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精选多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04977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精选多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精选多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精选多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精选多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精选多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精选多篇Word文档格式.docx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精选多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精选多篇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精选多篇Word文档格式.docx

(1)全世界的人口有52亿.

(2)在跳绳比赛中,东东跳了98个.

(3)这辆公共汽车上可能有40人.

(4)咱们班有45名同窗.

(5)小红三分钟能写85个字.

7.用估算的方式,查验下面各题算得对吗?

47×

52=341469×

51=2992

8.估算:

(1)10分钟你的脉搏大约跳动多少下?

(2)全校大约有多少学生?

五、质疑提高

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如何进行两位数乘法的估算?

请你举例说明.

3.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质疑并解疑.

第二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梯形

理解梯形的概念,熟悉梯形的底和高并会画梯形的高.教学难点

整理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类图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

一、温习准备.

1.说一说学过的四边形之间有如何的关系?

2.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演示课件“梯形”】

教师导入:

图3有几条边?

几个角?

这个四边形像什么?

(梯子)这就是梯形.今天咱们就来研究什么叫做梯形?

(板书课题:

梯形)

二、探讨新知.

熟悉梯形.

(1)出示图形.【继续演示课件“梯形”】

教师提问:

①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图形吗?

它们外面的形状都像什么?

(梯子、木箱、槽子)引导学生看出它们的外形.

②这样的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测量,全班同窗测量书上144页此图.

(2)交流测量结果.

通过检查测量使学生明确:

有一组对边是平行的,但长度不相等,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3)归纳梯形的概念.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板书)

2.熟悉梯形各部份名称.【继续演示课件“梯形”】

结合图形说明,彼此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按照图形的位置,一般在上面的叫上底,在下面的叫下底.习惯上上底画得短些,下底画得长些.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腰.从上底的一个极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高的画法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中高的画法相同.

想一想:

能不能在梯形的腰上画高?

引导学生明确:

梯形的高只能从彼此平行的两条边中任一边上的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

再想一想:

你如何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

3.教学等腰梯形.

(1)教师演示.

拿一等腰梯形,对折一下,你发现两腰有什么特点?

(两腰相等)

(2)学生测量.

量一量等腰梯形两腰的长度,结果如何?

(3)归纳概念.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板书)它是梯形的一种特殊情况.【继续演示课件“梯形”】

4.四边形的关系.

分组讨论:

按照对边平行的情况,你可以把四边形分成几类?

每类各有什么图形?

按照对边平行的情况可分成两类:

一类是两组对边平行,其中包括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另一类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其中有梯形和等腰梯形.

三、巩固练习.

1.用钉子板围成不同的梯形.

①任意梯形②倒立梯形③上底为3高为3的梯形

2.用七巧板拼梯形.

(1)用两块拼一个梯形

(2)用三块拼一个梯形

3.继续演示课件“梯形”,出示练习

小组讨论:

咱们学过的四边形有着密切的关系,你能看图说出它们的关系吗?

4.找出下图中咱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每种图形有几个?

四、质疑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梯形的概念及各部份名称和熟悉特殊的梯形)

2.对于今天所学的知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鼓励学生质疑、解疑

五、布置作业.

指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画出下面梯形的高.

板书设计

探讨活动

剪图形

活动目标

通过剪图形实现所学过平面图形的彼此转化,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要求

每一个图形只许剪一刀.

①将平行四边形剪为梯形.

②将梯形剪为平行四边形.

③将任意四边形剪为梯形.

④将梯形剪为两个三角形.

⑤将三角形剪为梯形.

看谁完成的最快最标准.

第三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平行四边形的熟悉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征.

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教学进程

咱们已经学过一些几何图形,观察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一路特点?

 在明确它们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基础上归纳出:

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

们学过哪些四边形呢?

学生举例.

说说哪些物体表面是平行四边形?

教师出示下图,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

二、学习新课.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意义.

首先出示一组图形.

这些图形是什么形?

它们有什么特征?

 

(1)看到这个名称你能想到什么?

(板书:

平行、四边形)

你以为何是四边形?

你学过的什么图形是四边形的?

(2)动手测量.

指名到黑板上用三角板查验一下,每一个图形的对边如何.

(3)抽象归纳.

按照你测量的结果,能说说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吗?

