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一轮复习专题复习卷土壤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07535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1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一轮复习专题复习卷土壤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 一轮复习专题复习卷土壤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 一轮复习专题复习卷土壤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 一轮复习专题复习卷土壤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 一轮复习专题复习卷土壤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一轮复习专题复习卷土壤文档格式.docx

《高中地理 一轮复习专题复习卷土壤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一轮复习专题复习卷土壤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 一轮复习专题复习卷土壤文档格式.docx

梯田的外壁大多用坚固的石块砌成,石壁最高可达4米。

左图为巴纳韦梯田示意图,右图为该梯田构造剖面图。

读图回答下列题。

4.巴纳韦梯田的石壁高达4米,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丰沛B.石料丰富C.山势陡峭D.水土流失

5.右图中粗沙砾石层的主要作用是()

A.为作物提供水分B.加快雨水渗漏速度

C.过滤净化雨水D.为作物提供养分

瓦罕走廊(下图)曾是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位于阿富汗东北部、阿姆河上游,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质时期冰川广布,谷地宽度可达数千米,谷底平坦,河流蜿蜒。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当地牧民每年到瓦罕走廊放牧的最佳时段、图中M地的自然带,二者组合正确的是()

A.1~2月 

 

高山针叶林带B.3~5月 

落叶阔叶林带

C.6~8月 

高寒荒漠带D.9~10月 

温带草原带

7.瓦罕河谷地区()

A. 

盛行下沉气流导致气候干热B. 

冷湿气候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多

C. 

河谷为流水侵蚀的V形谷D. 

清晨的细流下午可能变得汹涌

8.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图1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图2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

读图,回答12~13题。

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

B.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

C.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

D.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

9.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  )

A.免耕直播B.深耕改土C.大棚温室D.砾石压土

10.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

图1是不同气候下(湿润、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图2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14~15题。

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

A.生物B.地形C.降水D.成土母质

11.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  )

A.甲与ⅠB.甲与ⅡC.乙与ⅡD.丙与Ⅰ

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

图1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图2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

B.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

C.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

13.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

翅碱蓬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一般生于海滨、湖边、荒漠等处的盐碱荒地上。

根据涨潮时海水到达海岸的距离,滩涂可分为低潮淹没带、中潮淹没带和高潮淹没带。

在辽宁盘锦的中潮淹没带,生长着大量的翅碱蓬,由于它的茎和嫩叶呈红色,所以这片海滩形成了著名的红海滩。

辽宁省20多条河流在这里入海,使这里成为了世界最大最典型的滨海湿地。

据此完成下题。

14.形成盘锦滨海湿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海浪侵蚀B.海浪堆积C.河流侵蚀D.河流堆积

15.与中潮淹没带的一派繁荣相比,翅碱蓬在高潮淹没带却鲜有分布,原因可能是()

A.海风特别大B.土壤盐分太高C.土壤太贫瘠D.地下水位较低

牛肝地是发育在以红层软岩(红层软岩是以红色为主色调的碎屑沉积岩,岩性以砂岩、泥岩、页岩为主)为主的区域,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

土壤一般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部分组成。

读“我国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土壤特征变化图”,完成下题。

16.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东北平原B.江南丘陵C.青藏高原D.河西走廊

17.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异B.地表形态变化C.土壤肥力变化D.过度农业活动

18.在该地区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特征发生的变化是()

A.土壤厚度增大B.土壤水分含量增大

C.土壤肥力提高D.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

中俄石油运输管道穿越了多年冻土区。

多年冻土分为活动层和多年冻层上下两层。

冻胀丘是指多年冻土区由土和地下水受冻胀作用形成的丘状地形,其中季节性冻胀丘每年冬季发生,夏季消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9.据图分析,该区域冻土活动层和多年冻层的分界深度是()

A.3mB.6mC.9mD.12m

20.对季节性冻胀丘的形成及防治,正确的是()

①冬季低温是冻胀丘形成的重要条件,可提高土壤水分,起到保温作用②土壤湿润是冻胀丘形成的重要条件,可开挖沟渠,排走地表水和地下水 

③治水是关键,可在管道两则的地下建设截水墙等阻水工程,阻止地下水流向管道④为防冬季低温,应在管道上铺砂石,通过提高地温度让其不冻结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处地层连续完整的自然黄土剖面。

