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设计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04800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22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化设计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标准化设计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标准化设计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标准化设计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标准化设计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标准化设计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

《标准化设计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化设计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标准化设计手册Word文件下载.docx

1

集液管直径选择以体积流速为依据,集液管流速操纵在0.5~1.25m/s之间,并参照储液罐进口直径。

5.2集气管直径选择以体积流速为依据,集气管流速操纵在8~15m/s之间,并参照四通换向阀出口直径。

6材质要求

6.1端板镀锌钢板Q235A,规格:

δ=1.5mm

执行国标GB/T17791-1999

6.2铝箔冷凝器亲水型铝箔,规格:

δ=0.12mm

蒸发器光箔规格:

执行国标570-1989

6.3内螺纹铜管TP2/M规格:

φ9.52×

0.36

执行行标YS/T440-2001

6.4分液管紫铜管TP2/M规格:

φ6×

执行国标GB/T1527-1997

6.5集液管紫铜管TP2/Y

执行国标GB/T1527-1997异径接头6.6紫铜管TP2/M规格:

φ9.52(外)——φ6.35(内)

6.7U型弯头紫铜管TP2/M规格:

0.5

执行国标GB/T1527-1997

6.8分液头黄铜加工方式:

外协

7模具要求

7.1端板

端板冲孔尺寸:

25×

21.65,翻边高度:

2.0mm

端板机器胀管冲孔直径;

左端板φ10.10-0.05,右端板φ10.20-0.05,

端板加工排数;

1~4排,超过4排采纳拼接形式,用连接板固定,

端板固定孔模具φ5、φ6、5×

8、6×

10

折弯宽度由连接板固定

7.2铝箔

冲孔尺寸:

0.8~2.8mm

7.3翅片换热器弯曲半径

现有模具R=80mm、R=100mm、R=110mm、R=134mm

8绘图要求

8.1换热器弯头到端板的距离及下料铜管到端板的距离

8.2集液管到端板的距离

8.3端板到翅片的距离

9定位尺寸要求

见正文

10加工要求

11检验要求

正文部分:

1设计工况

1.1蒸发器名义工况:

(风管机)

进风参数

蒸发温度t0℃

出风过热度△t℃

迎面风速m/s

干球温度t1℃

湿球温度ts1℃

蒸发器名义工况:

(恒温恒湿机)

23

17

1.2冷凝器名义工况:

冷凝温度t0

出风过冷度△t

干球温度t1

湿球温度ts1

1.3蒸发器在名义工况下:

制冷剂

传热系数K(w/m2k)

R22

R407c

37.13

1.4冷凝器在名义工况下:

32.16

1.5设计条件:

蒸发器、冷凝器的设计条件:

设计压力(Mpa)

最高冷凝温度(℃)

65

2换热器参数取值

冷凝器:

制冷剂R22在换热器的传热系数比较:

风速

(m/s)

传热系数(w/m2k)

翅片翻边高度

铜管直径φ9.52

1.5mm

翅片翻边高度2.0mm

铜管直径φ7

翅片翻边高度1.5mm

37.75

41.00

45.87

49.05

2.2

36.4

39.45

47.5

47.33

38.3

44.6

46.0

1.8

34.26

37.04

43.32

1.6

33.03

35.64

41.84

43.04

1.4

31.64

34.08

40.2

41.3

1.2

30.36

32.32

38.28

39.27

1.0

28.23

30.29

36.09

37.0

蒸发器:

44.71

47.78

51.2

39.46

43.52

46.17

49.43

38.42

42.63

44.96

48.10

37.27

41.62

43.63

46.63

35.99

40.50

42.13

45.00

34.53

39.21

40.45

43.17

32.87

37.73

38.51

41.08

30.92

35.98

36.25

38.15

制冷剂R407C在换热器的传热系数比较:

34.32

41.7

33.10

35.86

43.18

43.03

34.82

40.55

41.82

31.15

33.67

39.38

30.03

32.4

38.04

39.13

28.76

30.98

36.55

37.55

27.6

29.38

34.8

35.7

25.66

27.54

32.8

33.64

40.65

43.44

46.55

35.87

39.56

41.97

44.94

34.93

38.75

40.87

43.73

33.88

37.84

39.66

42.4

32.72

36.82

40.9

31.39

35.65

36.77

39.25

29.88

34.3

35.00

37.35

28.10

32.71

32.95

34.68

2.2换热器阻力埙失取值

换热器最窄面风速比较:

(V=2.0m/s)

铜管直径(mm)

翅片翻边高度(mm)

最窄面风速(m/s)

φ9.52

δ=2.0mm

5.76

4.45

φ7.0

5.29

4.1

(V=2.5m/s)

7.2

5.56

6.61

5.12

换热器当量直径比较:

当量直径(mm)

3.35

2.53

3.32

2.51

雷诺数比较:

(tm=40℃)

雷诺数

1102

643

1004

588

1378

804

1254

734

3.1轴流风机

G:

轴流风机的风量m3/h

Qk:

冷凝器的冷凝负荷,kw

C:

空气的比热容,C=1.01Kj/kg.℃

ρ:

空气密度,ρ=1.2kg/m3

t2:

出风温度,℃

t1:

进风温度,℃

轴流风机的压头运算

ΔP1:

轴流风机的动压头,PaΔP1=1/2ρw2迎

w迎:

翅片换热器的迎面风速,m/s

ΔP2=0.108(b/Db)×

(ρ×

wmax)1.7

Db:

肋片的当量直径,mDb=2(s2-D)×

(S-δ)/(s2-D)+(S-δ)

wmax:

空气最窄面截面上的流速,m/s

ΔP3:

轴流风机的余压,PaΔP3=ΔP1=1/2ρw2

w:

冷凝器导流圈出口风速,m/sw=4G/πD02

D0:

风叶直径,m

ΔP体会值(V=2.0m/s):

排数

2

3

4

6

顺排(Pa)

14

30

45

58

72

86

叉排(Pa)

20

37

55

70

103

G0:

离心风机的风量,m3/h

Q0:

蒸发器的换热量,kw

i1:

回风温度对应的焓值,kJ/kg.干(t1=27℃,t1c=19℃)

i2:

进风温度对应的焓值,kJ/kg.干(t2=15℃,t2c=13.5℃)

ΔP:

翅片换热器风阻(Pa)见轴流风机

过滤网压头缺失(Pa)一样取40Pa

ΔP2:

格栅压头缺失(Pa)一样取10Pa

余压缺失(Pa)一样依照客户需要。

ΔP3正常取值

名义制冷(热)量Q/W

最小机外余压/Pa

Q≤7100

7100<Q≤14000

14000<Q≤28000

80

28000<Q≤43000

120

43000<Q≤80000

150

80000<Q≤100000

180

100000<Q≤150000

220

150000<Q

250

4..4翅片换热器最佳质量流速

冷凝器150~220kg/m2.S蒸发器120~200kg/m2.S

4.5风机噪音的取值

离心风机噪音dB(A)

轴流风机噪音dB(A)

Q≤4500

48

4500<Q≤7100

53

59

60

63

66

68

69

71

74

80000<Q≤150000

73

76

150000<Q≤200000

79

200000<Q

82

1、φ5×

1,其长度取值参考值

冷凝器

分路数(个)

建议分液管长度(mm)

550

650

750

10以上

800

蒸发器

分液管长度(mm)

500

600

700

5.2集液管直径选择以体积流速为依据,集液管流速操纵在0.5~1.25m/s之间,变径应在水平管上,并参照储液罐进口直径。

1、集气管直径选择以体积流速为依据,集气管流速操纵在8~15m/s之间,变径应在水平管上并参照四通换向阀出口直径。

6.2铝箔冷凝器亲水型铝箔,光箔(单冷)规格:

蒸发器光箔(开窗片)规格:

执行国标GB/T570-1989

6.6异径接头紫铜管TP2/Y规格:

6.7U型弯头紫铜管TP2/M规格:

7.2铝箔

铝箔冲孔后宽度限制

排数(个)

宽度(mm)

21.65

21.65×

翅片换热器在绘制图样时,几种尺寸重点操纵。

8.1换热器弯头到端板的距离及下料铜管到端板的距离:

8.2集液管到端板的距离

8.3底面固定端板的连接尺寸

排数

m

n

90

100

8.4端板的正面尺寸

8.5侧面固定端板的连接尺寸

固定换热器端板自供钉规格:

ST4.2×

9.5、ST4.8×

9.5

部件名称

尺寸位置

分液头、集液管、

x、y、z三个方向

端板装配孔、换热器外形尺寸、端板外形尺寸、集液管分液管

x、y两个方向

弯头到端板的距离、分液头集管长度、端板的翻边高度、翅片的翻边高度、换热器分液管长度、换热器弯曲半径

X或y一个方向

10.1换热器胀管时,翅片冲孔为"L"形延伸翻边,翻边处不应破裂。

10.2换热器端板应平坦,不应翅裂,歪斜。

10.3翅片和换热器接触应紧固,机械胀管后内壁应无划痕。

10.4气、液集管与翅片管焊接后应通畅无堵。

10.5换热器下料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换热管长度(m)

