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穿越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0504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道穿越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道穿越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道穿越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道穿越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道穿越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道穿越施工方案.docx

《河道穿越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道穿越施工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道穿越施工方案.docx

河道穿越施工方案

樊北25#阀组河道穿越

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濮阳市荣兴建安防腐工程有限公司

 

一、编制依据:

1、樊北25阀组管所辖11口井采气管网HN-DD13180

2、施工技术标准及验收规范

3、《天然气集输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SY0466-97

4、《埋地钢制管道聚乙烯防腐层技术标准》SY/T0413-2002

5、《现场设备、工业管道工程焊接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6、《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1部分:

A级钢管》GB/T9711.1-1997

7、《石油天然气钢制管道无损检测》SY/T4109-2005

8、《辐射交联聚乙烯热收缩套(带)》SY/T4054-2003

二、工程概况

沁水煤层气田樊庄区2*108m³/a产能建设地面扩建工程樊北26阀组~樊4集气站,管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全线敷设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固县乡境内,管线设计长度1.656km。

设计压力0.4MPa,管线共有1次河流穿越、5条已建管线穿越。

三、劳动组织及任务分工

项目经理:

段俊荣

项目副经理:

张立奎

生产调度负责人:

朱高潮

技术质量负责人:

叶正田

专职安全员:

杨滨

下设3个施工机组,分别为

1)、管焊施工机组:

负责河流穿越段管线的组对焊接。

机组长:

段传志

管工:

2人,电焊工:

6人,气焊工:

1人,普工:

8人,共计17人。

2)、综合施工机组:

负责河流穿越段管线的防腐补口补伤、管沟开挖、管道下沟、管沟回填。

机组长:

田科科

电工:

1人,防腐工:

2人,起重工:

2人,挖掘机司机:

2人,普工:

8人,共计15人。

3)、土建施工机组,负责混凝土稳管的浇注。

机组长:

陈公孝

混凝土工:

4人,电工:

1人,搅拌机操作手:

1人,普工:

15人,共计23人。

四、施工方法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穿越采用大开挖方式施工,利用围堰、导流渠导流法进行穿越施工。

1.主要工序

施工准备——定位放线——修筑围堰、排水——推扫作业带——运、布管——组对焊接——无损检测——防腐补口——管沟开挖(排水)——管道下沟——管沟回填——恢复地貌——管道吹扫、试压。

2.定位放线

2.1采用仪器进行穿越段管线测量,确定穿越管线中心桩、穿越起始桩和作业带边界桩。

2.2采用木桩在河岸对穿越起始位置进行定位,每个20m定位不少于2处。

3.修筑围堰、排水

3.1因固县河水流较大,河面较宽,为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我单位在施工A段管线前修筑6m*3m*200m的围堰2条,围堰的迎水面铺设一层防水布,围堰的修筑如图所示。

3.2当水流较急或河床土质较软时,可在围堰两侧打木桩或钢管桩保护坝的稳定性。

4、作业带清扫

采用履带式挖掘机进行作业带碾压,以提高作业带承载能力;为了保证沟底平整,给沟底垫一层装土草袋,从3公里外装土草袋拉运至施工现场。

5、管道预制

因樊4集气站进出站管线较多,所以我们单位管道(含套管)焊接采取沟上分段预制,用PC320长臂挖掘机配合焊接。

6、管沟开挖

6.1管沟开挖采用PC320长臂挖掘机开挖,因需穿越多处已建管线,管线的埋深也不相等,应甲方要求本段管线开挖深度为管顶2m,并根据河流地质情况按规范要求放坡。

6.2在穿越已建管线处,采用机械试探性开挖,再进行人工开挖。

6.3在开挖深度达到施工需求是,管沟内水采用集水坑配合4台5"水泵24小时不间断排水。

7、管道下沟、连头

7.1当水位下降到安全施工条件时,用编织盛装细沙,在沟底铺设200mm深。

7.2采用2台PC320履带式挖掘机配合下管,在管线就位后进行沟底连头。

8、管材防腐补口、保护

8.1焊口经过检测合格后,进行补口补伤,并经电火花检测,确保管材防腐合格。

8.2因考虑到施工地点为河道或河滩,为保证管材的使用寿命,我单位在管壁周围用毛毡缠绕3层,再用10mm厚的胶皮缠绕3层,最后人工铺设300mm厚装有细沙的编织袋。

