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八年级下-第四章.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751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八年级下-第四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科学-八年级下-第四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科学-八年级下-第四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科学-八年级下-第四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科学-八年级下-第四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八年级下-第四章.doc

《科学-八年级下-第四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八年级下-第四章.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八年级下-第四章.doc

八年级下册第三章植物土壤-复习提纲

目录:

1 土壤中有什么    

2 各种各样的土壤    

3 无机盐和水分的吸收

4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    

5 叶的结构和蒸腾作用    

6 保护土壤

第一节:

土壤中有什么

1、土壤中的生命--土壤生物(我们把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称为土壤生物)。

土壤由空气、水、腐殖质和矿物质组成。

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

土壤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组成,其中的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95%左右。

2、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土壤空气是植物根呼吸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

3、岩石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作用下,可以风化成为越来越小的碎块。

土壤中的腐殖质的主要来源是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4、土壤的形成过程十分缓慢。

形成1厘米的表土,一般情况下需要100-400年

第二节:

各种各样的土壤

1、土壤的结构(矿物质颗粒、腐殖质、水和空气这些成分之间相互影响,就形成了土壤的结构)矿物质颗粒的多少是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

2、土壤矿物质颗粒越大,土壤的空隙越大,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就越多。

土壤颗粒分类依据:

直径单位/mm(砂粒2.0~0.02;粉砂粒0.02~0.002;黏粒<0.002)

砂粒空隙越大,通气性和透水性越强,但保水性越差。

黏粒空隙小,通气性能和透水性差,保水性好。

粉砂粒介于二者之间。

土壤中一般都含有砂粒,粉砂粒和黏粒。

根据它们所占的比例不同可将土壤分类

土壤名称

土壤的质地

砂土类土壤

砂粒多,黏粒少。

土壤颗粒较粗。

(疏松,不易黏结,通气、透水性能强,易干旱。

有机质分解快,易流失。

黏土类土壤

黏粒、粉砂多。

土壤颗粒较细。

(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

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性能差。

壤土类土壤

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

(土壤质地较均匀。

不太疏松,也不太黏。

通气、透水,能保水、保肥,宜于耕种。

土壤黏性差,表示空隙较大,因而比较疏松,水易流出,通气性能好但保肥性能差。

土壤黏性很强,表示空隙较小,保水性能好,但通气性能差。

(最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的土壤:

壤土类土壤,因为其通气、透水、保水、保肥)

第三节:

植物与土壤&第四节: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

根系:

一株植物所有的根合在一起,叫做根系。

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直根系。

没有明显的主侧根之分的根系,叫做须根系。

(植物的不定根:

由植物的茎、叶上发生的根。

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根尖;

植物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

根毛区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一般情况下,当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中营养物质的质量分数高于土壤溶液的质量分数,细胞吸水;反之,当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中营养物质的质量分数低于土壤溶液的质量分数,细胞失水。

无机盐的作用

无机盐

作用

缺乏时的症状

含氮的无机盐

(如硝酸铵)

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

含磷的无机盐

(如过磷酸钙)

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

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

含钾的无机盐

(如氯化钾)

使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

茎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的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植物需要的主要元素有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铜(Cu)、锰(Mn)、锌(Zn)、钼(Mo)、硼(B)等,其中N、P、K、Ca、Mg、S是大量需要的,其他只需要微量。

这些元素主要是以离子态被植物吸收,所以说植物吸收的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里。

例如,

植物吸收的氮,主要是铵离子(NH4+)、硝酸根离子(NO3-);

吸收的磷,主要是磷酸根离子(PO43-);

吸收的钾是钾离子(K+);

吸收的钙是钙离子(Ca2+)等。

植物吸收这些离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根冠和分生区是根吸收这些离子的另两个部位)。

根尖结构

细胞结构特点

主要作用

根冠

细胞壁薄,排列疏松

保护作用

分生区(生长点)

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质浓,没有液泡,细胞具分裂能力,细胞呈小正方体。

分生作用,补充根冠细胞和伸长区细胞

伸长区

停止分裂,体积增大变长,能较快生长,细胞近似小正方形。

使根伸长,伸向土壤深处。

根毛区(成熟区)

细胞停止分裂生长至成熟,分化为各种组织,有许多根毛

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具吸收、输导作用。

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水体含氮和磷过高。

茎的生长方式:

直立茎茎较坚硬,能直立匍匐茎平卧于地,长不定根缠绕茎借茎本身缠绕或他物上升攀援茎用卷须攀援他物上升。

 

存在部位

细胞特点

功能

导管

 木质部

 死细胞

 输导水和无机盐

筛管

 韧皮部

 活细胞

 输导有机物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是在茎中央的导管,且是自下而上进行运输的。

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

形成年轮的条件:

内在条件是形成层,外在条件是气候的定期变化,主要是冷热的定期交替。

第五节:

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

植物体根吸收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中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蒸腾作用。

根吸收的水约有99%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出去的。

气孔运动的机理

  气孔运动表现于气孔开闭,气孔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保卫细胞近孔口一边的细胞壁较厚,而近表皮一边的细胞壁较薄,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体积增大时,靠近表皮细胞一边的细胞壁膨胀程度大于靠近已孔口较厚的一边,使保卫细胞向外弯曲,气孔便张开;相反,在保卫细胞失水体积缩小时,保卫细胞伸直,气孔便关闭。

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白天光照,保卫细胞光合作用吸收CO2,使细胞内CO2浓度降低,细胞溶液pH值升高(>7),淀粉磷酸化酶催化淀粉转化为葡萄糖溶于细胞液中,细胞液浓度增大,水势降低,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夜间黑暗,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正常进行,呼吸作用释放CO2使细胞内CO2浓度升高,细胞液pH值降低(<5),淀粉磷酸化酶催化葡萄糖转化为淀粉析出细胞液,细胞液浓度减小,水势升高,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蒸腾作用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气孔周围如果

湿度大、气温低、光照弱,则蒸腾作用就弱;

湿度小、气温高、光照强,则蒸腾作用就强。

八年级(上)科学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环境因素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1、猫头鹰白天休息,晚上出来活动,主因是温度、光照影响其行为;

2、生物节律性行为:

是对环境的某些节律性刺激作出的反应,如昼夜节律、月周期节律(鱼的繁殖)、季节节律(动物的迁徙、换羽,植物的开花、结果)。

3.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

4.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长素。

(1)植物体内的激素:

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激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2)生长素是由胚芽尖端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

达尔文猜想胚芽尖端会产生生长素,温特实验证明了达尔文的科学猜想,郭葛从植物体内分离出生长素。

(3)植物向光性:

观察现象,胚芽弯向光源生长。

产生条件:

①单侧光照射;②具生长素且分布不均匀。

产生原因:

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生长素分布多,胚芽生长快;向阳面生长素分布少,胚芽生长慢。

5、植物生长素

1.产生部位:

胚芽的尖端。

2.作用:

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②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③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3.缺点:

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

应用于防治杂草。

6、、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血糖:

血液中的葡萄糖。

正常含量为:

90毫克/100毫升。

(1)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

神经系统和胰岛素。

血液中血糖含量的升降,决定于胰岛素分泌的增加或减少;而胰岛素分泌的多少,导致血糖含量的下降或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正常值。

(3)胰岛素的功能:

促进人体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内,还能加速血糖的分解。

(4)胰岛素分泌异常的病症。

①胰岛素分泌不足:

糖尿病。

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

治疗服用胰岛素。

)医治糖尿病可以定时注射胰岛素。

是否患糖尿病可以检查血液血糖浓度是否为90毫克/100毫升或检查尿里是否含葡萄糖。

②胰岛素分泌过多:

低血糖症。

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

多吃糖类物质,补充血糖,药物调节胰岛素分泌。

二、内分泌腺和激素

1.激素的作用:

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内分泌腺和消化腺(唾液腺、胰腺)的区别:

①有无导管:

内分泌腺无导管,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消化腺有导管,消化液经导管进入消化道。

②分泌物质不同:

内分泌腺——激素,消化腺——消化液。

三、神经调节

1.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并以神经调节为主。

2.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

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微,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许多的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小鸟、小虫遇到敌害时会迅速躲避,驾驶员看见红灯就会刹车,这些感觉和反应都是由神经系统来控制和调节的,快速而短暂;而体液对生物体的调节缓慢而持久。

人在感知环境的刺激后,会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

在这个反应过程中,需要有许多的器官或组织参与,如眼、鼻、耳、皮肤、神经、脑、脊髓和运动器官,这是一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是许多器官协调作用的结果。

(一)、神经元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树突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到细胞体。

轴突的外面包着髓鞘,能把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出。

3.神经元的功能。

神经元上的树突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即产生信息),并传向细胞体,然后由轴突把兴奋传导到其它他神经元。

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即兴奋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系统中进行传导。

4.看图3—6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所示结构的名称:

①细胞体;②细胞核;③树突;④轴突;⑤髓鞘;⑥轴突分枝;⑦末梢。

(2)③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把兴奋传递到细胞体中。

(3)④的功能是把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中传出。

5.我们周围的各种信息都是通过各种器官中的神经细胞——即神经元来获取并传递的。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

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这三个部分组成。

(三)、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它的主要功能是承担信息的传导,负责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

1.脑神经:

由脑部发出,总共12对,绝大多数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如视神经、嗅神经、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