小组先讨论,再让到黑板上测量的同窗说出查验与测量的结果,从而引出平行四边形的确切概念.(板书:

两组对边别离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教师强调说明:

只要四边形每组对边别离平行就可以肯定它的两组对边相等,因此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是“两组对边别离平行的四边形”.

(4)反馈:

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

【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出示反馈练习】

2.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特性.

教师拿一个长方形木框,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引导学生观察两组对边有什么转变?

拉成了什么图形?

什么没有变?

学生明确:

两组对边边长没有变,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四个直角变成了锐角和钝角.

(2)动手操作.

学生自己动手,把准备好的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并测量两组对边是不是还平行.

(3)归纳平行四边形特性.

按照适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归纳出:

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板书:

易变形)

(4)对比.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容易变形,也就是具有不稳定性.

这种不稳定性在实践中有普遍的应用.你能举出实际例子来吗?

(如汽车间的保护网,推拉门、放缩尺等.)

3.学习平行四形的底和高.

(1)熟悉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教师边演示边说明: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2)找出相应的底和高.【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

引导学生观察:

图中有几条高?

它位相对应的底各是哪条线段?

使学生明确:

从b点画高,它的底是cd;

从d点画高,它的底是bc.

(3)画平行四边形的高.【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

教师说明:

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与三角形画高的方式大体相同,都用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式.从一条边上任意一点都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但一般是从一个角的极点向它的对边画高.这里高要画在平行四边形内,不要求把高画在底边的延长线上.

①教师利用长方形框,拉动长方形的边,使其变成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还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

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异同点,使学生明确:

相同点是两组都别离平行,所以长方形也具有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也属于平行四边形.不同点是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把长方形看做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②引导学生比较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正方形也是两组对边别离平行,四个角也是直角,正方形也可看做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两组对边别离平行,四个角是直角的一路点,而正方形还有四条边相等的这一特征,因此正方形可看做是特殊的长方形.

③这三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

三、巩固练习.【继续演示课件“平行四边形”】

1.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

2.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并画出相应的高.

3.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4.数一数下图中有()个平行四边形.

四、教师小结.

1.提问: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平行四边形的意义,特征及特性)

2.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出质疑,并解疑.

3.教师提问:

咱们

第四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南昌市教育局----南昌教育信息网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求小数的近似数

太平狮峰学校杨国珍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按照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会把较大的整数改写成

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重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及把较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把较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

作单位的小数,容易丢掉计数单位或单位名称,

求近似数与改写求准确数容易混淆,这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进程

一、温习准备

启发学生说出: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看千位上的数是3,按照“四舍五入”法要舍去,得

出23956≈2万;

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要看百位上的数是9,应该入上去,23956≈24千.

咱们已经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请大家回忆一下:

23956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多

少?

省略千后面的尾数约是多少?

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用的是“四舍五入”法.在实际应用小数的时候,往往没必要说出它

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够了.例如,量得大新身高是1.625米,平常不需要说得

只说大约1.6米或1.63米.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与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咱们今天来研究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

数.板书课题: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学习新课

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例12.953保留两位小数、一名小数和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1)首先要理解保留整数、一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还可以如何表述?

引导学生理解,保留整数就是省略整数后面的尾数;

保留一名小数就是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或说精准到十分位;

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准到百分位,也就是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2)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式是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仍然采用“四舍五入”法,看省略部份的最高位,是5以上的数,省去后在前一名加1,是4以下的数舍去.在明确上述两点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试算,得出:

2.953≈2.95.

在学生议论的基础上,归纳出注意两点:

(1)要按照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保留整数,就要看十分位;

保留一名小数,就要看百分位……然后依照“四舍五入”法决定舍仍是入.

(2)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名或几位是0的,应保留,不能去掉。

.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例21992年我国生产洗衣机7127000台.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台”作单位的数.提问:

(1)把7127000台改写成用“万台”作单位的数,应该用多少来除?

(2)应该把7217000缩小多少倍?

(3)小数点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几位?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为了简便只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0.板书;

7127000台=712.7万台

3.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后,再求近似数.

例31991年我国生产原油139000000吨.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亿吨”作单位的数.学生独立改写成139000000吨=1.39亿吨,并说出改写的方式.

提问:

若是要求保留一名小数怎么办?

启发学生自己得出(接上题)≈1.4亿吨,并说出保留一名小数的方式.

