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08147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三节会计核算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会计、计量、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预算执行过程进行的反映。

我国会计法律制度对会计核算的原则、会计资料基本要求以及会计年度、记账本位币、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财产清查、会计档案管理等作出了统一规定。

1、总体要求

企业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并符合会计信息质量基本要求。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业务或事项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

(1)、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真实性原则——客观性原则(企业以实际发生情况为依据,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相关性原则——有用性原则(提供的会计信息对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预测)

明晰性原则(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

可比性原则——横向、纵向(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事项采用一致政策不随意变更;

不同企业发生的采用规定政策,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原则(融资租赁和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运用此原则)

重要性原则(提供的信息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谨慎性原则——稳健性(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各项减值准备的提取、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秘密准备)

及时性原则(对发生事项及时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

(2)、会计核算依据

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这是对会计核算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保证会计资料质量的关键。

(3)、对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

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薄或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

2、会计核算的内容:

①款项及有价证券的收付;

②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③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④资本、基金的增减;

⑤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⑥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⑦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3、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原始凭证——内容、填取(自制、外来)、审核(内容:

真实、合法、完整、正确。

处理:

审核无误——据以编制记账凭证;

不真实、不合法——不予受理并报告单位负责人;

不准确、不完整——退回要求更正或补充。

)保管。

原始凭证错误——金额错误,重开;

其他错误,由开出单位重开或更正并盖章。

记账凭证——内容、填制(基本要求、具体要求)审核(形式:

自审、互审和序审、专审。

内容:

真实,完整、正确、规范。

补办手续、更正、重编)保管。

4、会计账簿---是连接会计凭证和财务会计报告的中间环节。

(1)、设置(总帐、明细帐、日记帐和其他辅助性帐簿);

(2)、启用与登记;

(3)、核对账目;

(4)、结账;

(5)、保管(总帐、明细帐、日记帐和其他辅助性帐簿保管15年,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帐25年,固定资产卡片在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

5、财务会计报告

(1)、组成;

报表、附注及其他

(2)、编制

编制目标——财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编制依据——审核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

编制要求——时间、依据、确认与计量原则、全面结账、查实、合规、衔接

(3)、签章:

单位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

总会计师

(4)、责任主体——单位负责人

6、会计档案的管理

(1)、会计档案的范围和种类:

会计凭证、账薄、财务报告和其他类

(2)、会计档案的指导、监督、检查部门——财政部门和档案部门。

(3)、保管期限:

定期、永久。

7、其他相关规定

会计年度,我国以公历年度为会计年度,即以每年公历1月1日---12月31日。

记账本位币,我国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四节会计监督

狭义的会计监督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广义上的会计监督还包括对会计监督活动的再监督,因此会计监督有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之分,外部监督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三位一体——单位内部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

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概念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指为了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有关管理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度和方法。

2.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主体和对象

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单位的经济活动。

3、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内容 

凭证、账薄、财务报告、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各项计划

4、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本要求

各单位应当建立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有效执行,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或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

(2)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应当明确;

(重大业务事决策和执行程序应当明确项)

(3)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

(4)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5、单位负责人、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中的职权

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

不得授意、指使、强令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 

(1)对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

(2)发现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不相符的,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有权自行处理的,应当及时处理;

无权处理的,应当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作出处理。

二、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

1.政府监督的概念

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主要是指财政部门代表国家对单位和单位中相关人员的会计行为实施的监督检查,以及对发现的违法会计行为实施的行政处罚,是一种外部监督。

2.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主体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为各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部门,对各单位会计工作行使监督权,对违法会计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和权限,可以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

如《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税务机关有权检查纳税人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有关资料。

3、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的对象和范围

对象——会计行为

内容——是否依法设账;

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

会计核算是否合规;

会计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对会计事务所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程序和内容的检查。

对会计事务所的监督(财政部和省级财政部门)

主体——国务院财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可重点检查的:

被投诉或举报的、未保持设立条件的、在执业中有不良记录的、采取不正当手段承接业务的。

4、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要求

(1)保密义务;

(2)政府部门依法检查和处理;

(3)被检查单位依法接受并配合

三、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

1.社会监督的概念

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主要是指由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依法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的审计、鉴证的一种监督制度。

