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 观潮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08153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 观潮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 观潮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 观潮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 观潮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 观潮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 观潮教案Word下载.docx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 观潮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 观潮教案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 观潮教案Word下载.docx

《花牛歌》则体现出花牛的恬静与闲适。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繁星

1

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繁星的介绍与感悟,体现出作者的童心与童趣。

口语交际

我们与环境

1.能根据主题,清楚明了地说出我们与环境的关系。

2.学会倾听,能从别人的谈话中找到主题;

能围绕一个主题发言,不跑题。

习作

推荐一个好地方

1.能选择一个自己觉得好的地方推荐给大家。

2.推荐的理由要写充分,并学会与同学互提修改建议,对作文进行修改。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

1.在读景物描写的段落的时候,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景物描写的魅力。

2.积累成语,并了解成语的意思。

3.会用表示时间的词语写一段话。

4.朗读、背诵古诗《鹿柴》。

1观潮

1.认读“盐、屹”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潮、据”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奇观、农历”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句子的含义。

4.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通过对钱塘江大潮的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突出大潮给人带来的震撼的写法;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并且练习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

重点

知道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宏大气势。

难点

学习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事物发展的过程;

学习通过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突出景物特点的写法;

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字词教学

本课15个要求会写的生字中,有7个生字出现在第2、3自然段中。

因此,可以集中指导生字认读及书写。

本课生字的学习,可以跟词语教学或句子教学相结合。

比如,可以通过“闷雷滚动”来认识“滚”这个字,并通过介绍这个字的结构及读音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生字。

同时,还要进行书写的指导,如:

“阔”是半包围结构,里面的“活”字要写得略窄些;

“盼”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右同高;

“逐”是半包围结构,“豕”要写得略窄。

2.阅读理解

这篇文章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生词较少,生僻的句子较少,因此不难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这些词语、句子,让学生边读边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头脑中展现文字所描述的景象。

这样学生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学习了阅读理解的方法,同时也品味了文字的魅力。

学生们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体会大自然的魅力。

3.表达运用

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针对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告诉他们规范表达的重要性,理解课文时,请学生们发表看到钱塘江大潮时的感想。

1.预习提纲

(1)搜集图文资料及视频资料,了解钱塘江大潮。

(2)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会认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会写字要求会读写并组词。

通过查工具书了解文中生词的意思。

(3)再读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熟读课文,通过找重点词语,把握文章的写作顺序。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读“盐、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等1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把握课文的写作顺序,体会按时间顺序写作的好处。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塘江大潮吗?

课前我让大家搜集了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资料,大家肯定对钱塘江大潮有了一定的了解。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钱塘江大潮吧。

课件出示:

钱塘江大潮:

由于每年秋分后的一段时间,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这几天海水所受引潮力特别大,再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从而形成特大涌潮。

农历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钱塘江的潮头最大,以千古赞咏不绝的“海宁潮”闻名天下。

2.学生交流看到这些资料和图片后自己的感受。

生1:

看到这些图片,我感到非常震撼。

钱塘江大潮真是汹涌澎湃、宏伟壮观。

生2:

钱塘江大潮让我感到震撼,让我感到激动,同时也让我感受到祖国河山的壮美。

我更热爱祖国的河山了。

3.同学们,我们从图片和资料中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

那么,作者是怎样用文字把这种汹涌澎湃的景象表现出来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潮》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好奇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

抓住这一特点,以生动的图片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入课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整体把握

1.生字学习。

(1)请同学们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圈出生字。

(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潮据堤阔盼滚顿逐

渐堵犹崩震霎余

(3)学生认读生字,教师重点指导易读错的字、易写错的字,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引导学生注意:

“盼”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左右同高;

(4)学生书写生字,教师投影学生书写的生字,同步指导。

2.词语学习。

(1)课件出示本课生词,学生读一读。

奇观农历据说宽阔人山人海滚动顿时逐渐犹如齐头并进山崩地裂

霎时余波依旧

(2)学生交流自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如在理解“山崩地裂”时,可以联系上下文去理解。

上文提到“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想象画面,钱塘江大潮如同万马奔腾而来,其声势之浩大,有如天地崩裂一般,令人神往而敬畏。

(4)通读课文,你可以用哪些成语来描述钱塘江大潮?

预设:

气势磅礴、汹涌澎湃、排山倒海、惊涛骇浪、波澜壮阔等。

(板书:

气势磅礴)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引导学生通过认识字的结构、写法等来加强他们对字的记忆。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引导学生用成语来描述大潮给人的印象。

三、再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理清写作顺序

1.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读。

从读中弄懂文意,从读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下面就让我们再次用心地读读课文吧。

2.说说你从课文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我知道了观潮的最佳日期。

我知道了观潮的最佳地点是盐官镇。

3.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在读中思考:

作者在描写钱塘江大潮的时候,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学生读课文,找关键词,并回答问题。

教师指导:

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通过下列词语可以看出来(课件出示):

这一天早上→午后一点左右→过了好久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课文,能锻炼学生提炼重点的能力。

这种训练是一种综合训练。

这个环节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内容和课文的写作顺序,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第2课时

1.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宏大气势。

2.学习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体现大潮的特点的写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一、复习回顾,引导探究主题

1.复习生字词,听写。

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查听写情况。

奇观农历据说宽阔人山人海滚动顿时逐渐犹如齐头并进山崩地裂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描述这一“天下奇观”的?