某研究团队采集样本,检测化学元素组成与含量,发现黄土、过渡性黄土、古土壤样本与黄土高原风积黄土的常量元素特征高度相似。

调查发现,黄土一般位于流水沉积层之上。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1.钠元素易淋溶迁移,检测发现该剖面中古土壤层钠含量最低,表明该层形成时

A.植被发育差B.盐渍化显著C.风力作用强D.地表湿度大

22.剖面地层分布反映古气候

A.相对稳定,寒冷干燥B.多次变化,湿润期长

C.多次变化,干旱期长D.相对稳定,温暖湿润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0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松嫩平原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区内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季多大风,夏季降雨集中,秋季晴朗且温差大,冬季寒冷少雪。

年平均降雨量400~500mm,平均蒸发量1200~1900mm。

现已成为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土分布地区之一,且苏打盐碱土占平原总面积的21.5%,已成为影响该地区生态环境及工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下图为松嫩平原局部示意简图。

(1)简述松嫩平原腹地重盐碱荒漠化形成的条件。

根据松嫩平原西部自然环境特点,当地建立了“稻—苇—鱼”治理模式(如下图),水稻收割后进行高茬翻耕和秸秆覆盖还田,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2)结合上图,试分析不同土地类型区的利用方式。

(3)指出高茬翻耕及秸秆还田对土壤的有利影响。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伊犁河谷森林草原茂密,是我国重要的风成黄土分布区之一(左图)。

该区域森林带以上的中高山地带坡度较陡,黄土主要分布在森林带以下的草原、荒漠草原地带,该地带4~7月滑坡多发,代表性的滑坡点有23处,均分布于断裂带附近。

右图为2011-2017年伊宁市月均降水量统计图。

(1)据图说出伊宁市降水的特点。

(2)推测伊犁河谷黄土主要分布于林带以下的原因。

(3)分析黄土分布区4月~7月滑坡多发的自然原因。

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在新旧石器时期众多早期人类如明珠般不约而同地散落在黄河的一条条支流上(如图1“新旧石器时期黄河流域遗址分布图”),随后人类文明不断由支流走向干流,揭示出人类的文明与河流关系的不断演变过程。

材料二 作为黄河流域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黄土高原当之无愧的成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这里,黄土堆积深厚全世界罕见(如图2“黄土高原位置、黄土沉积物特征和厚度分布图”)。

距今1万年前,中华先民就在黄土高原上耕耘,种植粟黍,发展农业,历经万年而不绝,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深度和厚度。

黄土土质疏松,吸水能力犹如海绵,直立性强,土层深厚。

材料三 现在黄土高原考古发掘出来的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都发现了窑洞式建筑(如图3)。

(1)新旧石器时代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的一条条支流上,试推测其原因。

(2)从地形角度分析六盘山附近形成巨厚黄土沉积的原因。

(3)说明黄土高原能够易于耕耘且万年而不绝的土壤条件。

(4)新石器时期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类住宅多以窑洞为主,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和解析

1.D2.B3.C4.C5.B6.C7.D

8.C9.B10.A11.D12.C13.B14.D

15.B16.B17.D18.D19.B20.B21.D

22.C

23.【答案】

(1)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易积水;

松嫩平原盐碱土分布广,矿物质汇集较多,地下水矿化度大;

蒸发量大,容易形成重盐碱荒漠化。

(2)湖泡地势低洼,积水较深,发展养鱼;

沼泽地积水且盐碱化程度较高,适合种植芦苇;

轻、中度盐碱化草甸土分布区,盐碱化程度较低,可通过灌溉降低盐碱化程度,种植水稻。

(3)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抑制盐分在地表聚集(减轻土壤盐碱化);

增加土壤肥力;

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透气性)。

【解析】略

24.【答案】

(1)全年降水较少且分配较均匀;

3~7月降水量相对较多(月均在35mm以上),8~9月降水量相对较少(月均为15~19mm);

春末至初秋(4~9月)以降雨为主,初秋至次年初春(10月~次年3月)以降雪为主。

(2)三面环山,向西敞开,西风携带粉尘进入谷地,受地形阻挡,风力减弱,粉尘沉降;

