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深汕合作战略实施路径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08754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深汕合作战略实施路径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选深汕合作战略实施路径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选深汕合作战略实施路径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选深汕合作战略实施路径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选深汕合作战略实施路径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深汕合作战略实施路径文档格式.docx

《精选深汕合作战略实施路径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深汕合作战略实施路径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深汕合作战略实施路径文档格式.docx

由深圳市20多名工作人员和园区管委会10多名工作人员,共40多人组成的合作区筹建办已经开始正常运作,设立综合部、招商部和规划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随着“三定”方案于9月28日正式获批、干部选拨工作的开展,合作区机构将逐步完善。

目前,合作区正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的原则,高起点、大手笔,高水平的理念加紧编制“四规合一”(即合作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努力实现合作区总体规划的统一融合,充分发挥规划的向导、主导和统筹作用,使各项规划真正成为合作区发展、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和前提,为合作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合作区也在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优化招商引资载体,进一步提高合作区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吸引更多、更具实力的大项目入区投资建设。

二、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基本步骤

(一)战略定位

着力探索科学发展的新路子,通过深圳、汕尾双方的共同努力,将合作区建设成为现代化综合性新城区,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区域合作创新示范区。

——区域发展协作区。

充分调动合作各方的积极性,实现优势互补、产业耦合,将合作区打造成为汕尾市未来发展的经济增长极、新的城市功能区和融入珠三角的桥头堡,成为深圳带动汕尾、促进粤东发展的重要平台。

——合作机制创新区。

创新决策、管理、运营等合作机制,建立精简高效、配合紧密、利益分享的长效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体制机制对合作区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合作区竞争能力,为全省和全国区域合作发展创造经验、提供示范。

——产业合作和劳动力转移模范区。

充分发挥合作区比较优势,实现转移升级,精心培育与深圳优势产业内在关联和配套的产业,积极发展总部加基地经济,实现深圳、汕尾两市产业深度分工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合作,为区域产业合作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发挥模范作用。

(二)发展目标

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的原则,努力实现“一年起好步,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发展”的目标,到2016年,将合作区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高端产业基地、粤东重要经济增长极。

(三)基本步骤

1、建设启动期:

到2012年合作区管理机构和合作机制正常有序运转,各项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征地拆迁和招商引资全面铺开,积极梳理和整合空间资源,合作区扎实起步,夯实发展基础。

2、重点建设期:

到2014年力争完成主要功能区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大规模推进,重点推进重大项目的建设或立项。

以产业转移园区为核心,各组团协同发展的细胞型发展模式,成为全省示范性产业园区,为合作区全面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3、全面建设期:

到2016年合作区内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体制机制成熟运转,各个功能区基本形成,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工业优势产业为重点、第三产业发达、农业产业化程序较高的现代经济体系,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水平,为经济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高端产业基地、粤东重要经济增长极,逐步形成现代化综合性新城区和全国区域合作创新示范区。

三、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制度设计和运作模式

深汕特别合作区不是传统的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模式,也不是简单的总部加基地模式,而是充分发挥深圳、汕尾两市的比较优势,加快构建功能互补、产业协同的合作模式,实现深圳、汕尾两市产业深度分工。

(一)合作区基本框架方案

1、组织架构。

在合作区形成深圳、汕尾两市高层领导小组决策,合作区管委会管理,建设开发公司运营的三层管理架构。

省推进合作区建设协调小组负责省级层面的协调工作。

(1)设立深圳、汕尾两市高层决策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由深圳、汕尾两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成员包括深圳、汕尾两市有关市领导,相关部门及合作区管理机构的负责人。

领导小组受省委、省政府委托,负责指导、协调和解决合作区建设和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并定期召开例会。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合作区管委会,作为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

(2)设立合作区党工委和管委会。

管委会由省赋予地级市一级管理权限,委托深圳、汕尾两市管理。

合作区党工委与管委会合署办公。

党工委和管委会主要领导按副厅级配备。

管委会加挂深圳(汕尾)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牌子,具体运作和管理由深圳、汕尾两市另行协商处理。

管委会内设机构按正处级设置,内设机构中,社会管理部门正职负责人人选主要由汕尾市推荐,经济管理部门正职负责人人选主要由深圳市推荐。

内设机构副职人选原则上实行交叉任职,由深圳、汕尾两市共同协商推荐,按规定程序进行考核任免。

鹅埠、小漠、鲘门、赤石四镇由合作区代管,在合作区成立一年内按行政区划有关管理规定和调整程序改设为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按副处级配备。

