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事故案例汇编分解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09084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气事故案例汇编分解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燃气事故案例汇编分解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燃气事故案例汇编分解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燃气事故案例汇编分解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燃气事故案例汇编分解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燃气事故案例汇编分解文档格式.docx

《燃气事故案例汇编分解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气事故案例汇编分解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燃气事故案例汇编分解文档格式.docx

主厂房14#发生炉

2006年4月10日,14#发生炉在更换煤锁防爆板时发生爆喷,造成在场一名检修工手臂轻度烫伤。

1、检修前对设备状况确认不到位,在煤锁东下阀敞开的情况下,即开始更换煤锁防爆板操作。

2、拆除防爆板属于负压操作,空气由煤锁防爆板口进入炉内,通过煤下阀和炉内的煤气在炉表面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当炉表面温度达到着火温度时,随即发生爆炸。

1、检修开始前要对设备状况进行细致的安全确认,并制定安全措施。

2、检修时要与主控室、操作岗位职工做好联系和配合。

四、高空坠落事故

2006年11月×

主厂房南

日,一施工人员在设备防腐除绣过程中,因高竖管手孔平台腐蚀严重,从4米高空坠落到竖管回水渠上,造成腰部及双腿多处骨折。

1、高竖管手孔平台腐蚀严重,但未及时进行更换。

2、施工人员在施工前未对现场进行安全确认。

1、对平台、围栏等防护设施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2、施工人员在施工前要对施工的设备、设施、周围环境等进行确认,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施工检修。

五、煤气半净管防爆板爆炸事故

2000年9月×

煤气半净管

日,系统大停电,正在上班的运行四班按照大停电事故处理的“开、拉、关”操作完毕。

来电十分钟后,主厂房北侧东西半净管防爆板突然发生爆炸,并造成17#炉低竖管盖板鼓起、漏气。

1、司炉工段违章指挥:

在停电后单台炉竖管水封还未封起的情况下,即要求17#发生炉操作工关小补充蒸汽。

2、操作工违章作业:

在竖管水封没有封起的情况下,即关小了补充蒸汽阀门,将高位水封阀打开,造成煤气倒流入炉内,空气由高位水封阀进入竖管内,使整个竖管内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3、操作工在单台炉发生爆喷、探火孔炸起、钟罩掉落后处理不当,导致事故扩大,使系统发生爆炸。

1、严格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杜绝“三违”行为。

2、完善事故处理预案,加强对预案的演练,使员工熟练掌握事故处理措施。

六、钟罩放散管着火事故

2007年5月5日

19#炉钟罩放散管

2007年5月5日凌晨0:

10左右,19#发生炉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现鈡罩放散管着火,车间值班领导、主控室值班长及时组织采取措施,0:

15左右火熄灭。

1、19#发生炉一段时间来炉出压力偏高,竖管出口有堵塞现象。

2、发生炉运行时间较长(22个月),钟罩阀阀芯腐蚀变轻,钟罩上水管有堵塞现象,造成钟罩放散封不住煤气而发生泄漏。

3、当时运行炉况较差,炉内有明火现象,造成放散出的煤气着火。

1、加强对运行炉钟罩的检查和消缺。

2、定期清理钟罩进水管。

3、定期对竖管出口用水进行反冲。

4、加强生产操作管理,保证炉况的稳定。

六、带负荷拉刀闸

2004年1月30日09:

40分

分厂中心配电室

40,值班员在未认真确认的情况下,带负荷拉刀闸,造成停电。

值班员对要断电的设备未进行认真的安全确认。

值班员在操作前要对指令和设备进行认真的安全确认,确保操作的正确性。

七、全厂停电事故

2004年2月18日18:

30分

30分,晋铝建设公司电气试验班职工在未认真确认设备的情况下,误将运行的Ⅰ段进线短路器手动跳闸,造成全厂停电事故。

1、对要停电的设备未进行认真的安全确认。

2、监护不到位。

1、对工作票和设备进行认真的核对。

2、值班员和相关技术人员加强安全配合。

八、排送机爆炸事故

2004年1月15日07:

50分

排送机二楼4#排送机

50分,由于4#排送机转子疲劳破裂撞裂机壳产生火花,引起煤气爆炸、着火事故。

1、设备部件老化。

2、点检、检测不到位。

1、加强设备定修管理。

2、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认真的点检、检测。

九、电收尘防爆膜炸裂

1995年3月20日09:

净化区2#电收尘

40分,硅整流柜发生故障,生产厂家来人检修,在未对2#电收尘塔体内氧含量进行化验的情况下进行投电,导致2#电收尘防爆膜炸裂。

1、违反煤气安全操作规程。

2、安全配合不到位。

1、煤气净化设备的投电运行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加强设备试运行的安全配合。

十、电收尘检查确认不到位发生爆炸

2007年4月26日09:

55分

净化区4#电收尘

某厂因为电缆头故障,电收尘投不上电,退出运行。

当关闭进出口煤气阀门,大开放散阀、连通阀后,在煤气进出口管上封堵盲板。

次日,电工打开绝缘子箱盖进行检查,查出故障原因,刚离开现场,电收尘发生爆炸,防爆膜炸开,人员、设备未受伤害。

1、出口盲板没堵好,放散阀阀芯脱落。

2、长期习惯行违章操作,既未对电收尘塔体用蒸汽吹扫,也没有打开人空。

3、检查前没做安全确认。

1、封堵盲板前,先确认放散阀是否真正打开。

2、封堵盲板后,先用蒸汽吹扫塔体,然后打开人孔自然通风。

3、检查、检修前要进行安全确认。

十一、5#电收尘进口堵盲板中毒事故

2002年6月5日

5#电收尘

2002年6月5日,钳工一班对5#电收尘进口阀进行堵盲板作业时,由于排前压力高,5#电收尘出口阀关不严,造成煤气大量泄露,作业人员在煤气区域工作大约10分钟,造成一人煤气中毒,出现呕吐。

人员中毒后躺倒在5#电收尘出口阀平台上,距离地面大约8米高,中毒人员无法及时撤离煤气区域。

后用吊车把中毒人员吊了下来,实施紧急抢救。

1、堵盲板过程中防中毒措施不到位,检修人员吸入一定量的煤气。

2、作业人员防煤气中毒意识淡薄,在有煤气泄露的环境中工作时间过长。

3、人员中毒后,高空无通道无法及时撤离。

1、抽堵盲板时现场专人监护,携带煤气防毒面具。

2、加强职工安全意识培训,提高自身的防护意识。

3、搭建检修平台,必须搭建撤离通道。

十二、3#排送机检修煤气中毒

2003年5月12日

3#排送机

2003年5月12日,钳工二班在对3#排送机进行检修时,由于职工对排送机里的异味判断不清,在无专人监护的情况下作业时间过长,造成三人次煤气中毒出现头晕恶心现象。

随后被紧急撤离现场进行吸氧,避免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1、职工自我防毒意识淡薄,凭经验作业,在有煤气泄露的环境作业时间太长。

2、专业人员监护不到位,没有采取相应的防煤气中毒措施。

1、检修排送机时防护站人员现场监护,及时对检修区域环境的煤气进行测试,并采取相应的通风措施。

2、减少在有煤气环境中的作业时间,进行间歇式的工作方法。

十三、5#发生炉更换煤锁防爆板爆喷事故

2001年5月9日

5#发生炉

2002年5月9日,接到检修命令钳工班对5#发生炉煤锁防爆板进行更换,在卸完固定螺丝准备抽掉需要更换的防爆板时发生爆喷事故。

幸好检修人员站在侧面,未造成人员受到伤害。

1、发生炉备炉时间过短,灰门集灰未清理彻底,造成发生炉自然通风不畅。

2、检修人员安全确认不到位,岗位人员配合不到位。

事故教训及措施:

1、备炉时间要达到规定的时间,保持发生炉自然通风畅通。

2、检修人员现场要进行安全确认,岗位人员配合要及时到位。

十四、使用剪扳机不当造成伤害事故

2002年6月15日

检修厂房

2003年6月15日钳工班在车间厂房制作工具箱,焊工某某在使用剪扳机剪截薄板时,由于使用不当造成两只手的大拇指及食指受到伤害。

随后被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救治,使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造成一般伤害。

