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docx
《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
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很荣幸有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
今天报告的题目是《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
“修养”的问题,我想,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很熟悉。
“修养”其实也是中国文化几千年的一贯之传统,在中国古代文化各家各派当中,都有很多关于“修养”的讨论,除了儒家之外,道家和佛家当中也有很多关于“修养”的思想。
不仅如此,在先秦诸子百家里面,有关“修养”的理论非常丰富,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甚至阴阳家,里面都包含有关“修养”的思想。
所以,“修养”的问题,并不是每一家、每一派单独所倡导的理念,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诸子百家学问共同贯穿的一种基本思想。
为什么中国人如此重视修养问题?
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人总是认为,如果一个人的修养不好,一方面他自身活得不会很幸福,在成功的道路上可能会有很多的坎坷和曲折,他可能接受不了来自于外部的挑战;另外一方面,对别人可能也会带来伤害和负面的影响。
我们今天想先跟大家简单地说一下,《国学智慧与身心修养》这个题目当中的两个关键词,第一个是“国学”,第二个是“修养”,这两个概念分别是什么含义。
一、何谓“国学”?
既然我们讲国学,我们先简单地说一下“国学”这个概念的含义。
“国学”严格说来,古代的中国人是不把自己的学问称之为“国学”的,他们认为,自己的学问是为一切可能意义上的人服务的,不是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服务。
国人的国家观念跟今天也不一样。
学问是为全天下服务的,这样一个基本理念决定了古人没有“国学”这个概念。
不使用“国学”这个术语,就好比今天的英国人不会把流动力学称之为“英国学”,德国人不会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称之为“德国学”,更不会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是“德国学”,因为它本身是为全人类服务的,不是为哪个民族服务的。
(一)“国学”概念的形成
它的研究方法也是普世的,不局限于某个国家的民族性和特殊性。
古人也是这种观念,中国人也是这种观念。
但是,为什么后来形成了“国学”这个概念呢?
这是因为甲午战败以后,很多中国人到日本,首先在日本学到了“国学”概念。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深深感受到来自于西方文化的强大冲击,强调日本的民族性,所以,把自己历史上的传统文化或者传统文化里面的一部分称之为“国学”,这种“国学”概念是带有强烈的日本中心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情绪在里面。
中国人把日本人建立起来的“国学”概念挪运到中国,二十世纪初开始被中国人广泛地接收。
“国学”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区别于西方的学问,也就是中国人学问的研究方法,人们发现它跟西方有很大的区别,所以称之为“国学”。
所谓“国学”,也有人称之为中国固有的学术,或者是研究中国固有学术的学问。
胡适甚至把“国学”称之为旧学或者国固学。
(二)“国学”的几种概念
那么“国学”这个概念,有没有一个大家可以普遍接受的定义呢?
应该是没有的。
究竟什么是国学?