此外,单位和个人检举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行为,也属于会计工作社会监督的范畴。

2.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

联系与区别(P31页)

*注册会计师审计只是对出具的审计报告负责,不能替代或减轻单位负责人对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承担责任

3.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范围(P31页)

四、内部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的关系

1、区别:

主体、性质、时间、内容

2、联系:

内部监督是基础;

外部监督是一种再监督;

政府监督是社会监督的重要保证。

第五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一、会计机构的设置

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对于不具备设置会计机构条件的单位,应当委托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一个单位是否设置会计机构,一般取决于三个因素:

单位规模大小;

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的繁简;

经营管理的要求。

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任职资格

1.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概念

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是指在一个单位内具体负责会计工作的中层领导人员。

2.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任职资格

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经历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的其他条件。

基本条件:

(1)坚持原则,廉洁奉公;

(2)熟悉相关法规政策,掌握本行业业务管理的有关知识;

(3)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4)身体状况能适应本职工作的要求。

3.会计人员的回避

*(P33页)

三、代理记账

1.代理记账的概念

代理记账是指从事代理记账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办理会计业务。

委托人是指委托代理记账机构办理会计业务的单位。

指依法应当设置会计账簿但不具备设置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条件的单位。

代理记账机构是指从事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

须由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并领取由财政部统一印制的代理记账许可证书。

代理记账的特点:

依法设立机构;

具备从业资格;

接受委托;

收取报酬。

2、代理记账的业务范围

代理记账机构可以接受委托,受托办理委托人的以下业务:

(1)根据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和其他资料,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包括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

(2)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

代理记账机构为委托人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经代理记账机构负责人和委托人签名并盖章后,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外提供。

(3)向税务机关提供税务资料。

(4)委托人委托的其他会计业务。

3、委托代理记账的委托人的义务

(1)对本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填制或者取得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原始凭证;

(2)应当配备专人负责日常货币收支和保管;

(3)及时向代理记账机构提供真实、完整的原始凭证和其他相关资料;

(4)对于代理记账机构退回的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更正、补充的原始凭证,应当及时予以更正、补充。

4、代理记账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义务

(1)按照委托合同办理代理记账业务,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2)对在执行业务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应当保密;

(3)对委托人示意其作出不当的会计处理,提供不实的会计资料,以及其他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要求,应当拒绝;

(4)对委托人提出的有关会计处理原则问题应当予以解释。

四、会计从业资格

1.会计从业资格的概念

会计从业资格是指进入会计职业、从事会计工作的一种法定资格,是进入会计职业的“门槛”。

2.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适用范围

性质:

准入证、档案、全国有效、不得涂改和转让

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从事下列会计工作的人员(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人员,以及外籍人员在中国大陆境内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1)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

(2)出纳;

(3)稽核;

(4)资本、基金核算;

(5)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核算;

(6)工资、成本费用、财务成果核算;

(7)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

(8)总账;

(9)财务会计报告编制;

(10)会计机构内会计档案管理。

(11)其他会计工作

3.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

(1)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实行考试制度。

考试科目为: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五级)。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由财政部统一制定并公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铁道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负责组织实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有关工作:

制定考试考务规则、命题、实施考试考务工作、监督检查考试考风考纪。

试题与考试结束后30日内报财政部备案。

(2)会计从业资格报名条件。

A、基本条件:

遵守会计和其他财经法律、法规;

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具备会计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

B、禁止参加考试的规定:

有《会计法》第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条所列违法行为,被依法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5年内(含)

因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薄、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

不得取得或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终身不得进入会计行业)

4.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管理(县级以上财政部门按属地原则管理)实行注册登记制度,包括:

(1)上岗注册登记。

持证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当自从事会计工作之日起90日内,填写注册登记表,并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所在单位出具的从事会计工作的证明,向单位所在地或所属部门、系统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注册登记。

(2)离岗备案。

持证人员离开会计工作岗位超过6个月的,应当填写注册登记表,并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向原注册登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备案。

(3)调转登记。

持证人员调转工作单位,且继续从事会计工作的,应当按规定要求办理调转登记。

(4)变更登记。

持证人员的学历或学位、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等发生变更的,应向所属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从业档案信息变更登记。