1、焊工违章作业,在对设备的使用不熟悉的情况下违章操作。

2、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大意。

1、提高安全意识,杜绝违章操作。

2、提高使用者对设备的使用技能。

十五、电工验电被电弧烧伤事故

2002年8月9日

造二车间配电室

2002年8月9日,电工某某某接到任务,对现场检修班组电焊机的电源线进行接线,某某某到达现场后,对配电箱的三项接头进行验电,在验电过程中,当验完一项电,对第二项电进行验电时由于操作不规范被电弧所伤,幸好保险被烧断及时断电,没有造成大的伤害。

1、违反操作规程,作业马虎。

2、安全意识不强,缺乏防范意识。

1、提高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

2、加强职工的自我防范意识,杜绝习惯性违章。

十六.电收尘污泥泵房水溢事故

事故发生时间:

2006年9月29日

事故发生地点:

电收尘污泥泵房

事故经过:

2006年9月29日13:

00当班操作工于某进行正常巡检,发现电收尘污泥泵房照明不亮,等14:

00上班后告诉工段长李某泵房照明不亮,李某进行检查时发现电收尘污泥泵房水淹,立即通知分厂调度、车间,进行处理。

事故原因:

1:

2#污泥泵回水管腐蚀漏水,造成回水大量溢流。

2;

操作工巡检不及时,不认真。

未及时发现回水管腐蚀。

防范措施:

加大对设备、设施的巡检力度。

2:

加大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预防处理事故的能力。

十七.洗涤塔污泥泵房水溢事故

2006年12月28日

洗涤塔污泥泵房

2006年12月28日大停气时,分厂安排洗涤塔污水泵排水,水泵班长王某发现污泥管DN600阀门有轻微裂缝滴水,于是向车间、分厂汇报。

由于污水压力过大,造成污水大量溢流,淹没泵房,造成污泥泵淹,车间立即组织处理。

加强对重点设备、部位的监控力度。

十八、机械绞伤事故

1993年7月4日

5#皮带廊

1993年7月4日,当班值班长张某在用短松节油涂抹托辊过程中,涂抹在托辊上的松节油发热,托辊与皮带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使托辊带动皮带一起转动,造成未来及抽出手的张某右臂绞断事故。

1、张某违反操作规程,用手直接涂抹松节油。

2、员工自我防范意识淡薄。

3、皮带廊无紧急拉线开关设施。

1、加强员工教育,增强自保、互保意识。

2、组织员工学习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3、安装皮带廊紧急拉线开关设施。

十九、人员中毒事故

1996年10月21日

17#18#皮带廊

1996年10月21日,燃料车间钳工班在检修17#小车滑线过程中,由于5#炉9#炉煤仓有煤气泄露现象且钳工班作业时间过长,造成三位职工有头晕恶心现象,发生一般中毒事故。

1、职工安全防范意识淡薄。

2、违反检修操作规程,在无防护站人员监护的情况下擅自作业。

1、设备检修时,必须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办理机械工作票,现场专人监护。

2、提高员工安全技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十、人员碰伤事故

2003年5月15日

3#4#皮带廊

2003年5月15日,当班职工任某在皮带廊巡检过程中,由于未戴安全帽,发生头部被撞破流血事故。

1、违反操作规程,巡检过程中劳保穿戴不全。

3、安全意识单薄,自我防范意识差。

1、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加大劳保穿戴检查力度,督促职工穿戴好自己的劳保用品。

二十一、煤仓着火事故

2005年7月20日

2005年7月20日,当班职工在巡检过程中发现15#炉煤仓着火。

1、煤仓自然通风管不畅。

2、15#炉阀门关闭不严。

1、加强巡检力度,自然通风管要及时清理。

2、及时与调度沟通,关闭好相应的阀门。

 

关于山东某陶瓷厂发生煤气炉爆炸的事故案例分析

2010-9-48:

21:

28

尊敬的各煤气发生炉实用单位:

您们好!