有点说不清楚。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总结,发现人们所使用的“国学”概念,它一般有几个不同的层面,或者说有几种不同意义上的“国学”概念。
1.泛指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个是把“国学”理解为泛泛意义上的中国传统文化。
如果从这个角度上讲,“国学”跟我们过去使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同义词。
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有气功、太极,有京剧、黄梅戏,有书法,所有这些东西似乎都可以纳入“国学”的范畴。
这样一种“国学”的范畴是具有泛泛而谈的意义,过于广泛。
学者一般不将这个意义看作是“国学”概念。
但是在民间和社会上,这种使用方法是存在的。
2.以儒、道、释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学术
另一个现在影响最大的“国学”概念,就是把“国学”理解为是以儒家、道家和佛家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学术。
这主要是基于中国过去传统学术思想的主体(其主要成份是儒道释)这样一种观念,把“国学”理解为是有这三家学问构成的整体。
但是这个理解也是有片面性的,因为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远远不限于这三家。
3.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学术思想
除了这两种不同的“国学”概念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国学”概念,就是把“国学”理解为一种相对比较狭义的,或者说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为重心的学术思想,同时把诸子百家的学问,当成是依附于儒家思想,或者说以儒家思想为中心。
它们构成了一种边缘的学术思想的整体。
有这么几种观点,比如马一浮,他认为“国学”就是以六艺或者经学为核心的学问,甚至可以说国学就是六艺之学。
这是马一浮先生的说法。
章太炎生倾向于把“国学”理解为是包括经学、小学、子学、史学和文学等在内的学问,也就是说以经、史、子、集为核心的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体系。
子学包括诸子百家在内,小学是指文献考据和考证为内容的学术思想。
方克力先生总结认为,所谓“国学”就是四部及其相关的学问。
其“国学”概念是在章太炎先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钱穆先生倾向于把“国学”理解为整个几千年来中国古代学术思想都包括在内,包括先秦的诸子之学、汉代以后的经学、魏晋时期的玄学、隋唐的佛学,南北朝到隋唐的佛学,以及清代的考据学,诸如此类,统统属于“国学”。
这样的理念是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国学”的,不是以哪一家、哪一派作为中心,凡是几千年来中国古人的思想体系、思想学说称之为国学。
这一种“国学”概念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国学”这个概念有三种不同的类型,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理解,其中第三个理解相对更狭义一点,是以儒学为线索,或者说以中国古代历史上各种学术思想潮流为线索来理解国学的概念。
这是国学的问题。
二、何谓“修养”?
下面我们再来简单地讲一下“修养”的概念,我们今天讲“修养”,未必所有人都知道什么叫做“修养”?
(一)从文字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修养”这个词,在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巨著当中是什么意思?
严格说来,“修养”的概念在先秦时期各家各派的巨著当中并没有直接出现。
古人所使用的是跟“修养”这个词含义相近的一些概念,比如以“修”打头的概念,有“修身”、“修己”;以“养”打头的“养生”、“养性”、“养气”、“养勇”。
以“修”打头和以“养”打头各有一系列相关的术语,后人认为这两种术语的含义有相通之处,都是指人的自我改变、自我培养。
但具体来说,“修”和“养”的含义还是有所区别的。
1.“修”的含义
首先,这个“修”,我们知道,下面有三撇,如果仔细观察繁体字,可以发现,繁体字当中有很多跟发须有关的字有三撇的,比如说胡须的“须”,头发的“发”,还有一些其他的汉字,都有三撇。
“三撇”在甲骨文里,据我的理解应当是指头发或者说发须之类的东西。
修理的“修”,严格说来是一个形声字,其中三撇的部分是指它的含义,跟发须有关。
去掉三撇剩下来的部分,原来的写法可能稍微复杂一点,应当代表“修”这个字的读音。
所以,“修”作为一个形声字,它的意思应当是说头发梳理的很整理的样子,这是“修”字的本意。
2.“养”的含义
我们再来看看“养”这个字,“养”的繁体字,大家仔细观察,上面是个“羊”,今年是羊年,骏马羚羊的羊,下面是食物的“食”。
根据许慎在《说文解字》里的说法,“养”这个字是从食,羊声,上面的“羊”是代表它的读音,下面的“食”代表它的含义,所以“养”的本意是以食物来供养。
这也是一个形声字。
3.“修”和“养”的区别
“修”和“养”这两个字的含义应当是有重要区别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
“修”代表一种强制性的或者说人为刻意的、带有一定造作性质的努力。
就像我的头发很乱,我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标准,一次性的、强行地把它梳理整齐,而不需要去尊重头发本身的意愿,头发本身完全受我们支配和控制。
这是“修”,是一种强制性、人为的,完全按照主观标准来改变一个对象。
“养”是有所区别,“养”是强调一种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尊重事物自身的规律和成长的法则来改变一个对象。
就好比说,你家里如果养了一棵盆景,一棵小树,你发现这棵树长歪了,它的树干扭曲了,你想让它长直,强行把它扳直是不行的,因为它可能断掉;你可以通过调整这棵树的方位,或者改变阳光射入的角度等一系列方法,通过缓慢地引导、诱导的方法来改变它,不能够强行去改变它,你要改变它,就得尊重它自身成长的规律和法则。
尊重一个对象自身的规律和法则,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地改变一个对象,可以理解为就是“养”。
4.“修养”的含义
“修”和“养”都是对对象的一种改变,但改变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大的区别。
如果我们把“修”和“养”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术语来理解,所谓的“修养”,是指对人的改变,既包括强制性的、人为的改变,也包括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充分尊重和理解我们自身生命成长的法则、规律来改变自己。
这两者结合到一起,是对人改变的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
这是“修养”的本意。
我们现在讲这个“修养”,身心修养的“修养”,对中国古代学者来说,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为什么要这么重视修养的问题呢?
