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遗址区精细化建设模式及关键路径研究修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07084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2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明宫遗址区精细化建设模式及关键路径研究修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大明宫遗址区精细化建设模式及关键路径研究修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大明宫遗址区精细化建设模式及关键路径研究修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大明宫遗址区精细化建设模式及关键路径研究修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大明宫遗址区精细化建设模式及关键路径研究修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明宫遗址区精细化建设模式及关键路径研究修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大明宫遗址区精细化建设模式及关键路径研究修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明宫遗址区精细化建设模式及关键路径研究修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明宫遗址区精细化建设模式及关键路径研究修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我保证如实填写本表各项内容。

如果获准立项资助,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本院院级科研课题的有关规定,认真实施项目计划,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课题负责人(签章):

20年月日

一、课题负责人与参加者基本情况

课题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名

张沛

性别

年龄

45

职称

教授

职务

教师

研究专长

城市规划

与旅游规划

所在部门

西安建筑

科技大学

与本课题相关的近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发表出版时间

国外城市居住社区设施可获性研究及其在中国西安的实践

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大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西安“泛博物馆”城市文化体系构建研究

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西安城市文化体系研究初探

生态视角下西安城市品牌问题研究

大明宫遗址旅游产品谱系设计及实施策略研究(项目负责人)

论文

研究报告

国际城市规划

UIA亚澳地区建筑遗产保护国际会议论文集

规划师

城市建筑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大明宫研究院

2009年1月

2010年9月

2012年10月

2011年3月

2011年12月

2012年12月

课题参加者基本情况

专业职务

相关的近期成果

张中华

王新文

孙海军

史承勇

李晶

段瀚

32

36

34

35

27

25

讲师(博士)

讲师(博士研究生)

讲师(博士士)

博士研究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城市规划与旅游规划

建筑历史与建筑设计

地方理论在城市休闲空间研究中的应用,城市发展研究,2012,(3);

《大明宫遗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研究》的主要负责人.

古都西安城墙景区旅游发展初探,大明宫研究,2013,

(2).

济南市泉城路商业街外部空间形态及环境塑造评析,科技信息,2009,

(2)

尊重“地域性”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科技咨询,2012,(3);

城市标识体系框架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参与完成《大明宫遗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研究》,2012.

二、课题设计论证

有关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研究方法;

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本课题的创新(如写不下时请加另页)。

城市精细化管理既是一种管理理念、管理技术,还是一种管理文化。

说它是一种管理理念,是因为它体现了组织对管理的完美追求和对工作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思想贯彻;

说它是一种管理技术,是因为它需要对常规系统进行细化、改进、提升、优化,不是凭经验、感觉、判断进行粗放式管理,而是要运用标准化、程序化、数据化、科学化的手段,使管理的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及持续运行,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效能;

说它是一种管理文化,是因为它建立在常规管理基础之上,并把常规管理引向深入,通过规范流程、规范运作、优化资源、量化责任、监督控制,实现经营活动的有序竞争,达到目标效益最佳化。

城市精细化管理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精细化是城市管理的宗旨。

城市管理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就是要不断满足城市人民对城市环境及城市管理的需求,就要注重细节。

但不是所有的细节都有服务增值作用,只有有效的细节才能满足需求。

城市管理的一些细节问题,往往是与市民利益相关的问题,这就要求城市管理者有效的解决市民需求的细节问题,体现城市管理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精细化决定城市管理的成败。

城市管理的精细化,精就是精益求精;

细就是细致。

概括地讲,就是要牢固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观念,细处挖,精处做,长期来保持。

具体而言,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就是城市管理的各个重要的(关键的)子系统都要程度深、质量高;

所谓程度深,就是管理所达到的境界要高,要让行政相对人心服口服,切实能启发行政相对人的自觉性;

所谓质量高,就是效果明显,市民满意。

“细节决定成败”,事情的成败与否往往取决于关键细节如何处理,提高城市管理的执行力也在于关注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关键细节。

(3)城市精细化决定城市品牌。

如果把有效的、关键的城市管理细节沉淀下来,固化为一种城市管理制度、一种常态城市管理机制,就会使城市管理和服务成为一种品牌,就会提高城市管理部门和政府的公信力,从而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4)精细化推动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城市精细化管理要对城市管理细节进行系统梳理、有组织地落实,把关键、有效细节管理变成新的标准、规则和机制,以此推动城市管理变革。