时间顺序)

设置这个环节,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二、精读课文,品读重点句子,感受澎湃之美

1.上节课,我们通过图片了解了钱塘江大潮。

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文字描述来了解这一“天下奇观”。

请同学们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从第1自然段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学生根据自己获取的信息各抒己见。

预设1:

从“自古以来”这个词语中,我知道了钱塘江大潮存在了许多年。

预设2:

从“天下奇观”一词可以看出,钱塘江大潮是奇特的、世间少见的景观。

师总结:

第1自然段,一句话就蕴含了丰富的信息,“自古以来”,从时间上告诉我们,钱塘江大潮由来已久;

“天下奇观”则告诉我们钱塘江大潮的奇特世间少有。

天下奇观)

2.赏析第2自然段,想象潮来前的景象。

(1)教师范读第2自然段。

(2)学生自读这段文字,交流:

观潮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最佳地点在哪里?

潮来前的情景是怎样的?

(课件出示问题)

1.观潮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2.观潮的最佳地点在哪里?

3.潮来前的情景是怎样的?

(3)学生自读,思考问题。

(4)教师指名回答,其他学生认真听,并及时进行补充。

这段文字描写了潮来前的情景。

具体交代了观潮的最佳时间——八月十八,最佳地点——海宁市的盐官镇,运用成语描写了潮来前的情景——若隐若现、人山人海。

3.赏析第3~4自然段。

(1)放录音,听范读第3~4自然段。

(2)品析第3~4自然段的朗读方法。

读第3自然段时,语速要略慢一些,声音要稍微平静一些,要把“平静”体现出来。

读第4自然段时,语速要快,声音要高亢,要体现出紧张的气氛。

(3)学生自读第3~4自然段,指名读,全班同学进行评价。

(4)默读并思考:

这两个自然段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潮来时的情景?

采用了哪些方法进行描写?

学生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在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补充、纠正。

第3自然段

潮的声音:

“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

(直接描写)

人的活动:

“人声鼎沸”“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人群又沸腾起来”。

(间接描写)

潮的样子:

“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5)细读第4自然段,找出重点语句,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大潮的。

学生读第4自然段,找重点语句,并在全班交流。

第4自然段

潮由远及近的变化: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潮水的气势:

“白浪翻滚”“两丈多高的水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播放大潮视频,半分钟即可)

潮水的声音: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作者详细描写了大潮的变化:

从远处的白线到近处的白浪再到近前的“千万匹白色战马”;

声音:

“山崩地裂”。

这样的直接描写让我们对大潮的认识更加清晰,对大潮的恢宏气势感受得更加深刻。

(6)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读了这两段文字,对钱塘江大潮有了怎样的新认识?

学生读第3~4自然段,想象画面,并描述头脑中想象的画面。

读了文字,我能想象出大潮由远而近,逼近人们。

一开始,大潮只是像一条白线,然后逐渐拉长、变粗,到后来白浪翻滚,浩浩荡荡,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4.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

潮过后,江面是什么样子的?

试着找出重点词语并进行分析。

学生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在全班交流。

“霎时”表明时间很短,点明潮涌速度之快。

“奔腾西去、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语体现出潮头汹涌,余威犹在。

“依旧”写出了“潮前静→潮来动→潮过静”的变化。

这段文字更加衬托出钱塘江大潮的壮丽,表达出作者对这一奇观的赞美之情。

以读为主,以读促悟,边读边想。

在读中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在读中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三、总结课文,学习写法

1.学习了这篇文章,你对景物描写方法有了怎样的认识?

学生各抒己见。

在描写景物时,我们可以使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我们可以运用直接描写来体现景物特点,用间接描写来进行烘托。

这样双管齐下,会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2.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景物的?

学生找关键词,并在全班交流,教师及时引导。

运用时间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

从“早上”“午后”“过了好久”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让学生们了解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描写景物的顺序,能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拓展延伸

古往今来,有很多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词。

我们来欣赏其中的一篇。

(课件出示陈师道的《十七日观潮》)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3~4自然段。

2.积累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诗句或名句。

《观潮》这篇文章通过详细描写钱塘江大潮的盛况,体现出大自然的壮美。

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激发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先让学生们展示他们搜集到的钱塘江大潮的图片。

色彩鲜明的图片,加上学生们充满激情的描述,整个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为随后进行的课文理解做了有效的铺垫。

二、识记生字。

识记生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我非常重视学生们自主识字的能力。

本课有15个生字,个别生字较为简单,只需稍微指导。

对于易混、易错的生字,从字形、读音、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这样既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同时也教给了学生识字的方法。

三、边读边想。

本文是一篇描写场景的文章。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阅读,从阅读中感受场面的宏大。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重点句子、重点词语,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同时通过阅读指导,让琅琅的读书声回响在整个课堂。

同时,还引导学生了解景物描写的顺序。

通过找关键词来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这节课,主要在于读,在读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使学生感受不一样的美,受到情感的熏陶。

 

世界上一成不变的东西,只有“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条真理。

——斯里兰卡

过放荡不羁的生活,容易得像顺水推舟,但是要结识良朋益友,却难如登天。

——巴尔扎克

这世界要是没有爱情,它在我们心中还会有什么意义!

这就如一盏没有亮光的走马灯。

——歌德

生活有度,人生添寿。

——书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