森林阻挡降低风速,粉尘沉积;

自西向东随海拔升高,降水增多,空气湿度增大,粉尘沉降;

林带以下坡度平缓,利于黄土堆积。

(3)降水集中于4~7月,大量渗入地下,使黄土层底部变软;

春夏季节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

河谷地形,地势起伏大;

地壳活动频繁,断裂发育,风化严重,岩石破碎;

黄土质地特殊,遇水容易分散。

【解析】

(1)本题考查伊宁市降水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

直接读图进行分析,可以概括出伊宁市降水的特点,读图可知,伊宁市全年降水较少且分配较均匀;

(2)本题考查伊犁河谷黄土主要分布于林带以下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

伊犁河谷黄土主要分布于林带以下的原因可以从风力搬运和沉积作用的特点结合地形和森林对风力作用的影响进行分析。

伊犁河谷三面环山,向西敞开,西风携带粉尘进入谷地,受地形阻挡,风力减弱,粉尘沉降;

(3)本题考查黄土分布区4~7月滑坡多发的自然原因。

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

黄土分布区4~7月滑坡多发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地形、地壳运动、土壤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

黄土分布区降水集中于4~7月,大量渗入地下,使黄土层底部变软;

25.【答案】解:

(1)主要分析新旧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在黄河一条支流上的原因,主要从因为当时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其低下,而黄河部分支流水量较小,特别是汛期洪涝灾害较少,适合当时人类居住。

(2)六盘山附近形成巨厚黄土沉积的原因主要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和风沙的来源角度考虑。

六盘山附近位于(贺兰山和乌鞘岭的)山口地带,处于西北季风通道内,由于受地形约束(狭管效应),西北风力较大,携带沙尘量大;

受(六盘山和秦岭等)东、南部山地的阻碍作用,风力减弱,沙尘不断沉积;

(六盘山和秦岭等)东、南部山地阻碍夏季风进入,降水较少,流水侵蚀弱,利于黄土累积。

(3)黄土高原能够易于耕耘且万年而不绝的土壤条件,主要从土质条件、土壤肥力、土壤的来源角度考虑。

黄土土质疏松,易于耕作;

黄土透气保水,矿物质丰富;

土层深厚,分布广,经历长期耕作后仍能保持;

黄土沉积过程仍在持续。

(4)黄土高原的人类住宅多以窑洞为主主要因为黄土的特性,当地气候条件以及当地建筑材料的来源角度。

黄土土质疏松,具有粉沙性,易于开凿;

黄土直立性强,开凿窑洞不会坍塌;

土层深厚,窑洞内冬暖夏凉,适宜人类居住;

窑洞内气候较为干燥,食物不易变质,利于储存;

利于躲避野生动物袭击。

故答案为:

(1)新旧石器时代,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其低下,黄河部分支流水量较小,特别是汛期洪涝灾害较少,适合当时人类居住;

新旧石器时代,人类数量少,黄河部分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的支流沿岸可以为当时人类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

(2)六盘山附近位于(贺兰山和乌鞘岭的)山口地带,处于西北季风通道内,由于受地形约束(狭管效应),西北风力较大,携带沙尘量大;

(3)黄土土质疏松,易于耕作;

(4)黄土土质疏松,具有粉沙性,易于开凿;

【解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①水位:

(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

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由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较稳定)。

②流量:

(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

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流域:

河流集水区域,地表以山脉为分界线,即分水岭。

③含沙量:

(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

④结冰期:

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

⑤汛期:

有长短(由雨季长短决定或气温的高低决定)⑥水能:

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一般地形起伏越大,水流越急,水能越大。

)⑦凌汛:

有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有结冰期和发生在较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⑧径流量变化⑨流速(短促的河流流速快,长而平直的河流流速慢)。

新旧石器时代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的一条条支流上的原因是:

新旧石器时代,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其低下,黄河部分支流水量较小,特别是汛期洪涝灾害较少,适合当时人类居住;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黄土高原原生黄土是第四纪冰期干冷气候条件下的风尘堆积物,次生黄土是原生黄土经洪积、冲积改造而成的。

黄土是在风力吹扬搬运下,在干旱半干旱环境堆积的风成堆积物,经过长距离的搬运和分选,其物质组成具有高度的均一性。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作用及河流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