>2

机械胀管

m+75

m+n+2πR+75

m+85

m+n+2πR+85

水平坦体胀

m+60

m+n+2πR+60

m+70

m+n+2πR+70

10.6翅片换热器的迎风面对角线长不大于1m时,两条对角线差值允差±

4mm,对角线长大于1m时,两条对角线差值允差±

6mm。

10.7翅片换热器内部应保持清洁,与制冷剂接触表面的杂质含量,应不超过200mg/m2。

10.8翅片换热器内部干燥,与制冷剂接触表面的水分含量应不超过400mg/m2。

11.1翅片换热器焊接完成后,进行气密性试验,充入3.0±

0.1Mpa干燥氮气水检15min不漏。

11.2翅片换热器加工完成后,充入2.8±

0.1Mpa干燥氮气保压不小于24小时压力不变(温度每变化1℃,压力变化0.01MPa)。

11.3翅片换热器保压完成后,集液管、分液管等入口封闭,保持0.1~0.2Mpa干燥氮气。

11.4翅片换热器翅片边缘应平直,不应有裂纹,倒伏现象,换热管无凹陷、弯曲、扭曲等变形现象。

第二节壳管式换热器

1一样规定

 

2.1.2.设计条件

水冷机组:

壳程:

设计压力1.9,设计温度50OC,气压试验压力2.2(无气密性试验)

管程:

设计压力1.0,液压试验压力1.25,气密性试验压力1.0

设计压力1.0,液压试验压力1.25,气密性试验压力1.0

设计压力1.4,设计温度38OC,气压试验压力1.6(无气密性试验)

地源热泵:

设计压力2.4,设计温度60OC,气压试验压力2.8(无气密性试验)

风冷热泵机组:

风冷单冷机组:

设计压力1.4,设计温度38OC,气压试验压力1.6(无气密性试验)

压力单位均为Mpa

1.3.热流密度设定范畴

水冷机冷凝器:

22~25w/m2.K

水冷机蒸发器:

10.5~12.5w/m2.K

地源热泵冷凝器:

20~22w/m2.K

地源热泵蒸发器:

11~12w/m2.K

风冷(单冷)热泵蒸发器:

10~11.5w/m2.K

1.5.流程数的设定

一律按照2流程分程,冷却水下进上出

2、4流程,下进液上出气

1.6.清洁度要求

压力试验终止后喷涂之前:

1、将剩余水放净;

2、氟侧充0.105MPa干燥氮气保正压3、水口以透亮胶带封堵以防止进入灰尘和杂质。

2要紧零部件的设计和选用

2.12.1紧固件的选用

氟侧紧固:

螺栓:

GB/T5783-2000,GB/T5782-2000

8.8级

双头螺柱:

GB901-888.8级

螺母:

GB/T6170-20008级

水侧以及非受压元件紧固:

GB/T5781-2000,GB/T5780-20004.8级

GB/T41-20004级

2.2.换热管和管束

1.

冷凝管:

φ15.88(16)X1.2,φ15.88(16)X1.3,φ19.05(16)X1.3材质:

T2或TP2

蒸发管:

φ15.88(16)X1.0,φ12.7(12)X0.9材质:

2.2.3.管板

材料:

Q235-B或16MnR(优先使用前者)

布管方式:

正三角形排列

管孔中心距:

管子管端与管板为胀接或焊接时,管孔中心距一样不小于管子外径的1.25倍

2.4.筒体

当筒体外径<

=426时,无缝钢管20(GB8163-99)

当筒体外径>

426时,冷凝器采纳16MnR钢板卷制,蒸发器采纳Q235-B钢板卷制

2.5.接管和接管法兰

接管:

无缝钢管20(GB8163-99),厚度>

=4mm

规格:

水接管依据流量和流速运算选取,运算依据为连续性方程:

3.14*di2/4*v=G

di:

接管内径,V:

流速,G:

流量;

氟侧吸排气接管依据压缩机吸排气口规格确定,氟液接管依据循环量以及流速(<

=1.5m/s)依照连续性方程运算选取。

2.7.折流板

2.7.1材料:

聚丙烯板5/PP

2.7.2弦高为筒体内径20%-40%

2.7.3等间距布置,两端折流板缺口向下

2.8.拉杆、定距管

2.8.1拉杆材料:

圆钢10、12/20

拉杆数量依据筒体内径而定

2.8.2定距管材料:

PVC硬脂塑料管φ16x1.5;

铜管T2Y/φ16X1.0

10.2.10.管箱

钢板30/Q235-B或16MnR

外壁厚不小于筒体壁厚和12mm之较大值,每一系统内部的分程隔筋厚度为6mm。

双系统管箱系统间分隔筋厚度不小于12mm。

2.11.密封垫

水侧密封垫:

3mm~4.5mm氯丁橡胶板或耐油石棉橡胶板XB300

氟侧密封垫:

材质为耐油石棉橡胶板XB300,厚度:

2~3mm

2.12.端盖

端盖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