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

(1)求近似数需要省略某位后面的尾数.保留整数,表示精准到个位,就要看十分位是几,……然后依照“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仍是入.求出的是近似数,应用“≈”表示,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最后要注意别忘记写单位“万”或“亿”,遇有单位名称的要写上单位名称.

(2)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求的是准确数,就在“万”或?

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遇有单位名称的要写上单位名称,应用“=”表示,并写上单位“万”或“亿”。

三、巩固反馈

1.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的面积是32200平方千米,把这个数改写成以“万平方千米”作单位的数,再保留一名小数.

2.把135000000人改写成以“亿人”作单位的数,再保留一名小数.

第五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新课标教材)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新课标教材)

(一)四则运算:

一、运算顺序:

一、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若是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依次)计算。

二、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二、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有关0的运算:

一、一个数加上0得原数。

二、任何一个数乘0得0。

3、0不能做除数。

0除以一个非0的数等于0。

0得不到固定的商;

0得不到商.

(二)位置与方向:

一、按照方向和距离肯定或绘制物体的具体地址。

(比例尺、角的画法和气宇)

二、位置间的相对性。

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的彼此位置关系。

(观测点的肯定)

3、简单线路图的绘制。

(三)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一、加法互换律:

两个数相加,互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二、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

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c=a+(b+c)

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路利用。

如:

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

二、连减的性质:

一个数持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a-b-c=a-(b+c)

3、乘法运算定律:

一、乘法互换律:

两个数相乘,互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b=b×

a

二、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

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

b)×

c=a×

(b×

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路利用。

125×

78×

8的简算

3、乘法分派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别离与这两个数

相乘,再把积相加。

(a+b)×

c=a×

c+b×

c

4、连除的性质:

一个数持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c=a÷

(b×

c)

五、有关简算的拓展:

102×

38-38×

2125×

25×

32

883.25+1.9810.32-1.9837×

96+37×

3+37

易错的情况:

0.6+0.4-0.6+0.438×

99+99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分母是10、100、1000?

?

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二、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3、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别离写作0.一、0.0一、

0.001?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五、小数的读写法:

读法:

整数部份依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部份要按序读出每

一个数。

写法:

整数部份依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份是0就写0,小数部份依次写出每一个数。

6.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注意:

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取近似数时有一些末尾的“0”不能去掉。

作用可以化简小数等。

7.小数大小比较:

先比较整数部份,整数部份相同比较十分位,十分位相同比较百分位,?

8.小数点位置移动引发小数大小转变规律:

小数点向右:

移动一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

小数点向左:

移动一名,小数就缩小10倍,(小数就缩小为原数的);

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100倍,(小数就缩小为原数的);

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1000倍,(小数就缩小为原数的);

9.名数的改写:

1吨30千克+800克=()吨

长度单位:

千米--————米————分米————厘米

面积单位:

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质量单位:

吨————千克————克

10、求小数的近似数(四舍五入):

(保留两位小数与精准到百分位的提法)

保留整数,表示精准到个位,保留一名小数,表示精准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准到百分位,取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大数的改写。

先改写,再求近似数。

带上单位。

(五)三角形:

一、三角形的概念: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或重合),叫三角形。

二、从三角形的一个极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极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重点:

三角形高的画法。

3、三角形的特性:

一、物理特性:

稳定性。

自行车的三角架,电线杆上的三角架。

二、边的特性:

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4、三角形的分类:

依照角大小来分: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依照边长短来分:

三边不等的△,等腰△(等边三角形或正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

等边△的三边相等,每一个角是60度。

(顶角、底角、腰、底的概念)

五、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有关度数的计算以合格式。

六、图形的拼组: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必然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7、密铺:

可以进行密铺的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正六边形等。

(六)小数的加减法:

一、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依照整数计算方式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的小数点对齐。

结果是小数的要依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

二、竖式计算和验算。

注意横式上要写上答案,不要写成验算的结果。

3、整数的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一样适用。

(简算)

(七)统计:

折线统计图:

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必然的数量,按照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线段按序连接起来。

长处:

不仅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转变情况,预测此后的

趋势,对此后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指导和帮忙。

(八)数学广角:

植树问题。

距离数=总长度÷

距离长度

情况分类:

一、两头都植:

棵数=距离数+1

二、一端植,一端不植:

棵数=距离数

3、两头都不植:

棵数=距离数-1

4、封锁:

本网推荐其他出色内容: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温习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