我想谈两个最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概念。
(二)从思想史的角度进行分析
刚才我们只是从文字学的角度来分析“修”和“养”两者的区别。
现在我们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修养”。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儒家经典《大学》,也就是后来“四书五经”里面的第一本书,“四书”的第一本书《大学》,是以修养、修身为核心的一本书,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修身的不朽经典。
这本书里面曾经引用《诗经》当中的一句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比喻君子修身养性的过程。
朱熹在《大学章句》里对这句话有一个发挥,说“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皆言其治之有绪,而益致其精也。
”朱熹是什么意思呢?
他的意思是说,所谓修养或者修身,就是好比是工匠加工玉石,一块玉石从矿山上采回来,你要把它打造成一个精美的工艺品,卖出一个好价钱,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程序。
首先,你要用刀和锯把它锯成你想要的一个形状,把它雕琢成你想要的形状,就好比是切和磋;有了切和磋的过程还远远不够,还要对它进行反复地打磨,让它散发出光泽,让它熠熠生辉,让它精美无比,就好比是琢和磨。
严格说来,“切”、“磋”、“琢”“磨”这四个字分别代表加工玉石或者是加工一个对象的过程和方法。
朱熹想要说的意思是什么呢?
就是所谓的“修身养性”。
“修身”就好比工匠加工玉石一样,需要反复地切割,反复地打磨。
我们每个人的性格、每个人的行为方式同样需要反复地切割、反复地打磨、修理,修理和打磨的功夫就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这是儒家经典《大学》和朱熹所解释出来的“修养”的含义。
2.“治气养心之术”
荀子在他的一篇文章《修身篇》里也谈到了“修身”的含义,即“治气养心之术”。
这也可以理解为是对“修身”或者“修身养性”的另外一种解读,这种解读和前面朱熹的解读没有本质性的区别,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
荀子强调的“修身”或者说“修养”,包括“治气”和“养心”两个方面。
“治气”是指一个人的气需要改变,有的人气质比较刚,有的人气质比较柔弱,需要自我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养心”就是一个人的心理世界需要反复不断地调整,需要反复地去加以引导、规范和管理;“养心”同时也指让人的心灵得到滋养,让人的精神世界、内心世界得到营养。
不然,人在心力枯竭、心力交瘁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有好的生活的,也可以说是系幸福指数很差。
这是从“治气”和“养心”两个角度来理解“修身”或者“修养”的问题。
三、“修养”的必要性
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修身”或者说“修养”的必要性究竟有哪些?
我认为,其必要性至少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气质之偏
第一个方面,我称之为是气质之偏。
什么意思呢?
我们每个人的性格都各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从童年时代起,或者说在娘胎里的时候,就已经受到父母的遗传;从童年时代起,在家庭环境当中成长,会养成自己的性格特点。
每个人的性格都有区别,各不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可能都有自己的片面之处。
“气质”是指,有的人性格很急躁,有的人性格很缓慢,有的人更在乎金钱,有的人更在乎人际关系。
总之,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或者说考虑问题的偏好、癖好有所不同,而这种癖好或者偏好很可能是有片面性的,会给自己带来某种负面影响。
所以,修身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要治气。
用荀子的话来讲,这是“气质之偏”的问题。
可能是遗传因素导致的,也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