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考押题卷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695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5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高考押题卷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物理高考押题卷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物理高考押题卷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物理高考押题卷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物理高考押题卷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高考押题卷一.docx

《物理高考押题卷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高考押题卷一.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高考押题卷一.docx

物理高考押题卷一

高考押题卷

(一)

(时间:

70分钟 分值:

110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MSR)是第四代核能系统之一.其中钍基核燃料铀由较难裂变的钍吸收一个中子后经过若干次β衰变而来;铀的一种典型裂变产物是钡和氪.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题中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为U+n→Ba+Kr+3n

B.钍核衰变的快慢由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决定

C.钍核Th经过2次β衰变可变成镤Pa

D.在铀核裂变成钡和氪的核反应中,核子的比结合能减小

解析:

选A.根据质量数守恒与电荷数守恒可知,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为:

U+n→Ba+Kr+3n,选项A正确;原子核的半衰期由核内部自身因素决定,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无关,故B错误;钍核(Th)经过1次β衰变可变成镤(Pa),选项C错误;重核裂变的过程中释放能量,所以重核分裂成中等大小的核,核子的比结合能增大,故D错误.

15.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时的v-t图象,图象关于图中虚线对称,则在0~t1时间内,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质点能两次到达某一位置,则两次到达这一位置的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B.若质点能两次到达某一位置,则两次的速度都不可能为零

C.若质点能三次通过某一位置,则可能三次都是加速通过该位置

D.若质点能三次通过某一位置,则可能两次加速通过,一次减速通过

解析:

选D.如图所示,画出质点运动的过程图,质点在0~t1时间内能两次到达的位置有两个,分别对应质点运动速度为零的两个位置,因此A、B错误;在质点沿负方向加速运动的过程中,质点可三次通过某一位置,这时质点两次加速,一次减速,在质点沿负方向减速运动的过程中,质点可三次通过某一位置,这时质点两次减速,一次加速,C项错误,D项正确.

16.2019年国际雪联单板滑雪U形池世锦赛决赛在西班牙内华达山收官,女子决赛中,中国选手蔡雪桐以90.75分高居第一,成功卫冕.如图所示,单板滑雪U形池场地可简化为固定在竖直面内的半圆形轨道场地,雪面不同曲面处的动摩擦因数不同.因摩擦作用,滑雪运动员从半圆形场地的坡顶下滑到坡底的过程中速率不变,则(  )

A.运动员下滑的过程中加速度不变

B.运动员下滑的过程所受合力恒定不变

C.运动员下滑过程中与雪面的动摩擦因数变小

D.运动员滑到最低点时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达到最大

解析:

选C.本题考查圆周运动与受力分析.运动员下滑过程中加速度始终指向圆心,方向不断变化,A项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合力方向也不断变化,B项错误;运动员下滑过程中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滑动摩擦力Ff=μFN=mgcosθ,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圆周运动知识,有FN-mgsinθ=m,联立解得mgcosθ=μ(mgsinθ+m),则运动员下滑过程中与雪面的动摩擦因数变小,C项正确;运动员滑到最低点时重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此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零,D项错误.

17.如图,边长为a的立方体ABCDA′B′C′D′八个顶点上有八个带电质点,其中顶点A、C′电荷量分别为q、Q,其他顶点电荷量未知,A点上的质点仅在静电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将C′上质点电荷量变成-Q,则顶点A上质点受力的合力大小为(不计重力)(  )

A.          B.

C.D.0

解析:

选B.A上质点受力平衡,A、C′间库仑力与其他六个质点对A的合力等大反向,当C′上质点电性变成-Q时,A质点受的力为原来FAC′的两倍,因此选B.

18.为探究人在运动过程中脚底在接触地面瞬间受到的冲击力问题,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落锤冲击地面的方式进行实验,即通过一定质量的重物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冲击地面来模拟人体落地时的情况.重物与地面的形变很小,可忽略不计.g取10m/s2.表中为一次实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可知(  )

重物(包括传感器)的质量m/kg

8.5

重物下落高度H/cm

45

重物反弹高度h/cm

20

最大冲击力Fm/N

850

重物与地面接触时间t/s

0.1

A.重物受到地面的最大冲击力时的加速度大小为100m/s2 

B.重物与地面接触前瞬时的速度大小为2m/s

C.重物离开地面瞬时的速度大小为3m/s

D.在重物与地面接触的过程中,重物受到的地面施加的平均作用力是重物所受重力的6倍

解析:

选D.本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等知识点.设重物受到最大冲击力时加速度的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有a=,解得a=90m/s2,A项错误;重物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由动能定理mgH=mv2,可得重物与地面接触前瞬时的速度大小v1==3m/s,B项错误;重物离开地面瞬时的速度大小v2==2m/s,C项错误;重物与地面接触过程中,设重物受到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F,选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有(F-mg)t=mv2-m(-v1),解得F=510N,由==6,D项正确.