(5)撤销与注销

撤销的五种情况(P39页)

注销的三种情况(P40页)

5、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实施监督检查的内容:

(1)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的持证并注册登记的情况:

(2)持证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和执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情况

(3)持证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

(4)持证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情况。

(5)持证人员换发、调转、变更登记会计从业资格证的情况

6、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各单位

(2)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

(3)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时间要求——每年不少于24小时。

(4)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会计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和技能、职业道德规范。

(5)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形式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形式包括接受培训和自学两种。

(6)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特点——针对性、灵活性、适应性

(7)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评升依据、登记、档案记载、检查。

五、会计专业职务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1.会计专业职务

会计专业职务是区别会计人员业务技能的技术等级。

会计专业职务分为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员。

高级会计师为高级职务,会计师为中级职务,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员为初级职务。

2.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1)级别: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为初级资格、中级资格和高级资格三个级别。

初级、中级会计资格的取得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

高级会计师资格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制度。

(2)报名条件:

包括基本条件和其他条件

A、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B、认真执法,无严重违反财经法律行为C、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D、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其他条件:

初级:

高中以上学历;

中级:

大专以上学历——大专、会计工作满5年;

本科、会计工作满4年;

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会计工作满2年;

硕士学位、会计工作满1年;

博士学位;

参加全国统考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资格可报考相应级别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六、会计工作岗位设置

1、概念

会计工作岗位是指一个单位会计机构内部根据业务分工而设置的职能岗位。

2、会计岗位的设置要求

A、与本单位业务规模、选战、管理相适应

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

B、符合内部牵制制度

C、有计划轮岗

D、建立岗位责任制

3、会计工作的具体岗位:

P39

4、总会计师

A、总会计师的概念——单位行政领导人员

B、总会计师的设置——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

C、总会计师的任免——单位主要行政领导提名,政府主管部门任命或聘任,免同

D、总会计师必须具备的条件——政治、思想、政策理论水平、业务知识和身体,另取得会计师资格后主管单位或内部一个重要方面的工作不少于3年

E、总会计师在会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任用上的权限

七、会计人员回避制度

2、实施范围—— 

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

3、内容:

A、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

B、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

直系亲属包括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

八、会计人员的工作交接

1、交接的概念

2.交接的范围P42

会计人员调动工作、离职或者因病暂时不能工作,应与接管人员办理工作交接手续。

3.交接的程序

A、移交前的准备工作

B、移交时的清点和核对

C、专人负责监交

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负责监交。

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时,由单位领导人负责监交,必要时,主管单位可以派人会同监交。

D.交接后的有关事宜

签名盖章、继续用原账、各人保管移交清册。

4、交接人员的责任

移交人员对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会计资料移交后,如发现是在其经办会计工作期间内所发生的问题,由原移交人员负责。

六节法律责任

《会计法》主要规定了两种责任形式:

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会计法》涉及的法律责任的表现:

责令限期改正;

通报;

罚款;

行政处分;

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追究刑事责任。

1、行政责任包括:

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

行政处分有:

1993年《国家公务员条例》——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1982年《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

行政处罚:

1996年《行政处罚法》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其他。

2、刑事责任

是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责任。

包括犯罪和刑罚。

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的主要区别:

一是追究的违法行为不同;

二是追究责任的机关不同;

三是承担的法律后果不同。

《会计法》法律责任

违法行为

行政处罚(县以上财政部门)

行政处分(所在单位或有关单位)

刑事责任

1、不依法设账2、私设会计账薄3、原始凭证4、登记账薄5、随意变更6、报告依据不一致7、记账文字和本位币8、会计档案毁灭9、内控制度10、任用会计人员不合规

责令限期改正

罚款:

单位——3千到5万;

个人——2千到2万

情节严重的——吊证

国家工作人员

构成犯罪的

伪造、变造证账,编假报告

单位——千到万;

个人——千到万;

吊证

国家工作人员:

撤职——开除

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

授意、指使、强令会计造假

5千到5万

降级、撤职、开除

打击报复会计人员

单位负责人

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滥、玩、徇、泄

行政处分

泄露检举秘密

第二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票据法》《票据管理实施办法》《支付结算办法》《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

一节支付结算概述

一、支付结算的概念

支付结算是指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