9、混凝土稳管浇筑

9.1管线上盖下铺,并经甲方及监理验沟合格后,进行吹扫及试压,待试压完成后,应立即稳管施工,将模板支好后,在水表面铺一层6米宽290米长的塑料布,以保证混凝土浇注质量,然后进行混凝土浇注,混凝土初凝后拆模回填。

9.2混凝土浇注必须一次完成,不留施工缝。

10、管沟回填、水工保护、恢复地貌

10.1管沟采用挖掘机进行回填。

10.2管道施工完毕后应按原貌恢复河床及岸坡地貌,不得改变岸坡自然形态。

多余鹅卵石外运5公里(运至甲方指定位置),护岸边缘处应与原河岸平滑连接,河床上不允许出现影响泄洪物体和造成跌水、漩涡等现象出现和影响水土保持不利因素。

10.3在围堰内管线施工完成后,在将河道改到已经施工完成的地段,以便施工B段管线(施工方法及工作量同上),如下图所示:

五、施工技术要求

1、质量控制资料

管子、弯管及其它工程材料必须具有制造厂的合格证明书,否则应按相关标准、规范进行检验,不合格者严禁使用。

2、管沟开挖

2.1开挖前应向操作人员做好管沟断面、堆土位置、地下隐蔽工程分布情况及施工交底等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

2.2管线要求埋深为为2m(管底),管沟开挖深度为2.5m。

管沟最陡边坡坡率为1:

1.5。

2.3.管沟成形后,沟底应平直、边坡一致、转角明显,管沟尺寸的允许偏差如下:

沟底标高:

+0mm/-100mm;中心线偏移:

≤100mm;沟底宽度:

+100mm;变坡点位移:

≤100mm。

3、管道加工及组装

3.1管道坡口加工宜采用机械方法,若采用气割方法,切割面应平整,不得有裂纹,坡口平面应与管子中心线垂直,偏差应小于1.6mm。

毛刺、熔渣、氧化铁、铁屑等应清除干净。

3.2管道切割宜采用机械方法,若采用气割方法,必须将切割面的淬硬层清除,清除厚度应不小于1~2mm。

3.3凡是大于2mm的凹坑、凹痕必须将管子受伤部分整段切除,禁止嵌补或将凹坑敲击整平。

3.4在作业、拖运及安装过程中均应采取预防损伤管子的措施,避免凿伤或划伤管子和外绝缘防腐层。

对管子外表面出现的槽痕和划伤等有害缺陷必须修正消除。

3.5布管时应按设计选用的管子规格布置,首尾衔接,相邻两管口应呈锯齿形错开,管沟边缘距管外壁间安全距离不得小于500mm。

3.6组装前,应用自制清管器将管子内进行清扫,管内不得有杂物。

将管端内外20mm范围内的油污、泥土和水清除,并打磨露出金属光泽。

焊接管段下班前应用临时盲板封堵管端,以防杂物进入管内。

3.7管道组对时母材直焊缝间距不得小于100mm(弧长)。

管道组对采用外对口器,在撤出对口器之前,至少应完成50%的根焊道焊接,且根焊道应均布在管子圆周上。

管子组装对口,应使两对接面的错口值最小。

若因尺寸上的变化引起的任何较大错口,应使其均匀地分布在管子的外圆周上,不得用锤击强行校正对口。

不得采用任何方式的强行组对。

管道组对坡口尺寸如下:

 

对口间隙c:

2.0~3.0mm;钝边p:

0.8~2.0mm;坡口角度α:

60º±5º。

3.8管道对口错边量不应超过壁厚的15%且不大于1.5mm。

管道组对中心线偏斜

量a≤2mm:

 

4、管道焊接

4.1管道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条选用E6010型电焊条。

管道焊接前,应进行焊接工艺试验和焊接工艺评定。

4.2根据管材、焊条及供应商提供的现场焊接工艺技术要求进行焊接性能试验,根据经评定合格并审查批准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焊接工艺说明书。