19.某行星外围有一圈厚度为d的发光带(发光的物质),简化为如图甲所示模型,R为该行星除发光带以外的半径.现不知发光带是该行星的组成部分还是环绕该行星的卫星群,某科学家做了精确的观测,发现发光带绕行星中心的运动速度v与到行星中心的距离r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所标量为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光带是该行星的组成部分

B.该行星的质量M=

C.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D.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ρ=

解析:

选BC.若发光带是该行星的组成部分,则其角速度与行星自转角速度相同,应有v=ωr,v与r应成正比,与图象不符,因此发光带不是该行星的组成部分,故选项A错误;设发光带是环绕该行星的卫星群,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m,得该行星的质量为M=;由图乙知,r=R时,v=v0,则有M=,故选项B正确;当r=R时有mg=m,得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故选项C正确;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ρ==,故选项D错误.

20.如图所示,在矩形区域ABCD内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AB=5cm,AD=10cm,磁感应强度B=0.2T.在AD的中点P有一个发射正离子的装置,能够连续不断地向纸面内的各个方向均匀地发射出速率为v=1.0×105m/s的正离子,离子的质量m=2.0×10-12kg,电荷量q=1.0×10-5C,离子的重力不计,不考虑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则(  )

A.从边界BC边飞出的离子中,BC中点飞出的离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短

B.边界AP段无离子飞出

C.从CD、BC边飞出的离子数之比为1∶2

D.若离子可从B、C两点飞出,则从B点和C点飞出的离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解析:

选ACD.半径确定,在离子转过的圆心角小于π的情况下,弦长越短,圆心角越小,时间越短,弦长相等,时间相等,因此A、D正确;由洛伦兹力方向可知,离子逆时针方向旋转,发射方向与PA方向夹角较小的离子会从AP段飞出,B错误;由R=得R=0.1m,通过解析图可知α=30°,β=60°,α∶β=1∶2,离子数之比亦为1∶2,C正确.

21.某实验小组制作一个金属安检仪原理可简化为图示模型.正方形金属线圈abcd平放在粗糙水平传送带上,被电动机带动一起以速度v匀速运动,线圈边长为L,电阻为R,质量为m,有一边界宽度也为L的矩形磁场垂直于传送带,磁感应强度为B,且边界与线圈bc边平行.已知线圈穿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速度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线圈进入磁场时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穿出时相反

B.线圈进入磁场时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穿出时相反

C.线进入磁场区域的过程中通过导线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D.线圈经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电动机多消耗的电功率为

解析:

选AC.根据右手定则知A选项正确;由楞次定律和左手定则判断线圈进入磁场时所受安培力的方向与穿出时相同,由线圈受力平衡可知静摩擦力的方向相同,故B选项错误;线圈进入磁场区域的过程中,通过导线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q=,故C选项正确;线圈经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电动机多消耗的电功率为P=Fv=,故D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共62分.第22~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47分.

22.(5分)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在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上固定A、B两个光电门,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能显示滑块上的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时的遮光时间,滑块通过绕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与测力计挂钩相连,测力计另一端吊着沙桶,测力计能显示滑块所受的拉力,滑块对长木板的压力与滑块的重力大小相等,已知遮光片宽度为d,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1)为了满足实验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长木板应放在水平桌面上

B.长木板没有定滑轮的一端应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C.沙桶及测力计的总质量应远小于滑块的质量

D.定滑轮与滑块之间的细绳应与长木板平行

(2)甲同学测出A、B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L,滑块通过A、B两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1、t2,滑块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L、d、t1、t2表示).

(3)多次改变沙桶里沙的质量,重复步骤

(2),根据测得的多组F和a,作出a-F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滑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_,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

解析:

(1)因滑块对长木板的压力与滑块的重力大小相等,所以长木板应放在水面桌面上,为保证滑块做匀加速运动,绳子的拉力必须恒定,应调整滑轮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故A、D正确;本实验要测量动摩擦因数,不需要平衡摩擦力,故B错误;由于本实验中有测力计,故不要求沙桶及测力计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故C错误.

(2)滑块通过A、B两光电门的速度分别为:

vA=,vB=,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可知,2aL=v-v,解得:

a===.

(3)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f=μmg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μmg=ma

解得力F与加速度a的函数关系式为:

a=-μg,

由图象所给信息可得图象斜率为:

k==,所以

m=,

由图象所给信息可得图象截距为:

b=-μg=-a0,所以μ=. 

答案:

(1)AD 

(2) (3) 

23.(10分)热敏电阻包括正温度系数电阻器(PTC)和负温度系数电阻器(NTC).正温度系数电阻器(PTC)在温度升高时电阻值增大,负温度系数电阻器(NTC)在温度升高时电阻值减小,热敏电阻的这种特性,常常应用在控制电路中.某实验小组选用下列器材探究通过热敏电阻Rx(常温下阻值约为10.0Ω)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特点.

A.电流表A1(量程0~100mA,内阻约1Ω)

B.电流表A2(量程0~0.6A,内阻约0.3Ω)

C.电压表V1(量程0~3.0V,内阻约3kΩ)

D.电压表V2(量程0~15.0V,内阻约10kΩ)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Ω)

F.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500Ω)

G.电源E(电动势15V,内阻可忽略)

H.开关、导线若干

(1)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加在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请在所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必需的器材,应选择的器材为电流表________;电压表________;滑动变阻器________(只需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

(2)请在所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必需的器材,在虚线框内画出该小组设计的电路图.

 

(3)该小组测出热敏电阻R1的U-I图线如图甲中曲线Ⅰ所示.请分析说明该热敏电阻是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