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入分配教学设计复习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08389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收入分配教学设计复习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个人收入分配教学设计复习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个人收入分配教学设计复习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个人收入分配教学设计复习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个人收入分配教学设计复习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个人收入分配教学设计复习Word下载.docx

《个人收入分配教学设计复习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收入分配教学设计复习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个人收入分配教学设计复习Word下载.docx

意义:

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1.收入分配公平

(1)表现:

①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②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意义:

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3)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一个“保证”,两项“举措”)。

①制度保证: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重要举措之一:

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③重要举措之二: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2.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二者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②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着矛盾。

(2)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核心知识点归纳

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1.生产决定分配

(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1)含义:

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原因: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意义:

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地位:

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因为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

易错易混点精析

1.按劳分配只能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分配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在公有制经济中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分配方式,如福利性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等。

2.我国的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直接原因是基本经济制度。

3.按劳分配并不意味着等量劳动必然获得等量报酬。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每个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可能完全一样,营利状况也不会相同,所以消费品的分配必然存在差异。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具体形式:

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②意义: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区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

类别

对应形式

按资本要素分配

存款利息、股息、股票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

按土地要素分配

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按管理要素分配

企业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按劳动要素分配

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

按信息要素分配

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的收入

按技术要素分配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科技人员的分配形式

关于科技人员的分配方式应作具体分析,一般来说,科技人员的分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公有制企业中科技人员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劳分配、非按劳分配的福利性分配及社会保障收入。

(2)股份制企业中,科技人员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获得相应的股份,从股份制企业获取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

(3)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中,科技人员的工资所得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入股所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4)科技人员自办实业或转让技术成果、专利所得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按劳分配收入一定是劳动收入。

个体劳动收入或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动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劳动收入:

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本收入而言的。

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

非劳动收入:

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

风险收入,如红利。

按土地要素分配的收入,如出租土地、房屋等收入。

转移性收入,如养老金等。

剥削收入:

私营企业主和外资经济中的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

判断分配方式的标准

(1)依据范围:

一般情况下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属于按劳分配;

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属于其他分配方式。

(2)依据分配尺度:

凭借劳动获得的收入是劳动所得;

凭借资本、房屋等获得的收入为财产性收入;

凭借管理、技术、信息等获得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3)依据形式判断:

工资、奖金等是劳动收入;

利息、股息、红利等是资本要素收入。

1.农村集体经济中,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所得属于按劳分配所得,而农民通过流转土地所得是以土地要素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

2.个体劳动者的分配方式,既不属于按劳分配,也不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而是属于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3.私营企业中工人获得的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而私营企业主的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

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1)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2)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3)措施:

关于“收入分配公平”存在下列认识误区

(1)收入分配公平就是坚持平均主义。

平均主义不问劳动和付出的多少,一味强调报酬的均等,这实际上背离了公平原则。

(2)收入分配的公平就是要消除收入差距。

分配公平是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不是要消除收入差距。

借收入分配公平而消除收入差距,必然陷入平均主义。

2.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1)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1)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关系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税收进行调节和规范,不直接干预。

(2)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对收入要素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

主要通过税收、财政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

(3)初次分配收入存在一定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也有助于提高效率,但如果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过多,再分配很难纠正过来。

因此在初次分配中处理好效率和公平

的关系十分重要。

(4)再分配具有社会公平功能。

当然,再分配也要注意促进效率。

如果把再分配调节力度搞得过大,出现奖懒罚勤效应,就会既损害初次分配的公平性,从而也会损害效率,反过来也会影响再分配。

只有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才能促进国民收入合理分配,最终既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1.[2014·

海南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

下列举措中能够通过扩大财产权利而使农民增收的是

A.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担保和转让

B.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C.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生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

D.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

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收入的分配。

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担保和转让,既扩大了农民的财产权,又能够增加收入,A项符合题意。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土地仍然归集体所有,并没有扩大财产权,B项不符合题意。

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生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但没有扩大财产权,C项不符合题意。

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不会改变土地所有权,更不会增加农民收入,D项不符合题意。

2、[2014·

广东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平均工资保持较快增长,但工资水平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岗位差距仍然较大。

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②创新扶贫方式,推进特殊困难地区的发展 

③禁止非法垄断及非法竞争行为 

④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收入分配公平、推动城乡一体化等知识点。

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①表述错误。

采取②表述的措施有利于解决工资水平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

岗位差距较大的问题往往是由非法垄断和竞争造成的,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应该采取③表述的措施。

我国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而不是平均化,④表述错误。

3、[2014·

全国卷]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是

A.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B.调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

C.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D.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本题考查收入分配公平。

转移支付、生活保障不属于初次分配和劳动报酬,A、C两项不符合题意。

调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会在短期增加财政收入,同时会减少企业的利润,不利于劳动报酬的增长,排除B项。

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D项符合题意。

坡头区爱周中学备课组

2015年1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