四镇(街道办事处)负责人人选由深圳、汕尾两市推荐,实行交叉任职,按规定程序任免。

人大、政协及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仍按原来的隶属关系管辖。

2、利益分配机制。

合作区的利益分成机制遵循“发展第一、尊重历史、权责对等、互利共赢”的原则,充分调动省、深圳和汕尾各方的积极性,兼顾各方合法利益,通过发展来解决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财政体制及财税收入分成。

合作区的财政体制执行“省直管”模式,委托深圳市全权代管,并授权深圳市管理和审批合作区的财政预决算,报省财政厅备案。

合作区金库设置暂由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批准设立与汕尾市支库平级的直属合作区支库并开始运作;

合作区正式运转后,由广东省分库、深圳市分库会同省财政厅、深圳市财政委、汕尾市财政局研究提出有利于合作区发展的金库设置办法,涉及中央权限的,按规定程序报批。

合作区资金缴拨关系,由省财政厅、深圳市财政委商国家金库广东省分库和深圳市分库具体商定。

合作区财政对省体制关系:

省财政按现行体制取得合作区内产生的省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11—2015年,省财政源自合作区的一般预算收入中除2009年基数部分继续保留外,其余全部返还补助合作区。

2016年起再按规定获取分成收益。

合作区财政对深圳市、汕尾市(含海丰县)的体制关系:

合作区产生的地方级税收在扣除省按体制规定的获益部分后,由深圳市、汕尾市和合作区按25%、25%和50%的比例分成。

2011—2015年,深圳、汕尾两市将各自所得分成收入全额返还合作区;

2016—2020年,深圳、汕尾两市将各自所得分成收入的50%返还合作区。

合作区四镇财政由合作区直管,合作区内四镇继续享受省财政对欠发达地区镇等相关补助和扶持政策。

合作区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园区继续享受省产业转移园的相关政策。

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省、汕尾市对四镇落实的各项政策性补助和扶持政策继续执行。

(2)土地收益。

合作区取得的政府土地出让的净收益,按12%的比例分配给汕尾市。

2011—2015年,汕尾市将取得的土地收益收入全部返还合作区,2016年后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前提下,由汕尾市决定使用方向和使用范围。

(3)合作区范围内华润海丰电厂的处理问题。

合作区范围内的华润海丰电厂项目从合作区单列,其经济关系及税收分成单列处理,在扣除省按体制规定的获益部分后,由汕尾市、合作区按80%、20%的比例分成。

2011—2015年,省财政源自华润海丰电厂项目获益部分全额返还补助合作区,2016年起再按规定获取分成收益。

(4)GDP等统计指标的总量划算。

合作区的GDP按照深圳占70%、汕尾占30%的比例分别计入两市统计指标,能耗指标划分由深圳、汕尾两市协商确定,其它指标数据列入汕尾市统计指标。

合作区管委会直接向省统计局报送合作区统计报表,并同时抄报深圳、汕尾两市统计部门,深圳、汕尾两市统计部门按照上述比例将合作区的GDP、能耗分别计入各自统计总量,省统计局予以确认。

(二)运作模式

合作区管委会由省赋予地级市一级管理权限,充分放权,高度自主,委托深圳、汕尾两市管理,。

合作区党工委与管委会合署办公,深圳、汕尾双方共同派出得力干部组成工作班子。

按照统筹管理,适度分工的原则,以深圳为主负责投入、开发、招商、管理等,主导开发经营;

以汕尾为主负责社会管理、征地拆迁等,主导社会环境建设。

合作区税收实行依法征收,就地缴库。

合作区四镇主要负责管理属地社会事务,经济建设事务交由合作区管委会统一管理。

合作区内征地拆迁工作由合作区管委会具体负责,汕尾市予以积极协助配合,征地拆迁费用按程序经过评估、审计后由合作区管委会融资解决。

合作区管理双方应通力协作,确保合作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合作产生的任何分歧,由合作双方自行友好协商解决,经充分协商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重大问题,由管委会提交两市决策领导小组直至省协调小组研究决定。

四、实现发展目标的保障措施

保障措施是确保深汕特别合作区高效运作的软硬环境条件,包括发展共识、管理资源、发展环境、招商引资以及行政服务、信息服务、生活服务等的公共服务平台,目的在于为合作区内企业和工作人员提供和谐发展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降低在合作区内开展经营的成本,方便合作区内高端人才的生活,增强合作区在营商、研发、生活等各方面的吸引力,促进高端产业在合作区内的加速聚集。

(一)各方齐心协力强化发展共识

以汪洋书记的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汕特别合作区基本框架方案的批复》为指导,省属相关部门、深圳市和汕尾市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开发建设问题上应达到高度共识,以努力创建全省乃至全国区域合作创新示范区为目标,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尤其是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深汕特别合作区开发成功的重要保障。

