防冻伤。

5.7泄漏源的控制

5.7.1切断泄漏源时,必须在开花水枪或喷雾水枪的掩护下,谨慎操作。

若条件允许,操作人员应站在上风口

5.7.2输送液氨的容器、槽车、储罐或管道发生泄漏时,应切断泄漏源,制止泄漏。

5.7.3针对泄漏容器、储罐、管道、槽车等情况,选用适合的堵漏器具。

在充分考虑防腐措施后,迅速实施堵漏。

用于堵漏器具的材质应使用耐液氨腐蚀的材质,建议使用碳钢、镍铬不锈钢、高合金不锈钢、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木材、多数塑料(酚醛塑料、聚丙烯、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等材质。

根据泄漏的情况宜采取以下措施:

罐体、管道等发生微孔(或称为砂眼)状泄漏时,宜采用螺丝钉加聚四氟乙烯胶带旋进泄漏孔的方法堵漏。

罐体发生缝隙状泄漏时,宜使用耐碱的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堵漏夹具或堵漏锥堵漏。

罐体发孔洞状泄漏时,宜使用各种耐碱的堵漏夹具、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堵漏锥堵漏。

管道发生缝隙状泄漏时,宜使用耐碱的外封式堵漏袋、封堵套管、电磁式堵漏工具组或堵漏夹具堵漏。

管道发生孔洞状泄漏时,宜使用各种耐碱的堵漏央具、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堵漏。

5.7.4阀门发生泄漏时,宜使用耐碱的阀门堵漏工具组、注入式堵漏胶、堵漏夹具堵漏。

5.7.5法兰盘或法兰垫片损坏发生泄漏时,宜使用耐碱的专用法兰夹具、注入式堵漏胶等堵漏。

5.8倒罐

5.8.1在实施器具堵漏时,应同时采取倒罐的方法进行处理。

倒罐应对所使的管道、容器等设备的材质和状况进行检查。

5.8.2倒罐时应使用清净的、耐液氨腐蚀材质的压力容器(材质宜选用碳钢、镍铬不锈钢、高合金不锈钢、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

5.8.3倒罐时不能进行带压操作。

5.8.4倒罐时,应使用防爆电器,并且接地良好,如防爆耐氨蚀泵、防爆排风扇等。

5.8.5倒罐结束后,应对泄漏设备、容器、车辆等进行及时处理、处置

5.9个体防护

5.9.1一般防护

(1)进行泄漏现场处理、处置时应做好个体防护。

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

任何人不应暴漏在够或可能危害健康的环境中。

泄漏现场工作人员禁止饮水和进食。

(2)现场救险人员在进入泄漏现场应穿戴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防护用品,撤离泄漏现场并经洗后方可解除防护

(3)使用防护用品时应参照产品使用说明的有关规定,符合适用条件。

5.9.2人身防护

(1)当液氨发生泄漏时,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防止冻伤,按GB/T245362009第4章的要求选择防氨渗、防静电的化学防护服,宜穿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穿符合GB20266要求的橡胶靴、戴符合AQ6102要求的耐酸(碱)于套。

(2)呼吸系统防护按GB/T186642002第4尊的规定,宜选择正压式呼吸器或符合GB2890要求的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3)在眼睛防护时,应配戴防腐蚀液喷溅的面罩或护目镜

6附件

6.1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应急工作中需要联系的部门、机构、人员的联系方式

姓名

座机号码

手机短号

手机号

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