因此,实施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城市管理效能的重要举措,是改善城市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城建任务的日益加重,如何进一步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是一个需要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

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西安构建国际大都市的重要系统支撑要素,作为古城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其发展建设及管理服务的精细化水平代表着西安的整体城市形象,代表着西安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代表着公园向更高(5A)级别景区迈进的动力,代表公园发展的先进理念、先进文化、先进品牌,未来有利于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1、国内外研究概况

1.1“新公共服务理念”的兴起

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建立在韦伯官僚制理论基础上的传统公共行政面临着机构臃肿、效率低下、浪费严重、财政危机等困境,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环境。

于是,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管理(NewPublicManagement)诞生于80年代的美国,并迅速成为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

“新公共管理”又被称为“精明(Smart)管理主义”、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管理”、“企业家政府”,它强调从传统公共行政关注管理的过程转变到极大地关注管理结果以及管理者的个人责任,认为政府应该起催化作用、为社区拥有、具有竞争性、有使命感、讲求效果、为顾客驱使、有事业心、有预见、分权、以市场为导向。

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指导政府再造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也招致了学者们对其忽视政治过程与市场过程、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差别等问题的批评。

在不断质疑和反思的基础上,美国学者罗伯特.丹哈特和珍妮特.丹哈特于21世纪初提出了强调公民权利、政府责任、公共利益和公民精神的新公共服务理论(theNewPublicServiceTheory)。

从表1中可以看出新公共服务理论与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之间的差异。

作为一种正在发展中的新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是一种合乎社会变迁与理论变迁规律的理论创新,代表着未来精细化管理理论发展的方向。

表1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的对比

1.2中国城市发展转型的诉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摒弃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模式,转变政府职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政府组织结构不断优化,依法行政全面推进,管理方式创新取得重要进展,政府白身建设不断加强,为完善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奠定了基础。

在新时期,中国继续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其中,政府职能转变要求:

(1)向大力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转变:

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加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健全监管体系;

(2)向有效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转变:

更新管理理念,实行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快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3)向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社会管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调节社会利益关系,注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4)向实行科学化的公共治理转变:

由以行政控制为主向以服务公众为主转变,逐步完善公共治理机制,建立健全公共治理结构,改进公共治理方式,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这无疑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管理创新提供了体制基础和社会环境。

1.3“以人为本”的城市创新发展潮流

当前,城市管理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是对现代城市管理的内涵及其城市发展内容理解不系统。

从城市管理的目标出发,城市管理是以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资源为主要对象,以发挥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等整体效益为特征的综合管理。

城市管理的任务是要抑制和解决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目标与现状之间的矛盾,是城市管理哑待加强的重要内容。

完整意义上的城市管理包括规划管理、建设管理、功能管理等方面,只强调其中某个环节的城市管理会造成人为的管理分割。

城市管理一方面要注意将规划管理、建设管理、功能管理等环节构成系统和整体;

另一方面还要把重点放在城市功能管理的研究上。

在以往的城市管理中,规划管理和建设管理己成为各级政府的主要目标,以“以人为本”管理城市为出发点,城市功能管理尤为重要。

1.4考古遗址公园发展的精细化诉求

在欧美国家,国家公园被纳入公共服务的范畴,其建设、经营、管理、监督等环节是国家公共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将国家公园纳入公共服务范畴是重要的发展趋势,这是基于一定理性判断做出的选择。

第一,这符合公共服务的价值基础—实现普遍人权;

第二,政府与公民问的委托代理关系客观要求政府为公民真正享有该资源提供条件和担负责任,履行一定的公共服务职能;

第三,面向国民日益增长的旅游与体闲需求提供“底线公平”是维护政府运转的功利出发点,也是扩大政府经济和社会管理能力的有效手段。

1.5研究评述

通过以上研究综述可以看出,精细化城市发展与管理研究在国外城市管理研究当中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历程已经相当成熟,并有了较为完善的专业体系。

近年来,我国虽然在精细化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只停留在一些政府的文件报告当中,在学术界当中关于精细化管理的研究较少,无论是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具体的精细化城市发展路径和模式研究上,都和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内关于精细化管理在考古遗址公园的发展研究当中几乎没有。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市场的快速发育、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流动人口的大幅度转移、治安形势的复杂化,特别是当前且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城镇化步伐将迈得更大,使得城市管理的难度将大大提高。

传统城市粗放化管理方式无法应对当代越来越多的城市问题的挑战,城市管理的粗糙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有必要推广精细化管理思想,实施精细化管理,对城市管理重新的梳理,寻找管理的粗糙点,进行管理系结的完善,将管理水平提高到新阶段。

主要参考文献

[1]于洋,屈立波,刘德海.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城市精细化管理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121(6):

81-87.