另外,汕尾全市的领导干部要把认识高度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上来,对深汕特别合作区要满怀热情、满怀信心、满怀干劲,支持配合合作区管委会开展各项工作,为合作区的开发建设尤其是征地拆迁、社会管理工作保驾护航。

(二)给予政策支持

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开发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撑。

省委、省政府《关于深汕特别合作区基本框架方案的批复》已为深汕特别合作区建立了良好的政策平台,下来,将争取深汕特别合作区逐步享受到深圳经济特区、苏州工业园、横琴开发区、中新(广州)知识城、深圳前海开发区等区域的相关政策。

除国家有特殊规定外,凡属省相关的审批、管理权限,原则上都下放给合作区管委会。

同时,争取在合作区适用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相关政策,并逐步争取将经济特区特殊政策覆盖到合作区。

其中,属于省级权限的,由省政府出台适用合作区发展的综合性和专项政策,属于中央事权的,积极协调国家有关部委予以解决。

建设用地指标是合作区发展的关键因素,争取省直接下达特别合作区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不再计入汕尾市年度建设用地指标额度。

(三)大力宣传营造合作区的发展环境

要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给深圳、汕尾两市带来的发展机遇。

大力宣传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发展规划思路,争取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营造区域经济大发展的氛围。

当前,合作区内四镇(街道)还是以农村和农业为主,尤其要向镇区内的广大农民宣传广东省委、省政府有关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文件精神,宣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城市化以及综合配套改革的战略,使广大农民自愿支持合作区的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积极参与合作区的开发建设。

要在国内外积极宣传合作区建设的概念、内容、招商引资方向以及优良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使更多的投资者了解到合作区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前景,增强对合作区产业投资的信心,引导省域和国内外资源投入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促进产业加快发展。

(四)加大引资和引智的力度

招商引资仍然是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在继续强化服务的同时,要创新走出去、请进来的招商新途径,既要瞄准产业关联大、规模大的龙头项目,也要加强配套产业招商,延伸产业链条,全力抓好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落户。

要创新方法,把引资与引技、引人结合起来,吸引一批专业水平较高的人才落户。

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创新型模式,在引资和引智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广东省政府的倾向性态度和深圳经济特区元素这两个优势。

省政府的倾向性态度对深汕特别合作区能否在短时间内聚集起一批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优质企业至关重要。

应主动寻求省政府的倾向性意见将部分安排新进入珠三角地区或已经落户但需要重新选址的优质大项目引导到合作区落户。

同样,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好、起点高,在引资和引智过程中要注重与深圳的产业配套,谋求共同发展。

(五)实施“一站式”政务服务模式

深汕特别合作区的规划、建设、招商引资,企业的注册、审批、设立,以及货物的通关,人才的引进落户等,都需要经过合作区管理机构的审批、办事。

为了节省企业的申请、审批时间,由合作区创建“一站式”服务体制,代表管委会统一对外办理国内外企业登记相关手续、履行集中审批事项的组织协调、管理监督和指导服务职能。

引进中介机构,为创业者和投资者提供包括立项申报、规划报建、执照审批等在内的“一条龙”的服务。

适时推出网上申报系统,对批复、办理时间进行明确的规定和公示,提高公共行政办事效率,最大限度的方便企业。

其他一些政府行政服务活动,如出入境管理、通关管理、社会保障服务等,也执行相似的办法。

招商引资是合作区的一项重要工作。

合作区要树立“亲商、富商”的理念,对投资商提供全程式系列服务,利用“一站式”、“即时办”、“限时办”政策,为投资商提供高速快捷的服务。

企业正式入驻后无论什么时候遇到任何问题需要提供服务都第一时间保证到位,不附带任何前提。

(六)创建公共网络信息化服务平台

在当今信息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高科技企业员工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沟通的最主要渠道。

深汕特别合作区在规划建设时,就应该构建设施先进、布局合理、安全便捷的信息化综合服务网络,实现合作区区域内无线局域网全覆盖。

要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建立统一的合作区基础数据平台,实现信息资源高度共享,提升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字化社区建设水平,建设数字化城市。

建立城市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对城市部件、事件实施全时制、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处理和反馈,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

利用政府管理信息化创新审批管理制度,提高行政审批管理能力。

建立行政审批目录管理制度。

依托行政服务在线系统平台建设行政审批信息目录系统,实现审批事项的清理和调整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常态化、信息化;

制定行政审批信息资源目录管理办法,对行政审批实行动态评估、年度检查;

建立行政审批绩效评价机制,实现绩效评估制度化、法制化及绩效考核结果公开化;