2010年8月12日下午,山东某陶瓷厂发生水夹套蒸汽爆炸,当场死亡3人,重伤12人,酿造成特大安全事故。

今把我们了解到的情况及时通报给您,希望能给贵公司的操作提供参考借鉴。

一、事故的经过:

当天11点钟,该厂发生突然停电,来电后操作工逐步进行恢复生产作业,其中一台软化水泵掉了引水,换另一台软化水泵往汽包加水,在加水过程中发生水夹套爆炸事故,随后又造成第二次爆炸。

二、原因初步分析:

在来电之前,汽包已经缺水,来电以后,据操作人员介绍,汽包水位计尚能看到水位,实际是假水位,这时候水夹套内部实际上已经严重缺水,水夹套上半部分钢板已被灼烧后过热,估计温度在800摄氏度以上,进水后瞬间蒸汽体积膨胀1200倍以上,造成水夹套撕裂爆炸。

水夹套撕裂爆炸后,大量水、蒸汽涌入炉内和气化层灼热的煤碳反应,生成大量的可燃气体,可燃气体遇到炉内高温(炉内温度高于发生炉煤气燃点530摄氏度),造成二次爆炸。

三、经验教训:

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夹套、汽包及时排污防止假水位,操作工要认真负责,及时检查汽包水位是否正常;

尤其是停电来电后,操作工必须先观察汽包水位,并且要检查汽包水位是否正常,才能够加水。

2、当汽包水位计看不到水位时,进行"

叫水"

及汽包底部放水的操作,以认定其缺水的程度。

如果"

或汽包底部放水不见水时,应立即将发生炉转热备,然后按汽包缺水的操作规程执行。

3、必须使用合格的软化水,煤气发生炉用水指标要符合GB50195规定执行。

煤气站长期使用不合格的软化水,汽包、水夹套、下降管和上升管内壁严重结垢,不但大大降低其强度,而且极易堵塞,造成水夹套缺水。

而这一方面恰恰有些煤气使用单位引不起足够的重视.

4、汽包加水宜采用自动、手动两路系统,宜设有高、低水位报警装置。

5、煤气炉使用厂家,在选用煤气炉时,一定要选有资质的煤气炉专业生产厂家,不但有设计、制造、安装资质,更重要的是能够为用户提供站内人员技术培训和周到的、及时的售后服务。

最后诚挚的感谢贵公司选用我们的产品,并预祝我们良好的合作关系更上一层楼。

山东万丰煤化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2010-8-20

永清一宿舍爆炸1死3伤拉灯引燃泄漏煤气

  河北省永清县消防大队透露,5月27日凌晨2时许,永清县别古庄镇供销社宿舍发生液化气泄漏爆炸,四间房屋损毁,造成两户人家一死三伤。

  27日中午,中新网记者在事故现场看到,该供销社宿舍是一长排平房,由于单位破产,部分下岗职工在此居住。

宿舍从西向东数,有三间房整体坍塌,一间房房顶下陷。

现场一片狼藉,附近住户门窗玻璃、空调被损毁。

发生泄漏的液化气罐被刨了出来,放在一边。

  据了解,西边两间屋住着李某一家三口,第三间住着年逾七旬的老翁刘某。

  供销社主任刘丙江告诉记者,他的房间与爆炸点隔着几间屋,当时他睡得正香,一声巨响把他从床上颠起来老高。

他来不及穿鞋,光着脚跑到院子里,脚被碎玻璃扎破。

院子里腾起一片灰尘,什么都看不见。

李某与其十几岁的儿子站在废墟间,遍体鳞伤,李某告诉刘主任,其妻子压在下面了。

这时,几个邻居赶了过来,大家七手八脚把李某妻子刨了出来。

刘主任忽又想到,老翁刘某还压在里面呢,这时,接到报警的永清县消防武警赶了过来,动用了专业设备,刘某很快被刨出,但已经死亡。

  据了解,李家26日才灌满液化气。

27日凌晨,女主人在睡梦中闻到刺鼻的味道,就让李某到外间屋厨房查看,李某到厨房一拉电灯灯绳,屋内浓郁的液化气被引爆。

由于伤势过重,李某夫妇已被转至北京治疗,李某全身96%面积二三度烧伤,生命垂危。

  永清县消防大队参谋侯绪龙告诉记者,目前当地村镇多使用液化气罐,要经常检查储气瓶开关是否关好,手轮压盖螺帽是否拧紧,胶管是否老化、开裂或套接松动。

厨房应保持通风,发现漏气应立即通风换气,不要开关电灯,杜绝明火。

(安全管理网)

来自:

安全管理网()详细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