[2]李永清.香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精髓[J].特区实践及理论,2006,15(3):

87-93.

[3]周靖华.香港城市管理初探[M].海天出版社,1998.

[4]刘鸿雁.加拿大国家公园的建设与管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生态学杂志,2001,20(6):

50-5.

[5]费宝仓.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管理体制研究[J].经济经纬,2003(4):

121-123.

[6]王枫云.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最新发展[J].行政论坛,2006

(1),91-93.

[7]周晓丽.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之比较研究[J].前沿,2006(4),170-174.

[8]Europeangeoparksnetwork[J].EuropeanGeoparksMagazine,issue,Unesco,2002,

(1),27.

[9]EderW.UnesnoGeoparks-Anewintiativeforprotection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heearth'

sheritage[J].N.Jb.Geol.Palaont,Abh,1999,214(1/2):

353-358.

[10]WilliamL.HalvorsonandGaryE.Davis,ScienceandEcosystemManagementintheNationalParks,TheUniversityofArizonaPress,1996.

[11]ILTCN,WorkshopAbstracts:

ItchWorldCongressonNationalParksandProtectedAreas,IUCN,1992.

[12]CraigW.Allin,InternationalhandbookofNationalParksandnaturereserves,GreenwoodPress,1990.

[13]CharlesI.Zinser,OutdoorRecreation:

UnitedStatesNationalParks,Forests,andPublicLand,NewYork:

JohnWileyandSons,Inc.,199:

1.

[14]董观志,杨凤影,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2005

(1),27-30.

[15]程红宁,当前我国城市公园经营问题的思考[J].中国园林.2004,

(2),108-112.

[16]石金莲等.城市公园使用状况评价(POE)应用案例研究一以北京玉渊潭公园为例[J].旅游学

刊.2006,(21/2):

50-53.

[17]孙伶俐.论城市公园的市场化经营[D].武汉: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8]李庆雷.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中国国家公园管理创新研究[J].旅游研究,2010,2(4):

80-85.

[19]田世政,杨桂华.国家公园旅游管理制度变迁实证研究-以云南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4):

52-57.

[20]张海霞,汪宇明.旅游发展价值取向与制度变革: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启示[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8):

738-744.

[21]OwenE.Hughes.PublicManagementAdministration[M].TheMacmillanPressLtd,1994.

[20](美)罗伯特.丹哈特,珍妮特.丹哈特.新公共服务:

服务而非掌舵[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本课题的基本研究内容

为了解决高速城镇化进程、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将现代工业化时代的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现代城市遗址公园管理与建设当中,在当前西安构建国际化大都市和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大明宫遗址文化资源有效保护和深度挖掘、大明宫申报5A级旅游景区的发展契机以及西安城市政府职能转变和城市发展转型的背景下,“精细化城市理论”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一公共资源的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性作用,通过人本化、精细化的环境营造、深度挖掘遗址旅游资源及保护展示资源、打造及培育精品旅游产品、设计精准旅游市场营销体系及创新高效公园管理机制等来维护遗址公园公共价值利益、保证管理的决策民主化、实施互动共治成为当前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新发展的基本方向。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

(1)理论梳理:

针对当前国际上关于“精细化管理”的先进理念,进行系统梳理,探究当前精细化城市理念的研究进展、研究水平,找出本课题研究的关键创新点,制定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框架;

(2)经验借鉴:

查阅大量资料,梳理国内外典型案例城市精细化建设的先进模式及管理策略,尤其是精细化城市公园的建设模式、管理运营措施,从而汲取相关经验和教训,为大明宫遗址区的城市精细化发展研究提供基础支撑;

(3)现状分析:

设计“城市遗址公园精细化管理的现状调查问卷”,从游客认知、市民认知、城市政府管理者认知的角度对当前西安大明宫遗址区精细化管理现状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各利益群体对大明宫遗址区精细化管理认知的差异程度,找出管理的“粗糙点”;

在现状分析中,还特别设计相关指标体系,即构建精细化城市建设指标及模型来分析和评估当前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的精细化发展水平,并找寻“关键性的精细化发展子系统(或指标)”,为下一阶段的高效精细化建设模式的探索服务。

(4)模式创新:

结合现状问题、关键性的精细化发展子系统和当前国内外城市精细化发展的先进经验和模式,探索适宜西安城市特色和大明宫遗址区的精细化建设模式。

(5)关键路径:

针对影响大明宫遗址区精细化发展水平的关键性(重要、核心)的精细化发展子系统进行系统优化,并提出发展路径及应对策略(包含:

精细化环境营造、精细化产品设计、精细化管理运营、精细化市场营销、精细化服务提升)。

3、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文献研究,为本文的实证研究打下基础。

本文的文献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ScienceDirect、维普等数据库和其它相关学术杂志。

(2)案例分析法:

选取典型案例进行系统的经验借鉴分析。

(3)实地调查法:

通过对大明宫遗址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精细化发展系统的构成和存在的问题,为问卷调查打下基础。

(4)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大明宫遗址区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了解不同群体对公园精细化建设的基本认知信息、差异特征,总结其中的规律,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5)统计分析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图表的形式加以体现并得出结论。

(6)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比分析两个不同的文化型遗产旅游景区的精细化建设水平和有效性,探索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精细化建设模式及找寻促进精细化发展的关键实施路径。

4、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精细化管理理论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

(1)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应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权利,包括平等权、休闲权、受教育权、诉愿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管理目标和制度设计应保证这一权益的实现;

(2)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应维护全体国民的公共利益,而不是特定地区或利益集团的利益,管理机构与制度创新应有效规避地方政府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导致公共利益的丧失;

(3)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应保证决策民主、公正、公平,注重公民、社会组织的监督,健全监管体系,提高监管质量;

(4)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中应注意搭建沟通平台,实施合作信任和互动共治,培育多元管理主体。

在具体的实践应用价值上可以凸显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遗址区精细化环境氛围的营造及遗址保护规划(精明设计)方法的探索;

(2)在宏观城市管理层面上,以大明宫为子系统,进一步优化大明宫内部及周边城市发展环境,建立健全与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相适应的城市精明管理体系;

(3)有助于精细化管理标准(指标体系)的制定。

在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有助于按照“事权清晰、责任明确、机制顺畅、标准量化”原则,进一步明确部门责任、划分区域、细化管理标准;

(4)有助于对遗址旅游资源进行精细化的保护和深度开发研究,从而提高遗址的保护价值及当代社会经济价值,有利于遗址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5)有利于公园旅游产品的深度挖掘和精心培育;

(6)有利于公园制定相关服务标准,尤其是大明宫遗址区作为古城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园”、国家4A级景区,以及努力向5A级高品质景区迈进的过程中,大明宫遗址区精细化服务标准和环境建设,有助于游客的参观游览和公园管理服务水平的提示,从而提高西安大都市的国际化形象。

(7)有助于精细化的旅游市场营销,从而创新大明宫遗址公园的知名度和提高游客的回头率。

5、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⑴大明宫遗址区精细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

⑵大明宫遗址区精细化建设的适宜模式及关键子系统要素精细化建设的适宜路径及发展对策。

三、完成项目的条件和保证

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

资料、设备条件;

科研手段。

1、研究平台与项目团队基础

⑴项目申请人所在的建筑学院1999-2013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余项,具备良好的学术氛围与科研能力。

⑵项目申请人张沛教授作为负责人参与各类城乡规划与设计、城市旅游规划与策划等方面的学术及技术研究,熟悉该城市精细化领域的国际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

在长期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旅游规划的实践中,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

⑶项目团队人员职称、学历及年龄结构具有突出的优势,其中教授(博导)1名、讲师4名、博士研究生2名。

项目组成员的学科专业以城乡规划与设计、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旅游规划与策划为主,兼有区域经济学专业背景。

因此项目研究团队能够从多学科角度运用融贯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增强结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项目组主要成员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张沛(1968.09~),男,河南三门峡人,1993年7月获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学硕士学位,1996年7月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学位。

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城乡规划学科博士生导师,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就:

1996—2011年间发表50余篇研究论文,独著、主编或参编出版10部学术著作,主持或参与完成100余项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与设计、旅游策划与规划研究课题或实践项目。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学科建设委员会委员,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通讯评议评审专家(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规划》审稿专家,陕西省城乡规划//旅游规划技术评审专家,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规划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渭南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专家组组长,西安市旅游发展规划咨询专家,兼任国内多家城市规划与旅游规划机构技术顾问等。

①已完成的相关研究课题

[1]科技部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