建立公众对办事窗口的满意度测评机制,完善窗口办事制度。

推进网上并联审批、联合年检、联合登记,实现跨部门的业务协同。

对于需要多个部门实施并联审批且相互之间关联度大的事项,按照“一表受理、抄告相关、限时反馈”的模式,推进并联审批、联合年检、联合登记。

(七)建设公共生活服务平台

深汕特别合作区是高端人才的聚集地,是高品质生活的宜居区,这要求合作区必须提供优质的生活服务。

公共生活服务平台,通过合理规划生活功能区域、丰富合作区内的生活服务内容和形式,为合作区内的居民创造高品质、优质的生活环境。

合作区内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劳动者家园正是以“有技术、有住处、有落户、有家属、有隐私”的“五个有”为主线,在合理的人们活动半径范围内,建设先进、方便的商业金融业设施,为日常生活提供保障;

建设设备先进、服务水平高的医院;

引进或新建中小学等优质教育资源,解决正年富力强的技术、经营人才的子女入学问题,解除其后顾之忧;

可以探索在各个公共服务领域建立深汕合作的模式,要求深圳方面给予在相关合作领域的汕尾员工到深圳学习深造或进修学习的优先机会;

建设数字化影院和图书馆、先进的运动场馆、歌舞剧院、俱乐部等高雅的文化体育娱乐设施,为辛勤工作之余的人们创造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等。

合作区内的交通体系也应该建设以绿色交通系统为主导的交通发展模式,创建低能耗、低污染、低占地、高效率、高服务的交通体系。

五、实施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一)效果评估

深圳、汕尾两合作建设特别合作区,是深汕两市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着力解放思想的重要成果,也是创造性地推进“双转移”、贯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是省委、省政府着眼于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为欠发达地区聚集人气、加快发展创造条件的一个重要举措。

深汕合作是经济发达地区与相对落后地区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载体,具有典型意义和示范作用,并可以实现多方共赢。

对广东来讲:

实现区域协调、推进双转移实施、打造新模式示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转移而不退出。

对珠三角来讲:

实现区域结构合理、强化功能辐射与延伸。

对深圳来讲:

实现产业升级、空间腾挪、强化发展后劲、重振改革创新精神。

对汕尾来讲:

努力争当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排头兵,融入珠三角,形成新的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劳动就业、提升产业层级。

(二)效果反馈

经过深圳、汕尾两市的共同努力,深汕特别合作区创新体制机制,各项工作已在有序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市场反映良好

市场是创新成败的试金石。

深汕两市的合作,市场、社会的反应如何,比特合区本身更受人瞩目。

合作区一启动,马上吸引了一大批企业来实地考察,招商引资工作有序开展。

今年4月8日,深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思平率包括华为、创维、海王、研祥、神州电脑等行业领军骨干企业共120多家企业组成的“深圳市民营企业家汕尾考察团”到合作区进行商务考察。

期间,园区管委会与多家深圳企业和商会达成意向,共意向签约项目13项,金额66亿元。

9月20日,深圳、汕尾两市政府在深圳市五洲宾馆隆重举行深汕特别合作区首次招商推介会,吸引了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腾讯、华大基因、美国空气化工、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分行等260家企业和机构参会,38家企业和机构与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投资协议或投资意向协议,签约总额达114.36亿元人民币,投资及意向投资涉及金融、基础设施(燃气、电信、工业地产等)、电子信息(云计算、手机、LED等)、机械制造、新材料、生物工程以及生态农业等多个产业。

随着招商引资变为“招商选资”,土地成为招商引资工作的瓶颈,制约项目的落户。

同时,由于机构未完善,无法建立“一站式”服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落户。

2、高端电子产业显现良好发展势头

按照规划定位,深汕特别合作区将以产业高端取向为目标,积极抢占产业转型升级的制高点。

合作区一经启动,就吸引了包括腾讯、华大基因、美国空气化工等一大批知名企业进驻。

高端电子产业方面,已经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合作区将做大做强中关村(汕尾)科技园所建立的大型云计算中心以及芯灵(汕尾)微电子产业园,使合作区孕育出一个拥有百万数量级服务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云计算操作平台和一个具有自主品牌、可控技术的芯核研发生产基地,改变我国长期以来依赖购买芯片缺“芯”少“核”的局面,再加上拥有国际领先“低倍聚光免跟踪技术”的天洋太阳能光伏项目,使特别合作区成为重要的高端电子产业基地。

近期,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与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共同发起并设立中国云计算技术测试中心。

为云计算企业和云计算产业提供云计算软硬件测试平台,为云计算数据中心构建和管理提供测试、验证平台,为云计算商业服务提供测试平台。

中心秉承“在自主中创新、在原创中发展”的理念,聚集国内云计算优秀企业和产品,推进中国自主云计算技术的发展,逐步形成中国云计算产业标准。

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中,中心一旦成立,合作区将站在中国高新技术领域中前沿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