焊接规范参数如下:

层/道

填充金属

焊接电流

电弧电压

(V)

焊接速度(cm/min)

牌号

直径(mm)

极性

电流(A)

根焊/1

E6010

3.2

50~80

30~34

9~15

填充/1

E6010

4.0

110~140

25~35

15~25

盖面/1

E6010

4.0

110~140

25~35

15~25

4.3管道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焊接,并严格遵守焊接工艺说明书的规定。

4.4焊接设备的性能应满足焊接工艺要求,并具有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能,适合于野外工作条件。

4.5焊条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并在使用前按说明书要求进行保存。

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干燥,电焊条的药皮应无脱落和显著裂纹。

4.6在下列任何一种环境中,如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不得进行焊接:

a.雨天;

b.大气相对湿度超过90%;风速超过8m/s;

c.环境温度低于焊接规程中规定的温度。

4.7焊前应将焊缝两侧各10mm范围内的水、油污、锈迹清除干净。

4.8焊道层间间隔时间及温度应符合审定的焊接工艺要求。

4.9两相邻层间焊道的起点位置应错开20~30mm,焊接引弧应在坡口内进行,严禁在管壁上引弧。

4.10焊缝在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之前均须作外观检查和无损探伤检查,并在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无损探伤检查。

4.11从事无损检测的人员必须持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并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

4.12焊缝质量检查应在第三方焊接权威机构质量监督下进行。

4.13无损探伤的数量按以下要求执行:

所有焊缝均应进行100%超声波检查和5%X射线照相复验,且不得少于一道焊口。

不能进行超声波或射线探伤的部位焊缝,应进行渗透或磁粉探伤,无缺陷为合格。

4.14凡超声波和X射线照相检查的焊口应是焊口的整个圆周。

对不合格的焊缝应进行修补,同一部位只能修补一次,否则应将焊缝切除。

返修后按原标准检测。

5、管道下沟及回填

5.6.1管道下沟前管沟应符合下列规定:

5.1.1将管沟内的塌方、石块、雨水、油污以及影响管道敷设的杂物清除干净。

5.1.2管道下沟前用15kv高压电火花检漏仪检测防腐层有无破损,并及时对破口进行修补。

5.1.3管道下沟后应与沟底吻合,不得有悬空,否则必须填实。

5.1.4管道下沟检查完毕立即回填,防止防腐层被划伤。

严禁采用“二次回填”的方式。

5.1.5回填时用土、砂、或粒径小于100mm的碎石回填压实。

回填土应高出地面约300mm。

5.1.6管沟回填应分层夯实。

在管道外缘的的上方0.50m范围内的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0,其它部位的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3。

5.1.7管道下沟回填后,应及时砌筑护坡、堡坎等构筑物,并清理现场,恢复地貌。

6、质量保证措施

6.1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项目质量保证机构如下:

专职质检员:

孙思思

技术质量负责人:

叶正田

管焊施工机组:

段传志

综合施工机组:

田科科

土建施工机组:

陈公孝

6.2质量目标:

a)焊口一次合格率95%以上;

b)管道补口、补伤一次合格率100%;

c)混凝土浇注一次合格率100%;

6.3用于工程的各类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项目部专职材料员做好业主供材的检查验收与保管,保证自购材料的质量,收集保存工程所用材料的各种质量证明文件。

6.4在施工过程中坚持“三工序”,检查上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工序,即上工序对下工序负责,下工序对上工序检查保护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坚持工程质量“三检制”,即自检、互检、专检。

机组质检员对本机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出的质量不合格项,有权出具“不合格通知单”并责令整改。

6.5各工序负责人做好施工工序的质量记录,并把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通知项目部质检员,并制定纠正措施。

6.5成品、半成品搬运、储存过程中,要采取防护措施,杜绝成品、半成品的损伤。

6.6项目经理、机组长及施工人员应积极配合现场质检员的检测工作和整改要求,不能因工期、人员、设备等原因作为理由拒绝整改。

6.7对于质量不合格的工序或工程,质检员有权责令施工机组返工整改,且对造成返工的责任者依据有关政策报项目经理给予一定的处罚。

7、施工安全措施

7.1为确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